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2期

专家论坛
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历程
吴军, 王玉振
2019, 35(2): 81-8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1
摘要:
近年来,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发展势头喜人。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根据文章发表、指南制订、专著出版、专业学会成立、专业会议召开等烧伤康复医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从萌芽期、起步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梳理分析中国烧伤康复医学发展历程。通过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分析我们面临的挑战,笔者期望致力于烧伤防治的同道们一起努力创造中国烧伤康复医学更美好的未来。
慢性创面诊疗管理策略的新契机:新兴技术
贾赤宇, 陈泠西
2019, 35(2): 86-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2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创面逐渐成为烧伤整形领域的主要部分。虽然在诊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整体而言,慢性创面诊疗管理策略仍处于传统模式阶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快速渗透至健康医疗领域。探索新兴技术在慢性创面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规划其在慢性创面诊治中的策略和模式,可进一步推动烧伤外科学发展。
论著·慢性创面
单中心结核性创面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特点
荣美玉, 贾赤宇
2019, 35(2): 90-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中结核性创面与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特点。 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6月,将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结核性创面患者、44例非结核性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别纳入结核性创面组和非结核性创面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居住地、外伤史、创面形成时间、创面确诊时间、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创面部位,创面面积、窦道发生情况、换药次数、手术次数、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情况、痊愈情况,医疗费用来源,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自费负担各项费用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 (1)除性别(χ2=0.019,P>...
清创后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张同威, 汪毅平, 贾赤宇
2019, 35(2): 95-1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清创后愈合的影响。 方法 取32只3~4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兔,均于臀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敏,6周后于兔背部两侧注射浓度5×107集落形成单位/mL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菌液各0.5 mL,建立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模型。建模成功后,将32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生长因子组兔创面均匀涂抹重组牛bFGF凝胶(300 IU/cm2,每个创面约涂0.45 g);抗结核药物组兔创面采用6 mL异烟肼注射液和0.15 g利福平粉针剂混匀浸透纱布...
论著
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
肖辉, 仪臻, 杨长春, 曾宁, 徐逸, 邓裴, 王海平, 吴毅平, 吴敏
2019, 35(2): 104-10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5
摘要:
目的 探讨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 方法 引进E2F1基因敲除杂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自行繁殖并于小鼠出生后2周通过PCR法鉴定出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12只经鉴定后生长至6~8周龄的雄性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设为E2F1基因敲除组与野生型组,在每只小鼠背部制成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2、7 d,每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小鼠处死,切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D68和CD206双阳性M2型巨噬细胞表达并计算CD206阳性细胞...
四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陈宾, 况芳, 李孝建, 张志, 邓忠远, 张旭辉, 张涛, 钟晓旻, 汤文彬, 刘昌玲
2019, 35(2): 110-1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6
摘要:
目的 分析4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4例严重烧伤并发早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3~33(30±5)岁,烧伤深度深Ⅱ~Ⅲ度,并发四肢肌筋膜室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横纹肌损伤,均经外院治疗后转入笔者单位。将患者按烧伤总面积从小到大编号,1、2、3、4号患者烧伤总面积分别为10%、80%、90%、95%体表总面积,并发早期AKI时间分别为伤后48、11、29、48 h,转入笔者单位时间分别为伤后60、11、29、144 h。2、3号患...
体外研究己糖激酶Ⅱ在缺血缺氧小鼠心肌细胞自噬流变化中的作用
易若凡, 林洁志, 崔琳, 张琼, 贾杰只, 吕艳玲, 张东霞, 黄跃生
2019, 35(2): 116-1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Ⅱ在体外培养的缺血缺氧小鼠心肌细胞自噬流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取6只1~2 d龄雌雄不限C57BL/6小鼠,分离心脏并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取原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3、6、9 h组及缺血缺氧3、6、9 h组,每组4孔。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条件下同)48 h后,正常对照3、6、9 h组更换新鲜DMEM/F12培养基分别培养3、6、9 h,缺血缺氧3、6、9 h组更换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后于37 ℃含体积分数1%氧气、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的低氧培养箱(缺氧培养条件下同)内分别培养3、6、9 h。细胞计数试...
三种诱导因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王远航, 薛斌
2019, 35(2): 125-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8
摘要: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取第3~5代大鼠BMSC进行实验。(1)取大鼠BMS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阴性对照组、CD90组、CD44组、CD34组,每组样本数为3,阴性对照组细胞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 μL,余3组细胞分别加入相应抗体5 μ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阳性情况。(2)取3个批次大鼠BMSC,均分为空白对照组、VEGF-C组、HGF组、bFGF组、VEGF-C+HGF组、VEGF-C+bFGF组、HGF+bF...
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伟, 魏在荣, 吴必华, 杨成兰, 金文虎, 龚飞宇, 孙广峰, 聂开瑜, 王达利
2019, 35(2): 134-14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施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b)联合移植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从2只孕14~16 d SD大鼠胚胎躯干分离培养Fb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和Ephrin-B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Ephrin-B2 mRNA的表达(样本数为3)。(2)从45只出生1~3 d 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离培养施万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100阳性细胞率,样本数分别为9、3。(3)于DMEM高糖培养基中,取1×105个/mL Fb、施...
科技快讯
膝降动脉-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膝部深度烧伤创面
毛舒婷(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33-1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1
摘要:
电烧伤患者特征与治疗特点和预后预测因素的双中心研究
王鹏(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47-1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2
摘要:
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预防电烧伤广泛组织破坏的作用
陈泠西(译者), 贾赤宇(审校者)
2019, 35(2): 160-1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103
摘要:
短篇论著
严重烧伤成年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状况调查分析
李金桥, 韩夏, 张明谏, 李小兵, 刘光晶, 张静琦, 刘子健
2019, 35(2): 143-1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0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14 d能量和蛋白质实际摄入状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37±9)岁]资料,根据重症护理记录统计患者伤后3~14 d膳食、肠内营养制剂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摄入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伤后3~7、8~14 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及其占目标能量的比例;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和其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比例和热氮比;每人每日由膳食、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和摄入蛋白质量,每人每日经以上3种途...
护理专栏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
周琴, 李双双, 王青, 卢迎, 司艳宁, 王立娜, 赵德莉, 罗旭芳, 胡雪慧
2019, 35(2): 148-1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 方法 将笔者科室2016年10—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43.6±2.8)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7例、女23例)设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5—7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44.2±3.2)岁行VSD治疗的患者(男36例、女22例)设为集束化护理组,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行VSD治疗后,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集束化护理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成立由1名主任医师任组长的集束化干预小组,制订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并从用物准备、负压值控制及负压模式设置、引流管护理、半透膜加固、规范负压内...
综述
压疮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刘志远, 王达利
2019, 35(2): 153-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2
摘要:
压疮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作用造成的骨骼表面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损伤,而外力对软组织的作用受到局部微环境、组织血液供应、营养状况及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几十年来人们为预防和治疗压疮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压疮的发病率仍然很高,疗效仍不容乐观。压疮治疗仍是一个挑战,有必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然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究新的治疗方案。压疮的发病机制复杂,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迄今为止,没有公认的标准动物模型。本文回顾压疮发病机制和近期报道的压疮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压疮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姜黄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何丹, 王珊, 胡海, 尹海燕
2019, 35(2): 157-1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2.013
摘要:
姜黄素作为一种源于姜黄的天然提取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微生物、调节免疫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姜黄素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如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姜黄素的诸多药理作用及机制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相关,它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免疫反应、抗凋亡等多种途径保护肠黏膜屏障。本文综述姜黄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肠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