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从整合医学视角看烧伤医学未来发展
胡大海, 陶克
2017, 33(4): 193-19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1
摘要:
应用整合医学理念认识烧伤脓毒症的防治
郇京宁
2017, 33(4): 196-19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2
摘要:
感染与免疫
abaR基因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郭海娜, 向军
2017, 33(4): 200-2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3
摘要:
目的 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abaR基因并探讨该基因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2014年2—7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收集到159株鲍氏不动杆菌,按收集顺序从1开始进行编号。(1)通过检测鲍氏不动杆菌16S核糖体DNA序列对上述159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挑选出泛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记录其菌株数及其标本来源。(2)取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培养12、24、48、72 h,通过噻唑蓝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以吸光度值表示)。(3)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数据库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鲍氏不动杆菌ATCC 17978中abaR基因序列,并将其与嗜油不动杆菌DR1菌株的LuxR型受体AqsR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鲍氏不动杆菌ATCC 17978 abaR为目的基因序列,PCR扩增87和96号鲍氏不动杆菌菌株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鲍氏不动杆菌ATCC 17978 abaR基因序列进行比对。(4)取87号和96号鲍氏不动杆菌菌株,每株细菌均分为0.1%二甲基亚砜(DMSO)组、10 μmol/L N-庚酰-L-高丝氨酸内酯(C7-HSL)组、10 μmol/L N-(3-氢氧化十二酰基)-DL-高丝氨酸内酯(OH-dDHL)组、1%DMSO组、100 μmol/L C7-HSL组、100 μmol/L OH-dDHL组,每组3孔,分别用对应终体积分数的DMSO或对应终物质的量浓度的C7-HSL和OH-dDHL处理。通过噻唑蓝法检测培养12、24、48 h,87号菌株和96号菌株的生物膜形式情况(以吸光度值表示)。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共收集18株泛耐药菌株和5株敏感菌株,其中泛耐药菌株主要分布于本院急诊ICU、烧伤整形科,标本以痰液、血液及创面分泌物为主;敏感菌株来源分散,标本以痰液为主。(2)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培养各时相点吸光度值与敏感菌株相近(P值均大于0.05)。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培养24 h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该类菌培养12、48、72 h(P值均小于0.01);鲍氏不动杆菌敏感菌株培养24 h吸光度值显著高于该类菌培养12 h(P<0.01)。(3)鲍氏不动杆菌中存在LuxR型受体abaR基因序列,与嗜油不动杆菌DR1菌株中的LuxR型受体AqsR相似度为87%。87号菌株及96号菌株中的abaR基因序列与鲍氏不动杆菌ATCC 17978的相似度分别为98%、99%。(4)87号菌株0.1%DMSO组培养各时相点吸光度值和1%DMSO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96号菌株0.1%DMSO组培养12 h吸光度值显著低于1%DMSO组(P<0.01),培养24 h吸光度值显著高于1%DMSO组(P<0.01)。87号菌株及96号菌株10 μmol/L C7-HSL组培养24 h吸光度值均显著低于各自对应的0.1%DMSO组(P值均小于0.01)。87号菌株100 μmol/L C7-HSL组培养各时相点吸光度值与1%DMSO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96号菌株100 μmol/L C7-HSL组培养12 h吸光度值显著低于1%DMSO组(P<0.01)。87号菌株和96号菌株10 μmol/L OH-dDHL组培养各时相点吸光度值与0.1%DMSO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87号菌株100 μmol/L OH-dDHL组培养各时相点吸光度值与1%DMSO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96号菌株100 μmol/L OH-dDHL组培养12 h吸光度值显著高于1%DMSO组(P<0.01)。87号菌株及96号菌株0.1%DMSO组和1%DMSO组培养24 h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培养12、48 h(P值均小于0.01)。 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普遍存在。鲍氏不动杆菌中存在abaR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
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万古霉素的效果
朱珠, 曹国文, 鲍君杰, 胡展红, 沈珠, 陶宏, 曹斌, 许峰
2017, 33(4): 206-2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4
摘要:
目的 评价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万古霉素的效果,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重症医学科在2014年8月2日昆山爆炸事故中收治的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资料,对其早期(伤后14 d及其内)使用万古霉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亚胺培南)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1)分别在第3、6、10次给药前30 min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监测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2)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分布及其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烧伤早期抗感染疗效评级。(4)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ST、ALT、肌酐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WHONET 5.5统计软件分析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分布情况,以及革兰阳性菌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本组患者共进行了29次稳态血药浓度监测,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波动于4.3~42.1 μg/mL,在第3、6、10次给药前监测中,稳态血药浓度达标比分别为1、3/14、2/7。(2)共分离到79株革兰阳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占62.03%;溶血葡萄球菌9株,占11.39%;表皮葡萄球菌7株,占8.86%;屎肠球菌12株,占15.19%;粪肠球菌2株,占2.53%。前述葡萄球菌属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红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前述肠球菌属细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前述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前述肠球菌属细菌检出2株抗万古霉素肠球菌。(3)本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为(8.1±7.5)ng/mL、(24±10)×109/L、0.898±0.029,均明显高于治疗后的(3.0±2.8)ng/mL、(12±5)×109/L、0.867±0.016(Z值分别为-2.103、-3.237、-3.068,P<0.05或P<0.01)。本组患者早期治疗后,显效7例、进步5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比4/5。(4)本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057、-1.508、-1.363,P值均大于0.05)。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出现了明显异常。 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积极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清除了大部分革兰阳性菌,联合亚胺培南治疗控制了感染发展,但万古霉素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并注意规律监测稳态血药浓度,根据结果及时用药调整,使其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安全范围内,从而提高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水平。
X染色体骨髓酪氨酸激酶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旭, 胡迎, 王艺, 刘晟, 王飞, 陈旭林
2017, 33(4): 211-21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X染色体骨髓酪氨酸激酶(BMX)在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IL-1β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常规培养,用于以下实验。(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对照组及75、750、7 500、75 000 nmol/L BMX-IN-1预处理组,每组8孔。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5 h;LPS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4 h后,用终质量浓度(下同)为0.1 μg/mL LPS刺激1 h;后4组细胞分别用终物质的量浓度(下同)为75、750、7 500、75 000 nmol/L的BMX-IN-1处理24 h后,用0.1 μg/mL LPS刺激1 h。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筛选BMX-IN-1最佳作用浓度。(2)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对照组及BMX-IN-1预处理2、4、8、12、18 h组,每组8孔。LPS对照组细胞用0.1 μg/mL LPS刺激1 h;后5组细胞用最佳作用浓度的BMX-IN-1分别处理2、4、8、12、18 h后,用0.1 μg/mL LPS刺激1 h。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筛选BMX-IN-1最佳作用时间。(3)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BMX-IN-1对照组、LPS对照组和BMX-IN-1+LPS组,每组16孔。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最佳作用时间加1 h;BMX-IN-1对照组细胞用最佳作用浓度BMX-IN-1处理最佳作用时间后,常规培养1 h;LPS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最佳作用时间后,用0.1 μg/mL LPS刺激1 h;BMX-IN-1+LPS组细胞用最佳作用浓度BMX-IN-1处理最佳作用时间后,用0.1 μg/mL LPS刺激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MX和p38MAPK活性,样本数均为8。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值均小于0.01)。与LPS对照组比较,各BMX-IN-1预处理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均下降,但仅75 000 nmol/L BMX-IN-1预处理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MX-IN-1最佳作用浓度为75 000 nmol/L。(2)与LPS对照组比较,BMX-IN-1预处理2、4 h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BMX-IN-1预处理8、12、18 h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BMX-IN-1预处理12 h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量最低。BMX-IN-1最佳作用时间为12 h。(3)BMX-IN-1对照组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7±0.13、0.98±0.06,与空白对照组的1.00相近(P值均大于0.05)。LPS对照组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量分别为2.97±0.17和3.07±0.60,BMX-IN-1+LPS组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量分别为2.31±0.94和2.55±0.73,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BMX-IN-1+LPS组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LPS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BMX-IN-1对照组细胞中BMX和p38MAPK活性分别为0.95±0.19和0.98±0.18,均与空白对照组的1.00±0.14和1.00±0.22相近(P值均大于0.05);LPS对照组细胞中BMX和p38MAPK活性分别为1.98±0.33和2.05±0.34,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BMX-IN-1+LPS组细胞中BMX和p38MAPK活性分别为1.00±0.17和1.67±0.27,明显低于LPS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BMX可促进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该作用可能与BMX活化p38MAPK途径有关。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改变的影响
郑远华, 熊兵, 邓医宇, 赖文, 郑少逸,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李汉华, 罗红敏, 马亮华, 陈瀚熙
2017, 33(4): 217-2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6
摘要: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1)取5只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取第3代细胞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45、CD90的表达,并进行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鉴定。(2)取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5只、LPS对照组20只、BMSC治疗组20只。对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大鼠予尾静脉按5 mg/kg注射LPS致脓毒症,假伤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模拟致伤。伤后1 h,BMSC治疗组大鼠另予尾静脉注射1 mL BMSC(2×106个/mL),另2组大鼠注射等量PBS。假伤组大鼠于伤后24 h,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于伤后6、12、24、48 h各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假伤组伤后24 h的大鼠与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伤后24、48 h的大鼠另同时通过腹腔注射低糖DMEM培养液后取腹腔液培养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假伤组伤后24 h,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伤后24、48 h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用于设门)、CD11c、CD206阳性表达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1)分离培养的第3代贴壁细胞形态呈均一纤维样,与Fb相似;CD29、CD44、CD90呈阳性表达,CD45呈弱阳性表达;诱导后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鉴定为BMSC。(2)伤后24 h,假伤组大鼠肺泡结构清晰、完整,无充血或炎性细胞浸润。伤后6 h,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大鼠肺泡结构清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轻微充血,肺间质稍增厚。伤后12 h,LPS对照组大鼠肺组织较BMSC治疗组炎症反应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充血,肺间质明显增厚;而BMSC治疗组大鼠与伤后6 h情况基本一致。伤后24 h,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伤后12 h无明显变化。伤后48 h,LPS对照组大鼠肺泡组织结构仍严重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充血,肺间质增厚情况较前稍有减轻;而BMSC治疗组大鼠基本恢复至假伤组水平。(3)伤后24 h,LPS对照组、BMSC治疗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D11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0)%和(87±7)%,二者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假伤组的(55±12)%(P值均小于0.01)。LPS对照组伤后48 h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D11c阳性表达率[(59±11)%]与假伤组伤后24 h相近(P>0.05),且均高于BMSC治疗组伤后48 h的(20±11)%(P值均小于0.01)。伤后24 h,3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D206阳性表达比相近(P值均大于0.05)。假伤组伤后24 h和BMSC治疗组伤后48 h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D206阳性表达比相近(P>0.05),且均低于LPS对照组伤后48 h(P值均小于0.01)。 结论 BMSC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并且能够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向Ⅰ型巨噬细胞极化,尚不能促使巨噬细胞向Ⅱ型巨噬细胞极化。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石龙杰, 常朋飞, 刘建刚, 王志永, 许明月, 王卫华
2017, 33(4): 224-22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SIRS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河北友爱医院烧伤整形科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植皮、营养支持等治疗;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即刻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每日3次,每次分别10万U、40万U,连续12 d。入院后即刻及1、3、7、12 d,抽取3组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含量,记录3组患者的SIRS发生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尿素氮含量。对数据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入院后即刻、1 d,3组患者血清TNF-α含量相近(F值分别为0.08和0.702,P值均大于0.05)。入院后3、7、12 d,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1 384±165)、(1 462±168)、(961±179)ng/L,高于常规剂量组的(1 263±212)、(1 326±217)、(820±213)ng/L和大剂量组的(1 142±167)、(1 081±171)、(684±182)ng/L(P值均小于0.05);常规剂量组患者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2)入院后即刻、1 d,3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相近(F值分别为0.530和1.992,P值均大于0.05)。入院后3、7、12 d,对照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入院后3、7 d,常规剂量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显著低于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入院后12 d,常规剂量组患者IL-10含量与大剂量组相近(P>0.05)。(3)入院后即刻、1 d,3组患者均未发生SIRS。入院后3、7、12 d,对照组患者SIRS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大剂量组患者SIRS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4)入院后即刻、1 d,3组患者血清ALT、尿素氮含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入院后3、7、12 d,对照组患者血清ALT、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常规剂量组患者血清ALT、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大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 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少严重烧伤患者发生SIRS,可能是因为其降低血清TNF-α含量、提高血清IL-10含量;可降低血清ALT、尿素氮含量,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其中大剂量乌司他丁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科技快讯
局部应用益生菌能够预防烧伤创面感染导致的脓毒症和死亡
周增丁(译者), 郇京宁(审校者)
2017, 33(4): 210-2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101
摘要:
随机临床试验观察氢化可的松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休克进展中的作用
周增丁(译者), 郇京宁(审校者)
2017, 33(4): 232-23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102
摘要:
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与幼稚粒细胞及游离DNA是烧伤患者脓毒症早期生物标志物
周增丁(译者), 郇京宁(审校者)
2017, 33(4): 240-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103
摘要:
随机临床试验对比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周增丁(译者), 郇京宁(审校者)
2017, 33(4): 250-2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104
摘要:
论著
比伐卢定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蔡乐益, 王特, 林丁盛, 卢迪
2017, 33(4): 228-23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8
摘要:
目的 探讨比伐卢定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比伐卢定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在2组大鼠背部制作9 cm×3 cm随意型皮瓣模型。伤后即刻,比伐卢定组大鼠腹腔注射5 mg/mL的比伐卢定注射液0.8 mL/kg,生理盐水组大鼠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8 mL/kg,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7 d。依据皮瓣血供情况将皮瓣三等分为远端区、中间区和近端区,伤后第1、3、7天,肉眼观察皮瓣各分区大体成活情况。伤后第7天,计算皮瓣成活率;切取皮瓣3个分区中心部位的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这3个分区皮肤组织形态,计算皮瓣中间区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瓣中间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 (1)伤后第1天,2组大鼠皮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主要集中在远端区,但未出现明显的坏死;皮瓣中间区和近端区处于成活状态。伤后第3天,2组大鼠皮瓣坏死集中在中间区;皮瓣近端区仍均处于成活状态;皮瓣远端区均出现大部分坏死,有少许结痂。伤后第7天,2组大鼠皮瓣中间区坏死局部均逐渐融合,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成活面积大于生理盐水组;皮瓣远端区基本坏死;皮瓣近端区基本成活。(2)伤后第7天,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成活率为(64±4)%,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45±3)%(t=13.49,P<0.01)。(3)伤后第7天,2组大鼠皮瓣远端区组织形态相似,炎性细胞广泛浸润,组织水肿明显。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中间区出现大量新生血管,伴有新生血管侧支的形成,新生血管基本可见扩张;生理盐水组大鼠皮瓣中间区所形成的新生血管较少,新生血管扩张不明显。2组大鼠皮瓣近端区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近端区组织水肿程度较轻,血管扩张较多。(4)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中间区MVD为(26±5)个/mm2,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18±3)个/mm2(t=5.43, P<0.05)。(5)比伐卢定组大鼠皮瓣中间区VEGF表达量为6 534±384,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4 659±448(t=12.31,P<0.05)。 结论 比伐卢定可以促进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其机制可能为减少血栓形成,改善皮瓣血供,增加VEGF表达,促进皮瓣新生血管形成。
我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程文凤, 申传安, 赵东旭, 李大伟, 尚玉茹
2017, 33(4): 233-2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09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讨相关策略。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5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的有关我国烧伤流行病学的中英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文献。统计所有文献发表年份、期刊分布、参与研究单位数、第1作者单位及其所在地、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跨度及年龄,另对我国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研究英文文献中小儿年龄范围的限定、年龄分组方法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256篇,其中中文文献214篇,占83.59%;英文文献42篇,占16.41%。回顾性研究242篇,占94.53%;横断面研究14篇,占5.47%。11年间发表文献数总体较为波动。文献发表在130种期刊中,其中42篇英文文献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期刊》中,占16.41%;116篇中文文献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占45.31%。单中心研究文献215篇,占83.98%;由3家及以上单位参与进行的多中心研究仅29篇,占11.33%。文献第1作者单位共161家,其中发表文献数居前10位的单位共发表文献58篇,占22.66%。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有烧伤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发表,其中上海市最多,共24篇,占9.38%。文献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跨度为3个月~47年,其中3个月~5年的文献120篇,占46.87%;6~10年的文献79篇,占30.86%;大于10年的文献57篇,占22.27%。按文献研究对象年龄划分,123篇文献为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研究,占48.05%;仅16篇为老年烧伤流行病学研究,占6.25%。11篇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研究英文文献对小儿年龄范围没有一致的限定标准,对患儿年龄的分组也无统一方法。 结论 我国烧伤流行病学研究已在全国普遍开展,但组织相关研究单位不够多且多中心研究较少;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老年烧伤流行病学研究相对缺乏,重视不够;烧伤流行病学研究在时间上缺乏规律性或连续性。亟待制订统一的烧伤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的划分方法,以规范相关研究的开展。
短篇论著
开口锚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潜行腔隙创面的临床观察
王建明, 雷晋, 张书欣
2017, 33(4): 238-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0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口锚定结合VSD技术在大面积潜行腔隙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潜行腔隙患者4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分为锚定负压组32例、常规换药组10例。锚定负压组患者清创术后,视潜行腔隙大小于潜行腔隙上方皮肤软组织用手术刀开多个长度2~3 cm的切口至潜行腔隙。在潜行腔隙内放置1根或2根冲洗管,将每个开孔近潜行腔隙创口一侧皮缘向创口方向牵拉形成半月形与潜行腔隙基底缝合锚定,潜行腔隙创口行间断缝合。术区表面放置VSD材料,持续负压吸引。经冲洗管持续滴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术后每隔5~7天更换整套VSD材料,直至创面愈合。常规换药组患者同锚定负压组行清创术,术后术区填塞碘伏纱布引流,常规无菌纱布包扎,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术后每隔1~3天更换1次碘伏纱布。记录2组患者更换VSD材料次数或换药次数,更换VSD材料或换药时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记录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并记录潜行腔隙闭合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 结果 锚定负压组患者更换VSD材料次数,明显少于常规换药组患者换药次数(t=43.63,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t=13.53,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潜行腔隙闭合时间为(15.7±2.3)d,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的(35.2±4.2)d(t=18.57,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7±3)d,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的(45±4)d(t=13.04,P<0.01)。 结论 与常规换药相比,开口锚定结合VSD修复潜行腔隙创面,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潜行腔隙闭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经验交流
多学科联合救治头颈部放射治疗后继发大出血十例
葛奎, 吴嘉骏, 钱立, 张霖, 苏立新, 徐兵
2017, 33(4): 241-24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1
摘要:
治疗严重烧伤建立人工气道后支气管痉挛15例
李延仓, 娄季鹤, 张建, 刘冰, 吕涛
2017, 33(4): 243-24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2
摘要:
治疗严重烧/创伤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八例
王娟, 范宝玉, 孙传英, 王庆伟, 刘志军, 孙志刚
2017, 33(4): 244-24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3
摘要:
病例报告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电击伤患者肢体迟发性坏死一例
李亚文, 刘军, 刘艳波, 李一, 路若楠, 谷宝凤, 周军利
2017, 33(4): 247-24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4
摘要:
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二例
潘选良, 陈国贤, 邵华伟, 韩春茂
2017, 33(4): 249-2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5
摘要:
综述
老年烧伤治疗研究进展
江政英, 闵定宏, 郭光华
2017, 33(4): 251-25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6
摘要:
A型肉毒毒素防治瘢痕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黎跃华, 刘佳琦, 肖丹, 张伟, 胡大海
2017, 33(4): 254-2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7.04.01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