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24卷  第6期

中国烧伤医学发展战略高峰论坛
探究烧伤医学新发展 促进烧伤学科再腾飞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2008, 24(6): 401-406.
摘要:
秋阳溶溶,金风飒飒。2008年9月27日,为庆祝中国烧伤医学创建50周年,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举办了“中国烧伤医学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来自全国烧伤学术界的精英济济一堂,回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烧伤医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深刻思考并探讨了学科未来发展构想。“战略高峰论坛”是一次高层次的智慧碰撞,是具有方向性、纲领性或指导性意义的近(远)期规划,也是对我国烧伤医学创建50周年最好的纪念。本刊特地选载部分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企盼能引发同道更深层次的思索,并促成中国烧伤医学再次腾飞!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文稿中药物名称的书写要求
2008, 24(6): 406-406.
摘要: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08, 24(6): 468-468.
摘要:
专家论坛
烧伤患者热量供应尚待探讨课题
汪仕良
2008, 24(6): 407-409.
摘要:
烧伤后分解、合成代谢均升高,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体内物质消耗加剧,而外源性营养物质不能完全纠正高代谢时机体消耗,营养底物在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消化吸收转化受碍,底物堆积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代谢紊乱。
激素与代谢
不同肠内营养液与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对烫伤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郭光华, 蔡晨, 张红艳, 付忠华, 徐成
2008, 24(6): 410-413.
摘要:
目的了解标准肠内营养(EN)、肠内免疫营养(EIN)液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对烫伤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EIN、EN+rhGH、EIN+rhGH组,每组32只。将大鼠制成总面积30%TBSA的m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4、7、10d抽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切取大鼠肝组织检测其CD14 mRNA、TNF-α mRNA的表达。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伤后各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清内毒素、IL-6、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D14 mRNA、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4、7、10d,EIN组和EN+rhGH组血清内毒素、IL-6、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CD14 mRNA、TNF-α mRNA表达均低于EN组(P〈0.05或P〈0.01);伤后10d,EIN+rhGH组血清内毒素[(0.37±0.07)EU/mL]、IL-6[(289-49)ng/L]、TNF-α[(1.87±0.32)μg/L]水平以及肝组织CD14mRNA(0.39±0.05)、TNF-α mRNA(0.47±0.03)表达均低于EIN组[(0.48±0.08)EU/mL、(364±53)ng/L、(2.50±0.48)μg/L、0.67±O.06、0.66±0.05,P〈0.05或P〈0.01]。结论EN、EIN液与rhGH联合应用可减轻大鼠烫伤后的炎性反应,且rhGH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反义寡核苷酸在严重烧伤大鼠高代谢反应中的作用
陈忠勇, 汪仕良, 彭曦, 王凤君, 赵云, 王裴
2008, 24(6): 414-417.
摘要:
目的了解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反义寡核苷酸(ASO)在严重烧伤大鼠高代谢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大脑立体定位、第三脑室置管。其中30只烧伤后,根据脑室注入物的不同,分为烧伤对照组(注入等渗盐水3μL)、CRFR1正义寡核苷酸(ODN)组(注入CRFR1ODN 10μg)、CRFR1ASO组(注入CRFR1ASO 10μg)、CRFR20DN组(注入CRFR20DN 10μg)、CRFR2ASO组(注入CRFR2ASO 10μg)。每组6只大鼠。另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致伤,仅在脑室内注入等渗盐水3μL。分别于伤后5、6d在大鼠清醒状态下经脑室置管注射药物。伤后7d经该管注人20g/L甲紫3μL,当日检测大鼠静息能量消耗(REE),并取大鼠脑组织检测CRFR2 mRNA表达及CRFR2蛋白含量。结果烧伤对照组、CRFR1ODN组、CRFR1ASO组、CRFR20DN组、CRFR2ASO组REE值分别为(11840±987)、(11133±1100)、(10733±1338)、(11123±1321)、(7563±890)kJ·(m^2)^-1·d^-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641±526)kJ·(m^2)^-1·d^-1,P〈0.05],而CRFR2ASO组却明显低于CRFR20DN组(P〈0.01)。烧伤对照组伤后脑组织CRFR2 mRNA的表达和CRFR2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CRFR2ASO组CRFR2 mRNA表达及CRFR2蛋白含量却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中枢应用CRFR2ASO可下调下丘脑CRFR2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降低烧伤高代谢反应,下丘脑CRFR2受体可介导大鼠烧伤后高代谢反应。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患者体液分布及水钠潴留的影响
邵华伟, 仇旭光, 陈国贤, 韩春茂
2008, 24(6): 418-420.
摘要:
目的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体液分布及水钠潴留的影响。方法成年重度烧伤患者3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第7天开始分别为2组患者皮下注射rhGH(12U/d)和等量等渗盐水,持续14d。于伤后第7天(用药前)及伤后第14、21天(用药后第7、14天),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观察2组患者机体总水量(TBW)、细胞内水量(ICW)及细胞外水量(ECW),同时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24h尿钠,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统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后第7、14、21天的TBW、ICW、ECW及24h尿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不同时相点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将2组患者数据合并进行统一处理后,伤后第21天TBW值和ICW值分别为(36±6)、(21±4)L,与伤后第7天[(38±6)、(254-7)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随着病程延长,TBW和ICW逐渐减少,适量应用rhGH对患者体液分布和水钠潴留无明显影响。
人三叶因子1融合蛋白对烧伤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吴炜, 王林, 孙勇, 吕尚军, 张勇, 彭曦
2008, 24(6): 421-423.
摘要:
目的了解人三叶因子1(hTFF1)融合蛋白在减轻烧伤小鼠胃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α-hTFF1,诱导表达基因重组hTFF1(rhTFF1)融合蛋白。采用小鼠30%TBSAIV度烧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治疗组:给予一定时间和一定剂量的rhTFF1融合蛋白灌胃治疗;烧伤对照组:方式同前,改用等渗盐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胃黏膜外观、损伤指数和病理切片结果,比较前2组小鼠胃黏膜损伤前后的情况,并以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为参照。结果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特异性的rhTFF1融合蛋白。伤后1d小鼠胃黏膜损伤达峰值,烧伤治疗组和烧伤对照组小鼠胃黏膜糜烂发生率分别为22.2%和77.8%,损伤指数分别为2.0±1.2和6.2±2.0。正常对照组小鼠上述指标为0。结论rhTFF1融合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对小鼠烧伤后损害的胃黏膜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成年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回顾性调查
陈国贤, 韩春茂, 游小恩
2008, 24(6): 424-427.
摘要:
目的了解部分中、重度烧伤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状况。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年龄大于或等于16岁、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20%TBSA的住院患者,按其在院治疗时间分为1994年1月-2001年12月、2002年1月-2007年10月2个阶段,且按烧伤总面积进一步分组:20%~30%TBSA为第1组;31%~50%TBSA为第2组;51%~70%TBSA为第3组;大于70%TBSA为第4组。比较两阶段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率,分析第2阶段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并发症等。结果两阶段患者一般情况基本接近。第1阶段人选病例271例,营养支持治疗率为74.17%,肠外与肠内营养比例为1.5:1.0;第2阶段人选273例,营养支持治疗率为85.35%,明显高于第1阶段(P〈0.01),肠外与肠内营养比例为1.0:1.5。伤后第4、7、14天,第2阶段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组间明显不同(P〈0.05)。第2阶段肠外营养配方主要以“全合一”形式经中心静脉输注,112例次中心静脉置管中,导管培养阳性62例次;肠内营养制剂经口摄人108例、经喂养管泵人165例,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27例、2例并发吸人性肺炎。结论该单位烧伤患者肠内、肠外营养应用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有待加强。
病例报告
强碱液致特重度烧伤一例
周玉新, 徐立伟, 刘兴盛, 庞书琴
2008, 24(6): 413-413.
摘要:
患者男,31岁,工作时不慎滑入强碱水池中,约2min后被救出,全身腐皮脱落,疼痛难忍。送人当地县医院,仅给予补液,创面未进行冲洗及其他处理,3h后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为36.2℃、脉搏7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为110/70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躯干、四肢,呈皮革样,腐皮脱落,可见粗大栓塞的血管网,
治愈一家系足部难愈性溃疡一例
胡行, 韩春茂, 刘志蓉
2008, 24(6): 427-427.
摘要:
2007年4-7月,笔者单位伤口治疗中心治愈了1例遗传性足部神经病变性难愈性溃疡,并通过随访发现该家系另有4例类似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因左足底反复发作难愈性溃疡6年余收治人院。患者6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足拇趾尖部小水疱,逐渐演变为溃疡,并多次并发感染,经保守治疗未愈。
胸腹大腿联合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深度烧伤一例
张文振, 叶胜捷, 郑庆兴, 陈如俊, 庞淑光, 章锦成, 方声教
2008, 24(6): 436-436.
摘要:
患者男,31岁,右上肢热压伤后2h入院。右手第2~4指指背、全手背、腕部和前臂至肘关节上15cm处均为Ⅲ度创面(图1),最宽约10cm。行急诊手术切痂,见手臂创面深达肌肉层,手部肌腱暴露(图2)。于右大腿设计埋人式薄皮瓣用于覆盖指背创面,胸、腹、右大腿设计单蒂皮瓣用于覆盖手背及手臂创面。
第3跖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部深度烧伤一例
方声教, 王冠, 罗春娟, 谢瑞章, 计宪珍
2008, 24(6): 469-469.
摘要:
患者男,38岁,因铁渣烫伤左足第3、4趾3个月入院。查体:左足第3趾腓侧、第4趾胫侧烫伤,创面面积分别为2.0cm×1.2cm、1.5cm×1.0cm,Ⅲ~Ⅳ度(图1)。清洗患足,行磺胺嘧啶银纱布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左足水肿逐渐消退,创面分泌物减少。入院4d行左足第3、4趾创面清创,过氧化氢溶液与等渗盐水交替冲洗。于左足跖背区设计皮瓣,
应用多个筋膜皮瓣一次性修复多发褥疮一例
王黎丽, 海恒林, 华云飞, 李华涛
2008, 24(6): 470-471.
摘要:
患者女,44岁。车祸致腰2~4椎体骨折伴脊髓损伤截瘫19年,骶尾部右侧坐骨结节及双侧大转子处受压溃烂12年,因感染加重7d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腹部脐平面以下躯体及双下肢感觉丧失,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下肢肌肉萎缩,生理反射消失。
特重度烧伤合并恒径动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粱钢, 孙建平, 徐宏伟, 张庆洋, 娄玉兰
2008, 24(6): 471-472.
摘要:
患者男,46岁,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焊接时不慎引燃易爆气体及有机溶剂,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臀部及四肢,总面积达90%,其中深Ⅱ度25%、Ⅲ度65%TBSA,伴重度吸人性损伤。
烧伤瘢痕继发外毛根鞘癌一例
程海冬, 余伟
2008, 24(6): 472-473.
摘要:
患者男,28岁。1岁多时不慎被火焰烧伤右侧面部、耳后及颈部,创面表皮坏死脱落、出血,未行烧伤专科治疗。伤后3个月左右创面自行愈合,遗留淡粉色片状瘢痕,质硬。1年后右面部已愈合创面中央出现约4cm×3cm发红、瘙痒区域,搔抓后起水疱,继而溃烂、渗出(多为清亮渗出物)。
烧伤合并伤寒一例
赵治国, 刘培义, 何兵
2008, 24(6): 477-477.
摘要:
患者男,30岁,因浓硫酸烧伤全身多处,伤后30min入院。诊断:特重度烧伤总面积85%,其中浅Ⅱ度72%、深Ⅱ度9%、Ⅲ度4%TBSA。入院后给予补液抗休克,青霉素、替硝唑抗感染等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伤后11~28d患者体温36.7~41.0℃,脉搏90~110次/min。
技术与方法
介绍一种烧伤肢体治疗康复器
王年云
2008, 24(6): 417-417.
摘要:
在烧伤肢体创面治疗阶段,特别注重肢体的悬吊及创面减压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移植自体皮或异体皮的生长及成活率,防止受压创面造成感染而引发烧伤脓毒症等问题。目前多采用悬挂输液瓶吊架、灯架、床架等传统方法,无专门的器具。
消息
2009年欧洲组织修复国际会议通知
2008, 24(6): 420-420.
摘要:
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签署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合作协议
2008, 24(6): 420-420.
摘要:
2008年2月29日,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独家期刊数据库合作协议。中华医学会拥有百年办刊历史,其主办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刚刚庆贺了120周年华诞。截至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已达118种,形成了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大的期刊群。
第四届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奖励评选结果
2008, 24(6): 453-453.
摘要:
为鼓励我国青年医务工作者对烧伤医学专业作出突出贡献,经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于2007年5月开始本次“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奖励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这次评审得到了烧伤学术界各单位和同仁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目前评审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2007年本刊影响因子为0.76
2008, 24(6): 459-459.
摘要: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2007年《中华烧伤杂志》影响因子为0.76。总被引频次为1399次。影响因子较2006年(0.73)上升了0.03、被引频次(771)上升了628。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08, 24(6): 473-473.
摘要:
论著
去乙酰毛花甙与依那普利拉单用及配伍应用对烫伤大鼠脏器早期损害的影响
肖荣, 黄跃生, 雷泽源, 阮兢
2008, 24(6): 428-431.
摘要:
目的了解去乙酰毛花甙与依那普利拉单用及两药配伍应用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肝、肾、肠早期损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模拟烫伤)、烫伤对照组、去乙酰毛花甙组、依那普利拉组、去乙酰毛花甙+依那普利拉组,每组8只。大鼠麻醉后给予背部30%TBSAm度烫伤,伤后30min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液(4mL·kg^-1·1%TBSA^-1)复苏治疗。补液同时去乙酰毛花甙组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甙0.2mg/kg;依那普利拉组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1mg/kg;去乙酰毛花甙+依那普利拉组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甙及依那普利拉,剂量同前。伤后6h,以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肌力学指标;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肝、肾、肠血流量;取大鼠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总胆汁酸(TBA)、β2微球蛋白(β2-MG)、二胺氧化酶(DAO)。结果与假伤组比较,烫伤对照组大鼠各项心肌力学指标均显著降低;肝血流量为(158±32)血流灌注单位(PU)、肾(156±46)PU、肠(119±30)PU,亦显著降低(P〈0.05);血清cTnI(5.0±0.3)μg/L、TBA(82±23)μmol/L、β2-MG(2.55±0.15)mg/L、DAO(1.52±0.08)kU/L,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去乙酰毛花甙组和依那普利拉组心肌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肝、肾、肠血流量增加(P〈0.05),血清cTnI、TBA、β2-MG浓度和DAO活性降低(P〈0.05)。去乙酰毛花甙+依那普利拉组大鼠心肌力学指标全部升高,血流量分别为肝(240±49)PU、肾(239±75)Pu、肠(194±55)Pu,明显升高(P〈0.05),血清cTnI为(3.4±0.2)μg/L、TBA(47±8)μmol/L、B2-MG(2.01±0.16)mg/L、DAO(1.17±0.15)kU/L,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严重烫伤后早期单用去乙酰毛花甙或依那普利拉,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对肝、肾、肠损害有一定防治作用,两药配伍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烧伤创面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同源性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整合子研究
蒋丽媛, 薛晓东, 司小强, 魏莲花, 刘刚, 周华, 俞云松
2008, 24(6): 432-436.
摘要:
目的明确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与整合子的关系。方法31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自该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I、Ⅱ、Ⅲ类整合酶及整合酶阳性菌株的整合子基因盒,进行序列分析;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抟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5.2%、48.4%、48.4%、41.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80.0%以上。所有菌株PFGE分型共分为A、B、C3型,A克隆18株、B克隆7株、c克隆6株。20株细菌整合子扩增阳性,携带有aadA1、aadA5、aacA4、aac3、aacC1、aac(6’)-Ib、catB8、drfA17和drf8基因,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甲氧苄啶的耐药。1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结论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在该院烧伤病房播散,以A克隆为主;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主要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氯霉素的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
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研究
黄正根, 吴军, 罗高兴, 贺伟峰, 甘成军, 袁顺宗, 贾雄飞, 谭江琳, 王晓娟, 葛良鹏, 魏泓
2008, 24(6): 437-440.
摘要:
目的系统筛选猪胚胎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的最佳妊娠时间窗,了解其创面修复能力。方法取胎龄35、42、56、70d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制成微粒后移植于BABL/c裸鼠背部创面,以整形患者术后剩余皮肤或者成年猪皮覆盖。观察术后移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并于移植后6、12周取材,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形态结构及成瘤性。结果胎猪皮肤前体组织移植后具有如下特点:(1)能成活并继续生长发育,微粒可融合成片;胎龄35、42、56、70d的前体组织移植后12周,新生组织面积分别为(18±8)、(47±6)、(31±12)、(20±8)mm^2,其中胎龄42d的组织与其余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新生(猪)皮肤组织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真皮乳头明显。(3)能生长成为具有毛发、皮脂腺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的“完整”皮肤,且表皮层有黑素细胞。(4)胎龄56、70d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移植后未出现畸胎瘤。结论胎龄56d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可用于异种移植修复皮肤创面。
烧伤患者Ⅲ度创面不同时期神经形态学观察
李霞, 张芮, 冯永强, 王一兵
2008, 24(6): 441-444.
摘要: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Ⅲ度创面不同时期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和形态学变化。方法切取40例烧伤患者伤后1、2、3、4周Ⅲ度创面肉芽组织,同时取其中10例患者的供皮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单克隆抗神经丝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不同时期肉芽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伤后1周创面神经纤维稀疏短小,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14±0.08)%,低于正常对照[(0.62±0.12)%,P〈0.05];伤后2周神经纤维稍增多,单根走行,无分支,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40±0.09)%,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伤后3周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常交错呈网状,有较多分支,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73±0.16)%;伤后4周神经纤维数量较伤后3周无明显改变,多根聚集,神经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为(0.66±0.13)%,接近于正常对照。LSCM下,伤后1~2周创面神经纤维极为短小;伤后3周肉芽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形态不规则,有部分肿胀和扭曲、变细,局部出现断裂和空洞;伤后4周神经纤维形态与伤后3周相似,分支减少;正常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内部结构连续完整,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烧伤创面中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与肉芽组织形成的时间有关。
整合素β1在微粒皮混合移植中的异位表达及定量分析
林恒, 彭代智, 严泉, 周新, 刘敬
2008, 24(6): 445-449.
摘要:
目的了解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大鼠模型。第1部分实验分为3组,每组9只大鼠:(1)自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10:1的自体微粒皮;(2)混合1组,移植自、异体微粒皮,面积扩张比均为10:1;(3)混合2组,移植自、异体微粒皮,面积扩张比分别为10:1和10:3。第2部分实验亦分为3组,每组6只大鼠:(1)自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20:1的自体微粒皮;(2)混合1组,移植自、异体微粒皮,面积扩张比分别为20:1、20:3;(3)混合2组,移植自、异体微粒皮,面积扩张比分别为20:1和20:6。术后从各组大鼠愈合创面取样,第1部分实验于术后2、3、4周取样,第2部分实验于术后3、4周取样,每组大鼠各时相点检测3个样本。行常规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整合素p,的表达。显微镜下测量表皮层厚度。结果(1)HE染色显示,术后各组大鼠创面的表皮层厚度明显增加,真皮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和单个核细胞浸润。(2)术后2~4周,第1部分实验中2个混合组大鼠皮肤表皮层均明显厚于自体皮组(P〈0.05或P〈0.01);术后3、4周,第2部分实验中2个混合组大鼠皮肤表皮层厚度均明显厚于自体皮组(P〈0.05或P〈0.0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各组新生表皮中均可见整合素13.阳性细胞,以棘层和颗粒层为主。术后2周,第1部分实验中混合组整合素p。的阳性表达明显强于自体皮组(P〈0.01),且混合1组的表达(10982±2169)明显强于混合2组(4240±512,P〈0.01);术后3~4周,混合1组的表达仍明显强于自体皮组和混合2组(P〈0.01)。第2部分实验仅在术后3周时混合2组整合素p,的阳性表达(1618±171)明显高于自体皮组(1060±146,P〈0.05)。结论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中,整合素β1的异位表达和表达增强与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创面再上皮化以及表皮层增厚有密切关系,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细胞很有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缺氧对肠上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活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牧, 王裴, 刘琛, 陈传莉, 王凤君
2008, 24(6): 450-453.
摘要:
目的了解缺氧对肠上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化的影响。方法将肠上皮细胞分为常氧处理(正常对照)、缺氧(设缺氧1、2、6、12、24h)及缺氧+寡霉素处理(分别用浓度为5、10、20、40μg/mL寡霉素处理1h,再缺氧6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HIF-1α向细胞核转位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0.08±0.07)相比较,缺氧1h肠上皮细胞HIF-1α蛋白表达(0.52±0.30)即显著升高(P〈0.05),6h达峰值(2.37±1.08,P〈0.05),同时HIF-1α向细胞核转位也明显增加。寡霉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缺氧引起的肠上皮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增加,用5、10、20及40μg/mL寡霉素处理的缺氧肠上皮细胞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62±0.96、1.48±0.56、1.08±0.36及0.58±0.11,均较单纯缺氧6h(2.67±1.38)显著降低(P〈0.05),HIF-1α向细胞核转位也被抑制。结论呼吸链抑制剂寡霉素可抑制缺氧肠上皮细胞HIF-1α活化,线粒体呼吸链可能在其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产品信息
海肤康人工皮膜
2008, 24(6): 444-444.
摘要:
海肤康人工皮膜是以甲壳胺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烧伤创面覆盖材料。透气、透湿,结构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细胞增生的作用。使用方法简单,不需更换,直至创面愈合自行脱落。愈合创面平整,少留瘢痕,无过敏和排斥反应。适应证:(1)供皮区创面;(2)浅Ⅱ度烧伤创面;(3)深Ⅱ度脱痂或削痂创面;(4)网状植皮和小皮片(或条状)植皮创面;(5)后期残余小创面。
短篇论著
早期肠内营养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吕国忠
2008, 24(6): 454-455.
摘要: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与分组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05--2007年本院收治的35例烧伤患者作为早期肠内喂养组,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27.9±2.4)岁,烧伤总面积(71±10)%、Ⅲ度(45±16)%TBSA,其中最大烧伤面积为99.5%、最大Ⅲ度面积为95.0%TBSA。
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对烧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陈蕾, 王玉莲, 赵全, 李林, 刘艳山
2008, 24(6): 455-456.
摘要:
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性和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创伤、烧伤等应激状况下,体内GLN耗竭,自身合成的GLN不能满足代谢需要,必须进行外源性补充。笔者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烧伤患者在伤后第1天GLN即明显降低。因此早期补充GLN对保护肠黏膜结构、改善胃肠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哪种补充方式更为合理有效,却有不同认识。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临床观察。
烧伤患者休克期尿量与足甲襞微循环灌流的相关性
张庆富
2008, 24(6): 456-457.
摘要:
在烧伤休克常用的临床监测指标中,尿量被认为是极灵敏的指标,因为在排除尿路梗阻和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尿量能准确反映肾脏的血液灌流情况,且能采用无创方法进行监测。但尿量应该维持在什么水平,烧伤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早期认为尿量大于30mL/h即可,
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路径探讨
石富胜, 狄桂萍, 王宝明, 朱清海, 马永伟, 王宇龙
2008, 24(6): 457-458.
摘要: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笔者选用的救治路径实施对象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标准参照文献[1]:成人烧伤总面积在8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在50%TBSA以上者,小儿烧伤总面积在5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大于10%TBSA。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疗效观察
张庆洋, 孙建平, 张水良, 陈高才, 孟朝辉, 刘文阳
2008, 24(6): 458-459.
摘要: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UTI)不仅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而且能抑制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减轻各种蛋白酶与炎性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为此,笔者以TNF-α、IL-6为指标,观察UTI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的治疗作用。
人体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表达
杨崇志, 胡大海, 韩勇彬, 蔡维霞, 白晓智, 陈刚
2008, 24(6): 460-461.
摘要:
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除了促进脂肪形成和胰岛素稳态外,还参与许多细胞功能的调控,如拈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促纤维化效应。
菱形皮下蒂瓣在烧伤后蹼状挛缩畸形中的应用
张伟, 王礼放, 王德运, 龙忠恒, 刘杰峰, 谢卫国
2008, 24(6): 461-462.
摘要:
2005年4月以来,笔者单位对烧伤后蹼状挛缩瘢痕患者采用菱形皮下蒂瓣松解术修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烧伤后蹼状挛缩畸形患者12例共25个部位,其中腋部4个、肘部2个、会阴腹股沟区2个、颈部2个、腕部5个、指蹼10个。瘢痕形成时间为烧伤后2~13年不等,大部分质地较坚韧,外观差,跨关节处瘢痕挛缩呈蹼状畸形,受累关节活动受限。瘢痕张力线两侧皮肤在被动牵拉时均有一定程度松弛。
经验交流
多种方法修复头皮大面积缺损16例
郑丽华, 杨立民, 庄玉君
2008, 24(6): 463-463.
摘要: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3~69岁。致伤原因:发辫卷入机器中致头皮撕脱10例,犬咬伤致头皮撕脱2例,高压电烧伤颅骨外露2例,昏迷致接触性烧伤头皮坏死1例,交通意外致头皮缺损1例。颅骨外露面积9~34cm×7~23cm,行头皮再植术3例;植皮术3例;斜方肌皮瓣修复4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6例。16例中因头皮修复失败再次植皮者4例,颅骨外露时间2~30d。
“井”字切开扩张皮肤包膜后皮瓣修复瘢痕挛缩81例
褚福海, 袁伟, 宋飞, 孙岚, 冯舒, 张武
2008, 24(6): 464-464.
摘要: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传统的手术方法因切除纤维囊而出现皮下积血、皮瓣坏死和术后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处理纤维囊的方法——“井”字切开纤维囊,避免了皮下血肿和皮瓣坏死,皮下瘢痕挛缩明显减轻。现介绍如下。
核心摘除术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36例
李长青, 孙晋中
2008, 24(6): 465-466.
摘要: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对36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核心摘除术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取得预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6~42岁。瘢痕疙瘩分布于胸骨前区16例、肩部8例、下腹部2例、耳垂19例、其他部位7例,共52处,面积0.8~64.0cm^2。
眼轮匝肌蒂岛状扩张皮瓣修复下睑颧部软组织缺损九例
李养群, 赵穆欣, 吕淑珍, 周传德, 唐勇, 李强, 陈文, 杨喆, 李锋永
2008, 24(6): 466-467.
摘要:
下睑颧部瘢痕临床常见,应用面部推进扩张皮瓣修复常会遗留较明显的供区切口瘢痕及继发眼睑畸形。2004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扩张眼轮匝肌蒂岛状颞区皮瓣治疗下睑颧部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460例电击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张友来, 辛国华, 曾元临, 周湘桂
2008, 24(6): 467-468.
摘要:
电击伤是通过身体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组织受热及电场非热性损伤,可使皮肤发生凝固性坏死,甚至肌肉及骨骼严重损伤,常导致组织缺损、功能障碍。笔者通过对本单位460例电击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电击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电击伤防治提供依据。
综述
穿细胞途径在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
刘湘兰, 赵克森
2008, 24(6): 474-477.
摘要: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将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这一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见于多种疾病如炎性反应、烧伤、肿瘤、过敏等。在此病变过程中,人们已较深入地研究了细胞骨架及与细胞间连接相关的细胞间隙,而相对较少研究穿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
烧伤愈合创面瘙痒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张友来, 曾元临, 辛国华
2008, 24(6): 478-480.
摘要:
1概述随着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但是对于患者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仍关注不够.例如大部分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患者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局部常出现瘙痒的感觉,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