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相关地区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寻找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烧伤儿童病历资料,根据主要致伤原因将病例分为特定因素烧伤组(“锅连炕”构造缺陷导致烫伤,以下称烧伤;简称特因组)和其他原因烧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统计2组患儿一般情况、家庭背景、发病周期及病情转归,比较采取“锅连炕”防护措施前后2个时间段(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6 595例烧伤儿童,其中热液烧伤15 816例占95.3%,非热液烧伤779例占4.7%.特因组患儿5089例占热液烧伤的32.2%,占烧伤住院儿童总数的30.7%;收治比例以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最多,占该院住院烧伤患儿的34.2% (1803/5267).对照组为11 506例,占烧伤住院儿童总数的69.3%.特因组患儿发病年龄为8个月~5岁,对照组1个月~12岁,2组患儿年龄均以1~3岁居多.特因组男女性别比例为2.1∶1.0,对照组为1.4∶1.0.特因组3590例患儿同时累及多个部位的比例(70.5%,3590/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6311/11 506,x2=361.138,P<0.01).2组患儿烧伤部位发生率排列顺序相同,从高到低依次是上肢、下肢、头面颈、躯干.特因组烧伤程度总体上重于对照组(Z=27.770,P<0.01),院前未处理率[31.2% (1588/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24.8%(2857/11 506),x2 =73.010,P<0.01],冷疗处理率[14.7% (747/5089)]明显低于对照组[19.6%(2255/11 506),x2=57.636,P<0.01],伤后6h延迟复苏率[31.5% (1601/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97/11 506),x2=1545.234,P<0.01].(2)家庭背景及发病周期:特因组患儿家庭背景分别为农村67.3%(3424/5089)、乡镇22.1% (1123/5089)、城市10.7%(542/5089),对照组为农村32.4% (3727/11 506)、乡镇48.4%(5570/11 506)、城市19.2%(2209/11 506).特因组以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期占77.8%(3958/5089),对照组每年5-10月份发病居多[58.2% (6697/11 506)].(3)病情转归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特因组患儿治愈率为32.3%(1645/5089),低于对照组的44.7%(5143/11 506,x2=215.615,P<0.01);病死率为1.6%(79/5089),高于对照组的0.4%(46/11 506,x2=62.700,P<0.01).1996-2001年,特因组占热液烧伤患儿的42.5%(2213/5212),对照组占57.5%(2999/5212);采取“锅连炕”防护措施后,2002-2010年,特因组为27.1% (2876/10 604),对照组为72.9% (7728/10 604),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376.695,P<0.01). 结论 “锅连炕”构造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小儿烧伤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锅与炕之间安装防护栏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特殊致伤因素、院前创面处理不正规、休克延迟复苏,是引起患儿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和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