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移植不同人工真皮支架对猪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滕建英 郭瑞 谢菁 孙东杰 沈明强 徐少骏

吴丹, 王超, 王子恩, 等. 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小鼠骨骼肌膜修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中华烧伤杂志, 2019, 35(5): 341-3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5.004
引用本文: 滕建英, 郭瑞, 谢菁, 等. 移植不同人工真皮支架对猪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瘢痕形成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2, 28(1): 13-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1.005
Wu Dan, Wang Chao, Wang Zi′en, et al. Effects of glutamine on skeletal muscle membrane repair in severely burned mice and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J]. Chin j Burns, 2019, 35(5): 341-3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5.004
Citation: TENG Jian-ying, GUO Rui, XIE Jing,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dermal scaffolds on vascularization and scar formation of wounds in pigs with full-thickness burn[J]. Chin j Burns, 2012, 28(1): 13-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1.005

移植不同人工真皮支架对猪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1.005
基金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A类(2008A131)

Effects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dermal scaffolds on vascularization and scar formation of wounds in pigs with full-thickness burn

  • 摘要: 目的 了解移植3种人工真皮支架对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其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广西巴马小型猪分成壳聚糖支架组、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ADM支架组,每组6只,在每只猪背部制作Ⅲ度烫伤(下称烧伤)创面4或8个,共96个.伤后48 h切痂后,前2组创面分别移植胶原-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皮、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皮,ADM支架组创面移植ADM,每组创面24个;剩余24个创面作为油纱对照组,直接覆盖油纱.于支架移植或油纱覆盖后l、2、3、4周(“4周”指植入支架或覆盖油纱后2周+移植表皮后2周),观察各组创面的大体情况;取创面中央部位组织,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观察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TGF-β3表达阳性的血管或细胞,并计数.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结果(1)大体观察可见,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创面血管化程度明显优于其余3组.(2)移植或覆盖后1~3周各组创面组织CD31阳性血管数持续增多,第4周时3个支架组均减少.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4.005、38.822、25.274、3.856,P<0.05或P<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l~3周明显多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3)移植后1~3周,3个支架组创面组织α-SMA阳性血管数均持续增多,4周时下降;油纱对照组覆盖后1~4周持续增多.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2 637、28.087、62.651、18.055,P值均小于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各时相点均明显多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4)移植或覆盖后1~4周每400倍视野下TGF-β1阳性细胞数:壳聚糖支架组分别为(127±8)、(167±19)、(170±18)、(144±10)个,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为(171±17)、(207±25)、(130±30)、(69±16)个,ADM支架组为(106±8)、(159±17)、(171±11)、(145±11)个,油纱对照组为(100±20)、(150±18)、(200±14)、(172±20)个;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9 675、9.503、13 107、54.515,P值均小于0.01.1、2周时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3、4周时其表达量下降,明显低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 05).(5)移植或覆盖后1~3周,各组创面组织每400倍视野下TGF-β3阳性细胞数持续增多,4周时下降或继续升高;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140.612、945 850、714.037、119.147,P值均小于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各时相点明显高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 05). 结论 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可快速诱导血管生成和成熟,有利于创面早期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

     

  • 参考文献(0)

  • 期刊类型引用(23)

    1. 胡倩文,周同葵,龚梦童,刘晓峰,赵莉娜. 微粒脂肪注射对下睑成形术后就医者泪槽宽度和美观度的影响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 2024(02): 1-4 . 百度学术
    2. 刘海燕,张二伟,张言. 序贯填充高密度脂肪与纳米脂肪在面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02): 165-168 . 百度学术
    3. 徐志明,李红明,陈晓波,毛玮刚. 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在颌面部缺损凹陷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 2024(07): 50-53 . 百度学术
    4. 刘燕,邱林,周荣,朱海,傅跃先,丁雄辉,肖军,李天武,毛小波,梅爱莲. 自体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儿童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03): 343-347 . 百度学术
    5. 荆雪,闫琪浩,宁小娜,马天源,谢义德,刘富伟. 纳米脂肪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与机制. 中国美容医学. 2023(09): 191-196 . 百度学术
    6. 王艳丽,杨柳,王涛.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23(29): 157-160 . 百度学术
    7. 付慧娟,付强,陈敏亮. 乳糜化脂肪在瘢痕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3(11): 672-676+707 . 百度学术
    8. 黎强,陈玉生,姜龙茂,钱会琴. 自体纳米脂肪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23(32): 19-21 . 百度学术
    9. 陈铮.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效果及安全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2): 70-72 . 百度学术
    10. 王英俊,韩军,桑彦东.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 2022(01): 48-51 . 百度学术
    11. 郭晓光,卓然,张艳.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吸脂后凹陷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疗美容. 2022(03): 22-25 . 百度学术
    12. 邱文苑. 自体脂肪填充治疗面部容量缺失性老化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 当代医学. 2022(14): 145-147 . 百度学术
    13. 黄宗霖,朱丛笑,刘安娜,韩雪峰. 自体脂肪及其衍生物移植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2(03): 272-276 . 百度学术
    14. 张娅,周瑜,权腾. 自体脂肪移植对颜面部凹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二次填充发生率的影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12): 75-77+81 . 百度学术
    15. 焦大凯,于红敏,丁美玲. 自体颗粒脂肪联合脂肪干细胞胶移植矫治面部凹陷.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4): 92-95 . 百度学术
    16. 陈荣亮,张昕桐,孙榕呈,梁军. 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畸形.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6): 13-16 . 百度学术
    17. 周胤朴,谭景铭,汪虹. 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1(07): 780-784 . 百度学术
    18. 刁立君,蔺洁,冯敏.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7): 8-11 . 百度学术
    19. 孙佳琳,王军杰,崔正军,孟庆楠,刘欣健,王旭,余祖改.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3): 210-218 . 百度学术
    20. 张文博,肖波,赵少华. 纳米脂肪移植对下眼睑混合型黑眼圈患者下眼睑区域皮肤L*a*b*值的影响. 中国医疗美容. 2020(06): 36-39 . 百度学术
    21. 刘曼,刘光晶. 自体脂肪移植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20(15): 47-49 . 百度学术
    22. 漆江鸿,蔡原,邓呈亮. 脂肪组织及脂肪成分移植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7): 623-626 . 百度学术
    23. 辛增桃,田朦,靳林昊,黄茵,张刚. 纳米脂肪联合PRP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69-7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5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33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2-0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