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从昼夜节律调控角度看创面愈合
王达利, 祁放
2024, 40(5): 401-4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22-00027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如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干细胞的复杂且精细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科学研究揭示了昼夜节律在调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对于昼夜节律如何精确调控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不断积累的证据已经揭示,一些关键信号和细胞功能在昼夜节律调控创面愈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理解这些机制不仅对于揭示创面愈合的基本生物学过程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如通过调整昼夜节律来指导用药、优化创伤治疗。该文通过探讨当前有关昼夜节律调控创面愈合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这一新兴领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协调组织修复:控制有害和修复性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分子途径
贺伟峰, 闫凌峰
2024, 40(5): 407-41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306-00089
摘要:
中性粒细胞是最丰富的循环白细胞,作为损伤组织和感染部位的第一反应者,在愈合早期炎症反应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和破坏病原体、释放细胞毒性酶和代谢物以及传播炎症网络来提供即时宿主防御。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防御机制会造成重大的附带损害。专注于有害中性粒细胞炎症的诱因和免疫调节缺陷,并把握有害炎症的特定驱动因素,对重新校准炎症以促进内源性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中性粒细胞炎症失衡的诱因出发,阐述中性粒细胞介导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及相关病理表现,并强调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靶点。
论著·创面愈合机制
清除Vγ4T细胞在小鼠皮肤紫外线损伤后表皮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李雅舒, 贺伟峰, 吕开阳
2024, 40(5): 415-42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21-00026
摘要:
  目的  探究清除Vγ4T细胞在小鼠皮肤紫外线损伤后表皮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54只6~8周龄雌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γ4T细胞清除组和对照组(每组27只),分别腹腔注射亚美尼亚仓鼠抗小鼠Vγ4T细胞受体(TCR)单克隆抗体200 µg、等量同型对照IgG抗体。注射后1周(之后均在此时间点取小鼠),每组取3只小鼠(之后均从这2组另取小鼠),从背部皮肤组织和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中分别提取真皮细胞和淋巴结细胞,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真皮细胞和淋巴结细胞中Vγ4T细胞比例;每组取5只小鼠,观察背部皮肤情况,之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并测量表皮组织厚度;每组取5只小鼠,提取表皮细胞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皮细胞中树突状表皮T细胞(DETC)比例。每组取3只小鼠,分别设为Vγ4T细胞清除+5次紫外线辐射(UVR)组和对照+5次UVR组,每日1次共行5次UVR,每日照射后即刻观察背部皮肤情况;每组取5只小鼠,分别设为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和对照+1次UVR组,均行1次UVR后即刻行HE染色后测量表皮组织厚度。每组取3只小鼠,分别设为单纯Vγ4T细胞清除组、单纯对照组;再另取3只小鼠,分别设为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和对照+1次UVR组;均同前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表皮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Vγ5TCR、白细胞介素15(IL-15)、IL-1β、IL-23、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组织相容性抗原60(H60)、小鼠UL16结合蛋白样转录子1(Mult1)、维甲酸早期诱导蛋白1(Rae1)的mRNA表达。  结果  注射后1周,Vγ4T细胞清除组小鼠真皮细胞、淋巴结细胞中Vγ4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99、13.12,P<0.05);Vγ4T细胞清除组和对照组小鼠皮肤大体情况和组织结构无明显区别,表皮组织厚度相近(P>0.05);Vγ4T细胞清除组小鼠表皮细胞中DETC比例为(3.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5)%(t=4.84,P<0.05)。与对照+5次UVR组相比,Vγ4T细胞清除+5次UVR组小鼠进行1次UVR后皮肤鳞屑增多,照射2次出现鳞屑样痂皮,照射3~5次鳞屑样痂皮明显增多。行UVR后即刻,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厚度较对照+1次UVR组明显增加(t=11.50,P<0.05)。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单纯Vγ4T细胞清除组小鼠表皮组织中Vγ5TCR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t=41.16,P<0.05),IL-23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t=6.52,P<0.05);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对照+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Vγ5TCR、KGF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15.22、13.22,P<0.05),IGF-Ⅰ、IL-23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t值分别为3.71、4.95,P<0.05);与单纯Vγ4T细胞清除组相比,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IGF-Ⅰ、KGF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11.40、18.88,P<0.05),IL-1β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t=4.42,P<0.05);与对照+1次UVR组相比,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Vγ5TCR、IGF-Ⅰ、KGF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4.52、15.24、9.43,P<0.05);4组小鼠表皮组织中IL-15的mRNA表达总体相近(P>0.05)。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单纯Vγ4T细胞清除组表皮组织中NKG2D、Rae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3.67、47.40,P<0.05),对照+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NKG2D、Mult1、Rae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5.30、6.50、9.16,P<0.05);与单纯Vγ4T细胞清除组相比,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NKG2D、H60、Mult1、Rae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t值分别为4.57、4.13、4.67、27.36,P<0.05);与对照+1次UVR组相比,Vγ4T细胞清除+1次UVR组小鼠表皮组织中NKG2D、H60、Mult1、Rae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t值分别为5.77、8.18、12.90、8.08,P<0.05)。  结论  清除Vγ4T细胞有利于DETC增殖和毒性下调,可能促进UVR后小鼠表皮损伤修复
重组人金属硫蛋白Ⅲ联合创面敷料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沈鑫, 孙左义, 张瑞, 薛玉英
2024, 40(5): 425-43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31-00164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金属硫蛋白Ⅲ(rh-MT-Ⅲ)联合创面敷料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24只6周龄美国癌症研究所小鼠,雌雄各半,在每只小鼠背部制备2个对称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小鼠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在创面涂布相应的溶液的生理盐水组、敷料组、rh-MT-Ⅲ组和在创面涂布rh-MT-Ⅲ和创面敷料的混合液的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伤后1~7 d,每天观察所有小鼠的活动、饮食和毛发生长变化,记录小鼠体重、创面面积并计算相对创面面积百分比。伤后7 d,取小鼠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生肉芽组织情况,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形成情况,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Ki67相对荧光强度表示)和细胞凋亡情况[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相对荧光强度表示]。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6。  结果  伤后7 d内,4组小鼠均无活动、饮食或毛发生长异常。伤后1~7 d,4组小鼠体重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伤后2、3、4、5、6、7 d相对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rh-MT-Ⅲ组(P<0.05),伤后3、4、5、6、7 d相对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敷料组(P<0.05)。敷料组小鼠伤后6、7 d及rh-MT-Ⅲ组小鼠伤后7 d相对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伤后7 d,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且创面上缘新生上皮组织生长优于其他3组;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致密程度较其他3组更高且排列更为有序。伤后7 d,敷料组、rh-MT-Ⅲ组、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Ki67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289±35)%、(197±17)%、(389±56)%,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100±15)%(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Ki67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敷料组、rh-MT-Ⅲ组(P值均<0.05)。伤后7 d,敷料组、rh-MT-Ⅲ组、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UNEL相对荧光强度为(55.5±5.7)%、(66.7±8.0)%、(20.0±2.2)%,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00.0±12.9)%(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UNEL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敷料组、rh-MT-Ⅲ组(P值均<0.05)。  结论  rh-MT-Ⅲ可协同创面敷料促进创面周围肉芽组织生长以及胶原沉积,还可提高细胞增殖活力,减少细胞凋亡,通过促进创缘皮肤再上皮化,从而加速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创面修复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演化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赵久红, 吕叶辉, 雷翊涵
2024, 40(5): 433-44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18-00022
摘要:
  目的  探讨创面修复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演化趋势。  方法  该研究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建库至2023年12月26日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与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相关的英文文献,统计年度发文量及其引文量并分析变化趋势。根据前述年度发文量再次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该领域发文增长迅速转折年份的前5年至2023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统计发文总量并计算年度发文增长率,并根据年度发文量趋势线预测2024年该领域发文量。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第2次检索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来源期刊、引用文献及关键词情况,探讨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现状和热点的演变过程。  结果  第1次检索共获取3 992篇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相关文献,其中2015—2023年,年度发文量及其引文量均增加迅速。第2次检索时限设置为201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该时段共发文3 206篇,平均年度发文增长率为13.30%,根据该阶段的发文趋势线预测2024年该领域发文量可达500篇。第2次检索文献发表在717种期刊上,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占总发文量的18.75%(601/3 206)]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创伤、分子、中药药理及干细胞,主要出版国家为英国、美国等,影响因子>5的期刊有7本,属于中国科学院分区Q1区或Q2区的期刊有6本。第2次检索文献的引用文献的关键词共形成906个节点及9大聚类(Q=0.64,S=0.82)。第2次检索文献的引用文献在2006—2015年期间的主要聚类为#2基质金属蛋白酶和#3转化生长因子β1,在2016—2023年期间的主要聚类为#1巨噬细胞极化、#4间充质干细胞、#6抗菌、#7植物提取。其中,2021—2023年期间,第2次检索文献的引用文献的聚类#1巨噬细胞极化、#4间充质干细胞、#6抗菌和#7植物提取的共现关系最为密切。对被引值、中介中心值及Sigma值排前5位的第2次检索文献的引用文献的分析显示,巨噬细胞及炎症调控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成纤维细胞对创面修复的影响以及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是主要研究方向。第2次检索文献的关键词共形成636个节点,7个聚类:#0抗菌、#1间充质干细胞、#2细胞迁移、#3创面修复、#4外泌体、#5负压伤口治疗及#6糖尿病足溃疡(Q=0.59,S=0.80)。第2次检索文献在2016—2023年主要聚集于聚类#0抗菌、#1间充质干细胞和#4外泌体,在2015年前主要聚集于聚类#2细胞迁移和#3创面修复。第2次检索文献的关键词共形成110个突现关键词(以下简称突现词),突现强度排前10位的突现词依次为小鼠、基因表达、皮肤损伤、上皮细胞、信号通路、生物材料、外泌体、分子对接、水凝胶、巨噬细胞极化,其开始年和结束年的时限均不同。其中2021—2023年的高强度突现词为水凝胶(属于聚类#0抗菌)、外泌体(属于聚类#1间充质干细胞)、分子对接(属于聚类#0抗菌)、巨噬细胞极化(属于聚类#0抗菌)。  结论  未来,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的发展仍会处于稳步阶段;该领域研究热点已经从生长因子及创面修复生理过渡到了抗菌及干细胞方向;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可能为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和网络药理学筛查促创面修复的药物并研究其深层机制、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以及水凝胶通过抗菌功效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论著
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佟琳, 张万福, 韩飞, 官浩
2024, 40(5): 443-45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9-00144
摘要:
  目的  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感染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76岁,单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9例、双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3例,3例患者并发脓毒症。清创前压力性损伤创面外口面积为1.5 cm×1.0 cm~3.0 cm×3.0 cm,术中清创时测量的内腔面积为10.0 cm×8.5 cm~20.0 cm×10.0 cm。改善全身一般状况后,Ⅰ期行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填塞,Ⅱ期移植面积为10.0 cm×9.0 cm~22.5 cm×11.5 cm局部肌皮瓣修复创面,将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对比所有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水平及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比,记录并发脓毒症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3 d精神状况、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观察所有患者Ⅱ期术后局部肌皮瓣成活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所有患者压力性损伤复发情况及肌皮瓣外观和质地。  结果  12例患者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较Ⅰ期术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6.67、7.71、2.72、3.52,P<0.05);Ⅰ期术后7 d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比为2/12,较Ⅰ期术前的11/12明显降低(P<0.05)。3例并发脓毒症患者Ⅰ期术后3 d精神状况较Ⅰ期术前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共15个创面经局部肌皮瓣移植修复,Ⅱ期术后14个局部肌皮瓣存活良好,创面愈合;1个局部肌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床旁清创缝合后14 d愈合。Ⅱ期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肌皮瓣不臃肿,肌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组织近似且质地柔软。  结论  采用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治疗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可以通过抗生素骨水泥的覆盖/填塞降低患者全身炎症指标水平,减轻创面处的细菌负荷,形成诱导膜,为后期创面修复提供良好基础;局部肌皮瓣展现出了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外观佳的良好临床效果,术后压力性损伤复发率低。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荀浩怡, 苏小薇, 胡方超, 刘翔宇, 吴育寿, 刘甜, 孙冉, 段红杰, 迟云飞, 柴家科
2024, 40(5): 451-46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0-00127
摘要:
  目的  制备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以下简称复合水凝胶)并探讨复合水凝胶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成功制备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及温敏特性的含质量浓度为10、15、20、50、100 g/L A-PRF的复合水凝胶。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在每只大鼠背部制造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最终36只大鼠成功造模)。将每只大鼠3个创面分别作为空白组(不进行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滴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壳聚糖水凝胶组(滴加壳聚糖水凝胶溶液)。取其中30只大鼠,将每只大鼠剩余的1个创面共30个创面分为10、15、20、50、100 g/L复合水凝胶组,每组6个创面,分别滴加含10、15、20、50、100 g/L A-PRF的复合水凝胶溶液;取剩余6只大鼠,于每只大鼠剩余的1个创面滴加含100 g/L A-PRF的复合水凝胶溶液。伤后14 d,取其中1个创面滴加含100 g/L A-PRF的复合水凝胶溶液的6只大鼠,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肝、脾、肺和肾等炎症、出血或坏死情况;伤后10 d,取其中1个创面滴加含15 g/L A-PRF的复合水凝胶溶液的6只大鼠,采用激光血流成像系统观测4组创面血流灌注量(样本数为6)。伤后7、14 d,计算8组创面愈合率。伤后14 d,取8组创面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观察新生上皮形成和胶原生成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计算阳性面积百分比;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31、VEGFA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CD31、VEGFA的mRNA表达(样本数均为4)。  结果  伤后14 d,6只大鼠心、肝、脾、肺、肾中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炎症、出血或坏死。伤后10 d,15 g/L复合水凝胶组创面血流灌注量明显多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胶组(P值均<0.05)。伤后7、14 d,空白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0±8.9)%、(75.0±1.8)%,均分别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胶组及10、15、20、50、100 g/L 复合水凝胶组的(45.8±3.2)%、(49.8±3.7)%、(51.2±2.9)%、(68.5±2.4)%、(68.8±1.5)%、(72.7±2.1)%、(75.0±3.7)%及(79.1±1.9)%、(77.2±1.7)%、(82.3±1.3)%、(89.6±1.9)%、(89.8±1.3)%、(87.3±1.1)%、(87.9±1.3)%(P<0.05);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组、10 g/L 复合水凝胶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15、20、50、100 g/L 复合水凝胶组(P<0.05)。伤后14 d,15、20、50、100 g/L 复合水凝胶组创面上皮化程度较其他4组创面更高、新生微血管情况更好,胶原数量更多且排列更整齐。伤后14 d,阳性对照组创面CD31、VEGFA及壳聚糖水凝胶组创面VEGFA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10 g/L 复合水凝胶组创面VEGFA阳性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组、壳聚糖水凝胶组、阳性对照组(P值均<0.05),15、20、50、100 g/L 复合水凝胶组创面CD31、VEGFA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胶组、10 g/L 复合水凝胶组(P<0.05)。伤后14 d,壳聚糖水凝胶组、阳性对照组、10 g/L 复合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CD31、VEGFA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10 g/L复合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VEGF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和CD31、VEGFA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胶组(P<0.05),15、20、50、100 g/L复合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CD31、VEGFA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壳聚糖水凝胶组、10 g/L 复合水凝胶组(P<0.05),壳聚糖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CD31、VEGFA的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  结论  复合水凝胶生物安全性高,可改善创面血流灌注,有效促进创面组织中血管和胶原生成,从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15 g/L为复合水凝胶中A-PRF的较优使用质量浓度。
抗菌可吸收缝线拉拢闭合术修复正中开胸术后因胸骨深部伤口感染致小范围骨缺损创面的效果
李汉华, 熊兵,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罗红敏, 马亮华, 卞徽宁, 郑少逸, 赖文
2024, 40(5): 461-46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03-00178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抗菌可吸收缝线拉拢闭合术修复正中开胸术后因胸骨深部伤口感染致小范围骨缺损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2017年10月—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8±11)岁]符合入选标准且实施抗菌可吸收缝线拉拢闭合术(以下简称直接闭合术)的患者纳入直接闭合组,将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59±11)岁]符合入选标准且实施双侧胸大肌肌瓣填塞修复术的患者纳入肌瓣填塞组。Ⅰ期对胸骨感染创面彻底清创后行Ⅱ期创面修复术。2组患者清创后的胸骨横截面缺损宽度均<1 cm。直接闭合组患者的Ⅱ期创面修复术为采用双线间断缝合胸骨前板或胸骨全层6处或7处。统计2组患者Ⅱ期创面修复术的时长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感染细菌情况。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2组患者创面是否存在感染或复发情况以及直接闭合组患者胸骨愈合情况。  结果  与肌瓣填塞组相比,直接闭合组患者Ⅱ期创面修复术的时长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13.61、6.25,P<0.05)、Ⅱ期创面修复术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感染的细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直接闭合组中1例患者术后2周创面处有渗液,经保守换药治疗2周后创面愈合良好;其余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肌瓣填塞组中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创面经换药或再次手术后愈合;其余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2~45个月,直接闭合组患者与肌瓣填塞组存活患者创面均未见再次感染或复发。直接闭合组患者胸骨均达到解剖愈合。  结论  直接闭合术不仅能在早期有效修复正中开胸术后因胸骨深部伤口感染致胸骨横截面缺损宽度<1 cm的创面,而且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衡雪, 李昌敏, 刘薇, 黎宁, 袁志强, 彭毅志, 李海胜, 罗高兴
2024, 40(5): 468-47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07-00052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0年1月—2020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接受CRRT的严重烧伤合并AKI患者。统计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同),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面积、烧伤指数、致伤原因、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烧伤后入院时间和入院后发生AKI时间;CRRT整体效果,包括总体有效率、完全有效率、部分有效率、无效率、恶化率,治疗前后的肌酐、尿素、胱抑素C、液体超载率,院内病死率、基于Baux评分模型的预测病死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住院天数。根据CRRT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42例)和无效组(3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发生AKI后启动CRRT时间、CRRT持续时间、AKI病因、CRRT启动前AKI分期、CRRT模式、抗凝剂种类、院内病死率。筛选严重烧伤合并AKI患者CRRT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AKI病因,将患者分为肾前性组(22例)和肾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发生AKI后启动CRRT时间、CRRT持续时间和CRRT整体效果(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除外)。  结果  79例患者中,男73例、女6例,年龄(46±14)岁,体重指数(24.0±2.9)kg/m2,烧伤总面积(69±26)%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44±25)%TBSA,烧伤指数57(36,76)。火焰烧伤者36例、电烧伤者19例、热液烫伤者16例、爆炸伤者6例、化学烧伤者2例,39例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16(12,18)分、SOFA评分11(5,13)分,烧伤后0(0,2)d入院,入院后0(0,6)d发生AKI。CRRT总体有效率53.16%(42/79)、完全有效率30.38%(24/79)、部分有效率22.78%(18/79)、无效率31.65%(25/79)、恶化率15.19%(12/79)。患者治疗后的肌酐和尿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Z值分别为-3.26、-2.54,P<0.05);治疗后的胱抑素C和液体超载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院内病死率17.72%(14/79),基于Baux评分模型的预测病死率75.10%(18.94%,91.84%),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天数39.43(11.52,110.58)d。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Ⅲ度烧伤面积、CRRT持续时间、AKI病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9、-2.90,χ2=5.58,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病因和Ⅲ度烧伤面积均是严重烧伤合并AKI患者CRRT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21和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0~14.80和1.00~1.05,P<0.05)。肾前性组和肾性组患者的致伤原因、CRRT总体有效率、烧伤总面积、烧伤指数、烧伤后入院时间、入院后发生AKI时间、发生AKI后启动CRRT时间和基于Baux评分模型的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9、5.58,Z值分别为2.46、2.43、-2.43、-4.03、-3.01、-2.31,P<0.05);肾性组患者治疗前的尿素和胱抑素C均明显高于肾前性组(Z值分别为-2.98、-2.77,P<0.05),液体超载率明显低于肾前性组(Z=-2.99,P<0.05);肾性组患者治疗后的胱抑素C明显高于肾前性组(Z=-2.08,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RRT在严重烧伤合并AKI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避免液体超载、缓解肾脏损伤等,肾前性AKI是导致CRRT无效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
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郑云, 程良坤, 崔留超, 谭玉忠, 田林
2024, 40(5): 476-48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30-00221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4月—2022年6月,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收治7例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54岁。7例患者共18指受伤,其中4指受累者1例、3指受累者2例、2指受累者4例。Ⅰ期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7.5 cm×3.0 cm。所有患者均行Ⅰ期清创、Ⅱ期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Ⅲ期皮瓣断蒂及分指。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2.5 cm~10.5 cm×3.5 cm。将骨间背动脉与指固有动脉进行端端吻合,将2条骨间背动脉的伴行静脉与手指2条皮下浅静脉进行端端吻合。采用充分减张后皮下缝合的方法处理供区。观察Ⅲ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Ⅲ期术后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观测手指术区外观、质地、感觉情况,手指关节活动度,供区创面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  结果  7例患者Ⅲ期术后皮瓣均成活。Ⅲ期术后随访6~36个月,仅3例患者皮瓣臃肿,于3个月及以后行皮瓣减容手术,其余患者手指外观恢复良好;6例患者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1例患者出现供区瘢痕增生且经激光治疗后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手指功能评定为优者5例、良者2例。  结论  采用以多条骨间背动脉穿支为蒂的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术中仅吻合一套血管且不损伤主干血管,降低了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分指手术操作简单,术后供受区外观和功能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讲座
卡方检验误用辨析
张平原, 王开发
2024, 40(5): 482-48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03-00004
摘要:
计数资料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十分常见,此类资料常常被整理为列联表的形式。对计数资料,常见的研究目的是检验2个因素之间是否独立,因此常用χ2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却容易忽略χ2检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条件下对结果的校正。此外,对计数资料,还有检验2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结果是否一致等研究目的,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也是实际应用时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系列示例比较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各类计数资料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并对常见的误用情况进行了辨析。
综述
创面外部微环境因素对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蔡程浩, 韩春茂, 王新刚
2024, 40(5): 489-4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27-00067
摘要:
创面微环境与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直接相关,其由多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构成,且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处于动态平衡。为了解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不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在今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创造出能促进创面愈合的微环境,该文对影响创面愈合的温度、湿度、pH值、氧、微生物、生物力学等外部微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脂肪因子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鲁珽, 刘啊敏, 金启辉, 张玲
2024, 40(5): 495-5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24-00017
摘要:
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且该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脂肪因子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进程。不同的脂肪因子或抑制血管病变的发生,或促进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存在许多争议。脂肪因子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文主要对一些常见的脂肪因子和新型脂肪因子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