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孙明伟 李世军 江华 王志晖 冯金周 杨浩 蔡斌 曾俊

孙明伟, 李世军, 江华, 等.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6, 32(1): 46-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1.012
引用本文: 孙明伟, 李世军, 江华, 等.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6, 32(1): 46-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1.012
Sun Mingwei, Li Shijun, Jiang Hua, et al. Impact of trauma integration treatment system on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J]. Chin j Burns, 2016, 32(1): 46-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1.012
Citation: Sun Mingwei, Li Shijun, Jiang Hua, et al. Impact of trauma integration treatment system on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J]. Chin j Burns, 2016, 32(1): 46-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1.012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1.012
基金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30305030332)

四川省科技计划 (2012SZ0219、2015SZ0110)

成都市科技计划 (12PPYB181SF-002、11PPYB009SF-289)

Impact of trauma integration treatment system on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 摘要: 目的 定量评估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从笔者单位创伤中心创伤数据库中提取并统计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创伤患者以下数据:性别、年龄;入院后基本情况,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腋温、心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首日尿量;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值,包括pH值、剩余碱、PaCO2、PaO2、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Hb、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血钠;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MODS/MOF)发生情况、死亡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患者死亡显著相关的暴露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校正病死率模型,计算3年间患者调整病死率的观察数/预期数(O/E)比值,并且采用泊松分布计算出O/E比值的95%置信区间(CI)。对数据行Student t检验、Wilcox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共纳入3年间536例危重创伤患者,其中男438例(81.72%)、女98例(18.28%)。3年间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后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6,t值为0.05~104.50,W值为0.008~104.500,P值均大于0.05)。3年间患者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查指标pH值、剩余碱、PaCO2、PaO2、Hb、血小板计数、血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80~29.10,W值为0.110、5.450,P值均大于0.05);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 542.00~500 000.00,W值为637.000~500 000.000,P<0.05或P<0.01)。3年间患者的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MODS/MOF)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0.48~2.43,W=2.100,P值均大于0.05)。2010、2011、2012年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1.9%(19/159)、11.2%(21/187)、7.4%(14/190),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P>0.05)。3年间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相关风险因素为患者年龄、ISS、APACHEⅡ评分、首日尿量、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和血钠。2010、2011、2012年患者调整病死率O/E比值(95%CI)分别为0.727(0.460~1.180)、0.718(0.460~1.230)、0.460(0.270~0.840),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有助于提高危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2-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6-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