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孙丹 赵朋 倪佳莹 孙婧婧 任颖炜 王芳 朱利红

刘惠文, 李俊, 杨兆凤. 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患者效果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 2014, 30(6): 522-5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6.013
引用本文: 孙丹, 赵朋, 倪佳莹, 等. 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 中华烧伤杂志, 2018, 34(6): 354-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6.008
Sun Dan, Zhao Peng, Ni Jiaying, et al. Effects of airway management tea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ly mass burn patients combined with inhalation injury[J]. Chin j Burns, 2018, 34(6): 354-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6.008
Citation: Sun Dan, Zhao Peng, Ni Jiaying, et al. Effects of airway management tea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ly mass burn patients combined with inhalation injury[J]. Chin j Burns, 2018, 34(6): 354-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6.008

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6.008

Effects of airway management tea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ly mass burn patients combined with inhalation injury

  •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由气道管理小组执行气道护理,将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2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烧伤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气道管理小组的气道集中专项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气道进行全面评估、精细化气道护理、机械通气的集中管理。比较2组患者伤后第1、7、14天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指数,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伤后1、2、3周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2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5、-0.166、1.518、-0.828、0.458,P>0.05)。观察组患者伤后第7、14天pH值分别为7.327±0.050、7.367±0.0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04±0.021、7.390±0.029(t=-2.385、2.391,P<0.05);PaO2分别为(95.1±6.7)、(106.3±7.8)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5.7)、(102.0±8.3)mmHg(t=-2.109、-2.059,P<0.05);PaCO2分别为(41±4)、(40±4)mmHg,低于对照组的(43±5)、(43±4)mmHg(t=2.220、2.304,P<0.05);SaO2分别为0.95±0.04、0.96±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3±0.05、0.94±0.05(t=-2.201、-2.016,P<0.05);氧合指数分别为(286±18)、(329±20)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14)、(306±58)mmHg(t=-2.263、-2.022,P<0.05)。(2)观察组患者伤后第1、2、3周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Z=-2.096、-2.076、-2.033,P<0.05)。(3)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χ2=4.244,t=2.425,P<0.05)。(4)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44,P<0.05)。 结论 气道管理小组的专项集中护理可有效改善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氧合状态和痰液黏稠度,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

     

  • 参考文献(15)

  • 期刊类型引用(27)

    1. 张连,江政英,郭光华.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第24小时的氧合指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24(05): 37-40 . 百度学术
    2. 王园,冯苹,张寅,张伟英. 上海市护理学会《成人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上海护理. 2024(10): 1-5 . 百度学术
    3. 李鑫,陆静静,秦媛. 护理专案改善模式对烧伤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23(02): 5-7 . 百度学术
    4. 冯苹,黎宁,王园,张寅. 吸入性损伤人工气道护理的专家共识. 海军医学杂志. 2023(01): 1-6 . 百度学术
    5. 高娟.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术后患者美学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美容医学. 2023(08): 182-186 . 百度学术
    6. 王燕,郭蕊,王淑杰,周秀梅. 改良Beck口腔评分在机械通气烧伤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09): 1129-1131 . 百度学术
    7. 何幸红,俞超,王晓,周利. ICU多学科协作下1例水泥浆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11): 124-127 . 百度学术
    8. 卢礼齐,萧丽,蒙振波. 气道管理小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03): 140-142 . 百度学术
    9. 葛林林,高宇,李聪慧,刘莹,王庆芳. 气道管理小组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 癌症进展. 2022(09): 938-941+945 . 百度学术
    10. 杜康,李晓棠,杨新蕾. 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08): 1248-1251 . 百度学术
    11. 洪珊珊,庄端端,沈晓娜,金润女,韩延泽. 分级救护气道管理模式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现代医药卫生. 2022(18): 3095-3098+3104 . 百度学术
    12. 邓颖飞,罗霞. 气道管理小组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04): 70-72 . 百度学术
    13. 田晓芳,夏红惠,张海英. 工作实录分析配合模拟应急演练应用于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对救治效率及应急救护能力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05): 637-640 . 百度学术
    14. 张笑雪,景福琴,冯可.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中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气道损伤中的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 2021(12): 2291-2293 . 百度学术
    15. 陈艳. 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21(23): 3225-3227 . 百度学术
    16. 孟晓冰,陈云霞,陈梦琳. 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1(17): 51-53 . 百度学术
    17. 王爱丽. 气道冲洗吸痰法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护理干预. 中国全科医学. 2021(S2): 214-216 . 百度学术
    18. 杨敏,魏娟. 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7): 175-176+190 . 百度学术
    19. 丁丹卉,段前深,张治礼. 肺部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扫描在重度烧伤吸入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02): 105-107 . 百度学术
    20. 余惠,陈丽映,李孝建. 分阶段气道护理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20(17): 1604-1606 . 百度学术
    21. 蒋南红,王德运,席毛毛,栾夏刚,蒋梅君,李凤,谢卫国. 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4): 252-259 . 百度学术
    22. 陈丽英. 激励式护理对头面部烧伤并气道梗阻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 2020(06): 1454-1455 . 百度学术
    23. 华英,张怡,陈亚蓉. 气道管理小组在成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6): 65-67 . 百度学术
    24. 李洁玉. 重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影响因素、菌群分布与防护措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9): 7-8 . 百度学术
    25. 吴玉珊,梁建爱,罗丽秋. 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9(22): 66-68 . 百度学术
    26. 魏秀超,雷蕾,欧阳晓丽. 气道管理小组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9(23): 91-93 . 百度学术
    27. 谭谦. 群体烧伤救治面临的挑战:从"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烧伤伤员救治谈起. 中华烧伤杂志. 2018(06): 329-33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2
  • HTML全文浏览量:  64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2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3-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8-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