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2卷  第6期

专家论坛
进一步重视特殊原因创面的精确评估
贾赤宇
2016, 32(6): 321-32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1
摘要:
专家述评
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精准治疗特殊原因创面
刘毅
2016, 32(6): 323-3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2
摘要:
科技快讯
局部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猪Ⅲ度烧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张园园(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6, 32(6): 325-3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101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烧伤创面处理中疼痛引起焦虑的作用
张同威(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6, 32(6): 325-3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102
摘要:
电烧伤后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骨质疏松症
张园园(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6, 32(6): 330-3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103
摘要:
特殊原因创面
外科干预治疗模式在窦道型结核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贾赤宇, 李鹏程, 程琳, 郑梦利, 金文波, 吴玉家, 常春娟, 张园园, 舒彬, 尹斌
2016, 32(6): 326-3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3
摘要:
目的 回顾性探讨外科干预治疗模式在窦道型结核性创面修复中的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窦道型结核性创面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5例。试验组患者首先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3周,采用磁共振成像结合三维重建软件精确评估创面;然后彻底切除窦道及其周围失活组织,并行VSD治疗(负压值为-26.6 kPa,持续吸引1~2周,每7天更换1次敷料);再通过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皮瓣覆盖创面。对照组患者首先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3周,然后于门诊常规换药处理,每3天更换1次敷料。2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6个月,并随访6~36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抗酸杆菌及结核肉芽肿检出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统计试验组患者的单条窦道率、2条窦道率、3条及以上窦道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有5例、2例创面检出结核杆菌,有8例、3例创面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有27例、4例创面呈典型结核肉芽肿表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8 4、0.154 4、1.000 0)。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9.6 d,明显短于对照组(94.4 d,χ2=12.986 0,P=0.000 3)。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2、1例患者复发结核性创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 0)。试验组38例患者中,单条窦道率为23.7%(9/38)、2条窦道率为28.9%(11/38)、3条及以上窦道率为47.4%(18/38)。 结论 应用"抗结核治疗+精确创面评估+清创术+VSD治疗+外科修复术"的外科干预治疗模式修复窦道型结核性创面,有助于在明确窦道走行的前提下制订最佳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治疗患者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和窦道的效果
郝岱峰, 冯光, 李涛, 褚万立, 陈泽群, 李善友, 张新健, 赵景峰, 赵帆
2016, 32(6): 331-3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4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持续负压伤口疗法(NPWT)治疗开胸术后切口不愈合伴胸骨骨髓炎和窦道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62例开胸术后切口不愈合伴胸骨骨髓炎和窦道患者,按是否采用PRP治疗,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纳入单纯NPWT组,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单纯NPWT组患者于清创手术后仅行持续NPWT(负压值为-15.96~-13.30 kPa);联合治疗组患者于清创手术后使用当天制备的PRP凝胶[PRP中血小板计数(1 450~1 800)×109/L,每次使用10~15 mL]填充窦道及创面,而后行持续NPWT。2组患者均每5天更换负压材料直到术后20 d,联合治疗组患者更换负压材料前补充PRP凝胶。记录2组患者窦道封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行二次修复手术例数及创面愈合后3个月内窦道复发例数及住院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χ2检验。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窦道封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8)、(27±13)、(43±13)d,均明显短于单纯NPWT组的(29±14)、(41±17)、(60±20)d,t值为3.88~4.67,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行二次修复手术例数明显少于单纯NPWT组(P<0.01)。2组患者窦道复发例数相近(P>0.05)。 结论 与单纯NPWT相比,PRP联合持续NPWT能有效治疗开胸术后切口不愈合伴胸骨骨髓炎和窦道的患者,显著缩短窦道封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避免二次修复手术;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损伤小、安全可靠。
痛风创面的综合治疗
王刚, 刘毅, 张鲜英
2016, 32(6): 336-3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5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痛风创面的疗效。 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痛风患者共10处创面。创面大小2.5 cm×0.5 cm~3.5 cm×2.5 cm。采用口服药物降尿酸,待血尿酸水平接近正常水平、创基条件改善明显后行手术清创。术中彻底清除失活及不健康组织,再经直接缝合或移植自体皮片修复创面;对创基条件不理想者覆盖异体皮,通过换药促进创面愈合。术后继续行降尿酸对症治疗,并辅以红光照射。 结果 8处创面术后2周愈合;2处创面通过换药术后1个月余愈合。随访5~8个月,痛风创面均未复发。 结论 联合内科降尿酸、外科手术清创、换药及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痛风创面,能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标。
示指残端截骨牵引转位再造拇指一例
侯春胜, 刘庆叶, 雷晋
2016, 32(6): 338-33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6
摘要:
晒黑灯致晒伤一例
王姗, 谢卫国
2016, 32(6): 340-3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7
摘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诊疗进展
孙威, 闵定宏, 郭光华
2016, 32(6): 341-34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8
摘要:
论著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俊聪, 胡超, 杨红明, 姚咏明
2016, 32(6): 345-3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9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笔者单位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植皮、营养支持等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每日2次,每次8×105 U,连续7 d。治疗1、3、5、7 d,抽取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于试验开始后第1天统一抽取其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酶标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吸光度值表示),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及血清中IL-4、γ干扰素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LSD-t检验。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CD4CD25 Treg比例于治疗1~7 d显著升高(t值为13.303~26.043,P值均小于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CD4CD25 Treg比例于治疗5、7 d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8.317、15.071,P值均小于0.01)。(2)治疗1、3、5、7 d,常规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71±0.11、0.61±0.15、0.54±0.12、0.67±0.1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1.21±0.22(t值为8.686~11.957,P值均小于0.01)。治疗3、5、7 d,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81±0.11、0.85±0.14、1.08±0.1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值为4.808~8.568,P值均小于0.01)。(3)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于治疗1~7 d明显降低(t值为8.073~9.288,P值均小于0.01),血清IL-4含量于治疗1~7 d明显升高(t值为18.926~41.451,P值均小于0.01),血清γ干扰素含量于治疗1~7 d明显降低(t值为4.543~27.659,P值均小于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于治疗3~7 d明显升高(t值为6.507~8.869,P值均小于0.01),血清IL-4含量于治疗3~7 d明显降低(t值为6.922~8.843,P值均小于0.01),血清γ干扰素含量于治疗5、7 d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369、13.521,P值均小于0.01)。(4)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1、3、5、7 d HLA-DR表达阳性的CD14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8±6)%、(25±7)%、(25±7)%、(39±1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87±8)%(t值为16.323~25.645,P值均小于0.01)。治疗3、5、7 d,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HLA-DR表达阳性的CD14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0±6)%、(42±9)%、(49±1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值为3.071~7.324,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能下调严重烧伤患者CD4CD25 Treg比例,明显改善T淋巴细胞及Th功能,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增加,从而改善其免疫功能。
福州某医院烧伤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
李琳, 林仁琴, 许乐, 潘琼, 戴嘉喜, 江美云, 陈昭宏
2016, 32(6): 351-35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0
摘要:
目的 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及时有效的儿童烧伤防治系统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烧伤科收治的14岁及以下烧伤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性别和年龄、致伤地点和原因、致伤时间、伤情、伤后入院时间和现场处理、住院天数和治疗情况等。另将患儿分为4个年龄段:小于或等于1岁、大于1岁且小于或等于3岁、大于3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4岁,统计各年龄段患儿性别和致伤原因。将患儿受伤入院月份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及冬季(12月—次年2月),统计各季节中患儿致伤原因。统计男女患儿烧伤严重程度,不同致伤原因患儿住院天数。对数据行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笔者单位近3年共收治14岁及以下烧伤患儿1 407例,占烧伤住院患者总数(2 608例)的53.9%。本组患儿中男女比例约1.6∶1.0;4个年龄段中大于1岁且小于或等于3岁患儿最多,占68.3%(961/1 407)。4个年龄段患儿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明显(χ2=11.00,P=0.012)。1 372例患儿烧伤发生在室内,占97.5%;35例患儿烧伤发生在室外,占2.5%。本组患儿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95.0%,1 337/1 407)为主。4个年龄段患儿致伤原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明显(χ2=107.23,P<0.01),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4岁患儿致伤原因构成比与另3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χ2值为12.88~119.85,P值均小于0.01)。本组患儿烧伤高发于17:00—20:59,占33.5%(472/1 407);4—10月烧伤患儿较多,其中7月(10.4%,146/1 407)与8月(10.5%,148/1 407)为高峰期。本组患儿烧伤多发生在夏季,占35.3%(496/1 407)。各季节中烧伤患儿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明显(χ2=14.61,P=0.024)。本组男女患儿均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严重程度相似(Z=-0.39,P>0.05)。躯干为最容易受累及的部位,占61.1%(859/1 407)。以伤后2 h内入院者为主,占79.7%(1 121/1 407)。烧伤后在现场以看护者脱去患儿衣物者或未行任何处理居多。本组患儿主要在入院后2周内出院(80.0%,1 126/1 407),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电烧伤、高温固体烫伤、化学烧伤引起的烧伤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明显(χ2=17.33,P=0.002)。本组患儿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最终大部分患儿好转或痊愈出院。 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住院患儿主要为幼儿期男童室内热液烫伤,多集中于夏季用餐及洗澡时间,因此需大力普及烧伤预防知识。
负压伤口疗法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四肢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刘伟, 李峰, 陈鑫, 潘青
2016, 32(6): 356-36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1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伤口疗法(NPWT)联合猪ADM敷料修复非手术治疗患者四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深Ⅱ~Ⅲ度四肢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NPWT组(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模式治疗,负压值为-16.6 kPa)10例、ADM组(应用猪ADM敷料治疗)7例和NPWT+ADM组(同前联合间歇式负压吸引与猪ADM敷料治疗)15例,治疗21 d后,残余创面采用磺胺嘧啶银常规换药处理。于治疗7、14、21 d,行创面大体观察、记录创面引流液量、计算创面愈合率;于治疗前和治疗21 d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统计细菌清除效果;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对计量资料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治疗7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稍有缩小,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的同时散在形成皮岛。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稍有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缩小明显,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明显缩小且创面皮岛增多或融合。治疗21 d,NPWT组患者部分创面愈合;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14 d稍有缩小,大部分创面未愈合;NPWT+ADM组患者大多数创面愈合。(2)治疗7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0.01),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相近(P>0.05)。治疗21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少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7~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均明显少于NPWT组(P值均小于0.01)。(3)治疗7 d,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NPWT组(P<0.05或P<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0.01)。治疗14、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NPWT组、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4)治疗前,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18、11、23处创面检出细菌;治疗21 d,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2、8、2处创面检出细菌。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明显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与NPWT组相近(P=1.00)。(5)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7±1.2)d,明显短于NPWT组[(23.9±1.5)d]、ADM组[(28.4±1.8)d],P值均小于0.01;其中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DM组(P<0.01)。 结论 NPWT联合猪ADM敷料治疗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能有效清除创面细菌、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NPWT或猪ADM敷料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
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表达变化及其对感觉传导功能的影响
王广宁, 李学拥, 徐晓丽, 任盼
2016, 32(6): 363-3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2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大电导钙激活钾(BKCa)通道表达变化及其对感觉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取成年SD大鼠1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电伤组及75、100、125 V电伤组各3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假电伤组大鼠仅行左侧坐骨神经主干钝性分离,75、100、125 V电伤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主干造成相应电压电损伤。正常对照组大鼠于饲养1周时,假电伤组及各电伤组大鼠于伤后3 d及1、2、3周,每组各取8只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其中100 V电伤组大鼠伤后1周行前述检测后于鞘内注射NS1619,注射后3 h内每隔30分钟测定1次PWMT。各组各时相点大鼠完成PWMT检测后处死,取脊髓L4~L6段DR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KCa通道分布,蛋白质印迹法、RT-PCR法分别检测BKCa通道蛋白、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的(11.2±2.0)g和假电伤组的(11.3±2.1)、(12.0±2.0)、(11.1±1.6)、(10.3±2.1)g比较,75、100 V电伤组大鼠伤后3 d及1、2、3周PWMT显著降低[(5.8±0.6)、(5.0±0.8)、(4.2±0.3)、(5.9±1.1)g,(5.3±1.3)、(5.9±2.0)、(4.5±2.7)、(4.3±1.3)g,P值均小于0.05]。125 V电伤组大鼠伤后3 d、1周PWMT[(6.1±1.6)、(5.7±1.7)g]较正常对照组和假电伤组显著降低,伤后2、3周PWMT[(26.7±3.3)、(21.7±3.4)g]明显高于其余4组,P值均小于0.05。100 V电伤组大鼠伤后1周注射后3 h内PWMT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注射后30、60、90、120 min时PWMT为(8.5±0.8)、(9.7±1.2)、(11.0±1.5)、(8.6±0.8)g,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5)。(2)正常对照组及各时相点假电伤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质、细胞膜BKCa通道阳性表达均较多;各电伤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质、细胞膜BKCa通道阳性表达随伤后时间延长而减少,以125 V电伤组最为明显。(3)伤后3 d,各组大鼠DRG中BKCa通道蛋白水平相近(P值均大于0.05)。与正常对照组的0.477±0.027、0.521±0.034、0.475±0.022和假电伤组的0.511±0.025、0.489±0.025、0.483±0.032比较,75、100、125 V电伤组大鼠伤后1、2、3周DRG中BKCa通道蛋白水平明显下调(0.274±0.026、0.202±0.019、0.285±0.033,0.253±0.022、0.233±0.024、0.203±0.017,0.092±0.017、0.095±0.021、0.087±0.016,P值均小于0.05)。125 V电伤组大鼠伤后1、2、3周DRG中BKCa通道蛋白水平较75、100 V电伤组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4)与正常对照组的0.581±0.051和假电伤组的0.603±0.045、0.586±0.032、0.614±0.045、0.572±0.038比较,75、100、125 V电伤组大鼠伤后3 d及1、2、3周BKCa通道mRNA水平显著下调(0.326±0.021、0.238±0.019、0.291±0.022、0.364±0.018,0.264±0.020、0.293±0.017、0.243±0.023、0.295±0.021,0.134±0.023、0.089±0.017、0.074±0.018、0.087±0.020,P值均小于0.05)。125 V电伤组大鼠各时相点BKCa通道mRNA水平较75、100 V电伤组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对应脊髓节段DRG中BKCa通道表达降低,其参与神经电损伤后触痛觉过敏的病理过程。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吴骐而, 吕璐, 辛海明, 罗亮, 童亚林, 莫永亮, 岳毅刚
2016, 32(6): 370-37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3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培养上清液(hAMSC-CS)对人Fb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 (1)取废弃胎盘新鲜羊膜组织,分离hAMSC,并进行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3 d及第3代hAMSC形态。(2)取2批次第3代hAMSC,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波形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73、CD105及CD45表达。(3)收集培养72 h的第3代hAMSC-CS,ELISA法检测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GF、bFGF的含量。(4)取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分离人Fb,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第3代人Fb进行以下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10%、30%、50%、70%hAMSC-CS组,每组48孔。空白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2%FBS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后4组分别用含相应体积分数hAMSC-CS和体积分数2%FBS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培养12、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选取使人Fb增殖活性最高的相应体积分数hAMSC-CS用于以下实验。(5)另取人Fb,分为空白对照组及50%hAMSC-CS组,同(4)处理,每组4孔。分别于划痕后0(即刻)、12、24、48、72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测细胞迁移距离。(6)另取人Fb,同(5)分组处理,每组3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t检验。 结果 (1)培养3 d,多数hAMSC形态较大,呈纺锤形多突起的Fb样或扁平多角形。第3代hAMSC呈梭形或纺锤形,波形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73、CD105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2)hAMSC-CS中IGF-Ⅰ、VEGF、EGF、bFGF的含量分别为(11.7±1.0)、(316±68)、(6.1±0.4)、(1.49±0.05)pg/mL。(3)培养12~72 h,各hAMSC-CS组人Fb增殖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50%hAMSC-CS组人Fb增殖活性最高。(4)划痕后0 h,2组人Fb划痕宽度几乎相同。划痕后12~72 h,50%hAMSC-CS组人Fb迁移距离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5)空白对照组人Fb凋亡率为(16.2±2.4)%,明显高于50%hAMSC-CS组的(7.4±3.6)%(t=6.710,P<0.01)。 结论 hAMSC-CS对人Fb的增殖和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对人Fb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经验交流
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用于大张自体皮移植术后固定44例
曹胜军, 王凌峰, 巴特
2016, 32(6): 376-37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4
摘要:
护理专栏
21例昆山爆炸事故患者救治中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经验
吴红, 谢卫国, 王德运, 张伟, 丁晶
2016, 32(6): 378-38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5
摘要:
成批烧伤救护中分层-工作坊联合教学模式在护士翻身床使用培训中的应用
陈超, 马丽梅, 张昕屏, 刘艳, 简春梅, 王冬梅, 董利艳, 张波
2016, 32(6): 380-3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6
摘要:
综述
乙酸抗细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欣欣, 金正花, 陈欣欣, 于家傲
2016, 32(6): 382-38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1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