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序贯激光治疗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

谢卫国 雷芳 王娟 徐娟 阮晶晶 李泽

方高丰, 颉黄峰, 许冈跃. 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 2017, 33(7): 439-44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7.010
引用本文: 谢卫国, 雷芳, 王娟, 等. 序贯激光治疗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 2018, 34(9): 615-6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9.011
Xie Weiguo, Lei Fang, Wang Juan, et al. Clinical effects of sequential laser treatments on early stage hypertrophic burn scars[J]. Chin j Burns, 2018, 34(9): 615-6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9.011
Citation: Xie Weiguo, Lei Fang, Wang Juan, et al. Clinical effects of sequential laser treatments on early stage hypertrophic burn scars[J]. Chin j Burns, 2018, 34(9): 615-6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9.011

序贯激光治疗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9.011
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6CFB4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772097)

Clinical effects of sequential laser treatments on early stage hypertrophic burn scars

  • 摘要: 目的 观察脉冲染料激光(PDL)+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序贯治疗对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笔者单位就诊的221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6个月以内全身各部位增生性瘢痕228个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先采用PDL治疗,每个月治疗1次,至瘢痕充血程度评分降至2分以下时,改行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记录治疗开始时间、次数及随访时间。首次治疗开始前(以下称治疗前)、末次随访(以下称治疗后),采用自制瘢痕评定量表评定瘢痕充血程度、厚度及柔韧度,对观察时间为创面愈合后6~18个月的患者,按年龄、瘢痕部位、治疗开始时间及治疗次数分组比较瘢痕评分;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测定瘢痕血流值;以瘙痒语言评分量表评估瘢痕瘙痒情况。治疗后调查医患双方疗效满意度参照李克特量表评分,记录治疗全程的治疗反应或不良反应。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1)本组患者于创面愈合后(64±36)d开始治疗,行PDL治疗(2.5±1.3)次,行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2.2±1.2)次,随访时间(331±189)d。(2)本组患者治疗后瘢痕的充血程度、厚度、柔韧度及总分分别为(1.4±0.9)、(2.0±0.8)、(1.7±0.8)、(5.0±2.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1±0.7)、(3.1±0.8)、(3.0±0.9)、(10.2±2.0)分(t=43.332、24.968、28.063、46.394,P<0.01)。(3)本组患者中观察时间为创面愈合后6~18个月的有120例共123个瘢痕。治疗后,不同年龄段患者瘢痕充血程度、厚度、柔韧度评分及总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339、1.826、1.375、2.879,P>0.05);不同部位瘢痕仅柔韧度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0,P<0.05);不同治疗开始时间瘢痕充血程度、厚度、柔韧度评分及总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725、25.233、25.119、35.798,P<0.01),治疗开始时间与瘢痕充血程度、厚度、柔韧度评分及总分呈明显正相关(r=0.492、0.442、0.446、0.532,P<0.01);不同治疗次数瘢痕充血程度、柔韧度评分及总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83、4.910、5.049,P<0.05),治疗次数与瘢痕充血程度、厚度、柔韧度评分及总分呈明显负相关(r=-0.176、-0.131、-0.191、-0.201,P<0.05)。(4)18例患者18个瘢痕测定了瘢痕血流值,结果显示,治疗后瘢痕血流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7.230,P<0.01)。(5)本组患者治疗后瘢痕瘙痒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Z=12.818,P<0.01)。(6)治疗后医患双方疗效满意度有明显差异(t=12.130,P<0.01)。(7)PDL治疗后11例(5.0%)患者起水疱,全部患者均伴不同程度水肿及紫癜反应。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4例(1.8%)患者起水疱,5例(2.3%)患者出现炎症反应及糜烂,9例(4.1%)患者出现色素沉着。 结论 PDL+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序贯治疗可使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评分明显改善,开始治疗越早、治疗次数越多,改善越明显;治疗可使瘢痕血流值下降、瘙痒症状减轻,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

     

  • 参考文献(15)

  • 期刊类型引用(20)

    1. 段琼. 超脉冲CO_2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效果分析. 临床研究. 2023(07): 81-83 . 百度学术
    2. 杨丽,李娜,程静,韩军涛,胡大海. 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1): 57-63 . 百度学术
    3. 黄振,陈烨,王朋,郑大伟,宗亚力,吕国忠.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自体脂肪注射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1): 49-56 . 百度学术
    4. 田宏伟,石冰,洪伟,李勤,李万同,刘红梅,王晓阳,王飏,余永刚,张歌. 有创美容治疗后瘢痕特征比较及应用倍舒痕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2): 32-36 . 百度学术
    5. 谢春晖,高欣欣,孟祥龙,陈可欣,张修航,周鑫,于家傲. 应用序贯激光治疗烧伤患儿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分析.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4): 327-332 . 百度学术
    6. 陈烨,毛静,黄振. 双波长PDL/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6): 64-67 . 百度学术
    7. 雷颖,谭军,欧阳华伟,吴维子,朱轶,刘小加,喻亿玲. 瘢痕皮下改薄术联合复合激光技术治疗肥厚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8): 10-15 . 百度学术
    8. 陈媛,刘建,李孝建. DPL在防治儿童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06): 497-502 . 百度学术
    9. 张卫民,杨灿.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疗效分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02): 139-142 . 百度学术
    10. 吴晓伟,李毅,王洪瑾,张科伟. 削痂植皮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修复烧伤创面效果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4): 79-82 . 百度学术
    11. 罗斌,刘春宏,彭君强. 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_2点阵激光对烧伤瘢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VSS评分的影响. 中国医疗美容. 2020(07): 53-57 . 百度学术
    12. 刘小加,谭军,李高峰,喻亿玲,雷颖,欧阳华伟. 湿性医疗技术在PDL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9): 18-21 . 百度学术
    13. 雷颖,欧阳华伟,谭军.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小儿早期烧伤瘢痕的效果.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5): 357-362 . 百度学术
    14. 于天培,姜春茹. 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对烧伤瘢痕瘙痒患者康复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10): 2642-2647 . 百度学术
    15. 雷颖,吴溯帆,李文志,董继英,杨斌,尹锐,谭军. 激光联合治疗增生性瘢痕新进展.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0(05): 285-290 . 百度学术
    16. 杨青,窦文婕,殷悦,马显杰,薛萍,李潼,樊星,宋保强. 激光序列治疗面部美容缝合术后早期瘢痕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10): 1075-1079 . 百度学术
    17. 刘悦,王连召. 瘢痕综合治疗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10): 1069-1074 . 百度学术
    18. 杨丽,李娜,程静,韩军涛,胡大海. 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1): E022-E022 . 百度学术
    19. 黄振,陈烨,王朋,郑大伟,宗亚力,吕国忠.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自体脂肪注射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效果的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1): E021-E021 . 百度学术
    20. 陈琨,王伊宁,王燕妮,胡楠,李丹,齐鸿燕. 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儿童外伤后瘢痕的临床研究.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335-337+34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1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2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7-2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8-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