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7期

专家论坛
小儿烧伤救治相关问题的探讨
李宗瑜, 吕茁
2017, 33(7): 401-4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1
摘要:
科技快讯
三维摄影与数字平面测量相比是更可靠的幼儿烧伤创面面积评估工具
吕茁(译者), 李宗瑜(审校者)
2017, 33(7): 403-4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101
摘要:
应用异种(猪)皮治疗小儿浅Ⅱ度烧伤
吕茁(译者), 李宗瑜(审校者)
2017, 33(7): 421-42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102
摘要:
小儿烧伤救治
交通伤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刘珊, 王晨, 傅跃先
2017, 33(7): 404-40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2
摘要:
目的 了解交通伤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交通伤患儿的创面分泌物,采用API细菌鉴定板条及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通过K-B纸片扩散法测定检出菌株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统计各年度患儿创面病原菌检出情况,检出鲍氏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将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的46例患儿,根据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是否100%耐药分为耐亚胺培南组19例和非耐亚胺培南组25例(2例患儿排除),比较2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统计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2组患儿抗生素使用强度。对数据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校正t检验。 结果 (1)2010—2015年患儿创面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95.6%(43/45)、89.8%(53/59)、81.3%(148/182)、81.1%(107/132)、81.6%(120/147)、77.5%(62/80),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共检出665株、75种病原菌,检出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从高到低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2)鲍氏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氨曲南、哌拉西林100%耐药,对多黏菌素100%敏感,对其他13种抗生素总体耐药率均高于50%。2010—2015年各年度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3)除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氨曲南、哌拉西林、多黏菌素外,耐亚胺培南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耐亚胺培南组(P值均小于0.01),且该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3类以上抗生素均100%耐药,属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4)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的46例患儿共使用32种抗生素,其中使用强度前10位的抗生素从高到低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亚胺培南、头孢唑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5)21种抗生素因使用量小,未列入进行比较。其他11种抗生素中,2组患儿仅甲硝唑使用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2组患儿抗生素总体使用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05)。 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交通伤患儿创面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率高,高强度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其产生耐药性。本研究中使用强度居前列的抗生素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抗生素一致,提示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有所欠缺。
瘢痕切除结合负压整复烧伤患儿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蔡建华, 邓虎平, 申传安, 孙天骏, 李东杰, 李大伟, 何丽霞, 王亮, 金秀
2017, 33(7): 410-41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瘢痕切除结合负压整复烧伤患儿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方法 2010年10月—2016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深度烧伤后遗留增生性瘢痕的25例患儿(共35处瘢痕),瘢痕病程3个月~11年,瘢痕面积为35~427[83(51,98)]cm2,分布于躯干11处、上肢11处、下肢13处。所有患儿均行瘢痕切除术结合负压固定,其中6例患儿为进一步去除瘢痕,行2次瘢痕切除术,术后均结合负压固定,压力值为-40~-20 kPa。术中切除瘢痕后应用电子弹簧秤测量手术切口张力,患儿的张力值范围为3.43~23.84[7.16(5.59,9.12)] N,根据切口张力大小选择合适缝线缝合切口。术中测定张力较小的切口,于术后8 d首次打开术区,拆线后行负压固定至术后14 d;术中测定张力较大的切口,于术后12 d首次打开术区,拆线后应用生物半透膜行减张固定至术后16 d。所有切口愈合后行抗瘢痕治疗1年、减张固定3个月。术后行切口大体观察;术后半年计算瘢痕面积缩小百分比;于术前及术后半年应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行总体瘢痕评分及躯干、上肢、下肢各项瘢痕评分。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所有患儿拆线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破溃;术后半年,外观及畸形明显改善,瘙痒、疼痛等症状基本缓解。术后半年患儿瘢痕面积为0~174[21(9,47)]cm2,较术前明显缩小(Z=-5.16,P<0.05),瘢痕面积缩小百分比为36%~100%[(73±19)%]。患儿术后半年瘢痕各项总体评分以及躯干、上肢、下肢瘢痕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t值为6.42~17.37,P值均小于0.05)。 结论 瘢痕切除结合负压固定整复烧伤患儿增生性瘢痕效果较佳,宜于临床推广。
青岛某医院住院烧伤患儿流行病学研究
边曦, 朱志军, 王野
2017, 33(7): 415-4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4
摘要:
目的 了解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烧伤患儿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84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96例0~12岁住院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年龄、致伤原因、性别、致伤月份、居住地、急救措施符合医学常规情况、伤后入院时间、烧伤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 结果 2001年1月—2005年12月、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3.6%(384/1 626)、25.4%(596/2 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3,P>0.05)。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烧伤患儿的年龄为1.0(1.0,2.0)岁,明显小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烧伤患儿的1.0(1.0,3.0)岁(Z=-3.257,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热液烫伤、电击伤患儿年龄显著小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Z值分别为-4.248、-2.040,P<0.05或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火焰烧伤患儿的年龄较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52,P>0.05)。2个时间段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5)。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均多发生于春季,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发生季节相似(χ2=1.177,P>0.05)。2个时间段烧伤患儿居住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3,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伤后急救措施符合医学常规、伤后6 h内入院烧伤患儿显著多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χ2值分别为7.434、43.961,P值均小于0.01)。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严重程度、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31和1.583,P值均大于0.05)。 结论 儿童烧伤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普及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儿童的烧伤防治知识,宣传规范的儿童烧伤急救措施并倡导烧伤后6 h内入院治疗。
150例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计划液体复苏的效果分析
苏海涛, 朱应来, 李宗瑜, 吕茁, 赵洪伟, 李宜姝, 赵雁南, 阚侃
2017, 33(7): 419-42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计划补液的成分和总量与复苏效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50例12周岁以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病历资料。入院后非延迟复苏患儿按照补液公式"烧伤总面积×体质量×2.0 mL+生理需要量"计算第1个24 h液体总量,电解质、胶体比例为1∶1,电解质应用生理盐水、50 g/L碳酸氢钠,胶体应用同型新鲜冰冻血浆,生理需要量按照2岁以下120~135 mL·kg-1·d-1、2岁及以上50~115 mL·kg-1·d-1计算应用50 g/L葡萄糖溶液。伤后第1个8 h给予24 h液体总量的一半,后16 h给予另一半。第2个24 h液体总量按照"烧伤总面积×体质量×1.0 mL+生理需要量"计算,电解质、胶体总量比第1个24 h减半,生理需要量不变。对延迟复苏患儿,入院后2~3 h即将第1个24 h液体总量的一半快速输入,另一半在伤后第1个24 h内匀速输入;第2个24 h补液均与非延迟复苏患儿相同。统计如下指标。(1)全部患儿在伤后第1和第2个24 h输入的生理盐水、碳酸氢钠、血浆及葡萄糖溶液量的实际值和按照补液公式计算出的计划值。(2)全部患儿伤后第1和第2个24 h血离子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例数。(3)将全部患儿按烧伤总面积分为大于或等于15%TBSA且小于20%TBSA组46例、大于或等于20%TBSA且小于30%TBSA组75例、大于或等于30%TBSA且小于50%TBSA组23例、大于或等于50%TBSA组6例,统计各组患儿休克、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情况。(4)全部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全部患儿伤后第1个24 h实际输入的生理盐水量565(400,840)mL,明显多于计划的262(220,354)mL(Z=-9.302,P<0.001);实际输入的碳酸氢钠量10(0,20)mL,明显少于计划的22(18,29)mL(Z=-7.539,P<0.001);实际输入的血浆量200(175,400)mL,明显少于计划的262(220,354)mL(Z=-2.672,P<0.001);实际输入的葡萄糖溶液量558(390,730)mL,明显少于计划的1 087(982,1 192)mL(Z=-11.221,P<0.001)。全部患儿伤后第2个24 h实际输入的生理盐水量300(248,505)mL,明显多于计划的131(110,177)mL(Z=-7.997,P<0.001);实际输入的碳酸氢钠量10(0,11)mL,明显少于计划的12(9,14)mL(Z=-3.472,P<0.05);实际输入的血浆量200(0,300)mL与计划输入的血浆量131(110,17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165);实际输入的葡萄糖溶液量392(235,534)mL,明显少于计划的1 087(982,1 192)mL(Z=-12.229,P<0.001)。(2)伤后第1个24 h,150例患儿中血钾离子、血钠离子、血氯离子、血细胞比容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131(87.3%)、121(80.7%)、132(88.0%)、109(72.7%)例;伤后第2个24 h,150例患儿中血钾离子、血钠离子、血氯离子、血细胞比容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142(94.7%)、141(94.0%)、144(96.0%)、139(92.7%)例。(3)大于或等于15%TBSA且小于20%TBSA组患儿均无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大于或等于20%TBSA且小于30%TBSA组有1例患儿休克同时合并脑水肿,另有1例患儿合并脑水肿;大于或等于30%TBSA且小于50%TBSA组有2例患儿发生休克均同时合并肺水肿,1例患儿合并脑水肿;大于或等于50%TBSA组有1例患儿发生休克,同时合并脑水肿和肺水肿。(4) 150例患儿,最终治愈101例,占67.3%;好转42例,占28.0%;未愈(自动出院)4例,占2.7%;死亡3例,占2.0%。 结论 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应适当增加电解质的输入量,减少水分的摄入,从而减少休克期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论著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修复患者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沈余明, 陈旭, 张琮, 王成, 覃凤均, 马春旭, 胡骁骅
2017, 33(7): 422-4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6
摘要: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治疗患者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单侧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烧伤腕部均有广泛的皮肤软组织坏死。患者均先于外院急诊行腕部皮肤切开减张术,于伤后6~12 d转入笔者单位。入院后2~3 d,于患者全身情况相对稳定下手术,手术分2组同时进行,一组行清创术,另一组根据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切取皮瓣。清创后腕部创面面积为15 cm×10 cm~24 cm×15 cm。3例患者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并移植大隐静脉,修复腕部创面并重建尺、桡动脉;2例患者采用单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修复腕部创面并重建尺动脉。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6 cm×12 cm~26 cm×16 cm,桥接血管长度为15~21 cm。 结果 本组5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存活良好,4例患者创面修复,1例患者术后3 d皮瓣下感染,经换药、扩创后2周愈合。本组5例患者术后腕、手部血运良好,尺、桡动脉通畅。随访6个月~1年,皮瓣外形良好,患手血运好。 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既能修复腕部创面,又能恢复手部血运,是修复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观察
朱婵, 易南, 石梦娜, 梁艳艳, 周永博, 党瑞, 齐宗师, 赵海洋
2017, 33(7): 426-4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7
摘要:
目的 观察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 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2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常规训练组18例和联合训练组28例。创面愈合后2周,常规训练组患者行手功能训练和佩戴自制压力手套,联合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组基础上另增加佩戴自制手屈曲训练带(由尼龙带、屈曲带和魔术贴组成),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定患手瘢痕情况,采用手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患手关节活动度,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患手功能。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1)常规训练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0±1.9)分,治疗后为(4.4±1.4)分,改善分为(5.6±1.0)分;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5±1.8)分,治疗后为(4.6±1.4)分,改善分为(5.9±1.2)分。2组患者瘢痕情况改善分相近(t=0.834,P>0.05)。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瘢痕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014和10.003,P值均小于0.01)。(2)治疗前,常规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2/9,联合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3/14,二者相近(χ2=2.140,P>0.05);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6/7,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的5/9(χ2=0.023,P=0.038)。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TAM评级优良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2.023和-4.780,P值均小于0.05)。(3)联合训练组患者手功能改善分为(26±12)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的(15±7)分(t=3.278,P=0.002)。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手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2.628和6.125,P值均小于0.05)。治疗前2组患者手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6,P>0.05),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患者手功能评级优于常规训练组(Z=-1.993,P=0.046)。常规训练组、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手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2.717和-4.998,P值均小于0.01)。 结论 对手背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早期应用功能训练联合手屈曲训练带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手关节活动度,促进手功能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功能训练。
负压伤口疗法中不同内层敷料对Ⅲ度烧伤兔切痂创面的影响
林俊瀚, 陈炯, 薛迪建, 黄文祥, 苏国良
2017, 33(7): 431-43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8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伤口疗法中不同的内层敷料对Ⅲ度烧伤兔切痂创面的影响。 方法 将18只日本大耳白兔单侧背部造成Ⅲ度烧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分子敷料组、生物敷料组和含银生物敷料组各6只,伤后第3天行切痂术后,高分子敷料组兔创面覆盖聚氨酯泡沫、生物敷料组兔创面覆盖猪ADM敷料、含银生物敷料组兔创面覆盖含银猪ADM敷料,均行持续负压治疗7 d。于术后即刻和7 d,分别观察各组兔创面大体情况,测定创周组织干湿比,计算创面细菌量,ELISA法测定创面TNF-α、IL-1β、IL-6含量,Masson染色后行创面Fb计数,CD31染色后行创面微血管计数。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术后即刻,3组兔创面基底无肉芽组织,血供丰富,水肿明显。术后7 d,3组兔创面基底均有较多肉芽组织,无或轻度水肿,创缘未见明显红肿。(2)3组兔创面术后即刻及7 d创周组织干湿比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70和0.09,t值为0.17~0.52,P值均大于0.05)。(3)术后即刻,高分子敷料组、生物敷料组、含银生物敷料组兔创面细菌量分别为(603.0±146.0)×104、(573.0±63.0)×104、(590.0±100.0)×104 CFU/g,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P>0.05);术后7 d创面细菌量分别为(5.4±0.8)×104、(4.6±0.9)×104、(3.5±0.9)×104 CFU/g,其中含银生物敷料组创面细菌量明显少于高分子敷料组和生物敷料组(t值分别为3.78和2.29,P<0.05或P<0.01);3组兔术后7 d创面细菌量均较术后即刻明显减少(t值为10.05~21.81,P值均小于0.01)。(4)3组兔术后即刻和7 d创面TNF-α、IL-1β及IL-6含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10~1.89,P值均大于0.05)。3组兔术后7 d创面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后即刻(t值为2.93~5.01,P<0.05或P<0.01)。(5)3组兔术后即刻和7 d创面Fb数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1和0.81,P值均大于0.05)。3组兔术后7 d创面Fb数均明显高于术后即刻(t值为4.78~11.58,P值均小于0.01)。(6)3组兔术后即刻和7 d创面微血管数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2和2.49,P值均大于0.05)。3组兔术后7 d创面微血管数量均明显多于术后即刻(t值为7.17~11.14,P值均小于0.01)。 结论 在抑制创面细菌增殖方面含银生物敷料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抑制局部组织水肿和创面炎症反应、促进胶原纤维沉积及组织血管化方面,高分子敷料、生物敷料及含银生物敷料作用基本相同。
短篇论著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Ⅳ度电击伤创面的效果
陈黎明, 刘毅, 张鲜英, 张诚
2017, 33(7): 437-43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09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Ⅳ度电击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11例手部Ⅳ度电击伤患者,创面面积3.0 cm×2.5 cm~8.0 cm×5.0 cm,平均20.6 cm2。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8例患者以尺骨茎突近端2.5 cm处为皮瓣旋转点,3例患者因旋转点位置较高,不能修复手部远端创面,以尺骨茎突处为皮瓣旋转点,皮瓣面积3.0 cm×2.5 cm~9.0 cm×6.0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因创基条件差,术后3 d皮瓣边缘感染,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局部换药2周后,创面完全愈合;余10例患者术后10~14 d拆线,创面修复。随访患者3~6个月,皮瓣质地、颜色良好,手部功能正常。 结论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创面安全可靠,可获得理想的外形及功能。
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高丰, 颉黄峰, 许冈跃
2017, 33(7): 439-44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0
摘要:
目的 观察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9月,笔者将97例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外露患者(创面面积6 cm×4 cm~14 cm×10 cm),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3例、结扎组32例、吻合组32例,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对照组皮瓣面积4 cm×3 cm~13 cm×9 cm,在皮瓣近端切断腓肠神经及切断并结扎小隐静脉;结扎组皮瓣面积4 cm×3 cm~13 cm×10 cm,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皮瓣蒂部分离结扎小隐静脉起始处;吻合组皮瓣面积4 cm×4 cm~16 cm×12 cm,小隐静脉近心端与受区相应大小静脉吻合。供区移植同侧大腿中厚皮。观察并计算各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发生率、皮瓣青紫发生率、青紫或肿胀持续时间、皮瓣坏死率。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LSD检验。 结果 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发生率相近(P>0.05),且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3组患者术后皮瓣青紫发生率相近(P>0.05)。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青紫或肿胀持续时间分别为(7.4±1.1)、(6.3±1.8)d,二者相近(P>0.05),且均较对照组的(17.1±2.8)d缩短(P<0.05或P<0.01)。结扎组与吻合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均为0,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小于0.05)。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内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法对该皮瓣术后成活的影响有差异。术中小隐静脉近心端与受区静脉吻合或于小隐静脉起始处结扎能改善术后皮瓣静脉回流,提高皮瓣成活率。
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的疗效
夏卫东, 叶媛媛, 杨锐金, 凌翔伟, 林才
2017, 33(7): 442-44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磨削痂后应用VSD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的疗效。 方法 2006年6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根据患者意愿,31例患者采用早期磨削痂+VSD治疗深Ⅱ度创面,设为VSD组;34例患者采用早期磨削痂+常规换药治疗深Ⅱ度创面,设为常规换药组。计算2组患者伤后7、14 d深Ⅱ度创面愈合率,统计2组患者深Ⅱ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伤后7 d深Ⅱ度创面创缘红肿及创面分泌物情况,治疗前及伤后7、14 d深Ⅱ度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伤后7、14 d,VSD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6±6)%、(71±15)%,明显高于常规换药组的(12±6)%、(60±15)%(t值分别为2.378、3.116,P<0.05或P<0.01)。VSD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9±4)d,较常规换药组的(22±3)d明显缩短(t=3.293,P<0.01)。VSD组患者伤后7 d创缘红肿情况较常规换药组轻微,分泌物少(Z值分别为-2.982、-2.155,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前、伤后7 d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阳性率相近(χ2值分别为0.132、1.216,P值均大于0.05);伤后14 d,VSD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5%(2/31),显著低于常规换药组的26.5%(9/34,χ2= 4.622,P<0.05)。 结论 早期磨削痂后VSD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缘红肿,减少创面分泌物,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修复中推广应用。
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
张万锋, 高秋芳, 张小锋, 牛雪涛, 马亚军, 吴宝恩, 陈霖
2017, 33(7): 444-4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2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膝部Ⅲ度烧伤的老年烧伤患者,患者均为单侧膝部烧伤。2例患者髌骨、髌韧带完全坏死,切除后膝关节开放外露,予VSD治疗1周后,Ⅱ期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另6例患者髌骨、髌韧带部分坏死,切除后髌骨、髌韧带外露,关节腔积液引流,关节囊开放,同期手术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本组患者关节囊开放创面大小19 cm×11 cm~25 cm×15 cm,皮瓣切取大小20 cm×12 cm~23 cm×13 cm。供瓣区和非骨外露创面于创面同侧股外侧切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结果 8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成活。随访2~26个月,皮瓣局部外形、质地良好,皮瓣感觉保留。其中2例髌骨、髌韧带坏死全部切除患者术后膝关节负重功能保留,6例髌骨、髌韧带部分坏死切除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 结论 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是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经验交流
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胫前区骨外露较小创面22例
李攀登, 沈国良
2017, 33(7): 448-4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3
摘要: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部高压电烧伤12例
周彪, 巴特, 王凌峰
2017, 33(7): 450-4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4
摘要:
改良大便失禁管理套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皮肤撕脱伤四例
冯予红, 魏莹, 赵耀华, 徐丽红, 袁东亮, 方剑锋
2017, 33(7): 453-45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5
摘要: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11例
曹胜军, 丰波, 王凌峰, 巴特
2017, 33(7): 455-45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6
摘要:
病例报告
醉酒致挤压综合征一例
朱海涛, 曹玉珏, 屠海霞, 姜久龙, 陈帆
2017, 33(7): 458-4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7
摘要:
手部高压热塑料液体注射性损伤一例
李磊, 聂兰军
2017, 33(7): 460-46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8
摘要:
讲座
烧伤外科诊断相关分组管理系统的编制和应用
陈旭, 覃凤均, 王浩, 沈余明
2017, 33(7): 462-46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9
摘要:
指南简介
《中国创面诊疗指南》简介
韩春茂
2017, 33(7): 464-46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