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0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对创面修复关键问题的思考
陆树良
2014, 30(2): 95-9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1
摘要:
创面修复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医学问题。说它古老,因为创面修复行为是机体的本能,甚至早于人类,大猩猩用舌头舔伤口就是一个佐证;说它现代,是因为人类对创面愈合的认识自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从组织学和细胞功能学水平上升至对生长因子的认识,才逐渐认识到创面愈合过程是由一个复杂的网络在调控。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14, 30(2): 99-99.
摘要:
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如CT、DNA、HBsAg、Ig、PCR、RNA,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对本刊常用的以下词汇,也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按首字母排序)。脱细胞真皮基质(ADM); 丙氨酸转氨酶(ALT);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中华烧伤杂志》在2013年杂志编校质量审读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4, 30(2): 174-174.
摘要:
2013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综合评审结果近日揭晓,其中编辑出版质量评审从政治质量、印刷出版质量、论文设计与统计学、文字表达、法定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版权目次、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图、表格11个方面对系列杂志进行了审读。《中华烧伤杂志》有多个评审项目获得满分,审读总成绩在124种系列杂志中排名第4位。此外,在重庆市2013年度期刊编校质量考核中,本刊以优异成绩继续获评“一级期刊”。以上结果是对编辑部全体成员在编辑出版各项工作中付出不懈努力的肯定,同时真诚感谢各级领导的监督与指导,感谢本刊编委、读者、作者的信任与支持。
本刊重点号栏目介绍
2014, 30(2): 178-178.
摘要:
“重点号”为本刊每期特别设定的专题内容,针对烧伤学科的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由学有专长的资深专家牵头组稿。稿件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论坛”、“专家述评”、“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海外发表论文选读”、“科技快讯”等。“专家论坛”栏目系特邀专家结合当期重点号内容进行的学术阐述,在总结该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心得,指出其应用前景、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专家述评”栏目系特邀专家结合当期重点号稿件所进行的“导读性”评述,在客观分析和重点强调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2014, 30(2): 186-186.
摘要: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14年开始,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须于文献题名项后增加标注文献类型标志项目,于方括号“[ ]”中列出。以下为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按代码首字母排序)。
本刊“疑难病例析评"栏目征稿
2014, 30(2): 186-186.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已开辟“疑难病例析评”栏目,结构分“病历摘要”和“分析与讨论”两部分。(1)作者在文题下署名,而非仅在文末注明由何人整理,作者拥有论文的著作权。(2)“分析与讨论”部分不采用依次发言的形式,而由作者系统归纳,形成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分析得当、科学性强的原创性临床论文。论文性质等同于本刊“论著”。(3)所分析的病例不一定都具备病理检查结果,但必须经科学手段确诊。
专家述评
创面修复长路漫漫
王一兵
2014, 30(2): 100-10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2
摘要:
创面,是指机体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因素如外力、热源、电流、化学物质、低温和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流障碍等共同作用下,导致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综合表现。创面的自然愈合过程可分为炎症期、增殖期及组织重塑期3个阶段,期间有多种细胞、因子及ECM相互作用,有序调控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尽管大部分创面具有自愈性,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创面自然愈合时间及效果大不相同。
创面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小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热损伤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
贾文斌, 胡大海, 王洪涛, 陈冬冬, 白晓智, 李娜, 韩夫, 方小兵, 杨龙龙
2014, 30(2): 102-10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3
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脂肪来源问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ADSC-CM)对热损伤引起KC(人表皮细胞株HaCaT)凋亡的影响。方法(1)取5只健康BALB/c小鼠双侧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取第3代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间充质十细胞表面标志物CD3l、CD34、CD45、CD90、CDl05的表达,并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2)利用51.5℃水浴孵育HaCaT细胞35S建立KC热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损伤后即刻细胞凋亡率。(3)另取热损伤后HaCaT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养组、无血清培养组、50%ADSC-CM组、100%ADSC-CM组,分别以含体积分数10%FBS的DMEM培养液、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含体积分数50%ADSC.CM的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100%ADSC-CM培养24h。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e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表达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以上实验均重复测定3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1)分离培养的细胞形态规则,与Fb类似,CD3l、CD34、CD45阳性表达率低于10.0%,CD90、CDl0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90.0%,经诱导后可分化成脂肪细胞、骨细胞,鉴定为ADSC。(2)热损伤后即刻,HaCaT细胞的凋亡率为(9.8±0.4)%。(3)AO—EB染色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组HaCaT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多于其他3组。无血清培养组细胞凋亡率为(8.1±1.2)%,明显高于50%ADSC-CM组的(6.0±0.8)%、常规培养组的(4.6±0.8)%和100%ADSC-CM组的(3.1±0.4)%(t值分别为3.02、4.96、6.60,P值均小于0.01);100%ADSC-CM组细胞凋亡率接近于常规培养组(t=1.50,P〉0.05),而明显低于50%ADSC-CM组(t:10.21,P〈0.01)。(4)无血清培养组的Bcl-2mRNA表达量为0.34±0.08,显著低于常规培养组的0.98±0.04、50%ADSC-CM组的0.77±0.05和100%ADSC.CM组的1.06±0.04(t值分别为12.87、8.07、14.11,P值均小于0.01);100%ADSC-CM组的Bel-2mRNA表达量接近于常规培养组(t=0.08,P〉0.05),且明显高于50%ADSC-CM组(t=8.08,P〈0.01)。(5)无血清培养组的caspase-3mRNA表达量为1.15±0.05,明显高于50%ADSC.CM组的0.72±0.1l、常规培养组的0.4l±0.03和100%ADSC-CM组的0.38±0.11(t值分别为6.93、13.97、22.79,P值均小于0.01);100%ADSC-CM组的caspase-3mRNA表达量接近于常规培养组(t=0.05,P〉0.05),但明显低于50%ADSC-CM组(t=4.77,P〈0.01)。(6)无血清培养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为0.93±0.04,显著低丁常规培养组的1.74±0.06、50%ADSC-CM组的1.32±0.05和100%ADSC-CM组的1.90±0.04(z值分别为20.45、11.15、31.38,P值均小于0.01);100%ADSC-CM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接近于常规培养组(t=1.33,P〉0.05),且明显高于50%ADSC-CM组(t=17.30,P〈0.01)。(7)无血清培养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为0.63±0.08,明显高于50%ADSC-CM组的0.46±0.03、常规培养组的0.29±0.08和100%ADSC-CM组的0.21±0.03(t值分别为3.28、5.05、8.46,JP值均小于0.01);100%ADSC-CM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接近于常规培养组(t=0.08,P〉0.05),但明显低于50%ADSC-CM组(t=3.52,P〈0.05)。(8)培养24h,与无血清培养组比较,其他3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6.88、4.08、7.28,P〈0.05或P〈0.01);与无血清培养组比较,常规培养组、100%ADSC-CM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67、2.40,P值均小于0.05);各组G0/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F=0.70,P〉0.05)。结论异种体积分数为100%的ADSC-CM可通过调节Bcl-2、caspase-3的表达来抑制热损伤引起的HaCaT细胞凋亡,缓解细胞G2/M期阻滞,加快细胞周期进程,推测异种或异体体积分数为100%的ADSC.CM在烧伤创面早期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巨噬细胞浸润及表型研究
牛轶雯, 缪明远, 曹晓赞, 宋菲, 嵇晓芸, 董叫云, 陆树良
2014, 30(2): 109-1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4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巾臣噬细胞的浸润及表型变化。方法取30只继康S19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24只、对照组6只。损伤组大鼠于脊柱两侧用自制环钻及手术剪制成2个直径为11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致伤后即刻测量创面面积,每日碘伏消毒;对照组大鼠仪行麻醉脱毛处理。伤后1、3、7、13d,分刖取损伤组6只大鼠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后处死。沿创缘切取创面组织达健康筋膜层,HE染色观察组织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纰织巾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68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组织中CD68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双阳性(I型曩噬细胞)、CD68与精氨酸酶1(Arg-1)双阳性(1/型巨噬细胞)表达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巾叮十扰素、TNF-α、IL4、IL-13、IL-10和IL-12的水平并计算IL-10/IL-12比值。对照组大鼠在与损伤组相同部位切取直径为11mm的全层正常皮肤组织,同前行组够5学及细胞因子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结果损伤组大鼠伤后创面逐渐缩小,伤后各时棚点创面愈合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55,P〈0.01)。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形念未见异常:损伤组大鼠伤后1、3d,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浸润;伤后7、13d,可见明显血管腔结构、新乍胶原。对照组大鼠正常组织和损伤组大鼠伤后l、3、7、13d创面组织每200倍视野下的CD6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1.5)、(31.8±3.5)、(40.8±4.7)、(20.8±2.8)、(3.2±2.4)个(F=180.55,P〈0.01)。损伤组大鼠伤后1、3、7dCD6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分圳为18.8l、18.79、14.05,P值均小于0.01)。对照组大鼠正常组织巾未见CD68与iNOS双阳性或者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损伤组大鼠伤后1、3、7、13d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2±2.8)%、(16.5±2.9)%、(4.2±2.3)%、(O.7±0.8)%(F=72.50,P〈0.01),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8.2±1.9)%、(21.5±3.4)%、(4.7±2.0)%(F=120.93,P〈0.01)。损伤组大鼠伤后3d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屦著高于组内其他时相点(t值分别为2.65、8.17、12.95,P值均小于0.05),伤后7d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相点(t俩分别为15.27、8.25、10.38,P值均小于0.01)。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于伤后1、3d显著高于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t值分别为10.7l、5.88,P值均小于0.01),伤后7、13d则显著低于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t值分别为10.24、4.60,P值均小于0.01)。对照组大鼠正常组织及损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创面组织中1干扰素、TNF-α、IL-4、IL-13水平及IL-10/1L-12比值总体比较,差蚌均有统计学意义(,值为14.08~631.03,P值均小于0.01)。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创面组织中1干扰素、TNF-α、IL-4和IL-13水平均显著增高(1值为4.58~9.17,P值均小于0.05),伤后1、3、7 d IL-10/IL-12比值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27.70、30.51、9.49,P值均小于0.05)。损伤组大鼠伤后1d1干扰素水平[(61±5)pg/mL]及伤后3d IL-10/IL-12比值(1.647±0.098),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损伤组其余时相点[1干扰素水平依次为(32±4)、(54±6)、(46±7)、(47±4)pg/mL,IL-10/IL-12比值依次为0.328±0,045、0.960±0.034、0.530±0.028、0.289±0.040,t值分别为3.19~8.20、16.59~31.84,P值均小于0.05]。结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臣噬细胞浸润明娃增加并呈现不同表型,其中I型巨噬细胞出现在炎症期,而增殖期以Ⅱ型眄噬细胞为主。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修复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张美光, 李志清, 王甲汉, 吴起, 温皇鼎
2014, 30(2): 116-1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5
摘要:
目的评估VSD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2010年9月-2013年6月,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6例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VSD组8例、VSD+冲洗对照组9例、VSD+含氧液冲洗组9例。入院后行大体观察、取刨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后清创,术中留取创面肉芽组织用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术后单纯VSD组仅行VSD治疗(负压为-30--25kPa,下同),VSD+冲洗对照组行VSD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VSD+含氧液冲洗组行VSD联合含氧液(纯氧流量为1 L/min)冲洗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引流管堵塞率。治疗7d后,抽取组织渗出液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组织液氧分压;撤除VSD装置,同前行细菌培养计算细菌清除率;计算肉芽组织覆盖率后蹦取创丽中心肉芽组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肉芽组织线粒体密度与形态,同前检测LDH和SDH活性,CD3l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之后行Ⅱ期手术,记录Ⅱ期手术方式及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秩和检验或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1)大体观察显示,清创前3组患者创面均有坏死组织存在,无肉芽组织。治疗7d,3组患肯创面均出现新生肉芽组织。HE染色显示VSD+含氧液冲洗组创面肉芽组织内有较多新生毛细血管,Fb密集分布;VSD+冲洗对照组肉芽组织新生毛细皿管较VSD+含氧液冲洗组少,Fb分布较稀疏;单纯VSD组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Fb稀疏。(2)3组间引流管堵塞率、肉芽组织覆盖率、细菌清除率总体比较均有明显差异(F值为10.98~770.24,P值均小于0.01)。VSD+冲洗对照组和VSD+含氧液冲洗组引流管堵塞率分别为(2.0±0.4)%和(1.9±0.6)%,均明显低于单纯VSI)组的(16.0±1.3)%(t值分别为28.77和29.20,P值均小于0.01)。(3)治疗7d后,VSD+含氧液冲洗组、VSD+冲洗对照组、单纯VSD组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分别为(111±4)、(43±4)、(40±4)mmHg(1mmHg=0.133kPa,F=882.76,P〈0.01)。(4)VSD+含氧液冲洗组肉芽组织线粒体密度明湿大于另外2组,且形状圆滑,外膜完整,无空泡化改变。(5)清创术中,3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LDH、SDH活性总体比较无明湿差异(F值分别为0.80、1.03,P值均大于0.05)。治疗7d,VSD+含氧液冲洗组创面肉芽组织LDH活性为(103±15)U/L,低于VSD+冲洗对照组的(136±16)U/L(t=4.49,P〈0.01),VSD+冲洗对照组LDH活性低于单纯VSD组[(155±16)U/L,t=2.47,P〈0.05];VSD+含氧液冲洗组创面肉芽组织SDH活性为(2.93±0.27)U/L,高于VSD+冲洗对照组的(1.77±0.22)U/L和单纯VSD组的(1.61±0.19)U/L,t值分别为10.21和11.65,P值均小于0.01。(6)治疗7d,VSD+含氧液冲洗组创面组织CD31阳性表达比另外2组丰富。单纯VSD组、VSD+冲洗对照组、VSD+含氧液冲洗组MVD分别为每400倍视野下(109±5)、(124±5)、(141±6)个(F=68.78,P〈0.01)。(7)3组患者Ⅱ期手术以皮片和皮瓣移植为主。VSD+含氧液冲洗组皮片和皮瓣成活率均高于单纯VSD组与VSD+冲洗对照组(t值为3.32~8.26,P〈0.05或P〈0.01),且VSD+冲洗对照组高于单纯VSD组(t值分别为2.67、3.18,P值均小于O.05)。结论VSD联合含氧液冲洗可有效减少VSD引流管堵塞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细菌,纠正创面组织的缺血缺氧,为修复提供新鲜“创面床”,提高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率。
颈前部蒂双翼状薄型扩张皮瓣修复面中下部瘢痕创面
许砾思, 李养群, 唐勇, 陈文, 杨喆, 赵穆欣, 马宁, 冯隽
2014, 30(2): 124-12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6
摘要:
目的探讨以颈前部为蒂的双翼状薄型扩张皮瓣的设计方式及其在修复大面积面中下部壤痕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2013年7月,笔者单位应用颈前部蒂双翼状薄型扩张皮瓣治疗26例面中下部瘢痕患者。于颈部放置扩张器扩张后,切取163~275cm。大小颈前部蒂双翼状薄型扩张皮瓣,按皮瓣可覆盖的范同切除并松解面小下部瘢痕(面积为135~196cm^2),将皮瓣通过旋转及推进转移至面中下部,逐层缝合切口。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随访2~24个月,21例皮瓣转移后存活良好,整体外观和功能恢复均较佳。4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吲流障碍,1例皮瓣出现右侧翼缺血坏死,经游离植皮后痊愈。结论颈前部为蒂的双翼状扩张皮瓣既可以在保证皮瓣血运的列时充分利崩扩张皮瓣,亦保证了术后颈部及面部良好的色泽、质地及外形轮廓。
低分子量肝素对电烧伤大鼠血管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蒋南红, 谢卫国, 王晖, 金冬梅, 谭红, 赵超莉
2014, 30(2): 128-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7
摘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电烧伤大鼠血管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用自制调压器和变压器制成右后肢内侧中段(电流出口)约0.5cm×0.5cm大小Ⅲ-Ⅳ度电烧伤模型,伤后即刻以20g/L磺胺嘧啶银糊剂外涂创面后暴露,每日观察创面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致伤后大鼠分为LMWH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LMWH组从致伤日起每日腹壁皮下注射LMWH1U/g,每天2次;对照组不行其他处理。伤后3、5、10d,2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在创面及创周损伤组织取样约1.0cm×0.5cm并同时心脏采血,分别行HE、Masson、醛品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血栓形成情况,计算血栓形成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及内皮素1含量;RT-PCR法检测损伤组织巾TNF-α mRNA表达。对数据行Levene齐性检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t检验、SNK-q检验、FriedmanM非参数检验。结果(1)电烧伤后大鼠伤肢红肿明显,深达肌肉及骨质。与对照组比较,LMWH组大鼠各时相点红肿消退稍快,炎症反应较轻。(2)组织学观察见损伤组织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内血管扩张,淤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及脱落。2组大鼠损伤组织巾均可见血管壁结构破坏、弹力纤维断裂、内弹力膜僵直等病变。以上病变随时间推移逐渐好转,LMwH组伤后5、10d情况好于对照组。(3)LMWH组大鼠血栓形成率总体明履低于对照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4.921,P〈0.05)。LMWH组大鼠伤后3、10d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7±0.11)%、(0.03±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6±0.15)%、(0.13±0.18)%(t值分刖为2.17、2.07,p值均小于0.05)。LMWH组大鼠伤后10d血栓形成率低于本组伤后3d(t=3.61,P〈0.05)。(4)LMWH组大鼠血清TNF-α、内皮素1含量总体明届低于对照组(处理凶素主效应F=47.161,X^2=81.46.P值均小于0.01)。LMWH组大鼠伤后3、5、10dTNF-α含量分别为(7l±24)、(74±14)、(72±20)pg/mL,内皮素l含量分别为(20.9±3.2)、(19.8±5.2)、(18.6±1.1)ng/mL,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48)、(96±20)、(159±46)pg/mL与(38.8±15.4)、(27.9±3.6)、(25.6±7.6)ng/mL(t值为3.81~8.05,q值为4.41~7.85,P〈0.05或P〈0.01)。(5)LMwH组大鼠损伤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量总体明混低于对照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199.113,P〈0.01)。LMWH组大鼠伤后3、5、10d TNF-α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3±0.10、1.15±0.12、1.21±0.11,分别明最低于对照组的1.68±0.15、1.43±0.12、1.50±0.13(t值为3.75~6.12,P〈0.05或P〈0.01)。LMwH组大鼠伤后10dTNF-α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本组伤后3d(t=3.61,P〈0.05)。结论LMWH干预可减轻电烧伤大鼠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伤肢血管的血栓形成率。
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玲英, 柴家科, 郁永辉, 侯玉森
2014, 30(2): 134-1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8
摘要:
严重创伤、糖尿病、血管功能不全性疾病以及大面积烧伤等引起的创面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增加患者病死率。近年来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深入研究证实,MSC可以加速慢性难愈性创面和放射性烧伤创面的愈合,并且在创面愈合的3个时期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本文就MSC在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发挥的调控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烧伤并发脓毒症后免疫与凝血功能及营养代谢变化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进展
罗慧, 李孝建, 曹雯娟
2014, 30(2): 137-1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09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有活力的各种细胞、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胶原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因为创面感染导致机体发生脓毒症和MODS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也影响了创面愈合的过程。有关烧伤并发脓毒症后对心、肺等脏器功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甚少。
足背严重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沈余明, 胡骁骅, 覃凤均, 于东宁, 宁方刚, 温春泉
2014, 30(2): 141-14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0
摘要:
目的探讨足背严重软组织缺损的皮瓣选择及修复方法。方法2005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71例足背创面患者,均有肌腱、骨外露或坏死,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5cm×5cm-20cm×13cm。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8例,远端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6例,外踝上皮瓣修复6例,改良外踝上皮瓣修复7例,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6例,皮瓣面积6cm×5cm-22cm×14cm。结果6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5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中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3例、改良外踝上皮瓣2例,经扩创再植皮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及质地良好,患足恢复基本行走功能。结论修复足背广泛软组织缺损应首选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对足背近中端创面可考虑选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远端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和外踝上皮瓣;对足背远端创面首选改良外踝上皮瓣,创面较小的也可考虑选用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
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成人深Ⅱ度烧伤创面
陈明华, 林源, 齐映亮, 贾文波
2014, 30(2): 143-14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1
摘要:
目的观察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ADM治疗成人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1例深Ⅱ度成年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0例、B组11例。A组患者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异种ADM覆盖创面;B组患者采用传统斤法削痂至正常组织,外覆与A组相同异种ADM。术后17d非功能部位最大残余创面面积大于9cm^2处及功能部位移植自体皮修复,植皮术后隔日换药。其余创面换药至愈合。观察术前1-3d及术后1~17d创面分泌物细菌生长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有无瘢痕形成。对数据行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前1~3d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2组患者术后1~17d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结果相近(P〉0.05)。A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比B组少56mL(t=2.43,P〈0.01),其创面愈合时间比B组短9d(t=2.12,P〈0.05)。A组患者愈合创面的瘢痕形成情况明显轻于B组。结论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ADM治疗成人深Ⅱ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减轻瘢痕增生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Ⅳ度压疮13例
杨力, 朱小平, 黄巧洪, 郭贤钊
2014, 30(2): 146-1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2
摘要:
1临床资料; 2009年8月-2013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骶尾部压疮患者13例,其中女8例、男5例,年龄37~80岁,平均58岁。8例为胸腰椎骨折致瘫痪,4例为脑卒中致单侧肢体活动感觉障碍,1例为行股骨及骨盆骨折。
科技快讯
血管基质成分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2014, 30(2): 115-115.
摘要:
自体皮肤或皮肤替代品仍是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早期切痂后创面首选覆盖物。当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能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药物。血管基质成分(SVF)作为自体混合物,对各类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V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手术切取20只Wistar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出SVF。
西罗莫司通过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自噬抑制创面早期加深
2014, 30(2): 115-115.
摘要:
烧伤创面的加深涉及多种机制,如局部血流灌注不足、长期炎症、自由基损害、细胞凋亡和坏死。自噬,是细胞通过分解自身成分而实现自我平衡的过程,一定条件下能够保护机体对抗缺血性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消息
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2014, 30(2): 115-115.
摘要:
为加强军内外烧伤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提高我军烧伤治疗水平,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办的2014年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将于2014年9月4-7日在沈阳召开。届时将邀请军内外烧伤外科、创面修复及整形康复领域的专家作专题报告。征文内容:烧伤流行病学、烧伤急救、烧伤早期损害和脏器保护、烧伤早期复苏、烧伤创面处理、烧伤感染与免疫、烧伤营养与代谢、烧伤护理、烧伤整形与功能康复。论文要求:未在有关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全文和摘要各1份。会议投稿电子邮箱syjqzyyssk@163.coin;纸质稿件请寄至沈阳市文化路83号沈阳军区总医院烧伤科,收件人:尹红,邮编110016。
《中华创伤医学》出版发行
2014, 30(2): 133-133.
摘要:
由创伤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和王正国院士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外伤医学会前任理事长李建贤教授共同主编,180余位创伤医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编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华创伤医学》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创伤医学》全书共分9篇,包含135章,共计375万字,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_出版规划项目,内容涵盖了海峡两岸的创伤医学发展史、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数据库、创伤预防、创伤救治以及救治器材等创伤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我国创伤医学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14, 30(2): 152-152.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烧伤学术界权威刊物。目前已被美国《Medline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重要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具有较大影响。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烧伤治疗、烧伤整形和康复的临床医护人员,以及与烧伤医学有关的科研人员等。主要栏目包括:专家论坛、专家述评、指南与共识、论著、疑难病例析评、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技快讯、海外发表论文选读,每期重点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涵盖创面修复、感染、脏器损害、再生医学、营养代谢、瘢痕防治、烧伤康复及相关内容。烧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涉及学科范围广泛,既是烧伤也是整个外科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创面修复技术,已成为治疗非烧伤领域各类慢性难治性创面的主要手段。为反映烧伤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与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新特点,充分发挥展示科研成果及增进学术交流的平台作用,本刊真诚向您邀约高质量稿件,尤其欢迎交叉学科学者积极介入。同时也希望得到您的宝贵意见,使本刊更加贴近您的需要。
《中华烧伤杂志》在2013年重庆市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多项
2014, 30(2): 165-165.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自创刊以来设立的固定栏目“专家论坛”,由烧伤学科各研究方向的资深专家牵头组稿或撰写,为读者介绍、解读学科各领域的现状、前沿和热点;“科技快讯”于2009年增设,根据当期重点号组稿的主题选译近1年SCI发表论文,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咨讯。此2个栏目均荣获重庆市第十三届期刊自然科学类“好栏目”奖。在此真诚感谢2012年组稿专家陆树良、彭代智、夏照帆、张国安、胡大海、谢卫国(按杂志出刊期号排序)的辛勤劳动和给予的大力支持。在重庆市第十三届期刊自然科学类“好稿”评比中,本刊论文获奖情况如下。
关于本刊论文授权书、基金项目书复印件及稿件处理费的说明
2014, 30(2): 170-170.
摘要:
为尊重审稿专家的辛勤劳动,作者投稿后应及时交纳审稿费100元(汇款或转款至本刊编辑部)。同时请邮寄按作者排名顺序署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及介绍信原件;标注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还需寄送带有项目编号的基金项目书复印件。自投稿日起2周内编辑部未收到上述文件或款项,将视为自动撤稿并终止稿件处理流程。
论著
内毒素/脂多糖对人脐带问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侯玉森, 柴家科, 刘玲英, 段红杰, 郁永辉, 胡泉, 褚万立, 王一贺, 罗红敏
2014, 30(2): 148-1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3
摘要: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LPS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足月剖宫产健康胎儿的脐带组织,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实验选用第3代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0.1、1.0、10.0、100.0μg/mL LPS干预组,各LPS干预组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对应浓度的LPS,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LPS。对LPS干预组细胞,刺激12、24、48h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每组每时相点样本数为5),数据以吸光度值表示;刺激24h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每组样本数为4),并采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每组样本数为5)。对照组细胞于相同时相点行相应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1)刺激12h,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t值为-1.67~1.33,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组比较,0.1、1.0、10.0μg/mL LPS干预组刺激24、48h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增高(t值为-l3.42~17.34,P〈0.05或P〈0.01),其中以1.0μg/mL LPS干预组最明显;100.0μg/mL LPS干预组刺激24、48h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8.64、17.34,P值均小于0.01)。(2)AO-EB染色显示,对照组和0.1、1.0、10.0μg/mL LPS干预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产,100.0μg/mLLPS干预组可见明昆细胞凋亡。(3)流式细胞仪显示,对照组及0.1、1.0、10.0、100.0μg/mL LP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O.6)%、(2.6±0.7)%、(2.9±0.8)%、(3.1±0.4)%、(25.1±2.7)%,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19,P〈0.01)。0.1、1.0、10.0μg/mL LP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近(t值分别为1.22、0.57、-0.14,P值均大于0.05),100.0μg/mL LP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17.63,P〈0.01)。结论低浓度水平LPS促进hUCMSC增殖,但随着LPS浓度逐渐增大,hUCMSC增殖活性下降甚至凋亡,这可能与不同浓度LPS激活的主要分子信号通路各异有关。
微小RNA-21对缺血缺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谢琼慧, 赵超莉, 叶子青, 杨飞, 阮琼芳, 谢卫国
2014, 30(2): 153-15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4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21对缺血缺氧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I)取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加入低糖无血清DMEM培养液模拟缺血环境,将细胞镫于气体成分为体积分数l%氧气、5%二氧化碳和94%氮气的i气培养箱中进行缺氧培养。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正常心肌细胞和缺血缺氧刺激6、24h心肌细胞中微小RNA-21的表达。(2)另取心肌细胞株H9C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常规培养;单纯缺咀缺氧组:行单纯缺血缺氧处理24h;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转染微小RNA模拟物阴性对照24h后,给予缺血缺氧处理24h;微小RNA-2l+缺血缺氧组:转染微小RNA-2l模拟物24h后,给予缺虹缺氧处理24h。后3组均于处理完毕后立即进行如下检测,正常对照组于同时相点收集细胞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本实验样本数为6或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1)正常心肌细胞和缺血缺氧刺激6、24h心肌细胞微小RNA-2l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17、0.75±0.08、0.67±0.08(F=11.280,P=0.009)。与正常心肌细胞比较,缺血缺氧处理24(t=4.461,P=0.004)、6h(t=3.642,P=0.011)的心肌细胞中微小RNA-21表达均下渊,且前者更明最。故后续实验细胞缺血缺氧处理均为24h。(2)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3.5±0.7)%。缺血缺氧处理24h,单纯缺血缺氧组、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及微小RNA-21+缺血缺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3±3.2)%、(16.4±3.0)%、(7.6±2.0)%(F=15.176,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虹缺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t=5.64l,P〈0.001);与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比较,微小RNA.2l+缺血缺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鼎下降(t=3.588.P=0.007)。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PDCD4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1.06±0.21。缺血缺氧处理24h,单纯缺m缺氧组、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及微小RNA.21+缺血缺氧组PDCD4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1±0.34、3。05±0,25、1.48±0.24(F=44.952,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血缺氧组PDCD4的mRNA表达明碌上调(t=8.945,P〈0.001);与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比较,微小RNA-21+缺血缺氧组PDCD4的mRNA表达明最降低(t=7.253,P〈0.001)。正常对照组PDCD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4±0.08。缺血缺氧处理24h,单纯缺血缺氧组、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绀及微小RNA-21+缺血缺氧组PDCD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13、1.05±0.12、0.58±0.12(F=18.804,P=0.0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缺血缺氧组PDCD4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5.429,P=0.006);与阴性转染+缺血缺氧组比较,微小RNA-21+缺血缺氧组PDCD4的蛋白表达明冠降低(t=4.903,P=0.008)。结论缺帆缺氧刺激使心肌细胞微小RNA-21水平降低,提高细胞微小RNA-2l水平可减轻缺血缺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PDCD4表达而实现的。
西维来司钠对重度烧冲复合伤犬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王一贺, 杨红明, 胡泉, 侯玉森, 罗红敏, 刘玲英
2014, 30(2): 158-16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5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西维来司钠在重度烧冲复合伤犬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清洁级健康雄性Beagle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未致伤组、复合伤对照组、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每组8只。除未致伤组不致伤外,其余3组犬均致重度烧冲复合伤,伤后均按Parkland公式输入生理盐水;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和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同时再分别给予西维来司钠O.5、2.0mg·kg^-1·h^-1治疗,均为24h连续静脉滴注,持续2d。对复合伤犬,伤后6h行CT检查观察肺部损伤情况;伤后2、6、12、24、48h,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PaO2、PaCO2,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TNF-α、IL-8浓度;伤后48h将犬放血处死取肺组织测算肺湿干质量比。未致伤组犬于以上相同时相点行相关检测。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1)复合伤对照组和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部分扫描层次内有渗出性改变,未致伤组和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各扫描层次均未见明显异常。(2)4组犬各时相点MAP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未致伤组犬各时相点RR值与另3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3组复合伤犬伤后6、12、24、48hEVLW和PVPI与未致伤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十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12、24、48hRR值、EVLW与复合伤+大剂量两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24、48hPVPI与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3)未致伤组犬各时相点PaO2、PaCO2与另3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12、24、48hPaO2与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O.05)。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24、48hPaCO2与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4)未致伤组犬各时相点NE(伤后2h除外)、TNF-α、IL-8与另3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或P〈0.01)。伤后2、6、12、24、48h,未致伤组、复合伤对照组、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的NE分别为(69±21)、(83±24)、(80±20)、(75±17)、(72±27)pg/mL,(66±24)、(196±20)、(231±26)、(252±25)、(266±22)pg/mL,(7l±22)、(180±27)、(214±21)、(194±24)、(218±20)pg/mL,(68±22)、(136±24)、(153±22)、(146±26)、(150±28)pg/mL。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6、12、24、48hNE与复合伤对照组、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24、48hTNF-α与复合伤对照组、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伤后24、48hIL-8与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均差异明屁(P值均小于0.05)。(5)伤后48h,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和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肺湿干质量比与复合伤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复合伤+大剂量西维来司钠组犬与复合伤+小剂量西维来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冲复合伤后早期应用西维来司钠(尤其是大剂量)可以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肺水肿、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达到保护肺组织的治疗效果。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体外联合用药的研究
赵超莉, 谢卫国, 张卫东, 叶子青, 吴红
2014, 30(2): 166-17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6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分离自烧伤患者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机制及体外联合用药的抗菌活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集从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痰液及静脉导管表面附着物中分离鉴定的非重复鲍氏不动杆菌135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针对CRAB菌株,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B内酰胺酶(MBL)菌株,结合前述结果对比产MBL与不产MBL菌株耐药率。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单用对产MBL的CRAB的MIC、对50%菌株的MIC(MIC50)、对90%菌株的MIC(MIC90)。采用琼脂稀释的棋盘格法测定阿米卡星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联用对产MBL的CRAB的MIC、MIC50、MIC90,计算联用药物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以判断抗菌效应,其中FIC小于或等于0.5为协同,大于0.5且小于或等于1.0为相加,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为无关,大于2.0为拮抗,将协同及相加视为有效,将无关与拮抗视为无效,计算有效率。对部分数据行Ⅳ。检验。结果13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共筛选出120株CRAB占88.89%,其中94株产MBL占78.33%。产MBL的CRAB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59.5%、87.2%、93.5%、87.0%、86.O%,显著高于不产MBL的CRAB的43.0%、81.3%、87.5%、78.4%、64.0%(X^2值为4.571~8.260,P〈0.05或P〈0.01)。5种抗菌药物单用时对产MBL的CRAB的抑菌浓度中,氮苄西林/舒巴坦的MIC、MIC50、MIC90最低,分别为4.00、16、64μg/mL;头孢吡肟的MIC、MIC50、MIC90较高,分别为32.00、128、512μg/mL。阿米卡星与4种药物联用时各种药物的MIC、MIC50、MIC90较单用时降低50.00%~98.44%。阿米卡星分别与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联用抗菌效果中协同、相加、无关、拮抗作用菌株数分别为40、33、6、15株,42、30、5、17株,38、15、19、22株,34、2、37、21株;抗菌有效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7.7%、76.6%、56.4%、38.3%,其中前两者分别显著高于后两者(X^2值为8.618-29.889,P值均小于0.01)。结论从笔者单位近3年收治烧伤患者标本中分离的CRAB,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产MBL为主,阿米卡星与上述4种药物联用对CRAB的抗菌效果强于5种药物单用,以阿米卡星与含酶抑制剂复合剂联用效果尤为明显。
综述
肠道谷氨酰胺转运载体研究进展
吴炜, 彭曦
2014, 30(2): 171-17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7
摘要:
谷氨酰胺(Gla)是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化学分类上属中性氨基酸。早在20世纪70年代,Windmueller和Spaeth。就观察到小肠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是Gln而非葡萄糖。随后的研究逐渐表明,Gln不仅是氨基酸类营养素,更是作用广泛的免疫营养药物。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晶, 许龙顺, 胡大海, 屈怡, 王国栋, 王洪涛
2014, 30(2): 175-17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8
摘要:
1975年Stern首次将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应用于血流探测,但探头需接触探测部位,易引起创面感染,且接触面积仅为1mm×1mm,限制了其应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项技术得到改进,发展为无需接触探测部位,通过全面扫描创面,即可描绘出整个创面二维血流值的成像技术,即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LDPI)。
短篇论著
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优化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传代培养
尚玉茹, 申传安, 柴家科, 马丽, 李大伟, 李龙珠, 尹凯
2014, 30(2): 179-1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19
摘要:
目的了解通过改良传代技术是否可获取高增殖活性的大鼠KC,为体外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将从3只清洁级新生SD大鼠背部皮肤中分离、培养的原代K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采用0.25g/L胰蛋白酶联合0.4g/L乙二胺四乙酸消化传代,传统组采用2.5g/L胰蛋白酶结合0.4g/L乙二胺四乙酸消化传代。收集2组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取部分第1代细胞,应用锥虫蓝染色法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并计算存活率(样本数为3);另取第1代细胞培养1、12、24h,噻唑蓝比色法进行细胞黏附实验(以吸光度值表示黏附细胞数量,每时相点样本数为6)。取第5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B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计算衰老细胞百分比。对数据行LSD-t检验。结果改良组原代细胞、第5代细胞及第18代细胞形态类似,呈圆形或小的多角形,或呈鹅卵石样;传统组原代细胞形态与改良组类似,第5代细胞胞体变大,增殖缓慢,呈片状覆盖,无法再继续传代。改良组细胞存活率为(94.6±1.7)%,显著高于传统组[(66.2±2.6)%,t=15.815,P〈0.05]。培养1、12、24h,改良组黏附细胞数量分别为0.205±0.015、0.225±0.014、0.265±0.021,均显著多于传统组(0.176±0.015、0.196±0.011、0.221±0.019,t值分别为2.947、3.517、3.476,P值均小于0.05)。改良组(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30.6±2.3)%]显著高于传统组[(17.0±5.6)%,t=3.890,P〈0.05]。改良组衰老细胞百分比[(10.9±2.0)%]显著低于传统组[(75.9±4.1)%,t=24.624,P〈0.05]。结论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能减轻细胞损伤、提高细胞活性、增加传代次数,为实验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在兔氢氟酸烧伤应激诱导的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胡江, 邹玉婷, 段淑芳, 李能娟, 王亚丽, 缪菁, 贺晓鸣, 季菊珍
2014, 30(2): 182-1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20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氢氟酸烧伤诱导应激状态下兔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中甲状腺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3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中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致伤;余下24只兔采用体积分数55%氢氟酸造成5%TBSA烧伤,伤后24h内死亡5只剔除本实验。将建模成功的19只烧伤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对照组9只,给予安慰剂(淀粉);小剂量治疗组及大剂量治疗组各5只,分别按2、10μg·kg^-1·d^-1剂量于伤后24h开始喂服左甲状腺素片。3组致伤兔分别于伤前及伤后8、24、72、168、336h6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参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热休克蛋白(HSP)、TNF-α、IL-6含量。正常对照组兔于以上相同时相点行相关检测。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小、大剂量治疗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对FT3、FT4、TSH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小剂量治疗组兔FT3含量伤后168、336h明显高于伤后8h(P〈0.05或P〈0.01),FT4含量伤后24、168、336h均与伤后8h差异明显(P〈0.05或P〈0.01),TSH含量伤后24、336h与伤后8h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大剂量治疗组兔FT3含量伤后72、168、336h均明显高于伤后8h(P〈0.05或P〈0.01),FT4含量伤后8h与其余伤后各时相点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TSH含量伤后24h明显低于伤后8h(P〈0.01)。小剂量治疗组兔HSP、TNF-α、IL-6含量伤后72、168、336h与伤后8h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或P〈0.01)。大剂量治疗组兔HSP含量伤后72、336h均明显低于伤后8h(P〈0.05或P〈0.01),TNF-α含量伤后8h与其余各伤后时相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IL-6含量伤后72、168、336h均明显低于伤后8h(P值均小于0.01)。结论兔氢氟酸烧伤诱导产生NTIS后甲状腺功能及炎症因子随病程的延长呈规律变化。小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能抑制炎症因子的水平且对甲状腺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益,大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反而提高炎症因子水平且易出现药物性甲亢。
病例报告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联合溶栓治疗严重烧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
周彪, 巴特, 王凌峰, 侯智慧, 王宏, 曹胜军
2014, 30(2): 187-18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21
摘要:
患者男,28岁,因瓦斯爆炸致全身多处火焰烧伤后7h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心肺疾病、静脉血栓病史。入院诊断:(1)面颈部、躯干、四肢火焰烧伤80%,其中深Ⅱ度10%、Ⅲ度70%TBSA。(2)吸人性损伤。
化学烧伤合并重金属中毒三例
吴红, 谢卫国, 王德运, 阮晶晶
2014, 30(2): 188-1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22
摘要:
临床上化学烧伤较常见,但化学烧伤合并重金属中毒则较少见。化学烧伤可促使重金属吸收,加重中毒及多脏器损伤,患栉预后差,往往因溶血、肝肾损害及呼吸衰竭死亡。
海外发表论文选读
拮抗腺苷A2A受体减轻小鼠瘢痕增生
肖虎, 霍然, 王德昌, 王一兵, 冯永强, 李强
2014, 30(2): 190-19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2.023
摘要:
研究瘢痕增生机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减轻或消除瘢痕造成的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笔者拟研究拮抗腺苷A2。受体后小鼠的瘢痕形成情况并探讨相关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