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对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休克治疗的启发
郇京宁, 张利军
2022, 38(5): 401-40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323-00082
摘要:
微循环障碍是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近10年来,许多有关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都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大循环-微循环失偶联、血管低反应性以及微循环监测等方面。据此,该文讨论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烧伤患者,目的是提醒临床医师在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休克治疗过程中关注微循环改善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协调性。此外,随着精准、可靠的微循环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揭示大循环和微循环指标相结合的目标导向性休克复苏方案的临床意义。
论著·烧伤合并症及脏器功能损害
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陈宾, 汤文彬, 李孝建, 欧莎莉, 李欣滢, 肖逵, 王思思
2022, 38(5): 408-41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214-00026
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POA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危重烧伤成年患者,其中男173例、女54例,年龄19~83(43±14)岁。收集患者入院年份,并计算各年份中并发POAF患者所占百分比。根据患者是否并发POAF,将其分为POAF组(17例)和非POAF组(210例),收集POAF组患者每次并发POAF前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POAF的发生时间和次数,术后患者体温、血压、血红蛋白、血糖、血乳酸、脓毒症及电解质情况,POAF类型、持续时间及处理方式等资料;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等基础性疾病及脓毒症等一般资料情况;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次数、住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时间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和病死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对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的数据,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影响227例危重烧伤患者发生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2017—2021年危重烧伤患者并发POAF的百分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OAF组患者并发POAF前的手术方式以四肢切削痂术为主、手术时长(3.5±1.2)h、术中失血量(365±148)mL。POAF组患者并发POAF的时间多集中于伤后1周内的术后6 h内。POAF组患者共并发POAF 25次,其中大部分患者仅发生1次;POAF发生时,患者多合并有低体温、贫血、高血糖、高血乳酸、脓毒症以及电解质紊乱,较少患者合并低血压;POAF的持续时间为(5±3)h,均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数的POAF经胺碘酮干预后复律为窦性心律。2组患者均以火焰烧伤为主,其性别、年龄及入院时SOFA评分均相近(P>0.05);POAF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脓毒症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均明显高于/大于非POAF组(t=3.47,χ2值分别为7.4410.86、12.63、14.65、6.49、7.52,P<0.05或P<0.01)。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及脓毒症均为227例危重烧伤患者并发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45、0.04、3.06,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3~8.87、0.01~0.22、1.77~5.30,P<0.01)。与非POAF组相比,POAF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BICU时间均显著延长,手术次数明显增多,病死比例显著升高(Z=3.89,Z=2.57,t=3.41,χ2=3.72,P<0.05或P<0.01)。    结论   POAF为危重烧伤患者术后较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预后。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及脓毒症均是危重烧伤患者并发POAF的高危因素。
35例不同妊娠时期烧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周锦秀, 郭光华, 余刚, 洪慧莉, 谢卫国, 刘淑华
2022, 38(5): 415-42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214-00027
摘要:
  目的  总结不同妊娠时期烧伤患者的临床结局,探讨妊娠期烧伤的合理处理方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6月—2020年6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21例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妊娠烧伤患者。根据烧伤时的孕期,将35例患者分为妊娠早期组[18例,年龄(26±4)岁,孕期8(4,11)周]、妊娠中期组[10例,年龄(26±3)岁,孕期21(14,27)周]、妊娠晚期组[7例,年龄(30±5)岁,孕期32(29,35)周]。患者均接受液体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及多学科综合救治等治疗。统计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烧伤并发症、孕妇结局、胎儿结局、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分别有4、4、2例患者出现创面感染,有1、3、2例患者出现休克症状,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中有1例患者在清创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组孕妇最终均存活,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分别有9、8、6例患者的胎儿存活,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胎儿死产、足月产情况均相近(P>0.05);3组患者的胎儿流产和早产情况均差异明显(P<0.05或P<0.01),且妊娠早期组患者的胎儿流产最多、早产最少 3组患者中胎儿存活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妊娠早、中、晚期烧伤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及多学科综合救治等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孕妇及胎儿存活率。
沉默非肌肉肌球蛋白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内毒素/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尹希, 周万芳, 侯文佳, 范明枝, 伍国胜, 刘晓彬, 马琪敏, 王玉松, 朱峰
2022, 38(5): 422-43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212-00024
摘要:
  目的  探讨沉默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MⅡ)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细胞外基质(ECM)和肺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4只1周龄雄性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腔细胞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为BMMSC。取第3代BMMSC用于后续实验。取细胞,分为用含NMⅡ基因的小干扰RNA序列的pHBLV-U6-ZsGreen-Puro质粒转染的沉默NMⅡ组,转染空载质粒的空载组及未进行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预后72 h的NMⅡ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3)。取细胞,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另取细胞,用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Ⅰ)标记,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体外细胞标记情况。取2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ALI组、ALI+BMMSC组及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每组5只大鼠。对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鼠均给予LPS诱导ALI。造模后即刻,单纯ALI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入1 mL 1×107个/mL CM-DiⅠ标记的BMMSC、NMⅡ基因沉默的BMMSC,空白对照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点通过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干预后24 h,取肺组织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MSC肺内归巢情况。干预后24 h、1周、2周,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部炎症情况,行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并采用改良Ashcroft评分法对干预后2周肺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样本数为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干预后2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含量(样本数均为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干预后24 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样本数均为3),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干预后1周CD11b和含表皮生长因子样模块黏蛋白样激素受体1(EMR1)蛋白表达(样本数均为3)。 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及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  干预后72 h,沉默NMⅡ组细胞NM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组(P值均<0.01)。BMMSC呈长梭形,簇状生长形如旋涡;CM-DiⅠ体外成功标记BMMSC。干预后24 h,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内细胞归巢现象较ALI+BMMSC组更明显,而空白对照组和单纯ALI组大鼠肺内未见CM-DiⅠ标记的细胞。空白对照组大鼠干预后各时间点肺组织中均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LI+BMMSC组和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干预后24 h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单纯ALI组明显减少,且2组大鼠干预后1、2周肺泡壁变薄,局部肺组织有少量淤血。干预后1、2周,单纯ALI组、ALI+BMMSC组和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加重,但ALI+BMMSC组和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均较单纯ALI组显著改善。干预后2周,单纯ALI组、ALI+BMMSC组和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纤维化改良Ashcroft评分分别为(2.36±0.22)、(1.62±0.16)、(1.06±0.26)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30±0.21)分(P<0.01),ALI+BMMSC组和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纤维化改良Ashcroft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ALI组(P<0.01),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纤维化改良Ashcroft评分明显低于ALI+BMMSC组(P<0.01)。干预后2周,与单纯ALI组比较,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α-SM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4组大鼠肺组织MMP-2含量均相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ALI组大鼠肺组织MMP-9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单纯ALI组比较,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MMP-9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ALI组、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SOD、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单纯ALI组比较,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活性显著升高(P<0.05),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ALI+BMMSC组比较,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单纯ALI组比较,ALI+BMMSC组、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ALI+BMMSC组比较,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1周,与其他3组比较,ALI+沉默NMⅡ的BMMSC组大鼠肺组织CD11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4组大鼠肺组织EMR1蛋白表达均相近(P>0.05)。  结论  移植沉默NMⅡ基因的BMMSC能更明显改善LPS所致ALI大鼠肺组织ECM成分的活性,重塑其完整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减轻肺损伤和肺纤维化。
论著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特异性激活剂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大鼠穿支皮瓣血供的影响及其机制
邝依敏, 黄昕, 蒙旭昌, 顾舒晨, 张泽伟, 刘云菡, 骆申英, 昝涛
2022, 38(5): 434-44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19-00138
摘要:
  目的  分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激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功能及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作用,并探讨TRPV4激活对大鼠穿支皮瓣血流灌注和成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3~6代HUVEC进行实验,分为0.5 μmol/L 4α-佛波醇12,13-二癸酸酯(4αPDD)组、1.0 μmol/L 4αPDD组、3.0 μmol/L 4αPDD组、10.0 μmol/L 4αPDD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采用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的4αPDD及PBS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培养6、12 h细胞增殖活性。另取细胞分为PBS组、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同前处理并检测培养6、12、24、48 h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后12、24、48 h剩余划痕面积,并计算剩余划痕面积百分比;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培养24、48 h细胞迁移数量;采用成管实验检测培养4、8 h管状结构数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24 h细胞上皮钙黏素、神经钙黏素、Slug、Snail蛋白表达。体外实验每组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3。取36只8~10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瓣延迟组、4αPDD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均建立背部髂腰动脉穿支皮瓣模型。皮瓣延迟组大鼠仅于皮瓣移植术前1周行皮瓣延迟。4αPDD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不行皮瓣延迟,在术前10 min及术后24、48 h,分别经腹腔注射4αPDD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0(即刻)、1、4、7 d,行大体观察并计算术后7 d的皮瓣成活率;于术后1、4、7 d,采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检测皮瓣血流灌注;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皮瓣闭塞血管区域微血管密度。体内实验每组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12。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培养6、12 h,PBS组、0.5 μmol/L 4αPDD组、1.0 μmol/L 4αPDD组、3.0 μmol/L 4αPDD组、10.0 μmol/L 4αPDD组细胞增殖活性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12、24、48 h,PBS组、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增殖活性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后12 h,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剩余划痕面积百分比均与PBS组相近(P>0.05);划痕后24、48 h,与PBS组比较,3 μmol/L 4αPDD组细胞剩余划痕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83、2.79,P<0.05),1 μmol/L 4αPDD组细胞剩余划痕面积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培养24 h,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迁移数量均与PBS组相近(P>0.05);培养48 h,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迁移数量均明显多于PBS组(t值分别为6.20、9.59,P<0.01)。培养4 h,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管状结构数量均明显多于PBS组(t值分别为4.68、4.95,P<0.05或P<0.01);培养8 h,1 μmol/L 4αPDD组、3 μmol/L 4αPDD组细胞管状结构数量均与PBS组相近(P>0.05)。培养24 h,与PBS组比较,3 μmol/L 4αPDD组细胞上皮钙黏素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5.13,P<0.01),1 μmol/L 4αPDD组细胞上皮钙黏素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3 μmol/L 4αPDD组细胞神经钙黏素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4.93,P<0.01),1 μmol/L 4αPDD组细胞神经钙黏素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1 μmol/L 4αPDD组和3 μmol/L 4αPDD组细胞Slug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3.85、6.52,P<0.05或P<0.01);3 μmol/L 4αPDD组细胞Snail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4.08,P<0.05),1 μmol/L 4αPDD组细胞Snail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1 μmol/L 4αPDD组和3 μmol/L 4αPDD组细胞上皮钙黏素、神经钙黏素、Slug、Snail的蛋白表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d,3组大鼠皮瓣一般情况均良好;术后1 d,3组大鼠皮瓣远端均出现青紫肿胀;术后4 d,3组大鼠皮瓣肿胀消退、远端变成暗褐色、发生坏死,其中生理盐水组大鼠皮瓣坏死面积比4αPDD组和皮瓣延迟组大;术后7 d,3组大鼠皮瓣坏死面积基本稳定,其中皮瓣延迟组大鼠皮瓣远端坏死面积最小。术后7 d,4αPDD组[(80±13)%]和皮瓣延迟组[(87±9)%]大鼠的皮瓣成活率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70±11)%,t值分别为2.24、3.65,P<0.05或P<0.01]。术后1 d,3组大鼠皮瓣整体血流信号基本一致,闭塞血管区域的血流信号均相对较强,远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灌注不足。术后4 d,3组大鼠皮瓣存活区与坏死区分界渐清晰,闭塞血管区域的血流信号增强,其中生理盐水组大鼠皮瓣远端低灌注区范围大于皮瓣延迟组和4αPDD组。术后7 d,3组大鼠皮瓣整体的血流信号基本稳定,其中皮瓣延迟组和4αPDD组大鼠皮瓣闭塞血管区域及整体血流信号强度均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术后7 d,4αPDD组和皮瓣延迟组大鼠皮瓣闭塞血管区域中的微血管密度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t值分别为4.11、5.38,P<0.01)。  结论  TRPV4激活后可能通过EndMT机制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成管,从而增加穿支皮瓣的血流灌注、闭塞血管区域微血管密度,提高皮瓣成活率。
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对大面积烧伤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股四头肌和步行能力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吴坤平, 陈佩, 茹天峰, 袁林, 罗皓, 谢卫国
2022, 38(5): 447-45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21-00060
摘要:
  目的  探讨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对大面积烧伤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股四头肌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男16例、女4例,年龄(45±10)岁]和联合训练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9±8)岁]。对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关节松动、下肢力量训练、步行能力训练和压力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训练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针对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股四头肌厚度,采用便携式肌力测试仪测试股四头肌肌力,采用6 min和10 m步行测试检测步行能力,应用改良李克特量表评估患者对训练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治疗2个月后,联合训练组患者股四头肌厚度为(3.76±0.39)cm,明显大于常规训练组的(3.45±0.35)cm(t=2.67,P<0.05);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股四头肌厚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99、8.62,P<0.01)。治疗2个月后,联合训练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大于常规训练组(Z=2.69,P<0.01);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股四头肌肌力均明显大于治疗前(Z值分别为3.92、3.92,P<0.01)。治疗2个月后,联合训练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为(488±39)m,明显长于常规训练组的(429±25)m(t=5.66,P<0.01);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长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13.16、17.92,P<0.01)。治疗2个月后,联合训练组患者10 m步行时长明显短于常规训练组(t=3.20,P<0.01);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10 m步行时长均明显短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7.21、13.13,P<0.01)。治疗2个月后,联合训练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Z=3.14,P<0.01);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Z值分别为3.98、4.04,P<0.01)。  结论  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大面积烧伤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股四头肌厚度、肌力以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
夏成德, 薛继东, 邢培朋, 郭海娜, 曹大勇, 谢江帆, 韩大伟, 狄海萍
2022, 38(5): 454-461.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507-00172
摘要:
    目的   探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男性患儿,年龄4~12岁,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为Ⅱ度者10例、Ⅲ度者8例,均应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于额顶部埋置1个额定容量为300~500 mL的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6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1~3.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皮瓣转移,其中皮瓣面积为18 cm×9 cm~23 cm×13 cm,瘢痕切除、挛缩松懈后继发创面面积为16 cm×8 cm~21 cm×11 cm。3~4周后行Ⅲ期皮瓣断蒂及蒂部复位。记录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皮瓣血管蒂类型,Ⅱ期术后皮瓣存活及瘢痕整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年颈部活动度和颈颏角,随访术后颈部外观、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   患儿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为300 mL者6例、400 mL者9例、500 mL者3例,注射生理盐水量630~1 500 mL。13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双蒂、5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单蒂。17例患儿皮瓣全部存活,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均一次性整复;1例患儿单蒂皮瓣Ⅱ期术后远端血运欠佳,坏死长度约2.5 cm,术后10 d去除远端坏死组织,重新调整皮瓣位置后创面完全封闭。术后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儿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矫正且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颏颈外观良好,术后1年颈部前屈活动度、后屈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和颈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43.10、22.64、27.96、20.59、88.42,P<0.01)。额部供瓣区切口位于发际线内,瘢痕轻微且隐蔽。扩张器置入部位未观察到颅骨凹陷等并发症,患儿家属对整复效果满意。    结论   采用额顶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能够明显改善颈部外观和功能,术后瘢痕挛缩不易复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
Vγ4T细胞在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刘中阳, 程旭, 张景霞, 张建文, 郭丽丽, 李广帅, 史珂
2022, 38(5): 462-47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09-00523
摘要:
    目的   探讨Vγ4T细胞在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86只8~12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以下简称野生型小鼠)进行后续实验。取5只野生型小鼠,从其腋窝淋巴结分离Vγ4T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取42只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雷帕霉素建立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模型,用于后续实验。取18只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创伤组、创伤+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抑制剂组(每组6只),将后2组小鼠背部制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模型下同),创伤+CCL20抑制剂组小鼠伤后连续3 d于创缘皮下注射CCL20抑制剂,另取6只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建立创面模型作为雷帕霉素+创伤组,伤后3 d,采用酶消化法提取各创伤小鼠创周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皮细胞中Vγ4T细胞的百分比。于适宜时间点取正常对照组小鼠背部正常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同前进行检测。取5只野生型小鼠建立创面模型,伤后3 d,提取创周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将细胞群分为Vγ4T细胞、Vγ3T细胞及γδ阴性细胞,分别设为Vγ4T细胞组、Vγ3T细胞组及γδ阴性细胞组(均与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混合),以单纯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为黑色素瘤细胞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表达情况(样本数为6)。取30只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建立创面模型,伤后即刻分为进行相应注射处理的单纯Vγ4T细胞组与Vγ4T细胞+IL-22抑制剂组以及注射PBS的雷帕霉素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野生型小鼠建立创面模型并注射PBS作为野生型对照组。各组小鼠均连续注射6 d,伤后1、2、3、4、5、6 d于当日注射后计算4组小鼠创面面积百分比。分别取6只野生型小鼠和6只应用雷帕霉素的小鼠建立创面模型,作为野生型组和雷帕霉素组,伤后3 d,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小鼠创周表皮组织中IL-22、CCL20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取Vγ4T细胞,分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和用雷帕霉素处理的雷帕霉素组,培养24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细胞中IL-22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样本数为6)。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Kruskal-Wallis H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单纯创伤组小鼠伤后3 d创周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中Vγ4T细胞百分比为0.66%(0.52%,0.8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中的0.09%(0.04%,0.14%),Z=4.31,P<0.01;雷帕霉素+创伤组及创伤+CCL20抑制剂组小鼠伤后3 d创周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中Vγ4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25%(0.16%,0.37%)、0.24%(0.17%,0.35%),均较单纯创伤组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2.27、2.25,P<0.05)。Vγ4T细胞组细胞中IL-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Vγ3T细胞组、γδ阴性细胞组、黑色素瘤细胞对照组(Z值分别为2.96、2.45、3.41,P<0.05或P<0.01)。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对照组小鼠伤后1~6 d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增大(P<0.01),Vγ4T细胞+IL-22抑制剂组小鼠伤后1 d及伤后3~6 d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增大(P<0.05或P<0.01)。与雷帕霉素对照组比较,单纯Vγ4T细胞组小鼠伤后1~6 d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单纯Vγ4T细胞组比较,Vγ4T细胞+IL-22抑制剂组小鼠伤后3~6 d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增大(P<0.05或P<0.01)。伤后3 d,与野生型组比较,雷帕霉素组小鼠创周表皮组织中IL-2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t值分别为-7.82、-5.04,P<0.01)、CCL20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t值分别为-7.12、-5.73,P<0.01)均显著下降。培养24 h,雷帕霉素组Vγ4T细胞中IL-2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7.75、-6.04,P<0.01)。    结论   在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中,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CCL20表达使CCL20趋化系统受损导致Vγ4T细胞向表皮的募集减少,并同时抑制Vγ4T细胞分泌IL-22从而减缓创面愈合速度。
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机制
王畅, 陈炜, 王宝家
2022, 38(5): 471-48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20-00484
摘要: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和信号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4~6代人皮肤HSFb用于后续实验。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1、1×10-1、1×10-2、1×10-3、1×10-4、1×10-5、1×10-6 mg/mL阿魏酸钠共培养48 h,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阿魏酸钠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样本数为6。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0.1、0.2、0.3、0.4 mg/mL的阿魏酸钠共培养24、48、72、96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样本数为3)。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相应终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003 mg/mL阿魏酸钠组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培养72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样本数为5),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微观形态(样本数为3),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样本数为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磷酸化Smad7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  结果  阿魏酸钠的LC50为0.307 5 mg/mL。培养24~96 h,4个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培养72 h达到最高,选择72 h作为后续实验的处理时间。培养72 h后,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0.57±0.06、0.53±0.04、0.45±0.0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69±0.06(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用阿魏酸钠处理的3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或断裂、裂解,染色质丢失,胞质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局部逐渐空泡化。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 05或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 01),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 05),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TGF-β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 05或P<0. 01),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磷酸化Smad7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  结论  阿魏酸钠可通过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的表达,协同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共同发挥抑制人皮肤HSFb增殖和促进人皮肤HSFb凋亡的作用。
综述
烧伤创面深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一嘉, 吴鹏, 安纲, 方秋, 郑佳, 王一兵
2022, 38(5): 481-48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518-00195
摘要:
烧伤创面深度的准确诊断对评估烧伤患者病情的预后尤为重要,以往对于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常依赖医师的主观判断,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烧伤创面深度的判定手段也获得了更新。该文主要汇总了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激光多普勒成像、激光散斑衬比成像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烧伤创面深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比较这些技术的优点与不足,为烧伤创面深度的精确诊断提供思路。
虚拟现实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李恒嫦, 李杰辉, 卢维, 贺璇
2022, 38(5): 486-49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805-00270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各大医学领域,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创面修复领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缓解急慢性创面引起的疼痛,较好地疏导创面患者的心理焦虑,进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该文就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手段在创面修复中的疼痛治疗、心理治疗、功能康复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该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并对该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王一希, 陈俊杰, 岑瑛, 李正勇, 张振宇
2022, 38(5): 491-49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18-00057
摘要:

糖尿病创面形成的病理机制是导致糖尿病创面愈合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难愈的糖尿病创面为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来源于干细胞的外泌体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促组织再生能力及更多的临床优势,逐渐在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SC-EXO)通过参与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各个过程,促进创面愈合。该文就导致糖尿病创面愈合困难的病理机制、ADSC-EXO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1-磷酸鞘氨醇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梦琰, 崔培, 辛海明
2022, 38(5): 496-50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703-00234
摘要:
1-磷酸鞘氨醇(S1P)是磷脂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维持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等作用。最新研究显示,S1P能够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及其引起的炎症等,但在使用剂量上仍需斟酌。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等特点,且在造血、免疫调控、组织修复方面具有优势,已成为新兴疗法,对ALI有潜在治疗作用。S1P能促进MSC分化,并参与免疫调节,而MSC能够调节机体内S1P的稳态,二者的协同作用为ALI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该文对S1P的产生及生物学功能、S1P受体及信号通路、S1P对ALI的治疗效果及S1P与MSC联合治疗AL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S1P靶点药物治疗ALI及寻找新的ALI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