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1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
彭毅志
2015, 31(4): 241-24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1
摘要:
并发症与危重烧伤救治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特重度烧伤患者肝功能损害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情况分析
卞徽宁, 赖文, 郑少逸,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马亮华, 李汉华, 陈华德
2015, 31(4): 244-2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2
摘要: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特重度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为HBV感染特重度烧伤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4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54例HBsAg阳性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性别、入院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情况、入院时HBV DNA情况、治疗过程中是否并发脓毒症进行分类,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肝功能损害或者HBV再激活。对数据行χ2检验。 结果 (1)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达85.2%(46/54)。男性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例为35/38,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11/16,χ2=...
严重烧伤早期间歇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防治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郭万里, 雷晋, 段鹏, 马晓明
2015, 31(4): 248-25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间歇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P)防治脓毒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液净化组,各20例。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伤情按严重烧伤救治原则进行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3、5、7 d分别行间歇性血液滤过联合HP治疗1次,每次6~8 h。伤后3、5、7、10、14 d,记录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尿素氮、肌酐,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IL–6、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采用显色基质鲎试...
统一创面手术方案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
汤文彬, 李孝建, 邓忠远, 张志, 张旭辉, 张涛, 钟晓旻, 陈宾, 刘昌玲
2015, 31(4): 254-25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统一创面手术方案对大面积深Ⅱ~Ⅲ度(以下简称深度)烧伤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2007年7月–2012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137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按深度创面面积分类统一手术(统一方案组),其中小于51%TBSA者57例,分期行切削痂+自体网状皮移植;51%~80%TBSA者52例,分期行切削痂+自体网状皮和/或小皮片移植、切削痂+大张异体皮覆盖+去除异体皮后自体网状皮和/或小皮片移植;大于80%TBSA者28例,分期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大张异体皮覆盖、切削痂+自体小皮片移植和/或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将笔者单位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20例未按统一手术方...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递增法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犬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罗杰, 郭光华, 朱峰, 付忠华, 廖新成, 刘名倬
2015, 31(4): 259-26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5
摘要: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呼气末正压递增法(IP)和单纯HFOV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犬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12只健康雄性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OV组和HFOV+IP组,每组6只。常规机械通气后将犬造成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随后分别行相应通气治疗8 h。治疗结束后立即心脏采血收集血浆标本,检测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之后处死犬,取部分心肌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每克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取部分心肌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取部分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缺氧情况;取部分心肌组织行生物素-链霉亲...
Meek植皮术修复儿童严重烧伤创面的效果
叶胜捷, 张文振, 陈如俊, 庞淑光, 方声教
2015, 31(4): 264-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6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Meek植皮术修复儿童严重烧伤创面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51例严重烧伤患儿病历资料,根据患儿采用手术方式为Meek植皮术或邮票皮移植术分为Meek植皮组27例和邮票植皮组24例。统计分析2组患儿的供皮面积、每1%TBSA植皮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 d皮片成活率、治疗费用及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或t检验。 结果 Meek植皮组患儿供皮面积为(3.1±1.8)%TBSA,明显少于邮票植皮组的(9.3±2.0)%TBSA(t=7.985,P<0.05);每1%TBSA植皮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下体液容量调控对严重烧伤患者术中组织氧合灌注的影响
陈熹, 张建忠
2015, 31(4): 267-27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7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监测下体液容量调控,对严重烧伤患者术中组织氧合灌注的影响。 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Ⅱ~Ⅳ级的严重烧伤全身麻醉下行切削痂植皮术患者。根据当时的监测方法,2013年9月以前收治的25例患者术中根据ScvO2进行容量调控(单一调控组),当ScvO2≤0.70时,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输液内容及液体量下同);如同时存在血细胞比容小于0.30,输含悬浮红细胞400 mL+新鲜冰冻血浆200 mL成分血(输血时机及血量下同)。2...
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在烧伤合并肺挫伤兔复苏治疗中的作用
李钢, 李小兵, 刘子健, 刘光晶, 樊军, 李莹
2015, 31(4): 270-27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8
摘要:
目的 观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烧伤合并肺挫伤兔早期复苏治疗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将20只新西兰白兔制成烧伤合并肺挫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组和对照组,各10只。伤后即刻,PS组兔通过仰卧、左侧卧和右侧卧3种体位经气管套管侧口,均匀注入浓度为12 mg/mL的PS(100 mg/kg),对照组兔同前注入与PS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伤前、伤后即刻及伤后4、12、24、48 h,血气分析仪测定2组兔PaO2和PaCO2,ELISA法测定血清、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6浓度。伤后48 h处死兔,行肺组织大体和病理学观察。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 (1)伤后4、...
黄芪多糖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黄能, 詹剑华, 罗锦花, 钟林
2015, 31(4): 274-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9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中IL–1、IL–6、IL–8、TNF–α和IL–10的影响。 方法 取12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烫伤组和烫伤+黄芪多糖组,每组40只。假伤组模拟致伤,其余2组大鼠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自伤后2 h起,假伤组、烫伤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烫伤+黄芪多糖组每日腹腔注射25 mg/mL黄芪多糖溶液2 mL。伤后1、3、7、14 d,每组各取10只大鼠收集腹主动脉血,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6、IL–8、TNF–α和IL–10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1)除烫伤+黄芪多糖组...
烧伤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四例
崔永珍, 孙志刚, 邱广伟, 王娟, 范宝玉
2015, 31(4): 277-27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0
摘要:
严重烧伤急救中双人护理流程的设计与应用
吴巍巍, 郭放, 李聪, 徐晓川, 张芜茗, 李虹彦
2015, 31(4): 278-2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1
摘要:
科技快讯
严重炎症反应和感染中血红素结合蛋白的作用
杨子晨, 彭毅志(审校者)
2015, 31(4): 247-2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101
摘要:
急性烟雾吸入羊早期肺 18F–脱氧葡萄糖的摄取与通气–灌注不协调
冯胜娟, 贾赤宇(审校者)
2015, 31(4): 266-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103
摘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烧伤患者体内黏菌素药代动力学情况
杨子晨, 彭毅志(审校者)
2015, 31(4): 279-2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102
摘要:
论著
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策略
冯少清, 苏薇洁, 喜雯婧, 闵沛如, 濮哲铭, 张艳, 章一新
2015, 31(4): 280-28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2
摘要:
目的 探讨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策略。 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按颈部下唇唇红缘–颌上区、颌下区、颈前区3个解剖学亚单位的不同要求,对颈部挛缩瘢痕进行相应松解,后行颈阔肌松解术,部分颏部发育短小患者行水平截骨颏成形术。依据覆盖颈部创面的皮肤组织与创周皮肤组织的色泽、质地、厚度等尽可能接近的相似性原则,除学龄前患儿行皮片移植外,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局部皮瓣、邻位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瘢痕松解及颈阔肌松解术;9例患者行水平截骨颏成形术;32例患者采用局部扩张皮瓣,7例患者采用邻位皮瓣,11例患者采用游离皮瓣,15例...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欧阳净, 熊丽蓉, 冯伟, 孙凤军, 陈勇川
2015, 31(4): 285-2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3
摘要: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简称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肽合成仪合成抑制肽,其纯度为96.8%、相对分子质量为874.4。(1)采用终浓度为1~256 μg/mL的抑制肽培养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下同)菌液,不含菌液的M-H肉汤为空白对照,观察抑制肽对该菌的MIC(样本数为3)。(2)采用含终浓度为16、32、64、128、256 μg/mL抑制肽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相应浓度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从培养即刻起每小时观察该菌的生长情况(结果以吸光度值表示),绘制该菌...
短篇论著
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吕大伦, 徐姝娟, 丁伟, 王合丽, 张炜, 李子虎, 王帅
2015, 31(4): 290-29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4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 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集笔者单位收治的145例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等2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WHONET 5.5统计软件分析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结果 共检出246株病原菌,36种菌种。菌株中革兰阳性菌68株,占27.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
大鼠小面积浅Ⅱ度烫伤创面早期外用壳聚糖成膜后冷疗镇痛效果观察
黄惠民, 鲍同柱, 卢丽艳, 赵龙桃, 王甲汉
2015, 31(4): 293-2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5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小面积浅Ⅱ度烫伤创面早期外用壳聚糖成膜+冷疗后,其疼痛强度和血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方法 将7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烫伤组、喷膜组、冷疗组和喷膜+冷疗组,每组15只。假伤组大鼠模拟致伤,后4组大鼠右后腿造成4%TBSA浅Ⅱ度烫伤。伤后即刻,假伤组和单纯烫伤组大鼠不行处理,喷膜组大鼠创面外喷壳聚糖喷剂,冷疗组大鼠创面于15 ℃冷水中浸浴30 min,喷膜+冷疗组大鼠创面外喷壳聚糖喷剂成膜后于15 ℃冷水中浸浴30 min。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及持续时间并进行疼痛行为学评分。伤后1.0、1.5、2.5 h,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根据疼痛行为学评分和持续时间计...
冷疗对小儿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
陈卡娜, 杨明忠, 钟丽军, 徐琴, 狄建华
2015, 31(4): 295-2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6
摘要:
目的 研究伤后数小时内行不同方法冷疗对小儿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 方法 笔者单位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240例1~2岁1%~4%TBSA深Ⅱ度烧伤患儿,其中不超过伤后30 min、伤后大于30 min且小于或等于1 h、伤后大于1 h且小于或等于2 h、伤后大于2 h且小于或等于3 h入院者各60例,分别设为伤后30 min组及伤后1、2、3 h组。根据家属意愿和患儿接受程度,每组患儿采用3种方法处理创面,各20例。(1)常规治疗:常规清洗创面,外涂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后以无菌敷料包扎。(2)自来水冲洗:以流动自来水冲洗创面20 min后常规治疗。(3)冰袋冷敷:常规治疗后以冰...
组织瓣修复下肢深度创面的效果及功能康复分析
王春华, 方林森, 余又新, 胡德林, 徐庆连
2015, 31(4): 297-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7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肢深度创面的组织瓣修复效果及功能康复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不同原因导致的下肢深度创面患者50例,共57个创面,扩创后创面面积1 cm×1 cm~29 cm×14 cm,且均有不同程度深部组织外露。采用14个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皮瓣、4个隐动脉皮瓣、3个外踝上腓动脉穿支皮瓣、10个腓浅动脉穿支皮瓣、3个足背动脉皮瓣、1个胫骨前肌肌皮瓣、1个腓肠肌肌皮瓣、1个阔筋膜张肌肌皮瓣、5个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个筋膜皮瓣、10个局部旋转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5 cm×1.5 cm~30.0 cm×15.0 cm。术后进行相应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观察...
成批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金少华, 李传吉, 张龙, 邓兴旺, 齐旭辉, 梁根秀, 黄涛
2015, 31(4): 300-3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8
摘要:
目的 分析成批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将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16例成批烧伤患者与同期361例非成批烧伤患者分别设为成批组与非成批组。2组患者共收集1 571份临床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用Sensititre细菌真菌鉴定板条和荧光法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用Sensititre药敏板检测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2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和标本来源分布情况,检出率居前3位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居前3位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各年度分布情况,各年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
血清降钙素原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
沈江涌, 马强, 杨智斌
2015, 31(4): 304-3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9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 方法 笔者单位2010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且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71例,根据血细菌培养结果及革兰染色法鉴别情况分为革兰阳性菌组38例和革兰阴性菌组33例。统计2组患者烧伤脓毒症确诊时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及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半定量法测定的PCT水平。对数据行χ2检验和t检验。 结果 2组患者脓毒症确诊时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水平均相近(t值为–0.273~1.443,P值均大于0.05)。革兰阳性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分别为(242±11)×109/...
经验交流
小指尺侧固有动脉皮瓣修复小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八例
金文虎, 孙广峰, 魏在荣, 王达利, 聂开瑜, 祁建平, 张子阳
2015, 31(4): 306-3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0
摘要: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
唐修俊, 魏在荣, 王波, 王达利, 孙广峰, 邓呈亮, 吴必华
2015, 31(4): 308-3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1
摘要:
游离背阔肌肌瓣结合中厚皮移植修复大面积全层头皮缺损九例
肖海涛, 王怀胜, 刘晓雪, 许学文, 陈俊杰, 庞梦茹, 岑瑛
2015, 31(4): 310-31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2
摘要:
讲座
烧伤患者的影像资料管理
韩军涛, 谢松涛, 计鹏, 胡大海
2015, 31(4): 312-31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3
摘要:
综述
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赵景春, 薛岩, 于家傲, 石凯, 咸春静, 周鑫
2015, 31(4): 315-31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4
摘要:
学术信息
第十二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谢秋红, 戴竟, 王珅, 王旭
2015, 31(4): 318-31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5
摘要:
2015年《中华烧伤杂志》编委工作会纪要
戴竟, 谢秋红, 王珅, 王旭
2015, 31(4): 320-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2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