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重视大面积烧伤早期康复 预防后期严重并发症
吕国忠, 许瓅文
2017, 33(5): 257-2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1
摘要:
烧伤康复
2014年我国烧伤康复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敖铭, 吴军, 陈建
2017, 33(5): 260-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2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我国烧伤康复发展状况,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烧伤康复事业的发展。 方法 2014年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发起,对我国65家专委会委员单位进行了烧伤康复治疗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共计26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1)所在单位烧伤科的一般情况,包括编制床位数、年收治烧伤患者数、年收治特重度烧伤患者数、医师数、护士数、康复治疗师数、有无康复场地、有无康复床位等。(2)烧伤康复治疗开展情况,包括康复工作开展情况、康复治疗介入时间、ICU内康复治疗开展情况、康复治疗人员组成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师的职称、专业背景、学历情况、职责分工等。(3)影响所在单位烧伤...
关节活动训练系统治疗深度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茹天峰, 李菲虹, 陈佩, 罗皓, 袁林, 雷芳, 唐有玲, 谢卫国
2017, 33(5): 267-27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3
摘要:
目的 观察关节活动训练系统的应用对深度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深度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22例,其中18个肘关节屈曲障碍、10个腕关节背伸障碍、12个踝关节背伸障碍,分别采用关节活动训练系统中的肘关节活动训练器、腕关节活动训练器、踝关节活动训练器治疗,每天治疗3次(间隔6 h),每次30 min,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4~7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4个月,采用关节角度尺测量各关节主动活动度;治疗4个月,评估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计算总有效比;治疗1、2、3、4个月,应用改良李克特量表评估...
不同康复方法对手部深度烧伤保留变性真皮并移植大张自体皮患者手功能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彭欢, 梁鹏飞, 王昂, 岳丽青
2017, 33(5): 272-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康复方法对手部深度烧伤保留变性真皮+大张自体皮移植术患者手功能和焦虑心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深度患者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意愿分为宣教康复组23例和专人康复组21例,2组分别有36、33只患手,均于伤后3~7 d行保留变性真皮+大张自体皮移植术。2组患者均于术后10 d开始使用硅酮凝胶进行手部抗瘢痕治疗,此外,宣教康复组患者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由持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责任护士进行心理指导;专人康复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由中级心理治疗师进...
儿童面部烧伤瘢痕的压力治疗研究进展
魏亚婷, 付晋凤, 李曾慧平
2017, 33(5): 277-28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5
摘要:
科技快讯
急性手烧伤的物理治疗观点
敖铭(译者), 谭江琳(译者), 吴军(其他)
2017, 33(5): 276-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101
摘要:
运动训练对烧伤重症监护病房严重烧伤患者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邓欢(译者), 谭江琳(译者), 吴军(其他)
2017, 33(5): 286-2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102
摘要:
论著
伤后早期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
武毅, 张勤, 刘健, 唐佳俊, 郑捷新, 刘萌
2017, 33(5): 281-2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伤后早期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以评估该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44例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伤情、转运情况、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伤后第1~10天血小板计数等资料。(1)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12例和死亡组32例,分析比较伤后第1~10天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特点。(2)根据伤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是否恢复正常,将患者分为恢复正常组163例和未恢复正常组81例。比较恢复正常组和未恢复正常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百分比及病死率,以及生存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早期未恢复正常患者和...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P311的作用及其对小鼠表皮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徐正东, 李海胜, 王淞, 贺伟峰, 吴军, 罗高兴
2017, 33(5): 287-2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7
摘要:
目的 体外条件下模拟缺氧环境,探讨P31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互作用及对小鼠表皮干细胞(ESC)迁移影响。 方法 取15只C57BL/6J野生型新生小鼠,5只同属来源P311基因敲除新生小鼠,分离培养2种小鼠ESC,取第1代细胞行形态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71、CD49f表达后行以下实验。(1)取2种小鼠ESC划痕处理后,立即按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将P311基因敲除小鼠ESC分为常氧组(将细胞加入完全培养基置于常氧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常氧处理下同)和缺氧组(将细胞置于含体积分数1%氧气的缺氧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缺氧处理下同),每组12个插件;将野生型小鼠E...
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溶酶体液泡型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变化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
闫雪萍, 张东霞, 闫甜甜, 张琼, 贾杰只, 黄跃生
2017, 33(5): 295-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8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溶酶体液泡型ATP(V-ATP)酶活性变化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取12只SD大鼠心脏,采用超高速梯度密度离心法提取心肌组织溶酶体,蛋白质印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鉴定。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烧伤组、ATP组、正常对照组、巴佛洛霉素组,每组30只。单纯烧伤组和ATP组大鼠造成背部约40%TBSA Ⅲ度烫伤,单纯烧伤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4 mL·%TBSA-1·kg-1,ATP组大鼠分别于伤前12 h、伤后即刻、伤后12 h腹腔注射ATP 0.4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行任何处理,巴佛洛霉素组与ATP组大鼠同时相点腹腔注射巴...
激光多普勒成像对烧伤深度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黄莺, 邱林, 梅爱莲, 李佼旬
2017, 33(5): 301-30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09
摘要:
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激光多普勒成像(LDI)对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burn、burns、burn depth、laser Doppler imaging、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ing、LDI、LDPI"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烧伤、烧伤深度、激光多普勒、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仪"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LDI诊断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评...
短篇论著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可行性及效果
施权, 魏在荣, 金文虎, 孙广峰, 唐修俊, 李海, 李书俊, 聂开瑜, 王达利, 王波
2017, 33(5): 309-31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足背、膝关节、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或不伴肌腱损伤患者。创面面积为12 cm×10 cm~21 cm×13 cm,采用面积为14.0 cm×12.0 cm~22.0 cm×14.0 cm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并行血管吻合。切取面积为20 cm×6 cm~25 cm×7 cm的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薄后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腹股沟处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术后2周左右,所有皮瓣均成活,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皮肤相近,无破溃、窦道或皮瓣下血肿形成。随访6~...
天然乳胶纳米银枕芯在头面颈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缪爱梅, 林才, 温鸿, 衡晓莎, 杨凡
2017, 33(5): 312-31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天然乳胶纳米银枕芯应用于头面颈部烧伤患者的效果。 方法 2012年9月—2016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92例头面颈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开始分别使用普通枕芯和天然乳胶纳米银枕芯。入院后5、10、15 d,检测2组患者枕芯菌落数,计算其菌落超标率(每100平方厘米菌落数大于或等于200 CFU为菌落超标)并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入院后5、10、15 d,对2组患者行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计算其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阳性率。记录患者创面干痂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入院后5、10 d...
经验交流
水动力清创系统治疗面颈部深度烧伤创面六例
苏海涛, 李宗瑜, 李宜姝, 赵雁南, 朱应来, 赵洪伟, 阚侃, 吕茁
2017, 33(5): 315-31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12
摘要:
综述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周旺标, 李叶扬
2017, 33(5): 317-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5.0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