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1期

主编寄语
应势而为 永续辉煌:祝贺《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出刊
罗高兴
2022, 38(1): 1-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231-00425
摘要:
2022年岁首,在《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年第1期出刊之际,总编辑罗高兴教授从学科与杂志发展角度阐述了《中华烧伤杂志》变更刊名为《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的原因、目的与必要性,同时高度肯定了《中华烧伤杂志》作为中国烧伤学术界的权威期刊对推动烧伤学科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创面修复是烧伤科医师日常最主要、最擅长的工作之一,且自2000年《中华烧伤杂志》创刊至今, 创面修复也一直是杂志最主要报道内容。近年来,创面修复领域发展迅猛,临床与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了适应烧伤学科的发展需要,并使刊名与所发表学术内容更为吻合,故十分有必要将杂志刊名变更为《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同时办刊宗旨与刊稿范围等均无任何改变。我们相信,有了新名称的《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将会发展得更好、更快,并为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搭建更好的学术平台。
院士论坛
从第一个用于创烧伤治疗的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研发与转化应用看创烧伤治疗“中国方案”的创立
付小兵, 李校堃
2022, 38(1): 4-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125-00397
摘要:
创新与转化应用是近年来国内科学界反复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系统回顾生长因子研发和在我国创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过程及基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面治疗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创烧伤治疗“中国方案”的感悟和体会。希望这些弥足珍贵的历程能够对同行,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专家论坛
浅谈严重烧伤后休克的防与治
申传安
2022, 38(1): 9-1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130-00402
摘要:
休克是严重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休克防治贯穿严重烧伤救治的全过程。严重烧伤后休克类型主要包括:烧伤后早期因大量血管内液体渗出到体表和组织间隙,而引发的血细胞比容升高型、低血容量性休克,常称为烧伤休克;大范围切开减张、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面积切削痂手术等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各种微生物侵袭导致的感染性休克;输注药物或血液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从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原因看,烧伤休克与失血性休克同属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同属血管扩张性休克。由于上述休克的发生时机、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防治也应采取针对性策略。
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预防并发症
郇京宁, 黄晓琴
2022, 38(1): 13-2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813-00281
摘要:
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已是烧伤治疗中的常见现象,原因可能与伤后第1个24 h仅用电解质溶液复苏、追求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策略等有关。过度液体复苏引起组织水肿是诱发呼吸功能不全、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从确定理想的复苏策略、设定合适的复苏目标值、实施复苏液体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控制过度液体复苏,预防相关并发症。
论著·危重烧伤救治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标志物在烧伤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李晓亮, 谢江帆, 叶向阳, 李允, 李琰光, 冯可, 田社民, 娄季鹤, 夏成德
2022, 38(1): 21-2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006-00346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标志物在烧伤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脓毒症患者,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8~65(35±3)岁。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E,将患者分为SAE组(21例)及非SAE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统计2组患者脓毒症确诊后(以下简称确诊后)12、24、48 h的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确诊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au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水平,确诊后1、3、7 d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液流速(VmMCA)、搏动指数、脑血流指数(CBFi)。对数据行 χ 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SAE发生的自变量,绘制预测烧伤脓毒症患者发生SAE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APACHE Ⅱ评分均相近( χ 2=0.02, t值分别为0.71、1.59、0.91、1.07, P>0.05)。确诊后12、24、48 h,SAE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37.74、77.84、44.16,22.51、38.76、29.31, P<0.01)。确诊后12、24、48、72、120、168 h,SAE组患者血清IL-10、Tau蛋白、ACTH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10.68、13.50、10.59、8.09、7.17、4.71,5.51、3.20、3.61、3.58、3.28、4.21,5.91、5.66、4.98、4.69、4.78、2.97, P<0.01);确诊后12、24、48、72、120 h,SAE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8.56、7.32、2.08、2.53、3.37,4.44、5.36、5.35、6.85、5.15, P<0.05或 P<0.01);确诊后12、24、48 h,SAE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5.44、5.46、3.55, P<0.01)。确诊后1 d,SAE组患者VmMCA、CBFi均明显低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2.94、2.67, P<0.05);确诊后1、3、7 d,SAE组患者搏动指数均明显高于非SAE组( t值分别为2.56、3.20、3.12, P<0.05或 P<0.01)。确诊后12 h的血清IL-6、确诊后24 h的血清Tau蛋白、确诊后24 h的血清ACTH、确诊后24 h的血清皮质醇为烧伤脓毒症患者发生SA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42、1.38、4.29、4.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3.82、1.06~2.45、1.37~6.68、3.32~8.79, P<0.01)。对41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确诊后12 h的血清IL-6预测SAE发生的ROC的AUC=0.92(95%置信区间为0.84~1.00),最佳阈值为157 pg/mL,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89%;确诊后24 h的血清Tau蛋白预测SAE发生的ROC的AUC=0.92(95%置信区间为0.82~1.00),最佳阈值为6.4 pg/mL,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9%;确诊后24 h的血清ACTH预测SAE发生的ROC的AUC=0.96(95%置信区间为0.89~1.00),最佳阈值为14.7 pg/mL,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4%;确诊后24 h的血清皮质醇预测SAE发生的ROC的AUC=0.93(95%置信区间为0.86~1.00),最佳阈值为89 nmol/L,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97%。   结论   血清Tau蛋白和ACTH、皮质醇对烧伤脓毒症患者并发SAE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柠檬酸体外抗凝集束化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黎宁, 陈华玲, 李茂君, 罗高兴, 袁志强
2022, 38(1): 29-37.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01-00511
摘要:
  目的   探讨柠檬酸体外抗凝集束化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6例严重烧伤行CRRT柠檬酸体外抗凝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常规护理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42.0(38.7,47.0)岁,共进行201次CRRT],将该单位2018年1—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严重烧伤行CRRT柠檬酸体外抗凝集束化护理的患者纳入集束化护理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1.0(36.0,46.0)岁,共进行164次CRRT]。统计2组所有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ICU治疗总费用、CRRT费用、非计划结束治疗情况、因手术结束治疗情况(计算非计划结束治疗率、因手术结束治疗率)、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器及配套管路滤器(下称滤器)使用时间>24 h次数、CRRT次数、滤器寿命;针对2组患者中从首次治疗开始连续接受3 d及以上CRRT者,统计首次治疗前(以下简称治疗前)与首次治疗3 d后(以下简称治疗3 d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总钙、离子钙(计算治疗前后总钙、离子钙差值)、肌酐、尿素、β 2微球蛋白、胱抑素C、血小板计数、平均动脉压、pH值、氧合指数、碳酸氢根、乳酸水平;统计2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 2 检验。   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集束化护理组患者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Z=-4.71, P<0.01),住ICU治疗总费用明显减少( t=-1.39, P<0.01),CRRT费用无明显变化( P>0.05),非计划结束治疗率、因手术结束治疗率均明显降低( χ 2 值分别为12.20、17.83, P<0.01),滤器使用时间>24 h次数明显增加( Z=-5.93, P<0.01),CRRT次数明显减少( Z=-4.75, P<0.01),滤器寿命明显延长( Z=-9.24, P<0.01)。集束化护理组31例患者、常规护理组28例患者从首次治疗开始连续接受了3 d及以上的CRRT。治疗前,集束化护理组患者PT、APTT、INR分别为24.10(16.08,39.20)s、38.81(32.32,45.50)s、1.17(1.12,1.19),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31.75(22.99,40.96)s、41.82(35.05,48.06)s、1.15(1.11,1.19)相近( P>0.05);2组患者总钙、离子钙水平相近( P>0.05)。治疗3 d后,集束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PT、APTT、INR分别为29.06(20.11,39.46)s、35.25(30.06,40.28)s、1.13(1.09,1.17)与36.51(26.64,42.92)s、39.89(34.81,46.62)s、1.14(1.10,1.18),均与治疗前相近( 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离子钙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Z=-2.08, P<0.05),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总钙、离子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Z值分别为-3.55、-3.69, P<0.01);集束化护理组患者APTT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 Z=-2.29, P<0.05),总钙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Z=-2.26, P<0.05)。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治疗前后总钙差值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Z=-3.15, 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离子钙差值相近( P>0.05)。治疗前,集束化护理组患者β 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Z=-2.84, P<0.01),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Z=-2.44, P<0.05);2组患者肌酐、尿素、胱抑素C、平均动脉压、pH值、氧合指数、碳酸氢根及乳酸水平相近( P>0.05)。治疗3 d后,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肌酐、尿素、β 2微球蛋白、胱抑素C、pH值、碳酸氢根及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Z值分别为-2.10、-2.90、-3.11、-2.02、-2.34、-2.63、-2.84, P<0.05或 P<0.01),血小板计数、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Z值分别为-6.65、-2.40, t=-9.97, P<0.05或 P<0.01);常规护理组患者肌酐、尿素、β 2微球蛋白、胱抑素C、血小板计数、pH值、碳酸氢根及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Z值分别为-5.32、-2.31、-2.41、-2.21、-3.68、-2.93、-2.20、-2.31, P<0.05或 P<0.01),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Z=-5.59, t=-7.74, P<0.01)。治疗3 d后,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肌酐、胱抑素C、血小板计数、氧合指数、碳酸氢根、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Z值分别为-2.93、-1.99、-6.39、-2.09、-2.52, t=-3.28, P<0.05或 P<0.01),尿素、β 2微球蛋白、pH值及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Z值分别为-3.87、-2.58、-4.24、-2.75, P<0.05或 P<0.01)。住院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性出血事件、与柠檬酸治疗相关的高钠血症。集束化护理组1例患者总钙与离子钙比值>2.5,但无柠檬酸蓄积中毒表现;1例患者发生低离子钙血症、1例患者发生严重代谢性碱中毒。常规护理组5例患者发生低离子钙血症,2例患者发生严重代谢性碱中毒。   结论   在严重烧伤患者CRRT中实行柠檬酸体外抗凝集束化护理缩短了患者住ICU时间,减少了住ICU治疗总费用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连续性和质量。
持续目标导向性镇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影响
韩大伟, 杨焕纳, 李延仓, 魏莹, 田社民, 夏成德, 李晓亮
2022, 38(1): 38-4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008-00347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目标导向性镇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影响,为合理优化烧伤休克期患者镇痛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36例,根据患者休克期是否持续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进行静脉镇痛,将患者分为持续镇痛组(68例,平均年龄44岁)和间断镇痛组(68例,平均年龄45岁),2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治疗前和治疗72 h,分别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创面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于伤后第1、2、3个24 h,记录2组患者血细胞比容(HCT)、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补液系数、血乳酸值、每小时尿量以及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骨骼肌强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瘙痒、药物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或独立样本 t检验、Bonferroni校正、 χ 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APACHEⅡ、VAS评分均接近( t值分别为-0.67、0.32, P>0.05);治疗72 h,持续镇痛组患者APACHEⅡ、VAS评分分别为(8.5±2.2)、(2.5±1.6)分,分别明显低于间断镇痛组的(15.2±3.0)、(7.9±2.0)分( t值分别为-14.94、-17.46, P<0.01)。与治疗前比较,间断镇痛组患者治疗72 h的APACHEⅡ、VAS评分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11.35、30.59, P<0.01);持续镇痛组患者治疗72 h较治疗前的APACHEⅡ、VAS评分变化均与间断镇痛组相似( t值分别为4.00、4.82, P<0.01)。与间断镇痛组比较,持续镇痛组患者的CVP、HCT、心率、ScvO 2和MAP在伤后第1、2、3个24 h均无明显变化( t值分别为<0.01、0.12、2.10、1.55、0.03,0.13、0.22、<0.01、0.17、0.49,0.63、0.06、0.04、2.79、2.33, P>0.05)。与伤后第1个24 h比较,间断镇痛组患者的CVP、ScvO 2和MAP在伤后第2、3个24 h均明显升高( t值分别为-10.10、-9.31、-8.89,-10.81、-4.65、-9.43, P<0.01),心率在伤后第2、3个24 h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7.53、7.78, P<0.01),HCT仅在伤后第3个24 h明显减少( t=15.55, P<0.01);持续镇痛组患者伤后第2、3个24 h的CVP、ScvO 2、MAP、心率及伤后第3个24 h的HCT较伤后第1个24 h的变化均与间断镇痛组相似( t值分别为-12.25、-10.24、-8.99、9.42、-8.83、-7.53、-11.57、10.44、12.91, P<0.01)。与间断镇痛组比较,持续镇痛组患者的补液系数仅在伤后第3个24 h明显升高( t=5.60, P<0.05),血乳酸值在伤后第1、2个24 h均明显降低( t值分别为4.32、14.52, P<0.05或 P<0.01),每小时尿量在伤后第1、2、3个24 h均显著增多( t值分别为24.65、13.12、5.63, P<0.05或 P<0.01)。与伤后第1个24 h比较,间断镇痛组患者的补液系数在伤后第2、3个24 h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33.98、36.91, P<0.01),血乳酸值在伤后第2、3个24 h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8.20、11.68, P<0.01),每小时尿量在伤后第2、3个24 h均明显增多( t值分别为-3.52、-5.92, P<0.01);持续镇痛组患者伤后第2、3个24 h较伤后第1个24 h的补液系数( t值分别为35.64、33.64, P<0.01)、血乳酸值( t值分别为9.86、12.56, P<0.01)变化与间断镇痛组相似,每小时尿量仅在伤后第3个24 h明显多于伤后第1个24 h( t=-3.07, P<0.01)。2组患者均较少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心动过缓、瘙痒等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出现骨骼肌强直、呼吸抑制、药物成瘾性;持续镇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间断镇痛组相似( χ 2=0.08, P>0.05)。   结论   持续目标导向性镇痛可有效缓解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且对容量负荷影响较小,可辅助纠正休克期缺血缺氧状态,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
论著
复合人表皮干细胞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赵小红, 郭熠城, 陈泓豪, 李雪, 王颖, 倪文强, 邢孟秋, 张锐, 余时沧, 潘银根, 詹日兴, 罗高兴
2022, 38(1): 45-5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20-00418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人表皮干细胞(ESC)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数码相机拍照观察猪ADM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猪ADM中细胞残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猪ADM表面结构,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猪ADM二级结构,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分析猪ADM粒径,采用纳米粒度电位仪分析猪ADM电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猪ADM在培养基中放置30 min、1 d、5 d的形态(样本数为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猪ADM分为5 min组、10 min组、20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120 min组,常温静置相应时间,称量法计算吸水量(样本数为3);将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Fb)分为仅有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和另加入相应终质量浓度的ADM浸提液的50.0 g/L ADM浸提液组、37.5 g/L ADM浸提液组、25.0 g/L ADM浸提液组、12.5 g/L ADM浸提液组、6.5 g/L ADM浸提液组,分别于培养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样本数为5);将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红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超纯水组及添加相应终质量浓度猪ADM浸提液的5 mg/mL ADM浸提液组、10 mg/mL ADM浸提液组、15 mg/mL ADM浸提液组,于反应3 h,采用酶标仪检测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代表猪ADM血液相容性(样本数为3)。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7月收治的1名6岁健康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中分离培养ES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混合培养法构建复合ESC的猪ADM(以下简称ESC/ADM)颗粒,培养3 d后采用HE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SC/ADM复合效果。将36只7~8周龄雄性无胸腺裸鼠分成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每组9只,并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伤后即刻,创面均一次性采用相应试剂处理。分别于伤后1、7、11、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3);伤后7 d,行HE染色观察创面上皮化情况并测量未上皮化长度(此处及以下样本数均为4);伤后11 d,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胶原沉积和真皮化情况并计算创面切面真皮面积,行免疫荧光染色并计算创面表达ESC特异性标志物CD49f的细胞数,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创面移植ESC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 t检验。   结果   猪ADM为白色微粒状,内部无细胞存在,由网状结构组成,结构排列无序,表面粗糙;猪ADM分别在1 659、1 549、1 239 cm -1波数处出现吸收峰;猪ADM在溶液中主要粒径分布在500~700 nm;猪ADM表面带负电荷。放置30 min、1 d、5 d,猪ADM均形态相对稳定;放置30~120 min猪ADM吸水量保持相对高水平。6.5 g/L ADM浸提液组、12.5 g/L ADM浸提液组、25.0 g/L ADM浸提液组小鼠胚胎Fb在培养24 h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级。反应3 h,超纯水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15 mg/mL ADM浸提液组( t值分别为8.14、7.96, P<0.01)。第4代细胞常规培养3 d形态呈鹅卵石样且低表达CD71和高表达CD49f的被鉴定为ESC。猪ADM颗粒上有ESC附着、生长。伤后1 d,单纯PBS组、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大小基本一致。伤后7、11、15 d,各组裸鼠创面收缩,其中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收缩明显。伤后7 d,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83、4.72, P<0.05或 P<0.01);伤后11 d,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4.86, P<0.01);伤后15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71、2.90、3.23, P<0.05)。伤后7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未上皮化长度分别为(816±85)、(635±66)、(163±32)μm,明显短于单纯PBS组的(1 199±43)μm( t值分别为5.69、10.19、27.54, P<0.01)。伤后11 d,单纯ADM组、单纯ESC组、ESC/ADM组裸鼠创面切面真皮面积明显大于单纯PBS组( t值分别为27.14、5.29、15.90, P<0.01);单纯ADM组和ESC/ADM组裸鼠创面的胶原生成比单纯PBS组明显,单纯ESC组和单纯PBS组相近。伤后11 d,单纯ESC组和ESC/ADM组裸鼠创面中CD49f表达阳性数量分别为(135±7)、(185±15)个,GAPDH的mRNA表达阳性;单纯PBS组、单纯ADM组裸鼠创面均无CD49f、GAPDH的mRNA表达。   结论   ESC/ADM颗粒能够促进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这可能与其提高了ESC移植后的存活率和ADM促进了真皮结构重排、血管新生有关。
早期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
徐龙, 胡伦阳, 王宝丽, 周华, 于少硕, 伍国胜, 孙瑜, 王光毅
2022, 38(1): 57-6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18-00417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LPR)的变化趋势及特点,探讨LPR对患者预后的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4例,其中男181例、女63例,年龄(44±16)岁,烧伤总面积为60.0%(42.0%,85.0%)体表总面积。收集患者入院后第1、2、3天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并计算LPR,分析患者入院3 d内LPR的变化趋势。对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LPR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或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入院后第1天的LP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找到LPR的最佳临界值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高LPR组(136例)和低LPR组(108例),比较2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28 d内脱机时间、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预测2组患者入院90 d内存活率差异。对数据行Student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 2检验。   结果   入院3 d内,患者的LPR基本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入院后第2、3天患者的LPR分别为8.6(5.3,14.4)、8.6(4.9,13.7),均明显高于入院后第1天的6.3(4.2,9.8), Z值分别为-4.25、-3.43, 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LPR均为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3、1.73、1.31、4.74、3.1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1~1.06、1.40~2.13、1.21~1.42、1.62~13.86、1.41~6.88,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LPR均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6、1.36、2.8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3~1.09、1.19~1.55、1.02~7.97, P<0.05或 P<0.01)。入院后第1天LPR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95%置信区间为0.51~0.71, P<0.05),最佳临界值为5.8,对应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52%。高LPR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低LPR组( Z值分别为-3.06、-3.19, χ 2值分别为5.42、11.64、8.45, P<0.05或 P<0.01);高LPR组患者的28 d内脱机时间明显短于低LPR组( Z=-2.98, 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LPR组患者入院90 d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LPR组( χ 2=8.24, P<0.01)。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LPR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患者入院后第1天的LPR与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及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且为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入院后第1天的LPR与患者入院90 d内的存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大面积烧伤危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疙瘩与其周围正常皮肤水屏障功能的差异及其相关机制
于磊, 杨雅婷, 刘伟
2022, 38(1): 63-6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27-00156
摘要:
  目的   比较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与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皮肤水屏障功能的差异并初步探索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诊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48岁。接诊当日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定30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对5例患者瘢痕疙瘩修复术后的瘢痕疙瘩皮肤及其周围正常皮肤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测表皮厚度,取其中3例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瘢痕疙瘩皮肤及正常皮肤细胞角蛋白10、内披蛋白和聚丝蛋白的表达。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或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   接诊当日,30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TEWL为9.0(6.9,13.4)g·m -2·h -1,正常皮肤的TEWL为8.1(6.4,18.1)g·m -2·h -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4, P>0.05)。瘢痕疙瘩修复术后,5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表皮厚度为(194±44)μm,明显厚于正常皮肤的(44±11)μm( t=6.88, P<0.01);且瘢痕疙瘩区域均存在角质形成细胞(KC)数量增多、正常皮肤的表皮脊结构缺乏、表皮明显增厚等现象。瘢痕疙瘩修复术后,3例患者瘢痕疙瘩皮肤细胞角蛋白10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 t=8.50, P<0.01),而瘢痕疙瘩皮肤表皮的内披蛋白和聚丝蛋白表达均与正常皮肤相近( t值分别为0.07、0.96, P>0.05)。   结论   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疙瘩皮肤组织中存在KC增多、表皮增厚的现象,但瘢痕疙瘩区域的水屏障功能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相近,TEWL可能并不是影响瘢痕疙瘩持续发展的主要机制。
论著·护理专栏
烧伤患者康复期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王兰, 姚倩, 张玉萍, 夏一兰, 辜燕, 周洪昌
2022, 38(1): 69-7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30-0050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烧伤患者康复期的真实体验,为烧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以“烧伤/烧伤患者、体验/认知/感受、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burn/burns、rehabilitation/recovery/survivor/survive、experience /views/perceptions/、qualitative/phenomenon/interview/grounded theor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Cochrane Library》,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探讨烧伤患者康复期真实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根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研究的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结果,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荟萃整合。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纳入文献的研究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等8个国家,研究方法主要为现象学研究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成年烧伤患者。共提炼出46个明确的主题,归纳总结后形成10个新的类别,最终合成3个整合结果,包括烧伤患者承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生活常态被打破;烧伤患者获得创伤后成长,能够通过积极调整来应对生活困境;烧伤患者存在多重需求。   结论   烧伤患者在康复期经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渴望获得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医护人员、社会团体及家庭成员应关注不同特征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体验及需求,构建多方位社会支持系统以助力患者重返社会,重塑新生活。
创面修复
基于供区保护理念的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在头部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郭鹏飞, 王旭, 魏爱周, 孟庆楠, 周健, 高娅, 崔正军
2022, 38(1): 77-8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11-0047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供区保护理念的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在头部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5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皮巨大缺损伴颅骨外露的电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57(39±13)岁,全身多处伴深Ⅱ~Ⅳ度电烧伤,烧伤总面积为5%~14%体表总面积。患者头皮烧伤受损部位中,后枕部1例、顶枕部2例、颞顶部4例、额颞部1例;扩创后缺损面积为10 cm×9 cm~16 cm×14 cm,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22 cm×6 cm~30 cm×9 cm。皮瓣的动静脉与受区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皮瓣另一条静脉与受区浅表静脉吻合。皮瓣供区间断分层减张缝合。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供区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供瓣区愈合质量、是否有远期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8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区愈合良好,未见骨筋膜隔室综合征发生。7例患者随访3~12个月,1例失访。随访患者头部皮瓣外形良好,但存在秃发;供区可见线性瘢痕,位置隐蔽,感觉及运动功能与对侧无明显差异,未见肌疝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对头皮巨大缺损伴颅骨外露的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同时供区可以直接拉拢缝合,大大减少了对供区的损伤。
病例报告
阴囊至臀部高温钢筋贯通伤一例
郑舒芩, 缪玉兰, 何李润, 王斌尧
2022, 38(1): 81-8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17-00415
摘要:
2013年11月1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23岁经外院转入的阴囊至臀部高温钢筋贯通伤男性患者。入院后及早行会阴、右大腿、右臀部扩创缝合引流术,术中以1根吸痰管作为扩创引导标识以保证扩创方向及范围的准确性,切口予以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充分引流。术后第20天(入院后第25天),未愈合创面移植右大腿刃厚皮,加强术区引流及换药。伤后53 d,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后出院。本病例提示,早期清创后行VSD是治疗高温钢筋贯通伤的有效手段。
综述
竞争性内源性RNA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廖银友, 张丕红
2022, 38(1): 84-8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25-00498
摘要:
创面愈合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由于独特的生物创面环境,创面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治疗周期长、疗效欠佳,患者经济负担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cRNA)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假说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种RNA相互调控假说,该假说提出了不同RNA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ceRNA调控网络(ceRNET)将蛋白质编码mRNA的功能与ncRNA(如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假基因和环状RNA)的功能联系起来。最新的研究表明,ceRNA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为创面愈合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靶标。本文从ceRNET着手,系统综述各种ceRNA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的挑战,旨在深入探究ceRNA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
生物力学微环境通过调控细胞迁移促进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冷敏, 彭颖, 汪虹
2022, 38(1): 90-9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21-00419
摘要:
生物力学微环境是指细胞外的力学微环境中的多种力学信号,其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等组织学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进一步影响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细胞能否高效并快速地往创面中心迁移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生物力学微环境不仅可诱导细胞进行定向迁移,还可提高细胞的迁移速度。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细胞采取多种迁移模式,且受局部肌球蛋白收缩性和细胞外微环境等特殊模式支配;除了克服细胞外屏障,细胞还需通过局部物理机械力和信号与邻近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相互作用完成迁移,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研发各种基于改善生物力学微环境的生物材料,以期进一步促进细胞迁移从而加速创面愈合。本文就近年来生物力学微环境通过调控细胞迁移促进创面修复及相关生物材料开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水凝胶敷料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促愈合作用研究进展
陈跃华, 徐俊, 徐兰举, 张琳, 刘祥胜, 王淑芳
2022, 38(1): 95-9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827-00393
摘要: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发生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缩短预期寿命,又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糖尿病足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不足,组织工程的理念与方法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介绍了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导致糖尿病足创面难愈合的因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功能性水凝胶敷料,以及功能性水凝胶敷料用于治疗糖尿病动物皮肤创面的技术方法,并对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功能性水凝胶敷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学术信息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纪要
任颖炜, 钟宁, 官浩
2022, 38(1): 99-10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223-00421
摘要: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海南省医学会、海南省人民医院承办,《中华烧伤杂志》(现《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Burns & Trauma》杂志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于2021年12月14—16日在美丽的海口召开。本次会议继续围绕“一个中国,一个标准”的指导思想,遵循烧伤“精准化、同质化、舒适化治疗”的宗旨。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 1 638篇、电子壁报296篇,线上线下注册代表891人、线下参会人数近750人。本次会议围绕大会主题,采用院士主委论坛、医护康结合病例大赛、学科发展论坛、研习会(workshop)、手术录播等多种新颖形式探讨烧伤领域重点问题,会议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