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杨丽 李娜 程静 韩军涛 胡大海

赵朋, 杨敏烈, 储国平, 等. 猪膀胱脱细胞基质和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20, 36(12): 1130-113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01-00399
引用本文: 杨丽, 李娜, 程静, 等. 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1): 57-6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106-00008
Zhao Peng, Yang Minlie, Chu Guoping, et al. Influence of porcine urinary bladder matrix and 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on wound healing of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 in diabetic mice[J]. Chin j Burns, 2020, 36(12): 1130-113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01-00399
Citation: Yang Li, Li Na, Cheng Jing,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n the optimal treatment interval of pulsed dye laser in treating hypertrophic scar after burn[J]. Chin j Burns, 2021, 37(1): 57-6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106-00008

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106-000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772071)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n the optimal treatment interval of pulsed dye laser in treating hypertrophic scar after burn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间隔脉冲染料激光(PDL)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探讨最佳治疗间隔。 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周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27(4,67)岁,19个瘢痕]、2周组[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为9(3,55)岁,15个瘢痕]、3周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26(19,45)岁,15个瘢痕]、4周组[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1(14,48)岁,13个瘢痕],分别按照1周1次、2周1次、3周1次及4周1次行共3个月的PDL治疗。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个月,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计算VSS评分下降值;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定瘢痕内血流灌注量,并计算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Bonferroni校正、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均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

    Z

    =-3.74、-3.47、-2.69、-3.25,

    P

    <0.01);4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下降值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2.35,

    P

    >0.05)。2周组、3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瘢痕血流灌注量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

    Z

    =-2.95、-2.50,

    P

    <0.05或

    P

    <0.01)。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分别为-0.02(-1.05,0.69)、-0.29(-0.75,0.18)、-0.11(-0.55,0.23)、0.05(-0.61,0.75),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明显(

    H

    =9.39,

    P

    <0.05); 2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明显高于1周组(

    Z

    =2.76,

    P

    <0.01)。 结论 PDL治疗可降低VSS评分及瘢痕血流灌注量,2周1次及3周1次治疗对瘢痕血流灌注的改善更明显,可推荐为PD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适宜治疗间隔。

     

  • 参考文献(0)

  • 期刊类型引用(15)

    1. 徐培,张红玲,童欢,龙忠恒,张祥明.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儿童颈胸部增生性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4(03): 153-156 . 百度学术
    2. 韩颖干,吴召森,海莉,武昱君,邵高升,吴军庆.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修复效果观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02): 31-36 . 百度学术
    3. 邹松云,刘阳,陈彬雄,刘星. 532 nm调Q激光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烧伤后细小的增生和萎缩性瘢痕疗效及美观性. 江西医药. 2024(02): 210-212+218 . 百度学术
    4. 陈菲菲. 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对皮下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4(06): 341-347 . 百度学术
    5. 贾俊晗,张坤,刘慧泽,刘传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双波长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140例.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3(03): 167-173+180 . 百度学术
    6. 徐瑞. 109例面部烧伤后瘢痕患者BSHS-B评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皮肤病与性病. 2023(03): 212-215 . 百度学术
    7. 肖洁银,陈诚. 脉冲染料激光与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 2023(09): 107-111 . 百度学术
    8. 许涛. 曲尼司特辅助治疗烧伤后瘢痕疗效及对胶原纤维和MMPs的调节效应. 中国美容医学. 2023(10): 62-65 . 百度学术
    9. 张燕祝,王萌. 不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间隔时间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的影响.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06): 480-482+487 . 百度学术
    10. 李晴,周粤闽,王雷.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在外伤后增生性瘢痕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06): 416-421 . 百度学术
    11. 史传奎.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早期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12): 10-13 . 百度学术
    12. 杜敏. 脉冲染料激光在手部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22(27): 124-127 . 百度学术
    13. 修冰玉,尉莉,马琳.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在儿童皮肤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北京医学. 2022(09): 833-836 . 百度学术
    14. 刘振楠,周粤闽. 脉冲染料激光在创伤后瘢痕早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7): 688-691 . 百度学术
    15. 戴晓刚,李小莹,余厚友.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效果及对患者瘢痕血流灌注的影响. 陕西医学杂志. 2021(11): 1404-140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52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
  • PDF下载量:  47
  • 被引次数: 1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1-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21-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