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微动力负压用于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的初步疗效观察

郑小鹏 陈珏 陈甜胜 姜耀男 沈拓 肖仕初 胡晓燕

叶胜捷, 张文振, 陈如俊, 等. Meek植皮术修复儿童严重烧伤创面的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 2015, 31(4): 264-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4.006
引用本文: 郑小鹏, 陈珏, 陈甜胜, 等. 微动力负压用于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的初步疗效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 2019, 35(10): 720-7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0.004
Zheng Xiaopeng, Chen Jue, Chen Tiansheng, et al. Preliminary effect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egative 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small-area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J]. Chin j Burns, 2019, 35(10): 720-7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0.004
Citation: Zheng Xiaopeng, Chen Jue, Chen Tiansheng, et al. Preliminary effect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egative 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small-area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J]. Chin j Burns, 2019, 35(10): 720-7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0.004

微动力负压用于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的初步疗效观察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0.004
基金项目: 

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 (16QNP016)

Preliminary effect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egative 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small-area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

  • 摘要: 目的 初步观察微动力负压应用于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创面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收治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负压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9±1.6)岁,烧伤总面积为(5.5±2.2)%体表总面积(TBSA)]和常规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8±1.7)岁,烧伤总面积为(5.8±1.6)%TBSA],每组32例。2组患儿入院后即行简单清创,之后负压组患儿采用微动力负压治疗,每3~5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常规组患儿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行换药处理,隔日换药1次。于伤后14、21 d,对2组患儿行创面大体观察,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并计算细菌阳性检出率。记录需要手术植皮的例数并计算手术植皮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于创面愈合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瘢痕形成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1)伤后14 d,负压组患儿创面坏死组织全部被清除,分泌物较少,大部分创面已开始上皮化;常规组患儿大部分创面坏死组织被清除,分泌物多于负压组,创面愈合面积小于负压组。伤后21 d,负压组患儿大部分创面已愈合,分泌物较少;常规组患儿创面愈合面积明显小于负压组,分泌物多于负压组。(2)伤后14、21 d,负压组患儿创面愈合率[(49.8±3.3)%、(95.8±2.4)%]均明显高于常规组[(40.0±3.2)%、(75.3±2.5)%],t=11.899、33.461,P<0.01。(3)伤后14、21 d,负压组患儿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6.275、5.741,P<0.05)。(4)负压组患儿手术植皮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5.333,P<0.05)。(5)负压组患儿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3.9±2.3)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27.9±1.8)d(t=-7.806,P<0.01)。(6)创面愈合后3、6、12个月,负压组患儿VSS评分分别为(6.9±1.8)、(5.6±1.4)、(3.4±1.5)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9.0±1.5)、(7.4±2.0)、(5.7±1.6)分(t=- 4.987、-4.127、-5.988,P<0.01)。 结论 应用微动力负压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较常规换药可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和手术植皮率,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 参考文献(0)

  • 期刊类型引用(13)

    1. 王超,林国安,李文军,胡东升. 早期磨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合并糖尿病的效果. 临床医学. 2023(01): 22-24 . 百度学术
    2. 陈涛,高绍莹. 负压封闭引流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02): 111-114 . 百度学术
    3. 李文豪,朱惠静,李少娟. 微动力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23(18): 27-30+35 . 百度学术
    4. 李利,王伟娜,李亚琼. 集束化干预结合红外热疗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与感染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16): 3032-3035 . 百度学术
    5. 刘灿滨,郑建军,刘维,郑林文,许钊荣,陈昭宏,陈舜. 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深Ⅱ度手烧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03): 296-298+382 . 百度学术
    6. 陈骏. 青霜露暴露疗法防治面部烧伤后瘢痕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17): 181-184 . 百度学术
    7. 方高丰,潘孙峰,王振君,朱敏达,郭志丽. 微动力负压技术治疗烧伤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 江苏医药. 2021(02): 139-142 . 百度学术
    8. 刘琰,张杰. 浅谈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8): 797-800 . 百度学术
    9. 闫静. 深度烧伤创面患者实施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VAS评分、相关创面愈合指标的影响. 江西医药. 2021(09): 1485-1487+1493 . 百度学术
    10. 张梦思,麻艺群,付晋凤,朱辉,袁子萱. 微动力负压技术用于儿童四肢及躯干创面植皮术中的疗效观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1(05): 398-405 . 百度学术
    11. 蒋芩,冯绮,何瑛,杨丽娟,张学群,张晓. 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小面积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06): 76-78 . 百度学术
    12. 黄新灵,周忠志,邹梅林,奉水华. 远红外频谱照射联合水凝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对血清EPO和TGF-α表达的影响.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8): 96-101 . 百度学术
    13. 方鸿.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20(15): 220-222+23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4
  • HTML全文浏览量:  51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8
  • 刊出日期:  2019-10-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