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4期

缅怀
深切缅怀世界烧创伤学术界泰斗Basil A. Pruitt教授
彭毅志
2019, 35(4): 241-24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1
摘要:
惊悉我们尊敬的Basil A. Pruitt教授于2019年3月17日下午在美国逝世,享年88岁,我们深感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和《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对Pruitt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专家论坛
异体皮在烧伤外科的应用
申传安
2019, 35(4): 243-2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2
摘要:
异体皮移植至今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关键措施之一。异体皮暂时存活覆盖创面,为最终自体皮修复创面提供宝贵机会。作为我国烧伤外科修复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主要方法——微粒皮移植技术和嵌皮技术都以异体皮移植为基础。近年来,由于异体皮来源困难,国内的许多烧伤中心出现"寸皮难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效果。器官获取组织和异体皮库建设将有望成为解决异体皮来源及质量问题的合法途径,而成功研制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是根本解决措施。
科技快讯
一氧化氮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机制
杨义(译者), 郝岱峰(审校者)
2019, 35(4): 247-24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101
摘要: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荟萃分析
杨义(译者), 郝岱峰(审校者)
2019, 35(4): 260-2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102
摘要:
胰高血糖素样肽Ⅰ类似物利拉鲁肽通过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促进创面愈合
郑波(译者), 申传安(审校者)
2019, 35(4): 265-26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103
摘要:
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增强脂肪源性干细胞的体内外血管再生潜能
郑波(译者), 申传安(审校者)
2019, 35(4): 276-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104
摘要:
论著•难治性创面修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烧伤后小腿环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夏成德, 狄海萍, 邢培朋, 薛继东, 曹大勇, 田社民, 王丽敏, 冯可, 赵耀华
2019, 35(4): 248-25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烧伤后小腿环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烧伤后小腿环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1例双小腿均有创面。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6 cm×11 cm~38 cm×21 cm,切取面积为18 cm×12 cm~32 cm×24 cm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中将胫后血管或胫前血管与旋股外侧血管通过手工或采用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对于患肢受区血管无吻合条件者,另切取面积为10 cm×8 cm~15 cm×10 cm健侧小腿内侧皮瓣并将其制成皮管,将该皮瓣中胫后血管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吻合,桥式交叉游离移植股...
新鲜异体头皮联合自体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四肢创面的方法建立及疗效观察
蔡建华, 申传安, 孙天骏, 李东杰, 邓虎平, 李大伟, 刘兆兴, 王亮, 何丽霞
2019, 35(4): 253-26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4
摘要:
目的 创建应用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联合自体微粒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四肢创面的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8年5—11月收治的2例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男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分别为44、25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90%、97%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Ⅲ度烧伤面积分别为85%、70%TBSA。术前计算四肢手术面积、预估异体头皮及Meek微型皮片需求量;制备胶连大张新鲜异体头皮加自体微粒皮,其方法为每名供皮者切取薄中厚头皮3%TBSA(厚0.30~0.35 mm),表皮面向上拼接成大片状,喷涂Meek胶水并将单层纱布贴附于表皮面后行皮片打孔,自体微粒皮采用传统漂浮法转移至胶连...
基于组织病理类型的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临床修复策略
张修航, 高欣欣, 陈欣欣, 于家傲
2019, 35(4): 261-26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组织病理类型的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临床修复策略。 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33例共33处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龄35~87岁,根据创面基底部变性组织病理类型及组织缺损量采用不同修复方法。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0 cm~14.0 cm×12.0 cm。坏死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损量为6.5~9.5 cm3,扩创后皆Ⅰ期直接缝合。肉芽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损量为56.0~102.5 cm3,依据创周情况分别采用股后侧Z字改形术修复1例,股后侧V-Y皮瓣推进术修复1例,股后侧螺旋桨皮瓣修复1例。感染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
论著
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相关实验机制
邹彦龙, 谈希, 田婷, 李乐, 李哲旭, 程炜, 王珍祥
2019, 35(4): 266-2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6
摘要:
目的 了解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探讨相关实验机制。 方法 (1)2012年1月—2018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畸形需行面部脂肪移植患者105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54例10~59岁患者(男12例、女42例)接受传统自体单纯腹部/大腿颗粒脂肪移植,纳入单纯移植组;另51例7~63岁患者(男14例、女37例)接受自体腹部/大腿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纳入混合移植组。自制量表并根据手术前后照片资料,通过面部饱满度、对称度、瘢痕及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满意度;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是否需行二...
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并再造乳房的临床效果
宋达疆, 彭文, 李赞, 周晓, 章一新, 冯光, 彭小伟, 周波, 吕春柳, 欧延, 毛煌兴, 柳泽洋, 李慧
2019, 35(4): 277-28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并再造乳房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60(48±8)岁,其中3例合并上肢丹毒反复发作、4例有持续性上肢神经痛。采用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手术分"受区准备组"和"皮瓣切取组"同时进行。本组患者皮瓣长(26.2±0.3)cm、宽(13.4±0.4)cm、厚(3.4±0.3)cm,腹部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并记录血管蒂和受区血管选择、手术时间、...
维生素D 3对严重烧伤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刘馨竹, 游波, 张玉龙, 杨子晨, 陈平, 石云龙, 陈渝, 陈雅洁, 陈婧, 彭毅志
2019, 35(4): 284-29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严重烧伤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方法 将42只C57BL/6C雄性8~12周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3溶剂+假伤组7只、维生素D3溶剂+烧伤组14只、维生素D3+假伤组7只、维生素D3+烧伤组14只。维生素D3溶剂+假伤组及维生素D3溶剂+烧伤组小鼠实验前1、24、48 h腹腔注射0.1 mL维生素D3溶剂,维生素D3+假伤组和维生素D3+烧伤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将按100 ng/kg计算的维生素D3溶于0.1 mL维生素D3溶剂中配制的维生素D3溶液。维生素D3溶剂+烧伤组及维生素D3+烧伤组小鼠背部浸于98 ℃热水中3~4 s致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
头面部深Ⅱ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时生命质量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祝红娟, 王淑君, 杨华, 李东杰, 迟云飞, 李杰
2019, 35(4): 292-2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09
摘要:
目的 了解头面部深Ⅱ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时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护士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头面部深Ⅱ度及以上烧伤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出院前一日,采用简明烧伤专用健康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受伤原因、费用来源,统计各一般情况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对数据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前述分析中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
皮肤γδ T淋巴细胞调节小鼠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朱海杰, 李雅舒, 王杨平, 胡晓红, 张小容, 邱林, 贺伟峰, 罗高兴
2019, 35(4): 298-3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树突状表皮T淋巴细胞(DETC)和Vγ4 T淋巴细胞对小鼠表皮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1)取6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对照组和创面组,每组3只。于创面组小鼠背部剪1条长4 cm深达皮肤全层的直线切口,对照组小鼠不行任何处理。伤后3 d,断颈处死2组小鼠,取创面组小鼠背部距创缘5 mm内的皮肤,取对照组小鼠相应部位正常皮肤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Vγ4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DETC百分比。(2)取1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分...
短篇论著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四肢大面积瘢痕的效果
彭君强, 李养群, 赵穆欣, 杨哲, 陈文, 唐勇, 马宁, 许砾思, 陈江庭
2019, 35(4): 308-3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1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四肢大面积瘢痕的效果。 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25例四肢大面积瘢痕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36岁。手术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Ⅰ期在瘢痕的左、右侧或上、下端放置250~600 mL圆柱形扩张器1~5个。Ⅱ期根据瘢痕面积及形状,21例患者采用横向推进扩张皮瓣修复瘢痕,4例患者采用以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扩张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松解切除后继发创面面积13 cm×7 cm~34 cm×18 cm,皮瓣面积13 cm×7 cm~20 cm×12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并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
经验交流
综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十例
郑介飞, 屠海霞, 曹玉珏
2019, 35(4): 311-3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2
摘要:
2016年6—12月,笔者科室收治1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2~69岁,采取早期彻底清创及围手术期综合支持治疗迅速稳定患者全身状况,直接缝合或采用自体头皮和/或邻近局部随意皮瓣转移封闭创面。清创后创面面积10 cm×8 cm~54 cm×21 cm,皮瓣面积约8 cm×5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所有患者移植皮片、皮瓣均成活,创面完全愈合。随访6个月~1年,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均无复发,受累下肢功能不受影响。
病例报告
双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均异位一例
黄书润, 欧阳容兰, 张勇
2019, 35(4): 314-3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3
摘要:
2013年6月5日,笔者单位收治1例18岁严重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女性患者,入院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抗休克,伤后52 h拟行双上肢切削痂+右大腿中厚皮修复术。全身麻醉后因右侧静脉导管输液不畅,行左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予补液扩容、强心、利尿等治疗,生命体征稍平稳,麻醉后约1.3 h开始手术。术后胸部X线片示左、右侧静脉导管远端分别位于右心房内和右颈内静脉内,立即拔除。此病例提醒临床医师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应注意防止导管异位,并于术后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其位置。
护理专栏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3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多学科协作救治管理经验
解怡洁, 朱利红, 孙丹, 吕国忠
2019, 35(4): 316-3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4
摘要:
2014年8月2日,笔者单位收治"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特重度烧伤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50岁。根据患者病情,救治组将参与救治人员按特质分组,运用以烧伤医学为主导,重症医学、麻醉、中医、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多学科协作救治管理模式,最终成功救治27例患者,救治成功率达77.14%。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重度烧伤患者救治早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王芳, 任颖炜, 华皎, 袁琴芳, 朱利红, 吕国忠
2019, 35(4): 318-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4.015
摘要:
在2014年"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笔者科室收治群体重度烧伤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50(38±9)岁。患者伤情严重使救治难度很高。在救治早期,实行了对不同层次和来源的非本烧伤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分组分工、统一排班和调配、组建专科质量监控组等系列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除2例早期死亡患者外,其余33例患者早期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至伤后17 d,抢救成功率达94.3%(33/35)。其间未发生一例坠床、非计划性拔管、下肢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交叉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