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4卷  第1期

主编寄语
60年奋斗成绩辉煌 18载相伴共同成长
彭毅志
2018, 34(1): 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1
摘要:
专家论坛
自噬与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
黄跃生
2018, 34(1): 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2
摘要:
烧伤休克
心力扶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影响
肖荣, 黄跃生, 林国安, 袁仕安, 胡东升
2018, 34(1): 8-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力扶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以下称笔者单位)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入院时伴有休克的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液体复苏过程中是否应用去乙酰毛花苷和乌司他丁分为心力扶持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以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为基础行常规液体复苏至伤后48 h。心力扶持组患者另将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以首次剂量0.4~0.6 mg加入20 mL的100 g/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每6~8小时补充0.2~0.4 mg,每日总量不超过1.6 mg;将注射用乌司他丁1×105 U加入到100 mL的50 g/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2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均按笔者单位常规方案执行。统计2组患者如下指标。(1)伤后48 h内的每小时尿量和伤后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剩余碱、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白蛋白。(2)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胶体输入量以及伤后48 h内总补液量。(3)伤后48 h的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肌酐。(4)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及死亡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earson 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 结果 (1)2组患者伤后48 h内的尿量和伤后48 h的心率、MAP、CVP、HCT、血白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0、0.488、0.805、0.562、1.742、0.696,P>0.05);心力扶持组患者血乳酸和剩余碱水平分别为(4.2±2.2)、(-4.3±2.0)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1.7)、(-6.0±3.1)mmol/L(t=3.249、2.480,P<0.05或P<0.01)。(2)2组患者仅伤后第1个24 h胶体输入量无明显差异(t=0.642,P>0.05),心力扶持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电解质输入量、第2个24 h电解质和胶体输入量以及伤后48 h内总补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2.703、4.223、3.437、2.515,P<0.05或P<0.01)。(3)心力扶持组患者伤后48 h CK、CK-MB、LDH、TBA、ALT、AST、β2-MG、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6、3.963、3.225、2.943、2.431、3.084、4.052、2.915、3.353,P<0.05或P<0.01)。(4)心力扶持组患者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514、6.984、4.798,P<0.05或P<0.01),2组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肾功能衰竭及脓毒症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4(脓毒症),P>0.05]。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同时采取强心和保护心肌措施,有助于改善细胞组织缺氧代谢、减少补液量、减轻脏器缺血缺氧性损害,为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奠定基础。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德运, 谢卫国, 席毛毛, 李泽, 王斌
2018, 34(1): 14-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4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探索该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至伤后7 d,采用PiCCO仪监测患者脉搏轮廓心排血量指数(PC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4 h定标1次并记录参数。计算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补液系数,记录患者伤后1~7 d的血乳酸值。对18例患者PCCI、SVRI、GEDVI之间的相关性,SVRI与血乳酸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1)伤后4~168 h,患者PCC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28, P<0.01)。伤后4、8、12、16、20、24 h,患者PCCI分别为(2.4±0.9)、(2.6±1.2)、(2.2±0.6)、(2.6±0.7)、(2.8±0.6)、(2.7±0.7)L·min-1·m-2,与正常值4 L·min-1·m-2比较,明显降低(t=-3.143、-3.251、-11.511、-8.889、-6.735、-6.976,P<0.05或P<0.01)。伤后76、80、84、88、92、96 h,患者PCCI分别为(4.9±1.5)、(5.7±2.0)、(5.9±1.7)、(5.5±1.3)、(5.3±1.1)、(4.9±1.4)L·min-1·m-2,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升高(t=2.277、3.142、4.050、4.111、4.128、2.423,P<0.05或P<0.01)。其他时间点患者PCCI与正常值接近(P>0.05)。(2)伤后4~168 h,患者SVR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3, P<0.01)。伤后12、16、20、24、28 h,患者SVRI分别为(2 298±747)、(2 581±498)、(2 705±780)、(2 773±669)、(3 109±1 215)dyn·s·cm-5·m2,与正常值2 050 dyn·s·cm-5·m2比较,明显升高(t=0.878、3.370、2.519、3.747、3.144,P<0.05或P<0.01)。伤后4、8、72、76、80、84、88、92、96 h,患者SVRI分别为(1 632±129)、(2 012±896)、(1 381±503)、(1 180±378)、(1 259±400)、(1 376±483)、(1 329±385)、(1 410±370)、(1 346±346)dyn·s·cm-5·m2,与正常值比较,明显降低(t=-4.593、-0.112、-5.157、-8.905、-7.914、-5.226、-6.756、-6.233、-7.038,P<0.01)。其他时间点患者SVRI与正常值接近(P>0.05)。(3)伤后4~168 h,患者GEDVI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04, P>0.05)。伤后8、12、16、20、24 h,患者GEDVI与正常值比较,明显降低(t=-3.112、-3.554、-2.969、-2.450、-2.476,P<0.05)。其他时间点患者GEDVI与正常值接近(P>0.05)。(4)伤后4~168 h,患者EVLW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9, P<0.01)。伤后16、20、24、28、32、36、40 h,患者EVLWI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升高(t=4.386、3.335、6.363、4.391、7.513、5.392、5.642,P<0.01)。其他时间点患者EVLWI与正常值接近(P>0.05)。(5)患者伤后第1个24 h的补液系数为1.90,伤后第2个24 h的补液系数为1.39。伤后1~7 d患者血乳酸值分别为7.99、5.21、4.57、4.26、2.54、3.13、3.20 mmol/L,呈下降趋势。(6)PCCI与SVRI呈明显负相关,r=-0.528,P<0.01。GEDVI与PCCI呈明显正相关,r=0.577,P<0.01。GEDVI与SVRI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05。血乳酸值与SVRI呈明显正相关,r=0.878,P<0.01。(7)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以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PiCCO监测技术能方便、动态、持续地监测烧伤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的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微小RNA-34a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调节作用及该因子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白晓智, 何亭, 张聚磊, 刘洋, 曹梦远, 张家宁, 蔡维霞, 贾艳慧, 石继红, 苏琳琳, 胡大海
2018, 34(1): 21-2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34a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调节作用及SIRT1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 (1)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假伤组、单纯烧伤组和SIRT1激动剂组,每组8只。单纯烧伤组、SIRT1激动剂组大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假伤组大鼠背部致假伤。伤后即刻,假伤组、单纯烧伤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SIRT1激动剂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1 mg/mL白藜芦醇(50 mg/kg)。伤后6 h,抽取腹主动脉血制备血清,取心肌组织。(2)取12只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微小RNA-34a模拟物对照组、微小RNA-34a模拟物组、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组及微小RNA-34a抑制物组,分别用微小RNA-34a的模拟物对照、模拟物、抑制物对照、抑制物序列进行转染。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微小RNA-34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SIRT1的蛋白表达。另取心肌细胞,分为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烧伤血清组、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组及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EX527组。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烧伤血清组心肌细胞转染微小RNA-34a抑制物的对照序列,后2组心肌细胞转染微小RNA-34a抑制物序列。转染48 h,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EX527组心肌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的单纯烧伤组大鼠血清+终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EX527的DMEM培养液培养6 h,其余2组心肌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的单纯烧伤组大鼠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SIRT1及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的蛋白表达。(3)取来自(1)的心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假伤组和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微小RNA-34a及SIRT1的mRNA表达;生物图像导航仪下观察假伤组、单纯烧伤组和SIRT1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假伤组、单纯烧伤组和SIRT1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假伤组、单纯烧伤组和SIRT1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组织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Bax的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1)转染48 h后,微小RNA-34a模拟物组心肌细胞微小RNA-34a的表达量为4.67±0.92,显著高于微小RNA-34a模拟物对照组的1.03±0.04(P<0.01);微小RNA-34a模拟物组心肌细胞SIRT1的蛋白表达量为0.35±0.06,显著低于微小RNA-34a模拟物对照组的1.12±0.11(P<0.01)。转染48 h后,微小RNA-34a抑制物组心肌细胞微小RNA-34a表达量为0.26±0.07,低于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组的1.33±0.07(P<0.01);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组心肌细胞SIRT1的蛋白表达量为1.12±0.16,显著低于微小RNA-34a抑制物组的1.74±0.34(P<0.01)。培养6 h后,与微小RNA-34a抑制物对照+烧伤血清组比较,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组心肌细胞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组比较,微小RNA-34a抑制物+烧伤血清+EX527组心肌细胞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伤后6 h,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34a表达显著升高(P<0.01);SIRT1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伤后6 h,假伤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消失或形态异常,炎性细胞浸润明显;SIRT1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正常,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伤后6 h,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假伤组、SIRT1激动剂组大鼠心肌组织IL-1β、TNF-α的mRNA表达量及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 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微小RNA-34a表达升高,导致SIRT1表达降低,IL-1β、TNF-α及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表达升高,心肌损伤明显。SIRT1活化后,可通过降低IL-1β、TNF-α及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ax的表达,减轻大鼠严重烧伤早期诱发的心肌损伤。
尿量监测应用于烧伤休克防治的研究进展
曾庆玲, 王庆梅, 黎宁, 罗奇志
2018, 34(1): 29-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6
摘要:
科技快讯
氢化可的松在严重烧伤休克中的转录调控作用: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的辅助分析
唐棣(译者), 黄跃生(审校者)
2018, 34(1): 20-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101
摘要:
严重烧伤后早期通过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李凌霏(译者), 黄跃生(审校者)
2018, 34(1): 46-4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102
摘要:
新鲜冰冻血浆复苏烧伤休克患者导致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黄耀(译者), 黄跃生(审校者)
2018, 34(1): 46-4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103
摘要:
论著
乌司他丁对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凝血参数时相性变化的影响
刘伟, 柴家科
2018, 34(1): 32-3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凝血参数时相性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烧冲复合伤组、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假伤组,每组64只。将2组烧冲复合伤大鼠采用自制新型爆炸装置致中度冲击伤后,将致伤大鼠背部浸入94 ℃热水中12 s,造成25%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假伤组大鼠仅背部浸入37 ℃温水中12 s模拟致伤。3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40 mL/kg;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另腹腔注射乌司他丁4×104 U/kg,每隔12小时注射1次,持续至伤后72 h。伤前和伤后3、6、12、24、48、72 h及7 d,每组取8只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α2-抗纤溶酶(α2-AP)水平。伤后24 h,各组取3只经取血检测凝血指标后的大鼠,处死后观察肺部大体损伤情况;伤后72 h,同前取3只大鼠处死后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结果 (1)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烧冲复合伤组大鼠APTT伤后72 h、7 d明显延长(P<0.05或P<0.01),PT伤后3、72 h明显延长而伤后6 h明显缩短(P<0.05或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伤后12 h~7 d明显升高(P<0.01),AT-Ⅲ水平伤后6、12 h明显降低(P<0.01),α2-AP水平伤后6 h明显降低而伤后24~72 h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烧冲复合伤组比较,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APTT伤后3、6 h明显延长(P<0.01),PT伤后3、12、72 h明显缩短(P<0.05或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伤后6、12 h明显降低而伤后72 h明显升高(P<0.05或P<0.01),AT-Ⅲ水平伤后3、12、48、72 h明显升高(P<0.05或P<0.01);α2-AP水平伤后12~72 h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假伤组、单纯烧冲复合伤组、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伤前和伤后3、6、12、24、48、72 h及7 d 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084±0.013)、(0.115±0.015)、(0.158±0.022)、(0.099±0.011)、(0.099±0.012)、(0.089±0.011)、(0.124±0.014)、(0.116±0.018)μg/mL,(0.064±0.033)、(0.114±0.016)、(0.135±0.009)、(0.060±0.008)、(0.104±0.010)、(0.124±0.020)、(0.180±0.036)、(0.201±0.032)μg/mL,(0.074±0.013)、(0.084±0.035)、(0.101±0.050)、(0.091±0.046)、(0.096±0.034)、(0.044±0.019)、(0.106±0.049)、(0.118±0.047)μg/mL。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烧冲复合伤组大鼠D-二聚体水平伤后6、12 h明显降低而伤后48 h~7 d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单纯烧冲复合伤组比较,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D-二聚体水平伤后3、48、72 h及7 d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伤后24 h,单纯烧冲复合伤组大鼠胸腔有大量淡红色积液,双侧肺叶均充血、水肿明显,左侧肺中、下叶有少量血凝块;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胸腔有少量淡黄色积液,双侧肺叶充血、水肿较单纯烧冲复合伤组明显减轻,左侧肺叶无血凝块;假伤组大鼠胸腔无积液,未见充血、水肿或出血。(3)伤后72 h,单纯烧冲复合伤组大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萎陷,肺间质水肿、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断裂,并可见透明血栓形成;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肺泡结构较单纯烧冲复合伤组明显改善,肺泡腔萎陷明显减少,肺间质水肿有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肺泡间隔无断裂,无血栓形成;假伤组大鼠肺泡腔充盈良好,未见肺间质水肿或炎性细胞浸润,无血栓形成。 结论 乌司他丁对重度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烧冲复合伤造成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
吴宇文, 刘军, 金钧, 刘励军, 吴允孚
2018, 34(1): 40-4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8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家笔者单位2014年8-9月收治的共52例严重烧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肠内营养启动时间分为EEN组28例与非EEN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EN组患者于伤后3 d内进行肠内营养,非EEN组患者于伤后3 d后进行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伤后1、2、3、4、5、6、7、14、21、28 d肠内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肠外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摄入总能量/目标能量比值,伤后1、3、7、14、28 d前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伤后28 d内首次手术时间、手术次数以及发生腹胀、腹泻、呕吐、误吸、导管堵塞、低血糖次数。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EEN组患者伤后1 d肠外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明显低于非EEN组(Z=2.078,P<0.05),伤后2、3 d肠内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及摄入总能量/目标能量比值明显高于非EEN组(Z=5.766、6.404,t=4.907、6.378,P<0.01),伤后4、5、6、7 d摄入总能量/目标能量比值明显低于非EEN组(t=4.635、2.547、3.751、5.373,P<0.05或P<0.01)。EEN组患者伤后2、4、5、14、21、28 d肠内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明显高于组内肠外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Z=5.326、2.046、2.129、4.118、3.174、3.963,P<0.05或P<0.01);非EEN组患者伤后1、2、3 d肠内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明显低于组内肠外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Z=2.591、2.591、3.293,P<0.05或P<0.01),伤后14、21、28 d肠内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明显高于组内肠外营养量/摄入总能量比值(Z=2.529、3.173、3.133,P<0.05或P<0.01)。(2)2组患者伤后1、3、7、14 d前白蛋白水平相近(t=1.983、0.093、0.832、1.475,P>0.05);伤后28 d,EEN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EEN组(t=3.163,P<0.05)。2组患者伤后各时间点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相近(Z=1.340、0.547、0.245、0.387、0.009、1.170、0.340、1.491、0.274、1.953、0.527、0.789、0.474、1.156、0.482、0.268、0.190、0.116、1.194、0.431,P>0.05)。(3)EEN组患者伤后1、3 d 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22.5±3.1)、(15.6±3.8)分,与非EEN组的(23.6±3.0)、(17.6±4.2)分相近(t=1.352、1.733,P>0.05);EEN组患者伤后7、14、28 d 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13.6±3.6)、(13.8±4.1)、(15.5±4.1)分,明显低于非EEN组的(18.5±3.9)、(19.5±4.2)、(20.8±3.8)分(t=4.677、4.843、4.792,P<0.05)。(4)伤后28 d内,2组患者首次手术时间、手术次数以及发生腹胀、腹泻、呕吐、误吸、导管堵塞、低血糖次数相近(t=0.684、0.782,Z=0.161、1.751、0.525、0.764、0.190、0.199,P>0.05)。 结论 在严重烧伤治疗中进行EEN能够使患者在伤后早期获得更高的能量摄入,改善患者APACHE Ⅱ评分,增加其伤后28 d前白蛋白水平,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次数。
短篇论著
负压封闭对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合并蜂窝织炎的临床效果
王爽, 李小兵, 樊军, 张静琦, 刘光晶, 杨雷钧
2018, 34(1): 47-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9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对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合并蜂窝织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0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伴蜂窝织炎患者5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VSD治疗组患者行负压封闭对口引流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清创换药治疗。根据创面颜色对术后7 d创面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后7 d换药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统计患者入院至创面植皮术前的换药次数,观察治疗6周时创面愈合情况,统计患者起效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VSD治疗组患者术后7 d创面评分为(1.8±0.4)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0.8±0.3)分(t=1.783,P<0.05)。VSD治疗组患者术后7 d换药疼痛评分为(2.0±1.0)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0±1.2)分(t=2.825,P<0.01)。VSD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为(2.4±0.6)次,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的(20.3±1.8)次(t=3.225,P<0.01)。治疗6周,VSD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6.478,P<0.05),有效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χ2=4.231,P<0.05),2组患者无效率相近(χ2=0.714,P>0.05)。VSD治疗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显著早于常规治疗组(t=3.426,P<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t=4.761,P<0.01)。2组患者治疗前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324、0.720、-1.034、-1.446、0.704,P>0.05)。VS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7.042、4.178、4.259、9.714、7.454,P<0.01)。 结论 负压封闭对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合并蜂窝织炎可以减轻痛苦,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述
默克尔细胞在皮肤触觉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游兴, 魏在荣
2018, 34(1): 51-5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10
摘要:
CD26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关系的研究进展
宋晨璐, 姚敏
2018, 34(1): 54-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11
摘要:
严重烧伤患者锌缺乏与补锌治疗研究进展
王雪欣, 张明谏, 李小兵
2018, 34(1): 57-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12
摘要:
烧伤分会青年论坛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青年论坛发言节选
李娜, 王洪涛, 张家平
2018, 34(1): 60-6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