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8卷  第3期

专家论坛
重视火灾事故成批烧伤的救治
唐洪泰, 马兵, 夏照帆
2012, 28(3): 161-16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1
摘要:
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经常性、普遍性灾害之一。以烧伤这类特殊创伤为研究内容的现代烧伤外科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步建立的一个独立学科,其迅速崛起和发展不仅是顺应战时烧伤救治的需要,也得益于对重大火灾成批烧伤的深入研究。在众多火灾烧伤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围绕1942年美国波士顿椰树林夜总会火灾成批烧伤而进行的系列研究,其成果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时至21世纪,尽管人类对火灾的预防控制能力愈加增强,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导致局部地区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自身暴露于烧伤危险的形式趋于多样化,重...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12, 28(3): 164-164.
摘要:
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如DNA、RNA、HBsAg、CT、Ig、PCR,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对本刊常用的以下词汇,也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
关于表图中角码符号标注顺序及文字注释的说明
2012, 28(3): 200-200.
摘要: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规定,表格中注释用角码a、b、c、d等应标注在数据右上方,按先纵后横的顺序出现,即先标注第1纵列,从上到下,再标注第2纵列,以此类推依次标注a、b、c、d等。表格下方对a、b、c、d等的说明按照各字母在表格中出现的顺序(同前,先纵后横)进行相关描述。见表1。
烧伤后脏器损害
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张家平, 向飞, 童大力, 罗奇志, 袁志强, 颜洪, 李晓鲁, 陈建, 彭代智, 罗高兴, 彭毅志, 黄跃生, 吴军
2012, 28(3): 165-1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2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FMS)对特蓖度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肺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笔并单位2010年6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于体液回吸收期采月]RFMS治疗的I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没为治疗绀,另将2008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于体液回吸收期采用常规液体治疗的2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按1:2比例配对。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伤后3-10d液体总入量、总出量与人出量差值,以及仇浆白蛋白水平;伤后3、5、7、10、14d肺氯合指数;伤后7-14d怖部和血液感染情况;伤后2周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情况、其他脏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和...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
丁羚涛, 朱宇刚, 顾在秋, 蔡良良, 彭京梁, 吕国忠
2012, 28(3): 170-17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3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50%TBSA的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并分为2组,单数号进入治疗组、双数号进人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人院后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采用第三军医大学公式补液复苏、抗感染、支持治疗、器官保护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50g/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d。于伤后12、24、48、72h分别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测定各时相点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钠...
高压电烧伤对兔心脏微循环的影响
张庆富, 周慧敏, 王车江, 邵洪波
2012, 28(3): 173-17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4
摘要:
目的 了解高压电烧伤对兔心脏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清洁级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电伤组,每组60只。电伤组兔用调压器及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电烧伤模型(左前肢近心端外侧为电流入口,右后肢近心端外侧为电流出口),对照组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似伤。于伤前15min及伤后5min、1h、2h、4h、8h(各组每时相点10只兔),兔开胸用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流图像仪检测心尖表面做循环灌流量;每时相点取2只兔左心室壁心肌组织,于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进行微血管形态学观察;耳缘静脉抽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榆测AST、乳酸脱氯蜥(LDH)、羟丁酸脱氧酶(HBDH)、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
切痂植皮术中应用Narcotrend监护仪监测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深度的临床观察
郭正纲, 王晓燕, 吕绪磊, 苏小军, 郝建华
2012, 28(3): 178-18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5
摘要:
目的评价重度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Narcotrend监护仪监测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2-11月笔者单位择期(伤后1周以内)行焦痂切除植皮术的重度烧伤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Ⅱ-Ⅲ级,烧伤总面积为31%-50%或Ⅲ度面积11%-20%TBSA,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常规方法结合Narcotrend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和对照组(常规方法监测麻醉深度),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以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和维持麻醉;术中试验组所用Narcotrend监护仪维持D1-E1级,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在基础值的20%范...
严重烧伤脏器并发症的内源性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罗鹏飞, 王光毅, 夏照帆
2012, 28(3): 183-18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6
摘要:
严重烧伤不仅启动了创面修复系统,同时系统地启动了全身应答反应;其不仅涉及局部创面的病理变化,还涉及远隔脏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种由严重烧伤诱导的、引起远隔器官发生功能损害的机制并非由外界致伤因素直接引发,而是由生物体固有反应(包括激活和抑制2个方面)的过度放大和(或)长时间持续所介导。这种内源性损伤机制是烧伤后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重烧伤后发生脏器并发症的重要机制。
烧伤后肺损伤病因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潘维诚, 李云剑, 刘樾, 史强, 王智康, 董政
2012, 28(3): 186-18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7
摘要: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 (1)患者年龄16-65岁;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50%TBSA;伤后10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Ⅱ乎吸窘迫综合征(ARDS),两者诊断标准参见文献。(2)排除有慢性肺源性疾病史及重要脏器基础疾病史患者;排除颅脑外伤、开放性骨折、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脏器复合伤患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梁勋, 陈旭林, 刘晟, 王飞, 孙立, 王仁素
2012, 28(3): 188-19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8
摘要:
急性肺损伤能引起机体缺氧,导致远隔烧伤部位的脏器损害和功能不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作为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新近研究显示,HMGB1参与了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生。HMGBl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此进行有关实验研究。
高压电烧伤大鼠血清内皮素1与-氧化氮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张庆富, 刘鹏, 周慧敏
2012, 28(3): 190-19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09
摘要:
微血管是电烧伤的主要靶组织之一,微血管损伤在电烧伤渐进性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1和NO是重要的血管活性因子,在微血管功能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探讨高压电烧伤后血清内皮素1和NO的变化规律,对于认识高压电流对机体微血管损伤,尤其是渐进性损伤机制有重要意义。乌司他丁(UTI)作为一种广泛的酶活性抑制剂,已应用于烧伤感染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复制高压电烧伤大鼠模型,进一步探讨内皮素1、NO在高压电对机体微血管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UTI的疗效。
五例严重烧伤合并胆汁淤积型戊型肝炎患者诊治分析
王良喜, 毛学飞, 孙勇, 周宜芳, 邓向东, 吴杭庆, 刘坤, 潘晓峰, 王静, 孙曙光
2012, 28(3): 192-1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0
摘要: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是继乙型肝炎后的高发性肝炎。但烧伤合并戊型肝炎的病例尚鲜见报道。2011年我科陆续收治5例烧伤合并急性胆汁淤积型戊型肝炎患者,现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拟为今后救治该类病例提供参考。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致气管狭窄一例
陈郑礼, 王光毅, 朱世辉, 夏照帆
2012, 28(3): 195-19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1
摘要:
患者男,56岁。于2010年11月15日上海特蘑大火灾事故中被火焰烧伤。火灾现场浓娴弥漫,患者因大声呼救吸入较多浓烟。半小时后脱离火场,被送往附近医院行清创及气管切开术,当晚转至笔者单位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患者较烦躁,体温37.2℃,心率115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7/80mmHg(1mmHg=0.133kPa);鼻毛烧焦,咳炯灰样痰,咽后壁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晰。诊断:(1)面部火焰烧伤。总面积1%TBSA,Ⅱ度。(2)中度吸人性损伤。(3)萎缩性胃炎。
消息
《中华烧伤杂志》网站“关爱烧伤儿童”栏目征文通知
2012, 28(3): 169-169.
摘要:
烧伤儿童是烧伤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儿童烧伤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尤以低收入或缺乏安全生活常识、缺乏亲人关爱的家庭居多。严重烧伤患儿的病死率非常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缺乏良好的就医条件所致,如有足够的医疗费用作保障,他们原本可以治愈并健康成长。; 在多方面的调查了解中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新生力量包括烧伤救治单位,正逐渐关注烧伤患儿并有心给予实际援助;同时烧伤患儿家庭也确实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切实有力的支持。但目前这方面的平台建设仅雏形初具,亟待细化和拓展;各烧伤救治单位的相关学术交流也有待深入和系统化,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整体而言,我国烧伤儿童的救治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此,我们特...
第三届“金赛烧伤外科医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评选结果
2012, 28(3): 177-177.
摘要:
“金赛烧伤外科医师科研基金”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和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立,是本着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精神,由长春金赛药业每年出资20万元资助烧伤外科医师尤其是中青年医师的科研项目,其目的是关注我国烧伤外科临床研究,促进烧伤医学不断发展。
《中华烧伤杂志》已发表论文检索渠道
2012, 28(3): 185-185.
摘要:
欲检索《中华烧伤杂志》历年已发表论文,请访问“万方医学网(http://mecl.wanfangdata.com.cn)”,利用网站首页上方“检索”栏进行查找。“万方医学网”客服电话:400-0115-888转3,万方数据库医药事业部咨询电话:010-58882614。
第13次上海烧伤外科中青年医师论坛成功召开
2012, 28(3): 194-194.
摘要:
2012年5月1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组织的第13次上海烧伤外科中青年医师论坛在江苏省吴江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上海本地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的近百名烧伤医务工作者参加。《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特派3名编辑参会,进行读者调查并与大家交流撰稿、投稿经验。本次论坛主题是“小儿烧伤急救”,由瑞金医院的青年医师主讲,参会人员就自己在l临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救治经验踊跃发言。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
2012, 28(3): 196-196.
摘要:
为维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防止非法网站假冒我方网站诱导作者投稿、并通过骗取相关费用非法获利,现将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稿件管理系统网址公布如下,请广大作者加以甄别。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2012, 28(3): 206-206.
摘要:
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和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0月在郑州召开。本次会议为中华医学会Ⅰ类学术会议,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每年举办1次的盛会。届时国内外著名专家将齐聚郑州,与参会代表一起,针对烧伤专业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该学术会议系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将授予参会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分10分。文稿被收入会议汇编后,可在当年“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并阅读。
科技快讯
严重烧伤患者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的12年回顾性分析
解兵(编译), 夏照帆(审校)
2012, 28(3): 182-182.
摘要:
严重烧伤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多为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少见,对后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以及预后缺乏系统回顾分析。研究者收集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997-2009年收治的103例大面积(大于或等于70%TBSA)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与严重大面积烧伤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救治措施及效果。结果显示,103例烧伤患者中共25例发生消化道出血。5例经肠镜检查证实为下消化道出血,
氢气吸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邱啸臣(编译), 夏照帆(审校)
2012, 28(3): 182-182.
摘要: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氢气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氧化剂,具备高效、无毒等优点。研究者利用气道内注射LPS的方法,造成小鼠急性肺损伤,随即使其吸人体积分数2%氢气,检测氢气对肺损伤的作用。结果证实,氢气减轻了LPS引起的肺病理改变、肺水肿及肺细胞的凋亡,同时缓解了LPS导致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此外,LPS抑制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Bax的过度激活,维持了Bcl-xL的活力。研究数据表明,氢气吸入减轻了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推测是通过阻止活性氧-JNK-easpase-3通路激活而发挥该...
产品信息
海肤康人工皮膜
2012, 28(3): 196-196.
摘要:
海肤康人工皮膜是以甲壳胺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烧伤创面覆盖材料。透气、透湿,结构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用方法简单,无需更换,创面愈合后自行脱落。愈合创面平整,少留瘢痕,无过敏和排斥反应。适应证:(1)供皮区创面;(2)浅Ⅱ度烧伤创面;(3)深Ⅱ度脱痂或削痂创面;(4)网状植皮和小皮片(或条状)植皮创面;(5)后期残余小创面。禁忌证:详见说明书。注册证号:琼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640010号。
磺胺嘧啶铈乳膏及相关产品
2012, 28(3): 224-224.
摘要:
乳膏:磺胺嘧啶铈乳膏,同药准字H20094208;磺胺嘧啶银乳膏、银锌霜,豫卫消证字[2000]第0129号;聚乙烯醇凝胶(瘢痕类),豫新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1640156号。原料粉剂:磺胺嘧啶银粉、磺胺嘧啶铈粉、磺胺嘧啶锌粉。
论著
创面信息管理系统:一种标准化的创面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方案
刘虎, 苏荣家, 吴敏洁, 张毅, 裘向军, 冯建刚, 谢挺, 陆树良
2012, 28(3): 197-20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2
摘要:
目的利用新型创面信息管理系统,探讨客观、标准化和便利的创面信息管理方案。方法 选热择他面信息采集终端,确定创面信息采集内容,制作相关软件,建立创面信息数据库和创面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 中评价其效能。结查 由第3代手机和操作软件共同构成标准化创面信息采集系统,借助终端手机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创面的文字描述、图像及治疗方案等。使用4个月,共录入就诊信息232例次,已自动生成38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结论 该系统能够将创面信息采集标准化并输储存,适用于医院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为未来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平台。
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
王晓川, 李川, 单菲, 王文婷, 朱旭国, 姜笃银
2012, 28(3): 201-20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3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DADM)作为真皮替代物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1)取12只Wistar大鼠,其中9只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分别于伤后1、2、3d(每时相点3只)取创面全厚皮肤,用2.5g/L胰蛋白酶-体积分数0.5%Triton X-100行脱细胞处理制成DADM,相应称为DADM-1d、DADM-2d、DADM-3d;余下3只大鼠不致伤,同法制备ADM作为对照。对ADM和各DADM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检测(极限抗拉强度、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应力-应变关系)。(2)另取6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M组、DADM.1d组...
富组蛋白1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蒋艳, 王仙园, 罗向东
2012, 28(3): 207-2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4
摘要:
目的了解富组蛋白1(Hstl)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1)常规培养HaCaT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对照组与100、30、3g/mLHsll纰以及10ng/m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组、30μg/mLHstl+10ng/mLrhEGF组,每组样小数为27。对照组不添加刺激因素,后5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Hstl和(或)rhEGF,培养24、48、72h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2)将HaCarr细胞分为对照组与100、30、3μg/mLHstl组。每组样本数为27。对照组不添加刺激因素,后3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Hstl,培养24、4...
P311在小鼠浅Ⅱ度烧伤及体外细胞创伤模型中对表皮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孙薇, 姚志慧, 詹日兴, 张小容, 崔艳艳, 谭江琳, 杨思思, 胡晓红, 周俊峄, 吴军, 罗高兴
2012, 28(3): 213-2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5
摘要:
目的观察P311在小鼠浅Ⅱ发烧伤技体外细胞创伤模型中对表皮干细胞(ESC)辽移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18只C57BL/6小鼠,其中15只行背部浅Ⅱ度烧伤,于伤后6、12、24、48、72h取创面及创周皮肤组织,各时相点3只;余下3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同法取止常皮肤标本。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观察P311在上述皮肤组织中的表达。(2)取6只新生的C57BL/6小鼠,连续3d腹腔注射50μg/g溴脱氧尿苷(BrdU,2次/(1)建立ESC示踪模型。7周后于其背部制作浅Ⅱ度烧伤创面。伤后72h取创面皮肤组织制作连续切片,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311阳性和B...
短篇论著
优化脉冲强光治疗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观察
匡建国, 曹玉珏, 杨丽, 王文娟, 岳艳玲, 贺立新
2012, 28(3): 219-2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6
摘要:
大部分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面临着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的风险,不仅影响容貌,严重者可造成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临床上治疗瘢痕和色素沉着的方法众多,却无一理想可靠。笔者单位于2008年5月-2010年7月采用新一代强脉冲光技术即优化脉冲技术,治疗681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悬浮床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游贵方, 袁淑兰, 郭建军
2012, 28(3): 221-22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7
摘要:
重度环形烧伤创面易受压加深。应用流体悬浮床通过矽沙流体移动形成浮力,可避免翻身,创面容易形成干痂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利于大面积烧伤的救治。2005年1月-2011年5月,笔者单位应用Ⅱ型悬浮床(美国HILL-ROM公司)救治126例重度烧伤患者,效果较佳,现介绍如下。
微型皮加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刘达恩, 朱绍般, 农庆文, 周宁, 李德绘, 王家瑞, 欧斌贤, 王润秀
2012, 28(3): 223-2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8
摘要:
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尽快清除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封闭创面,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防止创面感染及其导致的MODS,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2006年6月-2011年5月,3家笔者单位应用微型皮移植加表面覆盖异种ADM修复3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效果较好。
小儿严重烧伤并发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田新立, 岑瑛, 于蓉
2012, 28(3): 225-22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19
摘要:
大面积烧伤患儿治疗中后期,创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多见,但创面并发上述2种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我科1998年7月-2011年6月共收治11例烧伤后并发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的患儿,通过全身支持治疗,积极处理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患儿均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烧伤病房五年间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黄学忠, 胡招正, 林佩佩, 陈晓飞, 金彬彬
2012, 28(3): 227-22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0
摘要:
烧伤感染是由于机体表皮正常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环境中条件致病菌定植并利用坏死组织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当细菌或其毒素侵袭、扩展到邻近组织时,甚至可能引起烧伤患者死亡。因此,防治感染是烧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笔者单位烧伤病区近5年来细菌分布及菌株的耐药谱变化,为控制院内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内蒙古地区1328例儿童烧伤流行病学调查
孙伟晶, 姚兴伟, 陈向军
2012, 28(3): 229-2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1
摘要:
儿童烧伤位居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3位,应加强防治。本研究对近2年笔者单位烧伤住院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内蒙古地区儿童烧伤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旨在为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儿童烧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长春西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陶晓晓, 吴森敏, 林上进, 林丁盛
2012, 28(3): 231-2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2
摘要:
随意型皮瓣因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但由于该皮瓣缺少知名血管,远端易发生缺血坏死,故设计时长宽比例不能大于2:1,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长春西汀可以改善组织供血和代谢,减轻细胞肿胀,促进组织愈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现广泛用于缺岍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本研究观察长存四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抑制剂对小鼠创面收缩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任利成, 陈蕾, 黄晓元, 杨兴华
2012, 28(3): 233-2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3
摘要:
目前已知众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参与了瘢痕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在肝、肾、肺等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病变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IⅡ)起着重要作用。Kc、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面均存在AngⅡ受体(ATR)的表达,且创周组织中AngI/及ATR水平均显著增高。本文研究AngⅡ和(或)1、2型ATR(AT2R、AT2R)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Fb增殖、收缩功能及小鼠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愈合的影响。
病例报告
乙醇中毒后重度烧伤住院治疗发生乙醇戒断综合征一例
刘洋, 蔡尚霞, 曲晓峰, 马思远, 颜洪
2012, 28(3): 236-23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4
摘要:
患者男,42岁,醉酒昏迷期间被取暖火炉引燃衣物并持续灼烧约30min,后被他人救出,伤后8h入院。查体:患者昏迷,口鼻散发乙醇味,鼾声重,颈软,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创面分布于双下肢、臀部、会阴部、下腹部;双大腿下段、双小腿及双足完全烧焦炭化坏死,无血运,触之冰凉。导尿引出酱油色尿约100mL。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测血中乙醇浓度为5g/L。入院诊断:(1)双下肢、臀部、会阴部、下腹部火焰烧伤,总面积45%TBSA,均为Ⅲ度。(2)急性乙醇中毒。(3)急性肾功能不全。
小儿严重烧伤应用抗生素致维生素K缺乏一例
翁志勇, 丁若虹, 沈文川
2012, 28(3): 240-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7
摘要:
患儿女,3岁,躯干、臀部、四肢沸水烫伤(后称烧伤)后约2h入院。人院诊断:烧伤总面积35%,其中浅Ⅱ度5%、深Ⅱ度25%、Ⅲ度5%TBSA。人院后常规进行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每1-2天行创面换药1次。联合使用抗生素:头孢甲肟1.0g/d,硫酸依替米星50mg/d,连用5d。后单独使用头孢甲肟1.0g/d,连用5d。因患儿家长拒绝手术治疗,创面仅予以换药处理。伤后1、7、14d,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镜检未见血尿;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Hb109g/L。伤后25d,患儿出现肉眼血尿,询问病史,家长否认患儿既往有血尿、鼻出血、牙龈易出血、皮肤紫癜等病史。查体未见泌尿系统阳性体征。于是急诊行尿...
讲座
烧伤创面敷料的临床试验设计考虑因素
杨晓冬
2012, 28(3): 237-23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5
摘要:
伦敦大学Winter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湿法创伤愈合理论,此后烧伤创面敷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烧伤创面敷料大多被划分为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上市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以评估拟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海外发表论文选读
Toll样受体4介导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肺损伤及肺炎症反应
贲道锋, 余喜亚, 纪广玉, 郑德义, 吕开阳, 马兵, 夏照帆
2012, 28(3): 239-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3.026
摘要: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特开设“海外发表论文选读”栏目,围绕当期重点号主题,将国内学者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上的最新论文翻译为中文,以大摘要形式加以介绍,共享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