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11期

专家论坛
危重烧伤后的急性应激反应
唐洪泰, 朱峰
2017, 33(11): 657-6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1
摘要:
烧伤应激与脏器损害
心肌靶向纳米粒的构建及其防治小鼠心肌损伤的初步研究
刘莹莹, 王晨, 罗鹏飞, 夏照帆
2017, 33(11): 660-66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2
摘要:
目的 制备3-{ 4-[ 2-羟基- (1-甲基乙胺基) 丙氧基]苯基}丙酸十六醇酯 (PAC) 修饰的纳米粒,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的靶向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1)将HL-1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花青素Cy3标记的非靶向小干扰RNA(Cy3-siNC)组和针对NF-κB-p65基因设计的花青素Cy3标记的小干扰RNA(Cy3-si435)组,每组3孔。Cy3-siNC组细胞转染Cy3-siNC,Cy3-si435组细胞转染Cy3-si435。转染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NF-κB-p65 mRNA的表达。(2)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AC修饰且载有Cy3-siNC(Cy3-siNC-PAC)的纳米粒和PAC修饰且载有Cy3-si435(Cy3-si435-PAC)的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Cy3-si435-PAC纳米粒的形态,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检测Cy3-si435-PAC纳米粒的粒径和电势,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Cy3-si435-PAC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透析法测定Cy3-si435-PAC纳米粒的Cy3-si435释放量。(3)另取HL-1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9孔。阴性对照组加入5 μL PBS;25、50、100 mg/mL Cy3-si435-PAC纳米粒组分别加入5 μL 25、50、100 mg/mL的Cy3-si435-PAC纳米粒。分别于转染6、12、24 h时,每组各取3孔,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4)另取HL-1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100 μL Cy3-si435-PAC纳米粒。分别于转染0、4、8、12、24 h时各取3孔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摄取Cy3-si435-PAC纳米粒的细胞百分比。(5)另取HL-1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成2组,每组3孔。Cy3-siNC-PAC组加入100 μL Cy3-siNC-PAC纳米粒,Cy3-si435-PAC组加入100 μL Cy3-si435-PAC纳米粒。转染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NF-κB-p65 mRNA的表达。(6)取6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只。Cy3-siNC-LPS组和Cy3-si435-LPS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500 μL Cy3-siNC-PAC纳米粒和Cy3-si435-PAC纳米粒(50 mg/mL),注射后24 h,再分别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心肌损伤。伤后24 h,小动物成像仪检测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7)另取9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只。Cy3-siNC-生理盐水(NS)组和Cy3-siNC-LPS组小鼠尾静脉注射500 μL 50 mg/mL的Cy3-siNC-PAC纳米粒,Cy3-si435-LPS组小鼠注射500 μL 50 mg/mL的Cy3-si435-PAC纳米粒。注射后24 h,Cy3-siNC-NS组小鼠腹腔注射NS;Cy3-siNC-LPS组和Cy3-si435-LPS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诱导心肌损伤。伤后24 h,取各组小鼠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对数据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Cy3-si435组细胞NF-κB-p65 mRNA表达量为0.183±0.004,明显低于Cy3-siNC组的1.003±0.092(t=15.46,P<0.01)。(2)制备的Cy3-si435-PAC纳米粒形态良好,粒径大小为146.0 nm,电势为-29.2 mV,包封率为(86.9±1.1)%,载药量为(25.4±0.9)%,Cy3-si435释放稳定。(3)转染6、12、24 h,4组细胞增殖活性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129~2.512,P值均大于0.05)。(4)转染0、4、8、12、24 h时,摄取Cy3-si435-PAC纳米粒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79±0.06)%、(31.04±1.59)%、(51.64±2.67)%、(68.15±2.60)%、(83.68±4.67)%。(5)Cy3-si435-PAC组细胞NF-κB-p65 mRNA的表达量为0.286±0.015,明显低于Cy3-siNC-PAC组细胞的1.002±0.073(t=16.62,P<0.01)。(6)伤后24 h,Cy3-siNC-LPS组和Cy3-si435-LPS组小鼠心肌细胞都能够观察到分布均匀的纳米粒。(7)Cy3-siNC-NS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致密,无炎性细胞浸润,胞质分布均匀;Cy3-siNC-LPS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疏松,炎性细胞浸润,胞质分布散乱;Cy3-si435-LPS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较致密,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胞质分布均匀。 结论 Cy3-si435-PAC纳米粒形态良好,粒径大小均一,电势分布正常,无细胞毒性;能够被HL-1细胞有效摄取并抑制细胞NF-κB-p65 mRNA的表达;能够有效靶向到小鼠心肌细胞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LPS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
黄芪多糖对严重烫伤兔心功能损害的作用
钟林, 詹剑华, 罗锦花, 程兴
2017, 33(11): 668-6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严重烫伤兔心功能损害的作用。 方法 取6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烫伤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32只。2组兔背部均造成30%TBSA Ⅲ度烫伤,伤后即刻,2组兔均一次性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抗休克。黄芪多糖组兔分别于伤后10 min、伤后1~6 d腹腔注射剂量为200 mg/kg的10 mL黄芪多糖溶液,1次/d;单纯烫伤组兔于同一时相点注射10 mL生理盐水。伤前1 h及伤后1、3、7、14 d,每组各取8只兔,经耳缘静脉采血,并于伤后各时相点取心脏,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肌酸激酶(CK)、心肌型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内内皮素1含量,其中另取8只正常兔心脏检测心肌组织内AngⅡ和内皮素1含量作为2组烫伤兔伤前1 h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OD、丙二醛含量;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刚性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沉降率(ESR)。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Dunnett检验。 结果 (1)与单纯烫伤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兔伤后第1、3天心肌细胞水肿、脂肪变性、肌纤维坏死以及断裂程度明显较轻;伤后7 d未见明显的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无肌纤维断裂或者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伤后14 d心肌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未见间质Fb过度增生、ECM过度沉积,肌纤维排列正常。(2)黄芪多糖组兔血清cTnI、CK、LDH含量,伤后1、3、7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2.69~13.99,P<0.05或P<0.01),伤后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为-0.32~0.68,P值均大于0.05);血清AST、CK-MB含量,伤后1、3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2.21~12.65,P<0.05或P<0.01),伤后7、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为0.03~1.67,P值均大于0.05)。(3)黄芪多糖组兔血清AngⅡ含量,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3.38~32.58,P值均小于0.01);血清内皮素1含量,除伤后1 d外(t=0.39,P>0.05),其余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3.54~11.02,P值均小于0.01);心肌组织内AngⅡ和内皮素1含量,伤后1、3、7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1.27~13.79,P值均小于0.01),伤后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07和0.81,P值均大于0.05)。(4)黄芪多糖组兔血清SOD含量,伤后1、3、7 d分别为(15.65±2.64)、(14.67±0.74)、(8.43±0.56)ng/mL,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的(6.35±0.83)、(2.62±0.75)、(2.84±0.41)ng/mL(t值为-29.79~-9.10,P值均小于0.01),伤后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单纯烫伤组为(4.02±0.26)ng/mL,黄芪多糖组为(4.11±0.52)ng/mL,t=-0.01,P>0.05];丙二醛含量,伤后1、3、7 d分别为(1.31±0.61)、(1.72±0.64)、(0.65±0.42)μmol/mL,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的(1.68±0.57)、(2.34±0.79)、(1.06±0.32)μmol/mL(t值为1.63~3.16,P<0.05或P<0.01),伤后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单纯烫伤组为(0.31±0.09)μmol/mL,黄芪多糖组为(0.24±0.08)μmol/mL,t=2.11,P>0.05]。(5)黄芪多糖组兔ηb1、EAI值,伤后1、3、7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2.718~11.170,P<0.05或P<0.01),伤后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2.078和-1.423,P值均大于0.05);ηb2、ηr2值,伤后3、7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2.178~19.205,P<0.05或P<0.01),伤后1、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为-0.730~1.320,P值均大于0.05);ηr1、ESR值,伤后3、7、14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为3.021~8.058,P值均小于0.01),伤后1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1.200、1.263,P值均大于0.05);ηp值伤后1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2.430,P<0.05),伤后3、7、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为0.002~1.446,P值均大于0.05);HCT值伤后1 d与单纯烫伤组相近(t=1.079,P>0.05),伤后3、14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值分别为3.849和4.208,P值均小于0.01),伤后7 d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4.925,P<0.01);TK值,伤后7 d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2.847,P<0.05),伤后1、3、14 d与单纯烫伤组无明显差异(t值为-1.102~0.875,P值均大于0.05)。 结论 黄芪多糖可通过减少血管活性物质AngⅡ、内皮素1生成,提高SOD含量,降低丙二醛生成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液流动性能和微循环灌注等途径,减轻严重烫伤对兔心肌的损害。
右美托咪定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的影响
王頔, 杨沛瑯, 章雄, 刘琰
2017, 33(11): 677-6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4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的作用。 方法 将20只无特殊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浸入90 ℃热水中20 s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复苏组10只、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10只。2组大鼠伤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液2 mL·kg-1·%TBSA-1,其中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同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另取5只大鼠设为假伤组,于37 ℃水浴造成假伤,补液条件同烧伤复苏组。2个烧伤组大鼠于伤后6、24 h各取5只大鼠,使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及心排血量(CO);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cTnT水平;分别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透射电镜仅观察伤后24 h)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假伤组大鼠于伤后24 h进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其余检测同前。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检验。 结果 伤后6 h,烧伤复苏组大鼠EF值为(98.0±2.8)%,明显高于假伤组[(91.0±0.4)% ,P<0.05];其余3项心脏超声指标与假伤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伤后6 h,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各项心脏超声指标与假伤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伤后24 h,烧伤复苏组及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LVIDs水平分别为(0.66±0.59)、(0.69±0.27)mm,明显低于假伤组[(1.65±0.33)mm,P值均小于0.05];各组大鼠LVIDd、EF及CO水平相近(P值均大于0.05)。伤后6 h,烧伤复苏组大鼠血浆cTnI、cTnT水平分别为(17.40±1.59)ng/mL、(1 488±229)pg/mL,明显高于假伤组的(1.84±0.92)ng/mL和(169±12)pg/mL (P值均小于0.01);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血浆cTnI水平[(2.58±0.60)ng/mL]与假伤组接近(P>0.05),血浆cTnT水平[(649±190)pg/mL]明显高于假伤组(P<0.01)。伤后24 h,2个烧伤组大鼠血浆cTnI及cTnT水平与假伤组接近(P值均大于0.05);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血浆cTnI水平明显低于烧伤复苏组(P<0.01)。伤后6 h,2个烧伤组大鼠心肌结构均较正常,与假伤组伤后24 h相似。伤后24 h,烧伤复苏组大鼠心肌组织明显破坏,肌丝排列较紊乱、线粒体损伤严重,烧伤复苏+右美托咪定组大鼠上述情况较烧伤复苏组显著改善。 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严重烧伤大鼠伤后早期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氢气对重度烧伤小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
秦超, 边映雪, 冯甜甜, 张金辉, 于泳浩
2017, 33(11): 682-68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氢气对重度烧伤小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取160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氢气组、单纯烧伤组、烧伤+氢气组,每组40只。单纯烧伤组和烧伤+氢气组小鼠背部制作40%TBSA 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模型,假伤组和氢气组小鼠模拟致假伤。分别于伤后1、6 h,氢气组和烧伤+氢气组小鼠吸入体积分数2%氢气1 h,假伤组和单纯烧伤组小鼠吸入空气1 h。伤后24 h,各组取6只小鼠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各组另取8只小鼠,取下腔静脉血和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L-6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各组另取6只小鼠,取动脉血测定PaO2,取肺组织,称量肺湿干质量,计算肺湿干质量比。计算各组剩余20只小鼠伤后7 d内的存活率。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和log-rank检验。 结果 (1)伤后24 h,假伤组和氢气组小鼠肺组织未见异常;单纯烧伤组小鼠肺间质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壁严重破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烧伤+氢气组小鼠肺间质轻度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充血伴少量破裂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较单纯烧伤组少。假伤组、氢气组、单纯烧伤组和烧伤+氢气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分别为(0.7±0.5)、(0.8±0.5)、(6.1±1.0)、(2.8±0.8)分,单纯烧伤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较假伤组显著升高(P<0.001),烧伤+氢气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较单纯烧伤组显著降低(P<0.001)。(2)伤后24 h,氢气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HMGB1、IL-6含量与假伤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单纯烧伤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HMGB1、IL-6含量较假伤组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01),烧伤+氢气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HMGB1、IL-6含量较单纯烧伤组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01)。(3)伤后24 h,氢气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与假伤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单纯烧伤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较假伤组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01),烧伤+氢气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较单纯烧伤组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01)。(4)伤后24 h,4组小鼠PaO2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P>0.05)。(5)伤后24 h,假伤组、氢气组、单纯烧伤组和烧伤+氢气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分别为3.52±0.22、3.61±0.24、7.24±0.32、5.21±0.41,单纯烧伤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明显高于假伤组(P<0.001),烧伤+氢气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明显低于单纯烧伤组(P<0.001)。(6)假伤组和氢气组小鼠伤后7 d内存活率为100%。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烧伤组小鼠伤后3~7 d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烧伤+氢气组小鼠伤后5~7 d存活率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5)。 结论 氢气能够显著减轻重度烧伤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而对烧伤小鼠肺起到了保护作用。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抑制剂VX765对冷束缚诱导小鼠急性胃溃疡的作用
郑仕清, 洪旭东, 陈甜胜, 罗鹏飞, 肖仕初
2017, 33(11): 688-69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6
摘要:
目的 观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抑制剂VX765对冷束缚诱导小鼠急性胃溃疡胃黏膜的保护效应。 方法 将24只无特殊病原体级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束缚组、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仅在腹腔内注射10 mL/kg二甲基亚砜(DMSO)和PBS混合液。冷束缚组小鼠在腹腔内注射DMSO和PBS混合液,30 min后行冷束缚实验诱导急性胃溃疡。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小鼠同前造成急性胃溃疡,实验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含10 mg VX765的DMSO、PBS混合液(12.5 μmol/kg)及含20 mg雷贝拉唑的PBS、DMSO混合液(40 mg/kg)。冷束缚实验结束后4 h,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含量,观察胃组织的大体情况、评估溃疡指数、行HE染色观察胃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组织中IL-1β、IL-18及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的相对表达量。正常对照组小鼠于相同时相点同前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检验。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和胃组织中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IL-1β、IL-18含量均明显低于冷束缚组(P值均小于0.01)。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小鼠血清和胃组织中的前述炎性指标含量均明显低于冷束缚组(P值均小于0.01) 。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与冷束缚组小鼠血清和胃组织中的前述炎性指标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小鼠血清和胃组织中的前述炎性指标含量均明显低于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P值均小于0.01)。正常对照组小鼠胃黏膜表面光滑平整,黏膜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冷束缚组小鼠多发性胃黏膜出血,黏膜细胞排列混乱,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小鼠胃黏膜出血数目显著减少、黏膜结构尚完整,坏死组织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正常对照组、冷束缚组、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小鼠的溃疡指数分别为0、18.7±1.1、6.3±1.5、8.2±1.3;其中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VX765预处理+冷束缚组与雷贝拉唑预处理+冷束缚组相近(P>0.05),该2组均明显低于冷束缚组(P值均小于0.05)。 结论 VX765可以有效阻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对冷束缚诱导小鼠急性胃溃疡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科技快讯
烧伤后急性肾损伤
张永存(译者), 唐洪泰(审校者)
2017, 33(11): 676-6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101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永存(译者), 唐洪泰(审校者)
2017, 33(11): 687-68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102
摘要:
多发伤诱导的肝细胞应激反应和肝脏胰岛素抵抗发展
张永存(译者), 唐洪泰(审校者)
2017, 33(11): 713-7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103
摘要:
海水浸泡加重烧伤相关肺损伤和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朱峰(译者), 唐洪泰(审校者)
2017, 33(11): 715-7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104
摘要:
论著
内皮抑素预处理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任海涛, 李媛, 王盛东, 韩春茂
2017, 33(11): 694-69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预处理对人皮肤Fb纤维化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 将人皮肤Fb体外常规培养后,取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内皮抑素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内皮抑素+PDGF-BB组、TGF-β1组、内皮抑素+TGF-β1组,每组3孔。空白对照组细胞仅用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PDGF-BB组和TGF-β1组细胞分别用含200 ng/mL PDGF-BB、10 ng/mL TGF-β1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PDGF-BB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48 h后,再用含200 ng/mL PDGF-BB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内皮抑素+TGF-β1组细胞用含5 μg/mL内皮抑素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48 h后,再用含10 ng/mL TGF-β1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每组收集3孔细胞的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含量;每组收集3孔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DGF受体β(PDGFRβ)、磷酸化PDGFRβ(p-PDGFRβ)、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的(5.05±0.29)pg/mL比较,内皮抑素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4.72±0.37)pg/mL,二者相近(P>0.05);PDGF-BB组和TGF-β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8.60±0.57)、(9.20±0.64)pg/mL,均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5)。内皮抑素+PDGF-BB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5.32±0.17)pg/mL,低于PDGF-BB组(P<0.05);内皮抑素+TGF-β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为(5.41±0.20)pg/mL,低于TGF-β1组(P<0.05)。(2)与空白对照组细胞α-SMA、PDGFRβ、p-PDGFRβ、p-ERK1/2蛋白表达量比较,内皮抑素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PDGF-BB组、TGF-β1组均明显增加(P值均小于0.01)。内皮抑素+PDGF-BB组、内皮抑素+TGF-β1组细胞α-SMA、PDGFRβ、p-PDGFRβ、p-ERK1/2蛋白表达量均分别低于PDGF-BB组、TGF-β1组(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内皮抑素预处理可抑制人Fb纤维化和向肌Fb转化,这可能与内皮抑素下调p-PDGFRβ、PDGFRβ和p-ERK蛋白表达有关。
短篇论著
三种空气净化方法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张寅, 张勤, 周景祺, 王玉梅, 骆智臻, 杨定婷
2017, 33(11): 699-70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8
摘要:
目的 比较自然通风、紫外线照射及等离子净化技术对烧伤ICU空气净化的效果。 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3月,选择笔者单位相同面积、朝向的3间半开放式烧伤ICU,分别于每周三早上患者换药及地面湿扫30 min后,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照射、等离子空气净化机进行30 min空气净化,分别设为自然通风ICU、紫外线ICU和等离子ICU。3间ICU均于空气净化前及净化后30 min,采用空气采样泵进行空气中微生物采样,共采样28次。记录3间ICU空气净化前、后细菌菌落数,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于2例/d和大于或等于2例/d时,换药患者数1例/d和大于1例/d时细菌菌落数。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及t检验。 结果 (1)3间ICU净化前细菌菌落数分别为(2.24±0.40)、(2.39±0.49)、(2.35±0.40)CFU/m3,净化后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82±0.62)、(1.71±0.46)、(1.73±0.41)CFU/m3,净化前、后细菌菌落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22、0.355,P值均大于0.05)。3间ICU空气净化后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净化前(t值为3.787~11.353,P值均小于0.01)。(2)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小于2例/d时,3间ICU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净化前(t值为4.324~8.274,P值均小于0.01)。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大于或等于2例/d时,自然通风ICU净化前、后细菌菌落数相近(t=0.882,P>0.05),紫外线ICU和等离子ICU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净化前(t值分别为4.447、8.130,P值均小于0.01)。紫外线ICU和等离子ICU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于2例/d时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大于或等于2例/d时(t值分别为-2.190、-2.230,P值均小于0.05),自然通风ICU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于2例/d时净化后细菌菌落数与大于或等于2例/d时相近(t=-2.050,P=0.05)。(3)换药患者数为1例/d时,3间ICU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净化前(t值为3.624~9.113,P值均小于0.01)。换药患者数大于1例/d时,自然通风ICU净化前、后细菌菌落数相近(t=1.844,P>0.05),紫外线ICU和等离子ICU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净化前(t值分别为3.670、6.631,P值均小于0.01)。自然通风ICU换药患者数大于1例/d时净化后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1例/d时(t=-3.759,P<0.01);其他2间ICU换药患者数1例/d时净化后细菌菌落数与大于1例/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40、-1.367,P值均大于0.05)。 结论 自然通风、紫外线照射、等离子净化技术3种方法进行空气净化后均能降低烧伤ICU空气细菌菌落数,但自然通风可受换药患者数的影响,紫外线照射和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可受大面积烧伤患者收治例数的影响。
示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联合中指尺侧指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儿童拇指脱套伤的效果
魏立友, 王国强
2017, 33(11): 702-70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09
摘要:
目的 观察示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联合中指尺侧指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儿童拇指脱套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拇指脱套伤患儿5例,创面面积为3.2 cm×2.5 cm~5.2 cm×3.3 cm,急诊应用示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联合修复,联合皮瓣的总面积为3.3 cm×2.6 cm~5.3 cm×3.4 cm。供区创面取上臂全厚皮覆盖。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皮片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色泽较佳、质地优良、外观不臃肿、两点辨别觉距离4~6 mm,拇指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示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联合中指尺侧指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儿童拇指脱套伤,操作简单,皮瓣外形不臃肿,拇指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可较好地避免患肢功能障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下应用携带桡神经浅支的同指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郑炜, 马琳, 程天平, 李向云, 杨帆, 郭亚峰, 张龙军, 程芳, 何润之, 张涛, 张艳, 谢瑾
2017, 33(11): 705-7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0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下应用携带桡神经浅支的同指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共16指。清创后拇指创面面积为1.8 cm×1.5 cm~3.0 cm×2.8 cm。术前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穿支并标记,以此设计携带桡神经浅支的同指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2.0 cm×1.8 cm~3.2 cm×3.0 cm。桡神经浅支与创面指固有神经吻合,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术前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成功探测到拇指固有动脉穿支,术中均证实该穿支存在。术后7 d皮瓣均成活,创面及供瓣区均愈合,术后12 d拆线。术后5例患者失访,其余11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质地与正常指皮肤相近。随访时皮瓣感觉功能评定:S3级1例、S4级3例、S5级7例,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5~7 mm,平均6 mm。供瓣区仅留有线性瘢痕。 结论 采用携带桡神经浅支的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精确探测到血管穿支,避免了损伤血管主干,降低了手术难度及风险,术后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较好,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经验交流
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难愈创面20例
胡克苏, 祁俊, 王磊, 花超, 周明明, 周世杰, 张逸
2017, 33(11): 708-71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1
摘要:
修复严重臀部皮肤撕脱伤创面11例
关立锋, 马勇, 吴银生
2017, 33(11): 711-7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2
摘要:
病例报告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植皮治疗臀部化脓性汗腺炎一例
侯俊杰, 李大勇, 吴春芳, 李世征, 王晶
2017, 33(11): 714-7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3
摘要:
讲座
新加坡成人烧伤管理
郑希捷, 许义嵩, 林爱慧, 郭义安, 陈国材
2017, 33(11): 716-71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4
摘要:
综述
负压伤口疗法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洋, 胡大海
2017, 33(11): 718-7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11.01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