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防治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新措施

黄跃生

黄跃生. 防治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新措施[J]. 中华烧伤杂志, 2007, 23(3): 161-163.
引用本文: 黄跃生. 防治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新措施[J]. 中华烧伤杂志, 2007, 23(3): 161-163.
HUANG Yue-sheng.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ehemie/hypoxie myocardial damage following severe bums[J]. Chin j Burns, 2007, 23(3): 161-163.
Citation: HUANG Yue-sheng.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ehemie/hypoxie myocardial damage following severe bums[J]. Chin j Burns, 2007, 23(3): 161-163.

防治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新措施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ehemie/hypoxie myocardial damage following severe bums

  • 摘要: 严重烧伤后虽然给予了及时的复苏,但缺血缺氧损害仍难以避免。究其原因:一是烧伤后血液灌流不足,除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外,是否还有别的启动因素参与尚不清楚;二是细胞病理性缺氧的机制未明了。研究表明,严重烧伤后,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心肌即发生了缺血缺氧损害和心功能减退。这种伤后早期出现的心肌损害及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不仅易引起心功能不全,还可诱发或加重休克,成为烧伤后早期机体缺血缺氧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了烧伤后早期缺血缺氧损害的“休克心”学说。引起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和功能减退的机制主要是:心肌自身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导致早期心肌缺血缺氧;烧伤后血液成分的改变致红细胞膜黏弹性改变,心肌局部血流量减少;心肌细胞膜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及“分子开关”——兴奋性乌核苷耦联蛋白α亚基(Gsα)/抑制性乌核苷耦联蛋白α亚基(Giα)的变化导致心功能受抑制;线粒体损伤导致能量生成减少或凋亡途径被激活;促炎性因子表达上调和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激活;细胞骨架受损等。近年来,针对上述发生机制,对心肌损害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 参考文献(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9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07-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