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2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难愈性创面治疗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杨红明
2016, 32(4): 193-19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1
摘要:
专家述评
烧伤创面的个性化治疗
徐庆连, 夏正国
2016, 32(4): 196-1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2
摘要:
科技快讯
烧伤深度自动化诊断系统
彭天元(译者), 徐庆连(审校者)
2016, 32(4): 197-1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101
摘要:
脂肪和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改善热损伤后创面愈合
彭天元(译者), 徐庆连(审校者)
2016, 32(4): 203-2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102
摘要: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对糖尿病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彭天元(译者), 徐庆连(审校者)
2016, 32(4): 203-2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104
摘要:
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烧伤创面愈合
彭天元(译者), 徐庆连(审校者)
2016, 32(4): 203-2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103
摘要:
创面修复
人工真皮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
刘洋, 张宜澜, 黄亚兰, 罗高兴, 彭毅志, 颜洪, 罗奇志, 张家平, 吴军, 彭代智
2016, 32(4): 198-2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3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真皮联合bFGF应用于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创面类型为瘢痕切除后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共102个创面。根据是否联合应用bFGF,将创面分为人工真皮组60个和人工真皮+bFGF组42个。人工真皮组Ⅰ期手术行瘢痕松解和切除或深度创面彻底清创,移植人工真皮,待人工真皮血管化完成时,行Ⅱ期手术移植自体刃厚皮修复创面。人工真皮+bFGF组的人工真皮先用bFGF浸泡30 min后再移植,其余手术方法同人工真皮组。统计2组创面手...
患指锯齿状指固有动脉神经蒂皮瓣联合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常树森, 金文虎, 魏在荣, 孙广峰, 王波, 邓呈亮, 唐修俊, 曾雪琴, 聂开瑜
2016, 32(4): 204-2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4
摘要:
目的 探讨患指锯齿状指固有动脉神经蒂皮瓣联合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共13指。扩创后患指创面面积为1.2 cm×0.8 cm~1.8 cm×1.5 cm,采用同指锯齿状指固有动脉神经蒂皮瓣联合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间断缝合。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及同指锯齿状指固有动脉神经蒂皮瓣切取面积分别为0.52~1.11、2.60~5.23 cm2。 结果 13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成活,获随访6~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重建后指端呈弧形,手指外观与正常手指一致,跨关节切...
P311和转化生长因子β 1相互作用及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张路, 李海胜, 姚智慧, 杨思思, 贺伟峰, 吴军, 罗高兴
2016, 32(4): 208-2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P311和TGF-β1在小鼠皮肤Fb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Fb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取P311野生型和P311基因敲除型C57BL/6新生小鼠各5只,分离培养2种小鼠皮肤Fb。采用第2代Fb完成以下实验,每个实验重复3次。(1)取P311野生型小鼠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311过表达组,每组36孔。空白对照组每孔加入10 μL空载体腺病毒,P311过表达组每孔加入等效价P311腺病毒表达载体。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2组Fb的P311 mRNA及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
整合素连接激酶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病变及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周日兴, 李叶扬, 李罡, 林伟华, 孙敬恩, 周旺标
2016, 32(4): 216-2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6
摘要: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病变及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18只。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10 g/L链脲佐菌素(60 mg/kg),非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糖尿病组大鼠建模成功2周后,切除2组大鼠背部两侧2处2 cm×2 cm的全层皮肤致伤。伤后第1、3、7、10、14、21天,2组各取3只大鼠,对创面进行拍照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2组剩余15只大鼠于伤后第3、7、10、14、21天各取3只,切取背部的未致伤皮肤组织和创面中心组织。HE染色观察未致伤皮肤组织形态,测量全层皮肤和表皮的厚...
直流电场对BALB/c小鼠乳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定向迁移与排列的作用及其机制
刘杰, 任淅, 郭小伟, 孙寰博, 汤勇, 罗争辉, 张琼, 张东霞, 黄跃生, 张家平
2016, 32(4): 224-2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7
摘要:
目的 明确外源性直流电场对BALB/c小鼠乳鼠真皮Fb定向迁移与排列的作用,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取12只BALB/c小鼠乳鼠,分4批次,每批次取3只乳鼠背部皮肤培养真皮Fb,将第2代Fb以5×104个/mL接种于27块方形盖玻片。(1)实验1。取6块接种了第2代Fb的盖玻片(下同)分为加电组和假电组,各3块。于活细胞工作站内,加电组加电处理,电场强度为200 mV/mm,假电组模拟操作但不通电(下同),持续作用6 h,计算细胞增殖率。(2)实验2。取6块盖玻片同实验1分组并处理,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并分析电场作用6 h内细胞的运动轨迹;电场作用0(即刻)、1、2、3、4、5、6 h细胞迁...
弹力套用于头面部及上颈部植皮加压包扎21例
李峰, 冯光, 杨红明, 刘伟, 胡泉, 尹会男
2016, 32(4): 232-2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8
摘要:
第2~5指近节侧方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
王辉, 杨晓溪, 张剑锋, 贾松, 王伟, 王斌
2016, 32(4): 233-2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09
摘要:
隐动脉联合膝下内侧动脉供血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
肖潮, 孙广峰, 金文虎, 聂开瑜, 魏在荣, 祁建平, 王达利, 邓呈亮, 张子阳
2016, 32(4): 236-2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0
摘要:
Meek植皮联合大张皮移植在22例累及特殊部位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孔维昌, 夏正国, 刘强, 李兴照, 唐益忠, 蔡晨, 王春华, 余又新, 胡德林, 方林森, 周贤良, 徐庆连
2016, 32(4): 238-23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1
摘要:
微环境pH值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进展
田瑞瑞, 李娜, 魏力
2016, 32(4): 240-24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2
摘要:
论著
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方利, 王凡, 孙珂岱, 周涛, 龚雅利, 彭毅志
2016, 32(4): 243-24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共228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480例次总计5 026 d。(1)统计各例次置管后患者CR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计算千日感染率)及其所致病死率、细菌检出情况。(2)根据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致伤原因、吸入性损伤程度、置管部位、是否经创面置管、置管持续时间进行分类,统计各例次置管后患者CRI发生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缺氧人肠上皮细胞Slingshot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屏障功能的关系
张健, 王裴, 何雯, 王凤君
2016, 32(4): 249-25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4
摘要:
目的 研究缺氧对人肠上皮细胞Slingshot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屏障功能变化的关系。 方法 建立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单层细胞培养模型。取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部分,分别行缺氧处理0 h(即刻)及1、2、6、12、24 h,采用生物电阻测定仪测定细胞的跨上皮电阻(TER)。另取细胞同前行缺氧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带状闭合蛋白1(ZO-1)、咬合蛋白、闭合蛋白1及Slingshot-1、Slingshot-2、Slingshot-3的蛋白表达。另取细胞同前行缺氧处理,采用荧光法检测纤维状肌动蛋白及球状肌动蛋白含量。3项检测中,各时相点样本数分别为10、10、18。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
讲座
吸入性损伤气道开放方式与时机及适应证
罗奇志
2016, 32(4): 254-2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4.01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