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0卷  第6期

专家论坛
慢性放射性溃疡的诊疗策略
沈余明, 胡云刚
2024, 40(6): 501-5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308-00091
摘要:
随着对肿瘤行放射治疗和各种介入治疗的增加,慢性放射性溃疡患者逐渐增多。慢性放射性溃疡多累及皮下深层,伴周围皮肤纤维化,溃疡迁延不愈,呈进行性、不可逆发展,常规换药、皮片移植难以取得良好疗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文从慢性放射性溃疡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创面评估及修复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为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缺氧与炎症在创面愈合中扮演的角色
魏在荣, 张演基, 王达利
2024, 40(6): 507-51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11-00014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缺氧和炎症是启动创面愈合和影响创面愈合进程的2个关键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核因子κB是缺氧和炎症环境下的重要调控因子,缺氧和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由HIF-1α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所介导,二者失调导致的HIF-1α或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均会影响创面微环境,导致创面异常愈合。该文讨论了缺氧和炎症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强调了缺氧和炎症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创面愈合的作用,以及二者失调对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并对目前缺氧和炎症信号通路的干预策略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创面的治疗进行展望。
重度烧伤的转录组学研究:价值与机遇
贾赤宇, 尹斌, 张泽鑫
2024, 40(6): 514-52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6-00135
摘要:
转录组学技术在多个疾病领域显示出了显著应用效果,但其在重度烧伤尤其是烧伤脓毒症领域的应用还是浅尝辄止。使用转录组学和大数据的方法,解决重度烧伤尤其是烧伤脓毒症领域一直以来难以攻克的难题,极具前景和意义。该文对转录组学在重度烧伤尤其是烧伤脓毒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现状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全面论述,为重度烧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论著·难愈性创面修复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的修复策略及其临床效果
杜伟力, 沈余明, 程琳, 代强, 车可心
2024, 40(6): 521-52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315-00099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的修复策略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9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罹患乳腺癌根治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的女性患者27例,其年龄为37~83岁,其中7例患者出现胸部区域明显疼痛。完善各项检查,准确评估有无肿瘤以及放射性溃疡累及深度。排除肿瘤复发后,对溃疡创面行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大小为8 cm×7 cm~18 cm×18 cm),同时行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创面组织/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清创后同期或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1周后行创面修复手术。根据创面位置与大小、患者年龄与全身情况,以及供区损伤最小化原则,选择最适合的组织瓣修复创面,对供区创面行断层皮片移植或拉拢缝合。记录放射性损伤累及层次与组织结构、移植组织瓣类型及大小,统计术后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创面组织/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疼痛缓解情况、组织瓣成活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组织瓣外形、溃疡是否复发、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及腹直肌肌皮瓣供区是否发生腹壁疝。  结果  放射性损伤累及肋骨与肋软骨者21例,累及肋骨、胸骨与锁骨者4例,累及锁骨及锁骨下动脉者2例。12例患者移植了腹直肌肌皮瓣,8例患者移植了背阔肌肌皮瓣,3例患者移植了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3例患者移植了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1例患者移植了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瓣大小为14 cm×8 cm~20 cm×20 cm。术后,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肿瘤成分;创面组织/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25例患者为阳性,2例患者为阴性;7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5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2例患者术后腹直肌肌皮瓣尖端部分坏死,经行清创与组织瓣修整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组织瓣外形均良好,溃疡均未复发,供区创面遗留线性瘢痕,腹直肌肌皮瓣供区均未发生腹壁疝。  结论  准确评估损伤程度后彻底清创并行VSD治疗,以及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与创面特点和供区损伤最小化原则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创面,是乳腺癌根治术后胸部放射性溃疡的较佳修复策略,采用该策略可尽快封闭创面,防止溃疡复发,预后良好。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
李莉莉, 于文昌, 李波, 吴德勇, 王进勇, 邹晓辉, 汪明柱, 徐向荣
2024, 40(6): 529-53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18-00066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1月—202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中胸腰椎结核者6例、胸腰椎骨折者3例、骶椎脊索瘤复发根治性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合并骨缺损者1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6.0 cm×1.5 cm~27.0 cm×6.5 cm。根据创面情况,决定创面修复手术是Ⅰ期还是Ⅱ期进行。2例患者创面为Ⅰ型创面,行清创、直接缝合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8例患者创面为Ⅱ型创面,采用局部皮瓣(包括末端为真皮脂肪瓣的旋转皮瓣)、肌瓣或肌瓣联合局部皮瓣修复,其中皮瓣大小为10.0 cm×5.0 cm~27.0 cm×14.0 cm,肌瓣大小为8.0 cm×5.0 cm×4.0 cm~17.0 cm×9.5 cm×2.0 cm。供瓣区创面均直接缝合,统计Ⅱ型创面患者采用的创面治疗方法。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创面感染、复发情况,内固定材料保留情况及脊柱运动功能。  结果  Ⅱ型创面患者中采用局部皮瓣者3例(其中采用末端为真皮脂肪瓣的旋转皮瓣者1例)、肌瓣者3例(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瓣者1例、竖脊肌肌瓣者2例)、肌瓣(采用背阔肌肌瓣及竖脊肌肌瓣者各1例)联合局部皮瓣者2例。仅1例骶椎脊索瘤根治术后继发缺损患者修复术后创面愈合欠佳,经换药愈合,其余9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4~18个月,10例患者局部创面未出现感染、复发,内固定材料未发生松动,脊柱运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结论  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难愈性创面,根据患者的创面类型,行Ⅰ期清创缝合及冲洗引流或于Ⅰ、Ⅱ期行局部皮瓣、肌瓣、肌瓣联合局部皮瓣移植等,既修复了创面,又保留了内固定材料,疗效可靠。
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
谢昆, 张正奎, 温冰
2024, 40(6): 536-54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27-00074-0515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继发伴人工植入物(以下简称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诊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6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开胸术后继发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1~74岁。对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多次彻底清创及负压伤口疗法,直至感染得到控制,并在每次清创术后采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中观察到单纯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者5例、纵隔深部起搏导线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1例、单纯心包补片外露者5例、单纯人工血管外露者3例、人工血管外露合并心包补片外露者2例。清创过程中去除部分或彻底去除植入物,将术中彻底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完全去除组,然后根据胸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应用单侧或双侧胸大肌肌瓣进行修复;将其余无法完全去除植入物的8例患者纳入植入物部分去除组,应用大网膜瓣覆盖植入物并填充纵隔缺损,2周后在大网膜瓣表面行大腿中厚皮片移植。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6 cm~35 cm×10 cm;胸大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8 cm~20 cm×10 cm,大网膜瓣切取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5 cm。统计所有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及手术次数,并对2组患者的前述指标进行比较。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复发情况。  结果  患者第1次清创术中创面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比为14/16,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的阳性比为 16/16,患者感染最多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1例患者(为植入物部分去除组患者)外,其余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6±5)d、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为(18.9±2.2)d、手术次数为(4.5±0.5)次。与植入物部分去除组相比,植入物完全去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CRP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显著缩短(t值分别为3.12、3.12,P<0.05)、手术次数显著减少(t=3.38,P<0.05)。15例存活患者的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未见纵隔炎复发。  结论  开胸术后伴植入物外露的复杂纵隔感染的治疗难度大,尤其是对于在清创术中不能完全去除植入物的创面,应用增强MRI检查等联合大网膜瓣、胸大肌肌瓣等组织瓣移植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
论著
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预后的关系
佐方清, 苏加庆, 李阳, 张丽娟, 蓝莹莹, 陈渝, 龚雅利, 陈雅洁, 李俊达, 彭毅志, 罗高兴, 袁志强
2024, 40(6): 543-55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28-00075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预后的关系,从而探寻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的血红蛋白预警阈值。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2年10月—2022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8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中男243例、女45例,年龄18~65岁。根据患者最终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4例)和存活组(2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次手术时间、第1次手术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红蛋白水平、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手术次数、总手术面积、总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降钙素原最高值和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及血红蛋白最低值与脓毒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将患者分为<65 g/L组、≥65 g/L且<75 g/L组、≥75 g/L且<85 g/L组、≥85 g/L组,比较4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与脓毒症发生率、伤后90 d内病死率。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在调整协变量前、后,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将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分别作为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协变量后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和总手术面积均显著增大,第1次手术术前APTT显著延长,手术次数显著减少,总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期间降钙素原最高值显著升高,住院期间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和血红蛋白最低值显著降低,住院期间脓毒症发生比例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6.72、-5.40、-2.15、-2.99、-2.21、-7.84、-6.23、-7.03、-3.43,χ2=161.95,P值均<0.05);2组患者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分组的4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病死率与脓毒症发生率、伤后90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12、15.93、10.62,P<0.05);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协变量前、后,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死亡风险均呈近似线性关系(χ2值分别为0.81、0.75,P>0.05)。调整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当将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作为连续性变量分析时,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风险随着血红蛋白的降低而升高(比值比为0.96,95%置信区间为0.92~0.99,P<0.05);当将住院期间的血红蛋白最低值以中位值75.5 g/L为分界值分类时,血红蛋白<75.5 g/L的患者与血红蛋白≥75.5 g/L的患者的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同前将患者按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分为4组时,以≥85 g/L组为参考,仅<65 g/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为5.37,95%置信区间为1.57~18.29,P<0.05)。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值与死亡风险呈近似线性相关,当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至65 g/L或更低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提示可将65 g/L的血红蛋白水平作为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的预警阈值。
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临床效果
李军, 刘梦栋, 朱靓, 罗玉明, 杨琪瑛, 高晓文, 韩军涛
2024, 40(6): 551-55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31-00158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6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缺损面积>10.0 cm×10.0 cm的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0~86岁。清创前的压疮均伴有不同程度感染、坏死。Ⅰ期行清创术及负压封闭灌洗治疗,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 cm×10.5 cm~20.0 cm×17.0 cm。待创基感染控制后,Ⅱ期行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穿支皮瓣面积为12.0 cm×7.0 cm~16.0 cm×10.5 cm。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时,观察压疮复发情况、皮瓣外观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  结果  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皮瓣下感染、局部坏死、窦道形成等情况;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压疮复发;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柔软、抗压性及弹性好;供区创面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  结论  采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式,操作简便易行,修复缺损面积大,供区可被直接缝合,值得临床推广。
床旁电磁导航下留置鼻肠管在特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玲玲, 张伟, 王聪聪, 张丽萍
2024, 40(6): 557-56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10-00108
摘要:
  目的  探讨床旁电磁导航下留置鼻肠管在特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17年4月—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入院24 h内采用盲插法留置鼻肠管的2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纳入盲插法组,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2±16)岁;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入院24 h内采用床旁电磁导航下留置鼻肠管的3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纳入电磁导航组,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50±15)岁。统计一次留置鼻肠管成功率和留置鼻肠管耗时;留置鼻肠管后0.5 h内,采用利克特5级量表评估患者对留置鼻肠管的满意度,并计算满意率;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估留置鼻肠管前与留置鼻肠管后即刻留置鼻肠管操作者(以下简称操作者)腰背痛程度,并计算留置鼻肠管后即刻操作者腰背痛发生率。  结果  电磁导航组患者的一次留置鼻肠管成功率为96.97%(32/33),明显高于盲插法组的74.07%(20/27),P<0.05;留置鼻肠管耗时为10(8,13)min,明显短于盲插法组的30(22,40)min(Z=-6.17,P<0.05)。留置鼻肠管后0.5 h内,电磁导航组患者对留置鼻肠管的满意率为96.97%(32/33),明显高于盲插法组的70.37%(19/27),P<0.05。留置鼻肠管前,2组患者的操作者的腰背部疼痛评分均为0分。留置鼻肠管后即刻,电磁导航组患者的操作者的腰背痛发生率为45.45%(15/33),明显低于盲插法组的85.19%(23/27),P<0.05。  结论  床旁电磁导航下留置鼻肠管成功率高、耗时短,患者对留置鼻肠管的满意度高,同时可大大降低操作者职业腰背痛发生率,有利于特重度烧伤患者尽早启动肠内营养。
股前外侧或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肤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柳若冰, 郑德义, 王宝云, 李伟人
2024, 40(6): 564-57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14-00193
摘要: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或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5年7月—2022年7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21例CSCC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7~74岁。CSCC扩大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5 cm×4.0 cm~23.0 cm×8.5 cm。18例患者创面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中观察到3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存在变异,采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8.0 cm×5.0 cm~25.0 cm×10.0 cm。将19例患者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采用对侧大腿薄中厚皮片修复2例患者供瓣区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时,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供受区外形、供瓣区功能等。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  结果  20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1例患者于术后48 h内发生血管危象,立即行急诊手术处理后皮瓣成活。患者手术时长为4~5 h,住院15~38 d。术后随访1~6年见局部肿瘤无复发;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差异不大,弹性良好,外形较佳;2例患者供瓣区皮片存活良好,出现局部色素沉着;所有患者供瓣区仅有线状瘢痕,感觉及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末次随访时,对疗效满意者15例、一般者6例。  结论  对于CSCC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优先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存在变异的情况下,选择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2种皮瓣切取面积大,可根据缺损组织量调整皮瓣面积,精准有效修复CSCC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外观及功能良好。
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人免疫细胞与增生性瘢痕之间的因果关系
吴虹林, 陈咏菲, 李舒婷, 杨浩, 李晓卉, 唐冰, 朱家源, 胡志成
2024, 40(6): 572-57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03-00046
摘要:
  目的  运用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人免疫细胞与增生性瘢痕(HS)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该研究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别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catalog数据库和FinnGen数据库获取731种人免疫细胞与HS的数据集。设置显著阈值,筛选与免疫细胞及HS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排除弱工具变量偏倚的影响。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同时采用错误发现率(FDR)中的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其P值]初步检测免疫细胞与HS的因果关系并筛选与HS有显著因果关系的免疫细胞。进一步地,采用双样本MR分析的5种方法:IVW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和MR-Egger法绘制散布图检测筛选出的免疫细胞与HS的因果关系。针对符合假设的免疫细胞SNP,进行Cochran Q检验评估异质性,进行MR-Egger回归和MR-PRESSO法排除水平多效性,进行留一法分析来评估显著结果是否由单个SNP决定。采用双样本MR分析中IVW法反向检测HS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  731种免疫细胞达到显著阈值的SNP数量从7个到1 786个不等,HS中达到显著阈值的SNP数量有119个,这些SNP的F值均>10,提示具有弱工具变量偏倚的可能性较小。IVW法分析显示,60种免疫细胞与HS具有潜在因果关系(P值均<0.05),经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后,仅CD45RA和CD39双阳性调节性T细胞(Treg)与HS具有潜在因果关系(PFDR<0.05)。IVW法(比值比为1.16,95%置信区间为1.08~1.24,P<0.05、PFDR<0.05)、加权中位数法(比值比为1.16,95%置信区间为1.05~1.28,P<0.05)、加权模式法(比值比为1.14,95%置信区间为1.02~1.27,P<0.05)和MR-Egger 法(比值比为1.18,95%置信区间为1.07~1.30,P<0.05)的散布图均显示,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的14个SNP与HS患病风险存在因果关系;仅简单模式法的散布图显示,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的14个SNP与HS患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不明显(P>0.05)。Cochran Q检验显示,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与HS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回归、MR-PRESSO法分析显示,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与HS的显著因果关系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分析显示,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与HS的显著因果关系在逐个剔除SNP后结果稳定。双样本反向MR分析显示,HS与731种免疫细胞均无潜在因果关系(P>0.05)。  结论  从遗传学的角度揭示,免疫细胞CD45RA和CD39双阳性Treg可能会增加HS患病风险。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
王宝宏, 张艳冰, 张先平, 李玉婷, 伍智慧, 扈容英, 赵诗乐, 蒋宏娜, 姚雨薇, 董俭达
2024, 40(6): 579-58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19-00253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每组6只。将后2组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然后在18只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直径5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仅在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涂抹二甲双胍F-127水凝胶。观察伤后7、13 d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收集伤后7、13 d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再上皮化表皮长度,计算表皮和真皮创面直径变化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检测角蛋白10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对表达;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角蛋白10和PCNA的蛋白表达。最后1个实验样本数为3,其余实验样本数均为8。分析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PCNA相对表达与创面愈合率间的相关性,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和PCNA相对表达间的相关性。  结果  伤后7 d,糖尿病组与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1.48%(77.89%,85.53%)、93.04%(92.51%,94.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97.17%,100%),Z值分别为2.37、-3.36,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Z=3.45,P<0.05)。伤后13 d,对照组与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为100%(100%,100%),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94.47%(90.68%,99.82%),Z值分别为2.90、-2.90,P<0.05。伤后7 d,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表皮创面直径变化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Z值分别为3.36、-2.74,P<0.05)。3组大鼠伤后7、13 d真皮创面直径变化率均相近(P>0.05)。对照组、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13 d创面再上皮化表皮长度均明显长于糖尿病组(Z值分别为3.34、-2.64,P<0.05)。糖尿病组大鼠伤后7、13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的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3.36、-3.26,P<0.05)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Z值分别为3.36、3.15,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Z=3.05,P<0.05);糖尿病组大鼠伤后7、13 d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Z值均为3.36,P<0.05)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Z值均为-3.36,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蛋白表达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13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和创面愈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0.71,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和创面愈合率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与角蛋白10相对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0.49,P<0.05)。  结论  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延迟愈合并伴有创面组织KC中的角蛋白10上调及PCNA下调。二甲双胍通过下调创面组织KC中的角蛋白10表达和上调PCNA表达,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且创面愈合率与角蛋白10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
综述
代谢重塑及蛋白酰化修饰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穆泽兰, 滕泳翔, 张键, 白南, 付妍婕
2024, 40(6): 589-59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07-00229
摘要: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证据表明,多种因素如遗传、种族、年龄、性别、激素、感染、免疫、氧化应激等都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生相关。代谢重塑及蛋白酰化修饰作为2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多种皮肤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该文综述代谢重塑及蛋白酰化修饰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及这2种生物学过程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靶向这2种生物学过程在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中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携带的非编码RNA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参与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杨灵璟, 吕叶辉, 林涧
2024, 40(6): 594-59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11-00044
摘要:
近年来,外泌体携带的非编码RNA(ncRNA)已被证明在创面修复的多个阶段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外泌体可以将ncRNA运输到不同的靶细胞或组织中,并调节靶基因以及下游分子的表达。而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假说的提出则提示RNA可通过竞争共同的应答元件搭建更为精细和复杂的基因调控网。因此,该综述聚焦外泌体携带的长链ncRNA和环状RNA,并讨论它们分别作为ceRNA在创面修复的炎症、细胞增殖与组织重塑等阶段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同时归纳了外泌体携带的ncRNA作为无细胞疗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缅怀与追忆
一代名师盛志勇院士追思活动纪要
任颖炜, 吕国忠, 官浩, 华佳宁, 付小兵
2024, 40(6): 600-6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15-0017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