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历程
吴军, 王玉振
2019, 35(2): 81-8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1
摘要:
近年来,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发展势头喜人。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根据文章发表、指南制订、专著出版、专业学会成立、专业会议召开等烧伤康复医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从萌芽期、起步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梳理分析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发展历程。通过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分析我们面临的挑战,笔者期望致力于烧伤防治的同道们一起努力创造中国烧伤康复医学更美好的未来。
慢性创面诊疗管理策略的新契机:新兴技术
贾赤宇, 陈泠西
2019, 35(2): 86-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2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创面逐渐成为烧伤整形领域的主要部分。虽然在诊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整体而言,慢性创面诊疗管理策略仍处于传统模式阶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快速渗透至健康医疗领域。探索新兴技术在慢性创面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规划其在慢性创面诊治中的策略和模式,可进一步推动烧伤外科学发展。
论著·慢性创面
单中心结核性创面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特点
荣美玉, 贾赤宇
2019, 35(2): 90-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中结核性创面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特点。 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6月,将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结核性创面患者、44例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别纳入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居住地、外伤史、创面形成时间、创面确诊时间、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创面部位,创面面积、窦道发生情况、换药次数、手术次数、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情况、痊愈情况,医疗费用来源,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自费负担各项费用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 (1)除性别(χ2=0.019,P>0.05)外,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居住地、外伤史、创面形成时间、创面确诊时间、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27.651,t=7.252、16.131、4.663、7.416,P<0.05或P<0.01)。(2)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年龄段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22,P>0.05)。(3)结核性创面组患者创面多见于胸部,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创面多见于下肢。2组患者创面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50,P<0.01)。(4)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创面面积、窦道发生情况、换药次数、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4、9.846、-15.426、4.663,P<0.01);2组患者行VSD治疗情况、痊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0.111,P>0.05)。(5)结核性创面组患者中医疗费用来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公费、自费及军队医疗者分别占48.8%(21/43)、7.0%(3/43)、39.5%(17/43)、4.7%(2/43),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中医疗费用来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公费、自费及军队医疗者分别占59.1%(26/44)、4.5%(2/44)、29.5%(13/44)、6.8%(3/44)。2组患者医疗费用来源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5)。(6)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患者由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自费负担的各项费用中,诊疗费、药费、手术费、检查费、化验费、床位费及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51、39.995、64.212、32.584、8.754、43.991、15.671,17.640、65.155、35.546、35.903、-4.329、3.344、12.984,P<0.01)。 结论 相较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结核性创面患者创面形成时间长、诊断及治疗难度大、住院时间长,创面多分布于胸部,常伴有窦道形成,医疗费用高;2组患者创面医疗费用均主要由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及自费负担。
清创后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张同威, 汪毅平, 贾赤宇
2019, 35(2): 95-1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清创后愈合的影响。 方法 取32只3~4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兔,均于臀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敏,6周后于兔背部两侧注射浓度5×107集落形成单位/mL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菌液各0.5 mL,建立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模型。建模成功后,将32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生长因子组兔创面均匀涂抹重组牛bFGF凝胶(300 IU/cm2,每个创面约涂0.45 g);抗结核药物组兔创面采用6 mL异烟肼注射液和0.15 g利福平粉针剂混匀浸透纱布后覆盖;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同前用重组牛bFGF凝胶均匀涂抹后,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浸透纱布覆盖;空白对照组兔创面仅用无菌纱布覆盖。各组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完全愈合。于术后即刻、7、14、21、28 d,肉眼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拍照并计算术后7、14、21、28 d的创面愈合率并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7、14、21、28 d,取创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情况。于术后21 d,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微血管计数。于术后7、14、21、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创缘羟脯氨酸含量。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8。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4组兔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即刻,4组兔创面基底水肿明显。术后7 d,4组兔创面较前缩小,创面覆盖痂皮,水肿减轻,其中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更加红润。术后14 d,4组兔创面缩小明显,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均无明显渗出;生长因子组兔1个创面和空白对照组兔2个创面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基本愈合,空白对照组兔有2个创面仍有脓性分泌物,愈合迟缓。术后28 d,4组兔创面基本愈合,空白对照组兔有2个创面红肿,难以愈合。(2)术后7~28 d,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4、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术后7~28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愈合率相近(P>0.05)。(3)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相近(P>0.05)。(4)术后7 d,4组兔创面组织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可见少量上皮细胞生长。术后14 d,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上皮细胞增加明显。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结构完整,层次较为清晰;抗结核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兔创面组织新生上皮较薄,且空白对照组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8 d,4组兔创面组织皮肤组织完整,其中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新生上皮较空白对照组厚。(5)术后7、14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数量多于其余2组。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Fb)排列密集,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抗结核药物组Fb密度尚可,胶原纤维排列杂乱;空白对照组兔创面组织Fb和胶原纤维稀少。术后28 d,4组兔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数量接近正常皮肤组织,其中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胶原纤维排列更加规则、有序。(6)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31.6±1.2)个]、抗结核药物组[(27.5±1.3)个]及联合治疗组[(32.8±1.6)个]兔每200倍视野下创缘微血管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22.3±1.7)个,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微血管数明显多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微血管数相近(P>0.05)。(7)术后7、28 d,4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相近(F=0.916、1.752,P>0.05)。术后14、21 d,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抗结核药物组(P<0.05),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缘羟脯氨酸含量相近(P>0.05)。 结论 彻底清创后局部单独应用bFGF或联合抗结核药物均可促进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的愈合,优于单用抗结核药物。
论著
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
肖辉, 仪臻, 杨长春, 曾宁, 徐逸, 邓裴, 王海平, 吴毅平, 吴敏
2019, 35(2): 104-10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5
摘要:
目的 探讨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 方法 引进E2F1基因敲除杂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自行繁殖并于小鼠出生后2周通过PCR法鉴定出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12只经鉴定后生长至6~8周龄的雄性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设为E2F1基因敲除组与野生型组,在每只小鼠背部制成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2、7 d,每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小鼠处死,切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D68和CD206双阳性M2型巨噬细胞表达并计算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20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精氨酸酶1 mRNA表达。另取2组伤后7 d创面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和mRNA表达。前述实验均重复4次。另取野生型组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标本3个,采用免疫共沉淀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F1与PPAR-γ的关系,重复2次。对数据行非配对t检验。 结果 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27、172 bp,与所设计DNA片段大小一致。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68和CD206双阳性M2型巨噬细胞较多;与野生型组的(0.129±0.017)%、(0.282±0.071)%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0.234±0.032)%、(0.584±0.023)%]明显增加(t=3.29、3.54,P<0.05)。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的0.43±0.06、0.97±0.08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206蛋白表达(1.00±0.23、1.63±0.26)明显增加(t=2.41、2.45,P<0.05)。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的0.163±0.026、0.108±0.017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精氨酸酶1 mRNA表达(0.482±0.105、0.195±0.031)明显增加(t=3.04、2.86,P<0.05)。伤后7 d,与野生型组的0.20±0.04、0.20±0.04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PPAR-γ蛋白与mRNA表达(0.61±0.12、0.51±0.13)均明显增加(t=3.36、2.86,P<0.05)。伤后7 d,野生型组小鼠创面组织检测显示,PPAR-γ对E2F1存在单向作用。 结论 E2F1转录因子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影响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从而抑制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
四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陈宾, 况芳, 李孝建, 张志, 邓忠远, 张旭辉, 张涛, 钟晓旻, 汤文彬, 刘昌玲
2019, 35(2): 110-1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6
摘要:
目的 分析4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4例严重烧伤并发早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3~33(30±5)岁,烧伤深度深Ⅱ~Ⅲ度,并发四肢肌筋膜室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横纹肌损伤,均经外院治疗后转入笔者单位。将患者按烧伤总面积从小到大编号,1、2、3、4号患者烧伤总面积分别为10%、80%、90%、95%体表总面积,并发早期AKI时间分别为伤后48、11、29、48 h,转入笔者单位时间分别为伤后60、11、29、144 h。2、3号患者转入院时已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4例患者转入院后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器官功能监护的支持下,积极对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的四肢行切开、彻底减压探查,清除已坏死的肌肉组织或行截肢术。对四肢焦痂切开减压后创面,采用桀亚敷料皮或猪皮临时覆盖、多次清创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形成新鲜肉芽创面后,和其他分期切削痂创面,分别用自体皮行Meek植皮及微粒皮、网状皮、小皮片移植等覆盖。记录患者治疗结局,行CRRT时间,手术次数,血肌酐、肌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 结果 本组4例患者转入笔者单位后均治愈,其中1、4号患者共5个患肢因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并有大量肌肉坏死无法保留,行截肢术。1、2、3、4号患者分别行19、35、14、25 d CRRT,行5、6、10、8次手术,于转入院后22、35、37、48 d血肌酐恢复正常,于转入院后18、28、25、30 d血肌红蛋白恢复正常,于住院52、105、148、156 d创面基本愈合后出院。随访1~36个月,4例患者肾功能均无异常。 结论 1、4号患者早期AKI由严重烧伤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导致横纹肌溶解所致,另2例还与低血容量性休克、肾灌注不足有关。在行CRRT的同时积极去除病因,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器官功能支持下积极手术治疗烧伤创面等,可有效提高严重烧伤并发早期AKI救治成功率。
体外研究己糖激酶Ⅱ在缺血缺氧小鼠心肌细胞自噬流变化中的作用
易若凡, 林洁志, 崔琳, 张琼, 贾杰只, 吕艳玲, 张东霞, 黄跃生
2019, 35(2): 116-1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Ⅱ在体外培养的缺血缺氧小鼠心肌细胞自噬流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取6只1~2 d龄雌雄不限C57BL/6小鼠,分离心脏并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取原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3、6、9 h组及缺血缺氧3、6、9 h组,每组4孔。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条件下同)48 h后,正常对照3、6、9 h组更换新鲜DMEM/F12培养基分别培养3、6、9 h,缺血缺氧3、6、9 h组更换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后于37 ℃含体积分数1%氧气、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的低氧培养箱(缺氧培养条件下同)内分别培养3、6、9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2)细胞分组及处理同实验(1),每组1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LC3Ⅱ、p62和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3)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和缺血缺氧9 h+2-脱氧葡萄糖(2-DG)组,每组4孔。常规培养48 h后,正常对照组更换新鲜DMEM/F12培养基培养9 h;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更换无糖无血清培养基,缺血缺氧9 h+2-DG组更换溶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mol/L 2-DG(20 μmo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2组均缺氧培养9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4)细胞分组及处理同实验(3),每组1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和p62蛋白表达。(5)细胞分组及处理同实验(3),每组2孔。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中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情况。(6)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9 h组、缺血缺氧9 h+己糖激酶Ⅱ小干扰RNA1(HK-Ⅱ siRNA1)组和缺血缺氧9 h+HK-Ⅱ siRNA2组,每组4孔。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常规培养48 h,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1组和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2组分别转染200 nmol/L HK-ⅡsiRNA1和HK-ⅡsiRNA2后常规培养48 h。正常对照组更换新鲜DMEM/F12培养基培养9 h,单纯缺血缺氧9 h组、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1组和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2组更换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后缺氧培养9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7)细胞分组及处理同实验(6),每组1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p62和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除实验(5)外,各实验均重复3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缺血缺氧3、6、9 h组心肌细胞活力分别为0.450±0.022、0.385±0.010、0.335±0.015,分别明显低于对应正常对照3、6、9 h组的0.662±0.026、0.656±0.028、0.661±0.021(t=6.21、9.12、12.48,P<0.01)。(2)与对应正常对照3、6、9 h组比较,缺血缺氧3、6、9 h组心肌细胞LC3Ⅱ/Ⅰ比值、p62和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t3 h=16.15、10.99、5.30,t6 h=6.79、10.42、9.42,t9 h=15.76、16.51、7.20,P<0.05或P<0.01)。(3)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心肌细胞活力为0.353±0.022,较正常对照组的0.673±0.027明显降低(t=9.29,P<0.01);缺血缺氧9 h+2-DG组心肌细胞活力为0.472±0.025,较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明显升高(t=3.60,P<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心肌细胞LC3Ⅱ/Ⅰ比值及p6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t=9.45、8.40,P<0.01);与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比较,缺血缺氧9 h+2-DG组心肌细胞LC3Ⅱ/Ⅰ比值及p62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t=4.39、4.74,P<0.05)。(5)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中仅可见个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自噬溶酶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心肌细胞中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多;与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比较,缺血缺氧9 h+2-DG组心肌细胞中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减少。(6)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心肌细胞活力为0.358±0.023,较正常对照组的0.673±0.026明显降低(t=9.12,P<0.01);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1组和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2组心肌细胞活力分别为0.487±0.027、0.493±0.022,较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明显升高(t=3.63、4.28,P<0.05)。(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血缺氧9 h组心肌细胞LC3Ⅱ/Ⅰ比值、p62和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t=6.08、6.31、4.83,P<0.05或P<0.01);与单纯缺血缺氧9 h组比较,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1组和缺血缺氧9 h+HK-ⅡsiRNA2组心肌细胞中LC3Ⅱ/Ⅰ比值、p62和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t=5.10、7.76、15.33,4.17、8.42、12.11,P<0.05或P<0.01)。 结论 缺血缺氧上调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己糖激酶Ⅱ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损害自噬流导致心肌细胞活力下降;抑制己糖激酶Ⅱ活性或其表达可减轻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害。
三种诱导因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王远航, 薛斌
2019, 35(2): 125-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8
摘要: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取第3~5代大鼠BMSC进行实验。(1)取大鼠BMS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阴性对照组、CD90组、CD44组、CD34组,每组样本数为3,阴性对照组细胞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 μL,余3组细胞分别加入相应抗体5 μ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阳性情况。(2)取3个批次大鼠BMSC,均分为空白对照组、VEGF-C组、HGF组、bFGF组、VEGF-C+HGF组、VEGF-C+bFGF组、HGF+bFGF组、VEGF-C+HGF+bFGF组,每组样本数为3。空白对照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VEGF-C组细胞中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和10 μg/mL VEGF-C 10 μL,HGF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和10 μg/mL HGF 16 μL,bFGF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和1 μg/mL bFGF 20 μL,VEGF-C+HGF组、VEGF-C+bFGF组、HGF+bFGF组、VEGF-C+HGF+bFGF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及同前相应浓度和量的诱导因子。培养10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分别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VEGF受体3(VEGFR3)及整合素α9蛋白和mRNA表达。(3)取大鼠BMSC,分为空白对照组、HGF+VEGF-C+bFGF组、bFGF+VEGF-C+HGF组、VEGF-C+HGF+bFGF组,每组样本数为3。空白对照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HGF+VEGF-C+bFGF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10 μg/mL HGF 16 μL、10 μg/mL VEGF-C 10 μL,6 h后加入1 μg/mL bFGF 20 μL。bFGF+VEGF-C+HGF组细胞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以及1 μg/mL bFGF 20 μL和10 μg/mL VEGF-C 10 μL,6 h后加入10 μg/mL HGF 16 μL;VEGF-C+HGF+bFGF组细胞同时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及同前浓度及量的3种诱导因子。另取2个批次大鼠BMSC,同前进行分组,除将HGF+VEGF-C+bFGF组、bFGF+VEGF-C+HGF组6 h的间隔时间调整为12、24 h外,其余处理方法同前。培养10 d,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YVE-1、VEGFR3及整合素α9的蛋白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阴性对照组、CD90组、CD44组、CD34组细胞表面抗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99.84%、99.90%、0.57%。(2)培养10 d,空白对照组、HGF组、bFGF组、HGF+bFGF组细胞呈长梭形,其余各组细胞呈多边形。(3)培养10 d,空白对照组、HGF组、bFGF组、HGF+bFGF组细胞无LYVE-1、VEGFR3和整合素α9蛋白表达。培养10 d,VEGF-C+HGF+bFGF组细胞LYVE-1、VEGFR3和整合素α9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VEGF-C组(t=24.21、11.04、15.43,P<0.01)、VEGF-C+HGF组(t=10.81、9.93、10.20,P<0.01)、VEGF-C+bFGF组(t=11.67、6.32、19.00,P<0.01)。VEGF-C+HGF组及VEGF-C+bFGF组细胞LYVE-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VEGF-C组(t=8.69、15.20,P<0.01);VEGF-C+bFGF组细胞VEGFR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VEGF-C组及VEGF-C+HGF组(t=8.67、7.21,P<0.01);VEGF-C+HGF组细胞整合素α9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VEGF-C组及VEGF-C+bFGF组(t=8.80、8.83,P<0.01)。(4)培养10 d,空白对照组、HGF组、bFGF组、HGF+bFGF组细胞均无LYVE-1、VEGFR3和整合素α9 mRNA表达。培养10 d,VEGF-C组细胞LYVE-1、VEGFR3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VEGF-C+bFGF组、VEGF-C+HGF+bFGF组(tLYVE-1=6.22、18.01,tVEGFR3=8.49、15.34,P<0.01),整合素α9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VEGF-C+HGF组、VEGF-C+HGF+bFGF组(t=13.24、9.65,P<0.01)。VEGF-C+HGF+bFGF组细胞LYVE-1、VEGFR3和整合素α9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VEGF-C+HGF组、VEGF-C+bFGF组(t=13.92、11.95,13.72、5.27,5.64、9.10,P<0.01)。VEGF-C+HGF组细胞VEGFR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VEGF-C+bFGF组(t=6.91,P<0.01),整合素α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VEGF-C+bFGF组(t=11.69,P<0.01)。(5)间隔6、12、24 h培养10 d,空白对照组细胞均无LYVE-1、VEGFR3及整合素α9蛋白表达。间隔6、12、24 h培养10 d,HGF+VEGF-C+bFGF组、bFGF+VEGF-C+HGF组、VEGF-C+HGF+bFGF组细胞LYVE-1、VEGFR3及整合素α9蛋白表达量相近(F6 h=2.25、2.47、2.19,F12 h=2.93、1.47、3.25,F24 h=0.28、0.20、1.01,P>0.05)。 结论 VEGF-C是诱导BMSC向LEC分化必需的因子,HGF和bFGF可能分别是通过上调整合素α9和VEGFR3的表达来促进分化的,但二者的诱导作用可能是各自独立的。3种诱导因子联合作用诱导分化效果最佳。
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伟, 魏在荣, 吴必华, 杨成兰, 金文虎, 龚飞宇, 孙广峰, 聂开瑜, 王达利
2019, 35(2): 134-14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b)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从2只孕14~16 d SD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Fb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和Ephrin-B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Ephrin-B2 mRNA的表达(样本数为3)。(2)从45只出生1~3 d 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离培养施万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100阳性细胞率,样本数分别为9、3。(3)于DMEM高糖培养基中,取1×105个/mL Fb、施万细胞各1 mL共培养,设为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另取1×105个/mL施万细胞2 mL单独培养,设为施万细胞单独培养组。每组5孔细胞。培养6、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2组施万细胞的成簇群情况并计数,另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24 h时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施万细胞的成簇群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24 h时2组施万细胞EphB2、Sox2和N-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20)。(4)取10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每只大鼠腹壁制成1个原位回植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皮瓣组、Fb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Fb共移植组,每组25只。Fb单独移植组、施万细胞单独移植组大鼠皮瓣分别注射0.4 mL Fb、施万细胞(均为2×106个),施万细胞+Fb共移植组大鼠皮瓣注射0.4 mL Fb与施万细胞混合细胞(共2×106个,细胞数量比为1∶1),单纯皮瓣组大鼠皮瓣注射等体积的DMEM高糖培养基。注射后2、5、7、9、14 d,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取皮瓣组织,免疫荧光法观察再生神经数量、直径及排列。对数据行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从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的第3代细胞大小、形态较均一,呈长梭形,细胞核所占比例较大;细胞内纤维粘连蛋白及Ephrin-B2蛋白呈强阳性表达,Ephrin-B2 mRNA的表达量为0.004 1±0.000 8。细胞鉴定为Fb。(2)从新生大鼠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离的原代细胞培养5 d后可见胞体拉长,呈巢状、栅栏状或旋涡状生长;第3代细胞经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100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5.9±1.0)%和(95.8±1.1)%。细胞鉴定为施万细胞。(3)培养6、24 h,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施万细胞成簇群数均明显高于施万细胞单独培养组(t=6.500、10.614,P<0.01)。培养24 h,施万细胞+Fb共培养组施万细胞聚集成簇群,Fb分散围绕在施万细胞簇群周围,施万细胞EphB2、N-钙黏蛋白和Sox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施万细胞单独培养组(t=2.975、19.717、11.159,P<0.05或P<0.01)。(4)注射后2 d,4组大鼠皮瓣组织内均见少量散在、排列较杂乱、较短而细的神经纤维。注射后5~14 d,施万细胞+Fb共移植组大鼠皮瓣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逐渐增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有序;施万细胞单独移植组大鼠皮瓣组织内神经纤维数量有所增加,但直径细小、排列杂乱,数量较施万细胞+Fb共移植组少;单纯皮瓣组和Fb单独移植组大鼠皮瓣组织内神经纤维逐渐发生溃变,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结论 大鼠Fb与施万细胞联合移植可通过激活Ephrin/Eph-Sox2-N-钙黏蛋白信号通路调控施万细胞迁移使其聚集成簇群,从而促进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有序再生。
科技快讯
膝降动脉-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膝部深度烧伤创面
毛舒婷(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33-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1
摘要:
电烧伤患者特征与治疗特点和预后预测因素的双中心研究
王鹏(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47-1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2
摘要:
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预防电烧伤广泛组织破坏的作用
陈泠西(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60-1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3
摘要:
短篇论著
严重烧伤成年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状况调查分析
李金桥, 韩夏, 张明谏, 李小兵, 刘光晶, 张静琦, 刘子健
2019, 35(2): 143-1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0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14 d能量和蛋白质实际摄入状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37±9)岁]资料,根据重症护理记录统计患者伤后3~14 d膳食、肠内营养制剂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摄入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及其占目标能量的比例;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和其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比例和热氮比;每人每日由膳食、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和摄入蛋白质量,每人每日经以上3种途径摄入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比例及摄入蛋白质量占摄入总蛋白质量的比例。记录患者伤后3~7、8~14 d呕吐及腹泻情况。记录或计算患者伤后7、14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及24 h尿氮排出量、氮平衡值。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χ2检验。 结果 (1)本组患者伤后3~7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8 696±573)kJ,为目标能量(13 290±1 561)kJ的65.4%;伤后8~14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11 980±1 259)kJ,为目标能量的90.1%。患者伤后3~7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明显低于伤后8~14 d(t=18.172,P<0.01)。(2)本组患者伤后8~14 d每人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高于伤后3~7 d(t=15.628、22.231、10.403,P<0.01)。本组患者伤后3~7 d每人每日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56.8%、25.1%、18.3%,伤后8~14 d每人每日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54.2%、27.0%、18.7%。本组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χ2=0.185,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 d热氮比(kJ∶g)分别为469∶1、456∶1。(3)本组患者伤后8~14 d每人每日经膳食、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分别为(4 394±978)、(5 723±898)kJ,明显高于伤后3~7 d的(2 137±453)、(4 855±825)kJ(t=26.516、6.583,P<0.01);而本组患者伤后8~14 d和伤后3~7 d每人每日经肠内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相近(t=1.922, 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经膳食、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χ2=4.100,P>0.05)。本组患者伤后8~14 d每人每日经膳食途径摄入蛋白质量为(58±22)g,明显高于伤后3~7 d的(25±6)g(t=14.514,P<0.01);而经肠内、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蛋白质量与伤后3~7 d的相近(t=1.924、1.110,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经膳食和肠内、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蛋白质量占摄入总蛋白质量的构成比相近(χ2=5.634,P>0.05)。(4)伤后3~7 d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4例患者出现腹泻;伤后8~14 d有1例患者出现呕吐和腹泻。本组患者伤后7、14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24 h尿氮排出量、氮平衡值分别为(29±4)、(30±4)g/L,(132±42)、(171±48)mg/L,(7.4±2.8)、(6.7±2.8)mmol/L,(1.5±0.7)、(1.4±0.7)mmol/L,(30.5±4.3)、(34.5±2.2)g,-(25.1±2.6)、-(23.7±3.9)g。 结论 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7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低于伤后8~14 d,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患者伤后3~7 d摄入的能量、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肠外营养制剂;伤后8~14 d摄入的能量、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肠外营养制剂和膳食。
护理专栏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
周琴, 李双双, 王青, 卢迎, 司艳宁, 王立娜, 赵德莉, 罗旭芳, 胡雪慧
2019, 35(2): 148-1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 方法 将笔者科室2016年10—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43.6±2.8)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7例、女23例)设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5—7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44.2±3.2)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6例、女22例)设为集束化护理组,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行VSD治疗后,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集束化护理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成立由1名主任医师任组长的集束化干预小组,制订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并从用物准备、负压值控制及负压模式设置、引流管护理、半透膜加固、规范负压内囊更换时机和流程及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严格执行。观察并计算2组患者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引流不畅的原因及发生情况、不同类型创面引流不畅的发生情况、不同部位创面引流不畅的发生情况及VSD治疗后患者满意度(内囊更换流程、管道固定方法、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形式)。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 (1)常规护理组患者行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发生率为43.33%(130/300),明显高于集束化护理组的17.24%(50/290),χ2=43.350,P<0.01。(2)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行VSD治疗期间引流物结痂致引流管堵塞,负压值过小,半透膜密闭不严,负压内囊更换流程欠规范,负压管道脱落、受压、反折导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分别为7.93%(23/290)、4.48%(13/290)、1.72%(5/290)、1.03%(3/290)、2.07%(6/29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6.67%(50/300)、11.67%(35/300)、4.33%(13/300)、4.00%(12/300)、6.67%(20/300),χ2=10.379、22.951、4.832、7.840、7.399,P<0.05或P<0.01。(3)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烧伤创面、外伤创面、压疮、下肢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行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17.835、6.809、9.478、4.939、8.631,P<0.05或P<0.01)。2组患者组内不同类型创面行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相近(χ2=0.434、0.057,P>0.05)。(4)集束化护理组患者四肢、躯干、臀部、骶尾部创面行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31.892、9.588、4.939、4.549,P<0.05或P<0.01)。2组患者组内不同部位创面行VSD治疗期间引流不畅的发生率相近(χ2=0.071、0.069,P>0.05)。(5)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行VSD治疗后对满意度中内囊更换流程、管道固定方法、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形式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t=5.166、4.471、7.958、8.975, P<0.01)。 结论 对行VSD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创面引流不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述
压疮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刘志远, 王达利
2019, 35(2): 153-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2
摘要:
压疮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作用造成的骨骼表面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损伤,而外力对软组织的作用受到局部微环境、组织血液供应、营养状况及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几十年来人们为预防和治疗压疮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压疮的发病率仍然很高,疗效仍不容乐观。压疮治疗仍是一个挑战,有必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然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究新的治疗方案。压疮的发病机制复杂,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迄今为止,没有公认的标准动物模型。本文回顾压疮发病机制和近期报道的压疮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压疮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姜黄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何丹, 王珊, 胡海, 尹海燕
2019, 35(2): 157-1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3
摘要:
姜黄素作为一种源于姜黄的天然提取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微生物、调节免疫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姜黄素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如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姜黄素的诸多药理作用及机制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相关,它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免疫反应、抗凋亡等多种途径保护肠黏膜屏障。本文综述姜黄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肠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