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张万福 徐婧 胡晓龙 韩飞 佟琳 李少珲 向胜涛 官浩

张万福, 徐婧, 胡晓龙, 等.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7): 622-62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引用本文: 张万福, 徐婧, 胡晓龙, 等.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7): 622-62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Zhang WF,Xu J,Hu XL,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muscle strength around shoulder after electric burns[J].Chin J Burns,2021,37(7):622-628.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Citation: Zhang WF,Xu J,Hu XL,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muscle strength around shoulder after electric burns[J].Chin J Burns,2021,37(7):622-628.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81741105)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muscle strength around shoulder after electric burns

  • 摘要: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肌缺损6例、三角肌缺损3例、肱三头肌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肌肌瓣行肩周肌力重建,背阔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肌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肌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 结果 术后13例患者肩周肌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肌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肌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肌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背阔肌肌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肌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 参考文献(3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5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3-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21-07-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