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欧阳净 熊丽蓉 冯伟 孙凤军 陈勇川

赵东旭, 马丽, 申传安, 等. 艾塞那肽4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6, 32(12): 752-75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2.011
引用本文: 欧阳净, 熊丽蓉, 冯伟, 等.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5, 31(4): 285-2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3
Zhao Dongxu, Ma Li, Shen Chuan′an, et al. Influences of exendin-4 on the secretion function of islet beta cells from ra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severe scald[J]. Chin j Burns, 2016, 32(12): 752-75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2.011
Citation: Ouyang Jing, Xiong Lirong, Feng Wei, et al. Effects of inhibitory peptide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on adhesion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this bacterium[J]. Chin j Burns, 2015, 31(4): 285-2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3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对该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13
基金项目: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 (cstc2013yykfA10012)

Effects of inhibitory peptide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on adhesion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this bacterium

  • 摘要: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肽(简称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肽合成仪合成抑制肽,其纯度为96.8%、相对分子质量为874.4。(1)采用终浓度为1~256 μg/mL的抑制肽培养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下同)菌液,不含菌液的M-H肉汤为空白对照,观察抑制肽对该菌的MIC(样本数为3)。(2)采用含终浓度为16、32、64、128、256 μg/mL抑制肽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相应浓度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从培养即刻起每小时观察该菌的生长情况(结果以吸光度值表示),绘制该菌培养24 h内的生长曲线(每组各时相点样本数为3)。(3)采用含终浓度为16、32、64、128、256 μg/mL抑制肽的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相应浓度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4 h检测该菌黏附情况,培养20 h检测该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果均以吸光度值表示,样本数均为10)。(4)采用含128 μg/mL抑制肽的TSB培养液培养表皮葡萄球菌菌液(设为128 μg/mL抑制肽组),以TSB培养基培养前述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24 h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菌的黏附与生物膜形成情况(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 T3检验。 结果 (1)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大于256 μg/mL。(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抑制肽组表皮葡萄球菌培养24 h内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3)256、128、64、32 μg/mL抑制肽组培养4 h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情况分别为0.20±0.04、0.27±0.03、0.35±0.04、0.40±0.04,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0.53±0.10,P<0.05或P<0.01);16 μg/mL抑制肽组培养4 h该菌的黏附情况(0.47±0.09)与阴性对照组相近(P>0.05)。256、128、64 μg/mL抑制肽组培养20 h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别为0.49±0.10、0.68±0.06、0.93±0.13,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21±0.18,P<0.05或P<0.01);32、16 μg/mL抑制肽组培养20 h该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别为1.18±0.22、1.15±0.26,与阴性对照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培养24 h后阴性对照组黏附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形成的生物膜结构致密;128 μg/mL抑制肽组黏附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少,形成的生物膜结构较为疏松。 结论 抑制肽能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早期黏附及生物膜形成,但其结构需要进一步修饰。

     

  • 参考文献(0)

  • 期刊类型引用(7)

    1. 张建伟,张广斌,朱朝霞,杨凯,宋明辉. 某院2016年至2020年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04): 276-282+285 . 百度学术
    2. 于小惠,丁巳娟,何冲,冯东方,肖静,陈红,杨思思,徐欢. 高原低氧环境下烧伤科患者创面普通培养细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23): 2841-2845 . 百度学术
    3. 张寅,马珍珠,吴蓓雯,窦懿,张勤,杨璐瑜,陈尔真. 特重度烧伤患者血流感染风险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6): 530-537 . 百度学术
    4. 林闽,吕德可,张建兰,陈凤娟. 中药对重症烧伤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影响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0(14): 109-112 . 百度学术
    5. 马倩倩,邱林,傅跃先,田晓菲,刘燕,肖军,李天武,毛晓波,袁心刚. 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儿童严重烧伤感染的应用价值. 儿科药学杂志. 2020(11): 5-8 . 百度学术
    6. 潘晓秋,翟红军,李丽晖. 烧伤感染病原学分析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策略的研究.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2): 96-98 . 百度学术
    7. 王馨,王贇,杨金霞. 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建立. 西南国防医药. 2019(03): 301-30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1-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5-08-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