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5卷  第1期

编者的话
超越期待 共同打造精品期刊
王旭
2009, 25(1): 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1
摘要:
2009年,是《中华烧伤杂志》面世的第10个年头,也是中华烧伤医学的第2个50年开端。走过艰苦创业、不懈探索、收获喜悦、形成特色的漫长历程,目睹几代人黑发变白发的殚精竭虑,《中华烧伤杂志》不仅是中国烧伤医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更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期刊编辑,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担。
专家论坛
更进一步提高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质量
黄晓元
2009, 25(1): 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2
摘要:
深度烧伤是指深Ⅱ度以上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烧伤,创面愈合后往往留下瘢痕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及生活质量。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一直是烧伤医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创面的存在,不仅是局部,且牵涉到全身内环境的稳定,严重者导致感染及脓毒症而危及生命。
经验交流
小儿烧伤后中晚期严重肝损害十例
黄红军, 牛希华, 田社民, 魏莹, 何建民
2009, 25(1): 5-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3
摘要:
肝损害是烧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小儿烧伤后中晚期严重肝损害较少见。笔者单位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0例烧伤后中晚期严重肝损害的患儿,现将其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改良皮锉磨痂后覆盖脱细胞异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39例
张毅, 周松晏, 周奕, 郭中书, 范先荣, 杨敏杰
2009, 25(1): 64-6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4
摘要:
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可采取保守治疗或行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但这些方法尚存在一些弊端,如愈合时间较长、换药次数多、瘢痕增生明显等。2006年8月-2008年3月,我科运用改良皮锉磨痂,结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
留置鼻胃肠管治疗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三例
段鹏, 雷晋, 赵志伟, 明志国, 成剑, 陈忠江, 魏太平, 孙克义
2009, 25(1): 74-7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31
摘要:
1临床资料2005年9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严重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SMAS)患者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14~25岁。均为热力烧伤,总面积65%~90%,其中Ⅲ度50%~60%TBSA。3例患者伤前消瘦、体质差。
深度创面的皮瓣移植
多个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下肢深度创面
贲道锋, 马兵, 陈旭林, 朱世辉, 唐洪泰, 路卫, 程大胜, 肖仕初, 夏照帆
2009, 25(1): 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4
摘要:
目的总结采用多个不同类型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下肢严重烧、创伤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应用20多种轴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局部筋膜皮瓣等修复236例患者271个下肢烧、创伤深度创面。结果271个创面用332个带蒂皮瓣修复,术后除1例皮瓣完全坏死、3例边缘淤血坏死经植皮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修复后皮瓣质地柔软,外观稍显臃肿者26例(17例经再次手术削薄),其余患者肢体外形满意。68例功能部位烧、创伤患者术后肢体无挛缩,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带蒂皮瓣能满足下肢烧、创伤深度创面覆盖的需要,根据局部组织损伤程度不同,选用多个皮瓣联合移植,可修复下肢复杂创面。
腹部多个单蒂薄皮瓣修复多指深度烧伤
方声教, 庞淑光, 叶胜捷, 张文振, 谢瑞章, 计宪珍
2009, 25(1): 9-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5
摘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2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多指深度烧伤患者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16~48岁,伤后1h~23d入院。28只患手共76个手指烧伤,面积1.3cm×1.2cm~9.0cm×5.0cm,Ⅲ~Ⅳ度,均有不同程度肌腱、指骨损伤及坏死。致伤原因:热压伤18例55指、电烧伤6例19指、氢氟酸烧伤1例2指。
皮肤软组织深度损伤的外科治疗
郑朝, 胡大海, 徐明达, 朱雄翔, 韩军涛, 董茂龙, 陶克, 王洪涛, 谢松涛, 蒋初云, 陈璧
2009, 25(1): 11-1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6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深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08年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皮肤软组织深度损伤患者56例,其中火焰烧伤23例、电击伤17例、热压伤7例、撕脱伤6例,其他原因(交通伤、挤压伤、皮肤软组织感染)致伤3例。共应用各类皮瓣65个修复创面,其中局部皮瓣21个、远位带蒂皮瓣18个、游离皮瓣26个,皮瓣面积1.5cm×1.0cm~39.0cm×23.0cm。结果60个皮瓣完全成活,3个部分坏死,2个完全坏死。局部皮瓣成活率为95.2%,远位带蒂皮瓣成活率为88.9%,游离皮瓣成活率为92.3%。各类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移植仍然是修复深度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胸部多源血供皮瓣在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宋慧锋, 柴家科, 柳春明, 迟云飞, 李东杰, 冯光, 梁黎明, 赵京玉, 高全文
2009, 25(1): 15-1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7
摘要:
目的探讨颌颈部组织缺损和畸形的适宜修复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胸部多源血供皮瓣(含预扩张皮瓣)对18例严重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分别选取颈横动脉前皮支、胸廓内动脉肋间前穿支、胸外侧动脉作为皮瓣的血管蒂。结果除1例患者颈横动脉前皮支岛状皮瓣远端形成小范围表皮水疱,经短期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完全成活;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得到了较好的修复。随访6个月~2年,患者修复处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畸形。结论胸部皮瓣血供来源多而恒定,在考虑患者的主观要求、全身情况、缺损部位和范围的前提下,选择以适宜血管为蒂的胸部岛状或窄蒂皮瓣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多种背阔肌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缺损
张丕红, 黄晓元, 龙剑虹, 范鹏举, 任利成, 曾纪章, 肖目张
2009, 25(1): 18-2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8
摘要:
目的寻找应用背阔肌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缺损的方法。方法1996年2月-2008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游离背阔肌瓣修复下肢皮肤及组织缺损患者42例,其中膝部4例,小腿22例,足、踝部15例,膝下至足背严重撕脱1例。清创后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瓣植皮、保留肌袖的背阔肌穿支皮瓣、分叶背阔肌组织瓣修复创面。组织瓣切取范同18cm×8cm~40cm×18cm。结果除3例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供区植皮和1例肌瓣植皮部分坏死外,其余患者创面均一次性愈合。随访3~24个月,6例患者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再次行皮瓣修薄术;3例肌瓣植皮区有轻度瘢痕挛缩。结论个性化设计不同形式的背阔肌瓣,可满足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延迟扩张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缺损一例
罗奇志, 赵永辉, 唐进
2009, 25(1): 21-2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09
摘要:
患者女,38岁。因二氧化碳中毒昏迷,头枕于火盆约10min致头部烧伤,面积约23cm×18cm,Ⅲ度。伤后在当地医院行焦痂切除颅骨钻孔术,术后15d钻孔处未见肉芽生长,确诊为颅骨全层烧伤(图1a),转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治疗。
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电烧伤
胡永才, 许喜生, 欧才生, 陈凯, 周永生, 李柏同, 周海洋
2009, 25(1): 22-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0
摘要:
目的了解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高压电烧伤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01年8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对18例高压电烧伤患者的颌颈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创面,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早期扩创后移植皮瓣8例、感染创面移植皮瓣10例,皮瓣面积12cm×10cm~16cm×13cm,供区移植自体大张中厚皮。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远端创缘表皮出现坏死带(长2~5cm、宽1-2cm),创缘局部裂开2例,经换药或再次缝合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患者颌颈部外观和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具有组织量大、肌腹扁平、血供丰富的优点,能够较好修复颌颈部较大面积深部组织裸露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
胡骁骅, 沈余明, 王志永, 陈忠, 黎明, 覃凤均, 张国安
2009, 25(1): 25-2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1
摘要: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6月-2007年8月,笔者对56例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患者(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0例;创面感染,胫、腓骨骨折外露,骨坏死38例;足部组织缺损、贴骨瘢痕、骨髓炎8例)的创面,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46例)或肌皮瓣(10例)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cm×4cm~22cm×16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游离植皮封闭。结果其中55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但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欠佳。1例患者治疗时为保留下肢长度,未将部分坏死胫骨去除,术后1个月皮肤破溃,经再次手术后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或肌皮瓣移植术,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逆行臂外侧皮瓣修复肘部高压电烧伤六例
梁钢, 孙建平, 金伟英
2009, 25(1): 28-2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2
摘要:
臂外侧皮瓣已在口腔颌面部及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多限于游离移植,逆行转移者较少。2005年9月-2008年6月,笔者应用逆行臂外侧皮瓣修复本单位收治的肘部高压电烧伤患者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颈横动脉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电烧伤二例
王凌峰, 张军, 巴特, 侯智慧, 胡国林, 王宏, 荣志东, 曹胜军
2009, 25(1): 29-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3
摘要:
例1女,22岁。工作中右上肢触及配电箱高压电线(约4kV),被击倒时头颅左侧颞部接触金属配电箱,意识丧失约30min,头面颈、躯干及右下肢多处被烧伤,伤后9h入院。诊断:头面部、颈部、躯干、双上肢、右下肢电烧伤总面积16%TBSA,其中浅Ⅱ度3%、深Ⅱ度4%、Ⅲ度5%、Ⅳ度4%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09, 25(1): 24-24.
摘要: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09年开始标注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
2009, 25(1): 41-41.
摘要:
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
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2009, 25(1): 52-52.
摘要:
消息
重要更正启事
2009, 25(1): 30-30.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征订启事
2009, 25(1): 35-35.
摘要:
关于本刊推出科室简介的说明
2009, 25(1): 35-35.
摘要:
2009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2009, 25(1): 60-60.
摘要:
2009年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通知
2009, 25(1): 60-60.
摘要:
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组稿会),定于2009年6月19-23日在西安市召开。该会是《中华烧伤杂志》组织优秀稿件、保持期刊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09, 25(1): 69-69.
摘要:
论著
连接蛋白40/43调节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研究
明佳, 徐竞, 李涛, 张瑗, 杨光明, 刘良明
2009, 25(1): 31-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4
摘要:
目的了解连接蛋白40(Cx40)/43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探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关系。方法以传至3~5代培养的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及VSMC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SMA和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用Cx40/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阻断SMA、VEC和VSMC的Cx40/43表达,观察Cx40/43对缺氧SMA的收缩反应性和VSMC[Ca^2+]i的作用。结果缺氧后SMA和VSMC的收缩反应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缺氧可以引起VSMC钙超载,[Ca^2+]i从常氧状态下的(82±4)%增至缺氧30min时的(115±8)%和缺氧2h的(133±13)%;Cx40 ASODN可以增加VSMC的[Ca^2+]i和SMA对杨梅黄酮的收缩反应性,Cx43 ASODN则引起相反效应。结论Cx40/43通过调节VSMC[Ca^2+]i,间接参与调节休克后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慢病毒载体对脆弱拟杆菌脓毒症小鼠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宋达疆, 黄晓元, 任利成, 杨兴华, 肖目张, 王双
2009, 25(1): 36-4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5
摘要:
目的了解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基因重组慢病毒短发夹RNA(vshRNA)载体对脆弱拟杆菌脓毒症小鼠促炎因子表达及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1)构建TREM-1 vshRNA载体。经实验确定脓毒症小鼠模型制作条件:腹腔注射2.5×10^9CFU/mL灭活脆弱拟杆菌0.5mL,刺激12h。(2)11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3只)和脓毒症模型组、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扰组、TREM-1干扰组、TREM-1半量干扰组。后4组每组28只,先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GFPvshRNA、TREM-1 vshRNA 2×10^8TU、TREM-1 vshRNA 1×10^8TU;1h后,将该4组小鼠制成脓毒症模型,健康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等渗盐水。12h后处死5组小鼠(每组3只),取血检测血浆TNF-α、IL-1β和IL-6含量;取肝组织标本检测TRE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后4组小鼠每组所余25只用于观察腹腔注射后72h的存活率。(3)另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125只,其中100只分别于腹腔注射后1、2、4、6h尾静脉注射TREM-1 vshRNA 2×10^8Tu(每时相点25只),余下25只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为对照组。计算尾静脉注射后72h小鼠存活率。结果(1)与脓毒症模型组比较,TREM-1干扰组、TREM-1半量干扰组小鼠血浆TNF-α、IL-1β、IL-6含量均下降(P〈0.05),以TREM-1干扰组下降最明显。GFP干扰组中各促炎因子含量与脓毒症模型组接近(P〉0.05)。(2)与GFP干扰组比较,TREM-1干扰组及其半量干扰组小鼠肝组织TREM-1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以TREM-1干扰组尤为明显(P〈0.05)。各组小鼠TREM-1蛋白表达情况与此一致。(3)脓毒症模型组、GFP干扰组小鼠腹腔注射后72h存活率均为16%。TREM-1干扰组及其半量干扰组分别为76%和44%(P〈0.05或P〈0.01)。(4)另建立的125只脓毒症小鼠模型中,对照组及腹腔注射后1、2、4、6h组其尾静脉注射后72h存活率分别为16%、72%、56%、40%、16%,其中1、2、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运用TREM-1 vshRNA干扰技术,可有效降低脆弱拟杆菌脓毒症小鼠肝组织TREM-1表达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小鼠存活率。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凋亡配体的作用
段红杰, 柴家科, 盛志勇, 姚咏明, 尹会男, 申传安, 吴焱秋, 胡泉, 梁黎明
2009, 25(1): 42-4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6
摘要:
目的了解大鼠严重烫伤后血清凋亡相关配体的变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复苏;治疗组伤后24h皮下注射胰岛素0.25U/100g,以后每12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5d。第1~5天的剂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U/100g,将大鼠血糖控制在3~6mmol/L。假伤组浸入37℃温水假伤后不进行液体复苏。于伤后1、4、7、10、14d抽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NF-α、可溶性Fas配体(sFasL)、可溶性Fas受体(sFas);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烫伤组大鼠伤后1d血清TNF-α水平[(30.9±8.7)ng/L]即达高峰,与假伤组[(12.7±2.8)ng/L]和治疗组[(16.8±4.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大鼠伤后血清TNF-α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在伤后7d内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烫伤组、治疗组大鼠血清sFasL分别在伤后7-14d和4~10d高于假伤组(P〈0.05),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4-10d治疗组sFas水平明显高于烫伤组及假伤组(P〈0.05)。伤后7、10d烫伤组大鼠血清sFasL与sFas比值高于假伤组,而治疗组则在伤后7d低于烫伤组(P〈0.05),伤后14d2组均接近正常水平。烫伤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在伤后4~10d低于假伤组(P〈0.05)。治疗组从伤后第l灭起血清胰岛素水平即显著升高,伤后4d[(327±15)μU/mL]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假伤组[(42±15)μU/mL,P〈0.01]和烫伤组[(28±10)μU/mL,P〈0.01],随着治疗的进行,该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胰岛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配体的分泌而抑制烧伤后细胞凋亡。
烧伤并发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N-甲基天冬氨酸表达的关系
何梅, 覃霞, 杨国愉, 冯正直, 杨宗城
2009, 25(1): 46-4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8
摘要:
目的了解烧伤大鼠并发抑郁后的学习汜忆能力变化,探讨与海马N-甲基天冬氨酸(NMDA)表达的关系。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36只大鼠分为烧伤组、抑郁组、烧伤并发抑郁组,其中烧伤并发抑郁组采用30%TBSA深Ⅱ度烧伤及慢性不町预见中度刺激制作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训练5d中逃避潜伏期变化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NMDA表达。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指标同上。结果训练第2天,健康对照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为(22±20)S,与烧伤组(38±31)S、抑郁组(41±36)S、烧伤并发抑郁组(42±33)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训练至第4天时,烧伤并发抑郁组大鼠潜伏期时间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表达在4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埘照组大鼠齿状回NMDA阳性细胞为(224±23)个,烧伤组(219±25)个,抑郁组(198±14)个,烧伤并发抑郁组(191±6)个;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烧伤大鼠并发抑郁后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与海马齿状回NMDA减少有关。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李喆, 李世荣, 刘剑毅, 戴霞, 陶灵
2009, 25(1): 49-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9
摘要: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TGF-β1发挥促人增生性瘢痕Fb(HSFb)转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HSFb,取5份细胞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GF-β1(0、2.5、5.0、7.5、10.0ng/mL),作用48h后待测。余下标本分为:空白对照组;CTGF刺激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0ng/mL重组人CTGF;TGF-β1刺激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0ng/mL重组人TGF-β1;CT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转染组,细胞转染CTGF ASODN后,加入培养液;CTGF ASODN转染+TGF-β1刺激组,细胞转染CTGF ASODN后2h,加入含终浓度10.0ng/mL重组人TGF-β1的培养液。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不同浓度TGF-β1刺激对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比较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TGF-β1浓度为10.0ng/mL时,CTGF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受刺激的细胞(P〈0.05)。CTGF刺激组与TGF-β1刺激组α-SM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TGFASODN转染组以及CTGFASODN转染+TGF-β1刺激组α-SM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上述各组细胞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依次为(10.8±2.8)%、(29.1±4.0)%、(28.7±4.8)%、(10.7±2.3)%、(14.3±2.9)%,统计学分析结果类似于α-SMA表达。结论CTGF是TGF-β1发挥促人HSFb转分化的重要下游效应分子之一。
黄蜂毒素1对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郭毅斌, 郑庆亦, 陈锦河, 蔡少甫, 曹红卫, 郑江, 肖光夏
2009, 25(1): 53-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0
摘要:
目的了解黄蜂毒素1(MP-1)对LPS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4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不作任何处理)、LPS组(48只,尾静脉注射LPS5mg/kg)和MP-1组(48只,尾静脉注射LPS5mg/kg和MP-13mg/kg)。后2组小鼠于注射后2、6、12、24、48、72h处死,每组每时相点8只,采集血和肝组织标本。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2组小鼠各时相点血浆LP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TNF-α和IL-6mRNA表达,观察注射药物后各时相点肝组织病理变化。另取健康对照组小鼠相同样本进行以上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浆LPS和TNF-α水平在注射药物后2h迅速升高,各为(18320.50±2782.50)EU/mL和(988±130)ng/L,此后逐渐下降,72h降至(1.80±0.80)EU/mL和(150±44)ng/L,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IL-6、ALT和AST逐渐升高,12h达峰值,随后下降,72h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LPS组小鼠肝组织TLR4、TNF-α和IL-6mRNA表达也在注射后明显增强,12~48h时肝组织炎性反应性病理改变最为显著。与LPS组比较,MP-1组小鼠LPS、细胞因子和转氨酶水平在注射后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受到抑制(P〈0.05或P〈0.01),病理改变较轻。结论MP-1可能通过中和LPS,减少其诱导的炎性介质合成与释放,进而减轻小鼠肝组织的损伤。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介导缺氧后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的研究
王裴, 陈传莉, 李牧, 王凤君
2009, 25(1): 57-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1
摘要:
目的了解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缺氧后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单层肠上皮细胞缺氧模型,根据缺氧时间不同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0h),缺氧2、6、8、12、24h组,(5-氯萘-1-磺酰)-1-六氢-1,4-双苯妥英钠(ML-9)处理组(缺氧6h并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MLCK特异性抑制剂ML-9处理)。用电阻仪测定单层肠上皮细胞跨细胞电阻(TER);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层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及MLCK蛋白表达。结果缺氧6、8、12、24h组单层肠上皮细胞TER值分别为(422±17)、(427±27)、(403±40)、(426±22)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451±27)Ω,P〈0.05],ML-9处理组为(558±110)Ω,显著高于各单纯缺氧组(P〈0.01)。缺氧6h组单层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出现明显皱褶、圆滑排列程度减弱,甚至有断裂及锯齿等不连续现象。ML-9组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近似于正常对照组,排列较规则,皱褶及锯齿状改变较单纯缺氧组减少或消失。各单纯缺氧组肠上皮细胞MLCK、p-MLC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结论MLCK可介导缺氧引起的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
病例报告
误服干燥剂致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一例
吴春松, 王晴, 朱玲
2009, 25(1): 45-4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17
摘要:
患者男,57岁。因误服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净质量10g)而出现恶心、呕吐、呕血,6h后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病面容,意识清楚,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睑结膜轻微苍白。呕吐咖啡样物数次,总量约500mL,腹泻2次为清水样物。
爆炸烧伤合并缺血脑梗死一例
李宜姝, 李宗瑜, 苏海涛, 孙曼, 杨心波, 牟海涛, 赵洪伟
2009, 25(1): 66-6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5
摘要:
患者女,43岁。含氯物质储料罐爆炸烧伤,4h后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丧失,右上下肢屈曲,肌张力高,巴宾斯基征(+),生命体征较平稳。诊断:烧伤总面积40%,其中Ⅱ度20%、Ⅲ度20%TBSA;爆冲伤;吸入性损伤。伤后7h CT检查显示,患者头部左侧颞部沟回变浅、脑水肿、头皮血肿(图1)。
重度烧伤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一例
田社民, 李允, 牛希华, 魏莹, 何建民, 黄红军, 唐娜, 赵耀华, 娄季鹤
2009, 25(1): 67-6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6
摘要:
患者男,32岁。全身多处火焰烧伤,3h后(2008年3月9日15时)收入我院。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差,体温36.7℃,脉搏124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头面、四肢、
中心静脉压在二例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参考作用
张科军, 杨刚三, 杨列霞
2009, 25(1): 68-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7
摘要:
中心静脉压(CVP)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其大小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在枪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测定CVP结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评估患者血容量及右心功能变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何对其数值进行正确评估非常重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特殊病例报告如下。
高压热塑料喷射致上臂热损伤一例
刘立柱, 荣新洲, 张涛, 黄晓桦, 王震, 杨荣华
2009, 25(1): 71-7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9
摘要:
患者男,35岁。被高压喷塑机喷射的高热塑料击伤左上臂外侧,喷塑机压力约300kPa,塑料温度约240℃。存当地医院简单包扎,3h后转入我院。患者无昏迷及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伤口剧烈疼痛、缓慢渗血,周围组织肿胀,肘关节外侧肌肉外露部分烧焦,有冷却塑料残留(图1a)。
重度吸入性损伤合并支气管哮喘一例
杨福旺, 童亚林, 朱富军, 蒋晓臣
2009, 25(1): 78-7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33
摘要:
患者男,37岁。因室内起火烧伤头面颈、躯干及双上肢,15min后脱离现场,伤后2h入院。既往患支气管哮喘8年余。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6.2℃,呼吸38次/min,心率140次/min,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SO2 0.86。大汗淋漓,声嘶明显,自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快、律齐,
短篇论著
角质形成细胞与表皮干细胞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分析
李孝建, 李延仓, 曾耀英, 沈雁, 杨小红
2009, 25(1): 61-6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2
摘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 pH同相梯度干胶条(IPGstrip pH3~10,长17cm)购自广州威佳公司,dispaseⅡ、表皮干细胞(ESC)培养基、FBS和DMEM培养基购自美国Gibco公司,角蛋白19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等电聚焦仪、垂直电泳系统、
丹参总酮对体外模拟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李旋, 刘达恩, 欧增达, 张国佑, 牛占国, 贾宇博, 张奇, 郭树忠
2009, 25(1): 62-6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3
摘要: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及深度烧伤后常见的病理性愈合现象。寻求有效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是创伤修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历史悠久,其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轻微,但机制不明。丹参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及胶原代谢疾病等领域,
产品信息
海肤康人工皮膜
2009, 25(1): 65-65.
摘要:
海肤康人工皮膜是以甲壳胺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烧伤创面覆盖材料。透气、透湿,结构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细胞增生的作用。使用方法简单,不需更换,直至创面愈合自行脱落。愈合创面平整,少留瘢痕,无过敏和排斥反应。
国外医学信息
国际创伤愈合联盟会议纪要
谢挺
2009, 25(1): 70-7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28
摘要:
国际创伤愈合联盟第三届大会200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来自全球的7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围绕循证医学(EMB)、教育、患者生活质量与疼痛、政府和卫生保健系统、局部创面处理与感染、难愈创面的诊断与治疗等六大主题,就创伤愈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展开研讨。会议达成如下共识: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是创伤愈合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讲座
客观看待和利用科学引文索引
李迟, 于东宁, 田彭, 刘晓真
2009, 25(1): 72-7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30
摘要:
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历史背景1873年美国为了维护法律审判的公正,编辑了一种查阅法律判例的检索工具,称为谢泼德引文(Shepard citation)。编排方式是先著录早先的一个判例作标目,然后在该判例下列出引用过该判例的所有案例。
综述
热休克蛋白47与纤维化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张军, 官浩, 胡大海
2009, 25(1): 75-7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9.01.032
摘要:
肝纤维化、皮肤病理性瘢痕等纤维化相关疾病以Fb增殖和大量ECM聚集(主要是胶原蛋白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中的小分子HSP,与其他HSP不同,它特异作用于胶原蛋白家族,参与胶原蛋白前体的合成、分泌和成熟过程,为胶原合成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