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琦琦 张寅 乔亮 查庆华 解琳 骆智臻

潘艳艳, 范友芬. 重症镇痛镇静管理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及患者置管时间的影响因素[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40(12): 1123-113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625-00248.
引用本文: 蒋琦琦, 张寅, 乔亮, 等. 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11): 1073-107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18-00092.
Pan YY,Fan YF.Effects of analgesic and sedation management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combined with inhalation injurie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cheal intubation time[J].Chin J Burns Wounds,2024,40(12):1123-1131.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625-00248.
Citation: Jiang QQ,Zhang Y,Qiao L,et al.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manistic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of burn specialist nurses[J].Chin J Burns Wounds,2022,38(11):1073-1078.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18-00092.

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18-0009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27211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护理预备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GWV-5-TB0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院级课题 RJHK-2020-28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张寅,Email:zy20743@rjh.com.c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manistic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of burn specialist nurses

Funds: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272112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Nursing Reserve Team"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vents in Medical Colleg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GWV-5-TB001

Academy-level Project of Nursing Department of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RJHK-2020-28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目的  调查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5—8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名烧伤专科护士,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其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等17个指标,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估其人文关怀能力。将护士按一般资料分类后,统计CAI总得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护士的CAI总得分及认知、勇气和耐心维度得分与国际常模进行比较。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63份,均有效。63名护士中男4名、女59名,年龄以20~30岁为主(30名,占47.62%),职称以护师为主(36名,占57.14%),工作年限多>10年(28名,占44.44%),32名护士未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多为大学专科(37名,占58.73%)。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护士的CAI总得分差异明显(F值分别为53.95、49.14、75.42,t值分别为6.08、-2.82,P<0.01)。本组护士CAI认知、勇气、耐心维度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低于国际常模(t值分别为-2.02、-2.04、-6.19、-3.89,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1~23.23、16.25~31.48、1.05~19.09、6.72~31.82,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2.57、23.86、10.07、19.27,P<0.05或P<0.01)。  结论  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弱。烧伤专科护士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本研究分析显示,其与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密切相关,这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足是指患者因糖尿病或持续高血糖状态引起踝关节以下足部血管、神经病变相关的皮肤、软组织、深部组织感染或溃疡性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以及皮肤感染、坏死或破溃。严重的糖尿病足可引起深部软组织及骨骼坏死,导致截肢。糖尿病神经病变是DFU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高达66%的糖尿病患者可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1,疼痛是其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糖尿病足溃疡(DFU)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严重限制,而疼痛更加迫使其减少主动活动,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也给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2。虽然疼痛对于DFU创面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受疼痛刺激时创面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可能会抑制组织修复与再生 3。创面疼痛可以同时触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提高加压素和氢化可的松的表达,这些物质的表达会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进而延缓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延迟创面愈合 4, 5。为促进创面愈合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需要对疼痛的程度和其对患者产生的相关影响进行精准化管理。鉴于此,本研究应用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 6对住院治疗的DFU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以期为临床制订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DFU患者疼痛状况和促进其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本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2022KY080-KS001。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自理能力评分(0~49分: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但有些困难,部分依赖他人;50~80分:日常生活有较大困难,需要帮助,甚至完全依赖他人)等;(2)疾病相关资料,如糖尿病病程、创面Wagner分级 7;(3)实验室指标,如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等。

    1.1.2   BPI

    评估内容包括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2个维度,患者疼痛均为创面或创周疼痛。疼痛程度为患者过去24 h内疼痛的程度,有4个条目,依次为最重疼痛、最轻疼痛、平均疼痛和当前疼痛,每个条目得分为0~10分,对应最轻疼痛至最重疼痛,总评分取值范围为0~40分。疼痛的相关影响有7个条目,包括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的影响,影响程度从“没有影响”到“完全影响”,对应的分值为0~10分,总得分取值范围是0~70分。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入本单位的DFU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患足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8;(2)按照Wagner分级(0~5级)标准 8,足溃疡为Wagner 1~5级者;(3)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非糖尿病导致的足部溃疡;(2)患者合并其他影响糖尿病足疼痛的疾病,如血管炎、肿瘤等;(3)意识不清及各种精神病患者。

    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员由4名糖尿病足小组成员组成,经统一培训后,负责对入院后24 h内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和一般资料收集(2个问卷同时发放)。调查评估时使用统一的指导用语,调查完成后进行问卷质量审核,及时补充遗漏信息并采取双人复核方式将数据输入Excel表中。回收问卷中,资料不完整视为无效问卷,该患者的2个问卷均不纳入统计。

    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数据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以 MQ 1Q 3)描述。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分类,统计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总得分,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为因变量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筛选影响DFU患者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5%。

    42例DFU患者的最重疼痛、最轻疼痛、平均疼痛、当前疼痛得分分别为5(0,10)、2(0,6)、3(0,8)、2(0,8)分,疼痛程度总得分为11(0,24)分;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的影响得分分别为4(0,10)、4(0,10)、5(0,10)、5(0,10)、3(0,10)、4(0,10)、4(0,10)分,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为30(0,63)分。

    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39~87(67±10)岁,以60~69岁为主;大多数为初中学历;糖尿病病程20年以上者居多;半数患者创面Wagner分级为4级;大多数患者体重指数和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患者自理能力存在部分依赖;绝大多数患者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约半数患者白蛋白水平异常,大多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异常。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患者的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1

    表1  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不同一般资料下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的比较
    项目与类别 例数 构成比(%) 疼痛程度总得分[分, M Q 1Q 3)] 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分, M Q 1Q 3)] 统计量值1 P 1 统计量值2 P 2
    性别

    Z=-0.77

    0.443

    Z=-0.91

    0.365
    30 71.43 12(0,24) 29(0,61)
    12 28.57 10(0,24) 34(4,63)
    年龄(岁)

    χ 2=0.49

    0.782

    χ 2=0.45

    0.800
    39~59 9 21.43 11(4,22) 36(11,59)
    60~69 21 50.00 11(0,24) 27(0,61)
    ≥70 12 28.57 12(1,24) 32(4,63)
    文化程度

    χ 2=5.89

    0.117

    χ 2=7.46

    0.059
    小学及以下 8 19.05 10(0,24) 26(0,60)
    初中 21 50.00 10(2,22) 25(2,63)
    中专或高中 8 19.05 16(9,22) 47(33,59)
    大专及以上 5 11.90 10(1,24) 33(4,56)
    体重指数(kg/m 2

    Z=-0.17

    0.869

    Z=-1.29

    0.197
    18.5~23.9 23 54.76 11(1,24) 34(4,61)
    ≥24 19 45.24 11(0,24) 27(0,63)
    自理能力评分(分)

    Z=-2.02

    0.142

    Z=-1.92

    0.055
    0~49 26 61.90 10(0,24) 26(0,61)
    50~80 16 38.10 14(4,24) 38(7,63)
    糖尿病病程(年)

    χ 2=0.56

    0.757

    χ 2=4.58

    0.101
    <10 12 28.57 11(2,22) 25(2,59)
    10~20 12 28.57 12(1,22) 26(0,60)
    >20 18 42.86 11(0,24) 38(0,63)
    Wagner分级(级)

    χ 2=3.71

    0.447

    χ 2=3.62

    0.460
    1 2 4.76 6(5,7) 10(6,14)
    2 5 11.90 8(0,24) 25(4,52)
    3 13 30.95 10(0,24) 26(0,59)
    4 21 50.00 13(2,22) 37(0,63)
    5 1 2.38 16(16,16) 23(23,23)
    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Z=-1.73

    0.083

    Z=-2.12

    0.034
    阴性 5 11.90 6(2,18) 13(0,44)
    阳性 37 88.10 12(0,24) 33(0,63)
    糖化血红蛋白(%)

    Z=-0.44

    0.664

    Z=-0.47

    0.644
    ≤7 14 33.33 12(0,24) 28(0,61)
    >7 28 66.67 11(0,24) 31(0,63)
    白蛋白(g/L)

    Z=-1.88

    0.060

    Z=-1.61

    0.107
    <35 20 47.62 16(0,24) 37(0,63)
    35~50 22 52.38 9(0,22) 25(0,61)
    前白蛋白(g/L)

    Z=-0.32

    0.748

    Z=-1.02

    0.309
    <0.20 30 71.43 11(0,24) 32(0,63)
    0.20~0.40 12 28.57 11(2,22) 26(2,53)
    血红蛋白(g/L)

    Z=-2.05

    0.040

    Z=-2.66

    0.008
    <120 34 80.95 12(0,24) 34(0,63)
    120~160 8 19.05 7(2,22) 13(0,38)
    白细胞计数(×10 9/L)

    Z=-2.55

    0.011

    Z=-2.02

    0.043
    4~10 24 57.14 9(0,22) 25(0,63)
    <4或>10 18 42.86 15(4,24) 37(7,61)
    注:统计量值1、 P 1值,统计量值2、 P 2值分别为不同一般资料下疼痛程度、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比较所得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分别赋值,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1、阳性=2,血红蛋白水平<120 g/L=1、120~160 g/L=2,白细胞计数(4~10)×10 9/L=1、<4×10 9/L或>10×10 9/L=2,以患者疼痛程度、疼痛的相关影响为因变量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是42例DFU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是疼痛的相关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见 表2

    表2  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因变量 自变量 标准回归系数 标准误 95%置信区间 Wald P
    疼痛程度 血红蛋白(g/L) 1.29 2.52 -3.66~6.24 0.26 0.610
    白细胞计数(×10 9/L) 6.17 2.90 0.28~11.87 4.51 0.034
    疼痛的相关影响 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21.00 9.23 2.92~39.09 5.18 0.023
    血红蛋白(g/L) -7.32 6.62 -20.28~5.65 1.22 0.269
    白细胞计数(×10 9/L) 21.33 7.99 5.67~36.99 7.13 0.00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引起的 9,通常表现为刺痛、跳痛、刀割样疼痛、撕裂性疼痛等神经痛症状,有蚂蚁爬行样、灼烧样、针刺样的异常感觉,同时还伴有自主神经损害的其他相关症状,PDPN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效率、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即使在非运动状态下,DFU患者也会出现下肢不同程度的疼痛。研究显示,疼痛也会对创面愈合产生不良影响 10。在疼痛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疼痛进行评估 11。疼痛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患者对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配合度,也直接影响创面的愈合速度,所以在创面处理时需要特别重视对创面疼痛的评估 12, 13。本研究显示,42例DFU患者均存在疼痛,且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多处于轻中度水平。与以往有关研究报道的DFU患者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有所不同 14,考虑可能与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有关。本研究中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对痛觉的敏感程度较低,耐受性较好;患者糖尿病病程大多在10年以上,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神经病变可能加重,导致疼痛感觉减退。

    在临床中治疗疼痛除需要应用有效的止痛药物外,也需要规范有效的辅助手段。有研究显示,量子刺激疗法能够明显改善DFU患者足部感觉和疼痛 15。本研究团队采用红光治疗仪和发光二极管,每天照射DFU患者足部创面2次,每次15 min,连续照射7 d,有效地减少了局部组织炎症的发生,降低了DFU患者疼痛程度(另文发表)。针对DFU患者,每日至少2次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包括发生疼痛时患者的生命体征、体位、表情、疼痛性质、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是十分必要的。针对DFU患者疼痛治疗的措施有嘱患肢抬高制动,根据疼痛评分报告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如疼痛感较强,遵医嘱及时使用止疼药物,防止疼痛引起血压升高;如肢体疼痛是由幻觉导致的,可不使用镇痛药物治疗。此外,根据DFU患者的个人情况,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足部运动和相应强度的有氧运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DFU患者的疼痛状况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足溃疡创面是否有细菌生长有关,而与自身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Wagner分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关系不大。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足溃疡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均是影响42例DFU患者疼痛的主要因素,而血红蛋白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白细胞计数与DFU患者的疼痛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是由于DFU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进而加重痛觉敏感程度,而疼痛反过来也可加重患者炎症反应,这一点在相关文献中也有类似报道 16。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也证实了感染对创面疼痛的影响。感染可能是引起DFU患者疼痛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细菌感染通过破坏和延长创面愈合的炎症阶段来改变创面正常的愈合过程,抑制白细胞发挥正常功能,进一步阻碍了新鲜肉芽组织的形成 17。溃疡创面中各种细菌可通过黏附聚集形成微生态菌落,释放大量毒素,破坏正常的Fb、纤维蛋白等的结构和功能,干扰组织的供血和供氧,使创面长期处于炎症不愈阶段,最终加剧患者的疼痛。长期疾病消耗和创面不愈可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使血红蛋白携带养分的能力下降、组织细胞再生能力降低、免疫系统功能逐步受损并导致免疫活性物质的抗菌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感染难以控制及疼痛加重。近年来研究显示,许多红细胞衍生的生物活性肽具有镇痛作用 18。足溃疡创面的感染可引起血红蛋白的消耗,与此同时,创面修复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19,感染与红细胞消耗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DFU的愈合难度和疼痛程度。

    黄昀和张雅君 20观察到,糖尿病患者Wagner分级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可能与创面及疼痛的长期存在导致传递痛觉的递质乙酰胆碱大量消耗有关,患者对疼痛刺激的阈值升高,敏感性降低。而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Wagner分级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原因可能如下:(1)绝大部分为重症患者,存在选样偏差,影响分析结果;(2)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不太准确,影响调查结果;(3)此外,样本量应是问卷条目的5~10倍 21, 22,本研究中的条目数为11,样本量应为55~110,但由于疫情影响患者就诊,病源减少,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影响到结论的可信度。

    综上,DFU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均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相关。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DFU患者的基础药物治疗和创面处理,也要重视患者疼痛状况的评估和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支持措施,促进创面的愈合,改善DFU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医疗经济负担。后期需要继续开展调查,对DFU患者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为充分了解影响DFU患者疼痛的因素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蒋琦琦:酝酿和设计研究、实施研究及撰写论文;张寅:酝酿和设计研究、修改论文;乔亮、查庆华:指导研究、修改论文;解琳:分析/解释数据;骆智臻:实施研究、采集数据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 参考文献(36)

    [1] 李凡,杨路,徐平,等.人文关怀理念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21(22):162.
    [2] 王芳,李波.护理人文关怀在ICU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3):175-179.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20.33.050.
    [3] 李文卓,张玉静,王亚美.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8):1088-1089.DOI: 10.19522/j.cnki.1671-5098.2019.08.076.
    [4] 余飞,肖莎.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72-675,679.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0.
    [5] 余健萍,张薇.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8):977-979.DOI: 10.13455/j.cnki.cjcor.2022.08.21.
    [6] KleineAK,HallenslebenN,MehnertA,et al.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partners of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9,140:52-66.DOI: 10.1016/j.critrevonc.2019.05.008.
    [7] 吕苏梅,李来有,陈玲,等.人文工作坊提高肿瘤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5):323-327.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21.05.005.
    [8] NkonghoNO.The caring ability inventory[M/OL].New York:Springer,1990:3-16[2021-03-18].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hl=zh-CN&lr=&id=UIhXywMNgLkC&oi=fnd&pg=PA184&dq=the+caring+ability+inventory&ots=qjoaMy1mcm&sig=vmC9QvXY2c43366PDyQp9kKthrw&redir_esc=y#v=onepage&q=the%20caring%20ability%20inventory&f=false.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hl=zh-CN&lr=&id=UIhXywMNgLkC&oi=fnd&pg=PA184&dq=the+caring+ability+inventory&ots=qjoaMy1mcm&sig=vmC9QvXY2c43366PDyQp9kKthrw&redir_esc=y#v=onepage&q=the%20caring%20ability%20inventory&f=false
    [9] 许娟医院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许娟.医院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35-136,146-147.
    [11] 张会敏,高杰,孙羽燕,等.某精神病院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8):1224-1227.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8.022.
    [12] 孙超,施月仙,邸红军,等.我国护理领域人文关怀素质及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4):63-65.DOI: 10.3969/j.issn.1009-8399.2019.04.017.
    [13] 张慧,刘延红,卞军平,等.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111-113.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9.06.040.
    [14] 李威,曹静,王玉英,等.ICU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2):229-233.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7.
    [15] 张丽华,刘义兰,官春燕,等.住院患者人文关怀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杂志,2021,36(5):55-58.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5.055.
    [16] 裴嘉宇,吴红霞,苏雅静,等.护理硕士研究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影响因素研究[J].循证护理,2021,7(12):1611-1615.DOI: 10.12102/j.issn.2095-8668.2021.12.009.
    [17] LeiningerM.Caring: an essential human need[M].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1:3-15.
    [18] 谭佳慧,李红玉.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83-1286.DOI: 10.16821/j.cnki.hsjx.2019.14.007.
    [19] 刘雅,王婧,车文芳,等.1135名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0):1323-1328.DOI: 10.12026/j.issn.1001-8565.2019.10.18.
    [20] 崔嵩,康志杰,王耀健,等.人文关怀:ICU不容忽视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20,41(6):50-53.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20.06.13.
    [21] 李春华,李冬梅.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20,27(4):142-145.DOI: 10.19791/j.cnki.1006-6411.2020.04.063.
    [22] 刘义兰,杨雪娇,胡德英,等.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500-1505.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4.12.020.
    [23] 裴嘉宇,吴红霞,安晓楠,等.“六心”护理教育结合反思笔记在提升护理硕士研究人文关怀能力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23):364-365.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21.23.159.
    [24] 王双,杨丹,许娟,等.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学杂志,2021,36(10):71-73.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71.
    [25] 禹学彬,张庆庆.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20,27(1):112-114.DOI: 10.19791/j.cnki.1006-6411.2020.01.052.
    [26] 刘阳阳,韩现红,高欢欢.护理人文关怀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5):646-648.DOI: 10.3969/j.issn.1002-1256.2019.05.050.
    [27] 江佳婷.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当代护士,2020,27(2):181-183.DOI: 10.19792/j.cnki.1006-6411.2020.02.079.
    [28] 胡新宇,刘秀红,熊玫.在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34):4273-4275.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19.34.011.
    [29] 肖婷,胡珊博,邵佩,等.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1):1972-1977.DOI: 10.16821/i.cnki.hsjx.2020.21.011.
    [30] 胡新宇,刘秀红,邢彩霞,等.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3):240-243.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1.03.010.
    [31] 戎花.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多元化培训[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3):2272-2273.DOI: 10.11655/zgywylc2020.13.081.
    [32] 崔长钉,马海梅,王云芳,等.基于NOC评价的慢性病患者人文护理关怀管理模式的构建[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5):131-133.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9.05.047.
    [33] 杨雅琪,朱莎.临床护理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9):653-657.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20.09.010.
    [34] 刘荣荣,史文莉.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1):129-130.DOI: 10.12026/j.issn.1001-8565.2021.01.26.
    [35] 常志学,陈丽君.肿瘤护理人文关怀实施及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1,13(2):226-230.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1.02.21.
    [36] 黄莉莉,卜梦茹,翟惠敏,等.护理人文关怀实践困境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21,28(1):69-72.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1.01.069.
  • 表1  63名烧伤专科护士不同一般资料分类下关怀能力量表总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项目与类别人数构成比(%)总得分(分,x¯±s统计量值P
    性别
    46.35173±6t=1.960.055
    5993.65200±27
    年龄(岁)
    20~303047.62178±20F=53.95<0.001
    31~402641.27210±12
    41~55711.11241±16
    职称
    护士2031.75172±17F=49.14<0.001
    护师3657.14205±17
    主管护师711.11241±16
    工作年限(年)
    <31726.98165±8F=75.42<0.001
    3~101828.57196±14
    >102844.44220±18
    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
    3149.21215±24t=6.08<0.001
    3250.79182±19
    学历
    大学专科3758.73191±26t=-2.820.006
    大学本科2641.27209±26
    婚姻状况
    未婚2438.10193±24t=1.220.226
    已婚3961.90202±29
    是否独生子女
    5587.30196±24t=-1.460.149
    812.70211±42
    政治面貌
    党员57.94207±5F=2.910.062
    团员2539.68188±28
    群众3352.38204±27
    是否担任过班干部
    3961.90199±26t=0.780.938
    2438.10198±29
    和父母的关系
    亲密6196.83199±27t=0.940.349
    不亲密23.17181±32
    和家人通电话频率
    每天1次4469.84198±28F=0.050.955
    2~5 d 1次1219.05200±19
    >5 d 1次711.11197±37
    有无住院经历
    1523.81197±26t=-0.260.800
    4876.19199±28
    医院开展人文培训情况
    很多711.11198±20F=0.100.907
    812.70194±35
    一般4876.19199±27
    科室人文关怀气氛
    很好1015.87197±28F=0.410.668
    1320.63193±24
    一般4063.49200±28
    与同事的关系
    很好2539.68191±24F=1.970.148
    3250.79202±28
    一般69.52210±34
    是否热爱护理事业
    热爱5892.06198±27t=-0.180.858
    不热爱57.94200±28
    下载: 导出CSV

    表2  63名烧伤专科护士关怀能力量表得分与国际常模比较(分,x¯±s

    对象人数认知维度勇气维度耐心维度总得分
    烧伤科6378±865±1355±10198±27
    护士
    国际常模1 38880±868±1263±5212±23
    t-2.02-2.04-6.19-3.89
    P0.0470.045<0.001<0.001
    下载: 导出CSV

    表3  63名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独立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标准回归系数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误95%置信区间tP
    年龄(岁)0.3212.575.321.91~23.232.360.022
    工作年限(年)0.7423.863.8016.25~31.486.28<0.001
    职称0.2310.074.511.05~19.092.240.029
    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0.3619.276.276.72~31.823.070.003
    学历-0.03-1.643.71-9.07~5.80-0.440.661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5
  • HTML全文浏览量:  62
  • PDF下载量:  3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3-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