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吡咯并喹啉醌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机制

王许杰 杨云舒 沈括 王璟 韩夫 吴高峰 李艳 白晓智 罗亮 胡大海

蒋勇, 王康安, 王宝丽, 等. 266例合并烧伤总面积小于30%体表总面积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局分析[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4): 340-34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29-00106
引用本文: 王许杰, 杨云舒, 沈括, 等. 吡咯并喹啉醌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机制[J]. 中华烧伤杂志, 2020, 36(5): 378-387.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190806-00335
Jiang Yong, Wang Kang'an, Wang Baoli,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analysis of 266 patients with inhalation injuries combined with total burn area less than 30% total body surface area[J]. Chin j Burns, 2021, 37(4): 340-34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29-00106
Citation: Wang Xujie, Yang Yunshu, Shen Kuo, et al.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pyrroloquinoline quinine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cell survival of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nder oxidative stress[J]. Chin j Burns, 2020, 36(5): 378-387.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190806-00335

吡咯并喹啉醌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机制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190806-00335
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2019JQ-478)

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 (XJZT18MJ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819019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1530064)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pyrroloquinoline quinine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cell survival of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 摘要: 目的 观察吡咯并喹啉醌(PQQ)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下称正常培养基)培养大鼠BMSC,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1)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PQQ组、单纯过氧化氢组、过氧化氢+PQQ组。正常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24 h;正常对照+PQQ组细胞用含终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μmol/L PQQ的正常培养基培养24 h;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用含有终物质的量浓度为200 μmol/L过氧化氢的正常培养基培养24 h;过氧化氢+PQQ组细胞用含有终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μmol/L PQQ的正常培养基培养2 h后,加入终物质的量浓度为200 μmol/L的过氧化氢培养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取5个批次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过氧化氢组、过氧化氢+PQQ组,各组细胞处理同实验(1)中相应各组。培养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个批次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和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对1个批次细胞分别进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和JC-1荧光染色观察;采用透射电镜观察1个批次细胞线粒体形态;采用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试剂盒对1个批次细胞分别进行CAT和SOD活性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1个批次细胞环磷酸腺苷活化交换蛋白1(Epac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计算AMPK磷酸化水平、剪切型caspase-3/caspase-3比值。除形态观察外,其余各指标每组样本数均为6。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等方差t检验。 结果 (1)培养24 h后,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出现空泡且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减少,细胞存活率为(74.3±2.9)%,较正常对照组的100.0%明显降低(t=6.39,P<0.01);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至(116.9±4.2)%(t=6.92,P<0.01);正常对照+PQQ组细胞存活率为(101.2±1.1)%,与正常对照组相近(t=1.06,P>0.05)。(2)培养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的(13.6±1.0)%比较,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7.1±2.0)%,t=10.57,P<0.01];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17.0±0.7)%,t=9.49,P<0.01]。(3)培养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出现去极化,JC-1荧光染料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发出绿色荧光,表现为膜电位明显降低(t=4.18,P<0.01);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至正常水平(t=4.43,P<0.01),JC-1荧光染料顺着极化线粒体膜电位进入线粒体聚集,发出红色荧光。(4)培养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的规则形态比较,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线粒体结构紊乱,线粒体嵴消失,线粒体基质密度降低;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线粒体结构规则完整,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线粒体基质密度增加。(5)培养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CAT活性明显升高(t=4.54,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t=3.93,P<0.05);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CAT活性明显上升(t=8.65,P<0.01),SOD活性无明显变化(t=0.72,P>0.05)。(6)培养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Epa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4.67,P<0.01),AMPK磷酸化水平、剪切型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升高(t=7.88、3.62,P<0.01);与单纯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PQQ组细胞Epac1蛋白表达、AMPK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t=4.34、16.37,P<0.01),剪切型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降低(t=3.17,P<0.05)。 结论 PQQ预处理能够改善氧化应激条件下大鼠BMSC的线粒体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率,提高细胞存活率,且可能与Epac1蛋白表达上调、AMPK信号通路激活和剪切型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有关。

     

  • 参考文献(4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8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20-05-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