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1卷  第3期

专家论坛
中国烧伤康复的发展现状
贾赤宇, 邹晓防
2015, 31(3): 161-16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1
摘要:
烧伤康复与整形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雷晋, 郝振明, 禹丽峰, 段鹏, 孟艳斌
2015, 31(3): 164-16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复春散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6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63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复春散治疗。根据瘢痕形成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早期组为瘢痕形成3周~3个月患者,共35例;中期组为瘢痕形成时间大于3个月且小于或等于6个月患者,共25例;晚期组为3~15年陈旧性瘢痕患者,共3例。统计各组患者的激光治疗次数;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次后的瘢痕疼痛强度;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定瘢痕情况,比较早期组、中期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3、5次后的分值,晚期组患者只观察、不评分;治疗前及治疗3、5次后,拍摄3组患者治疗区域瘢痕照片评价疗效。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 早期组患者治疗(4.8±1.1)次;中期组(7.7±2.1)次;晚期组中2例患者治疗5次后终止治疗,1例治疗12次。治疗1次后,早期组和中期组患者疼痛减轻明显,NRS评分1~4分者由5例增至38例;治疗2、3次后,1~4分者增加幅度不大。治疗前和治疗1次后,早期组、中期组患者瘢痕情况评分相近(t值分别为0.641、0.082、P值均大于0.05);治疗3、5次后,早期组患者的瘢痕情况评分分别为(9.2±0.8)、(7.0±1.1)分,明显低于中期组的(9.7±1.0)、(8.2±1.0)分(t值分别为–1.993、–4.433,P<0.05或P<0.01)。治疗3次后,早期组、中期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8.6%(31/35)、72.0%(18/25);治疗5次后,早期组、中期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5/35)、96.0%(24/25);治疗5次后晚期组3例患者效果不明显。 结论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早期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复春散治疗,效果明确。
我国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孙颖, 曹洁, 冯苹, 张玲娟
2015, 31(3): 168-17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3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并探讨相关策略。 方法 检索由《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3年1月—2013年12月发表的、有关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中文文献,统计文献发表年份、期刊分布、研究类别、第1作者单位所在地以及研究内容。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文献417篇。11年间文献数量呈现普遍上升趋势,2005、2008、2009、2013年增长速度较快,达30%以上。文献发表在151种期刊中,其中188篇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占45.08%。文献研究类别中,经验总结类173篇,占41.49%;试验研究类172篇,占41.25%。文献第1作者单位所在地集中于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江苏省,其中广东省作者文献58篇,占13.91%。文献研究内容集中在心理护理、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方面,分别为188、101、85篇,分别占45.08%、24.22%、20.38%。 结论 我国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探索已在全国普遍开展,相关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但质量有待提升;亟待构建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指南,以规范康复护理内容及流程。
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回顾性分析
侯春胜, 刘庆叶, 郝红飞, 董玉莹, 王峰, 雷晋
2015, 31(3): 172-1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 方法 2010年5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32例共39只手。治疗方法:瘢痕保守松解植皮,简称A方法;在挛缩手指中远节指骨与对应掌骨间呈U形留置克氏针牵引2~7周,简称B方法;在第2~5掌骨、挛缩手指远端指骨留置克氏针形成牵引桩、牵引锚的基础上构建牵引架,用橡皮筋将手指向拉长、伸直位牵引2~6个月,简称C方法。对传统需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者改行A方法,对松解植皮后既往需行髓内克氏针固定者改行B方法,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者加行C方法;对瘢痕松解可能导致血运障碍或肌腱及骨外露者,先行C方法再行A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者加行C方法;对不愿行植皮术者仅行C方法。治疗期间,观察术区有无感染、克氏针有无滑动及对组织有无切割等;治疗结束后1~2周,观察瘢痕挛缩有无复发倾向;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测量各挛缩手指末端至腕横纹的掌侧皮肤长度;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3、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进行瘢痕情况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关节活动度,采用Jebsen手功能测试法评定手功能并记录完成测试时间。对数据行方差分析、LSD–t检验、t检验。 结果 24例患者27只手采用A+B方案,5例患者7只手仅行C方法,2例患者3只手采用A+B+C方案,1例患者2只手采用C+A+C方案。治疗期间未见术区感染、组织切割等并发症,13例患者14只手U形克氏针轻微滑动;10例患者11只手瘢痕挛缩有复发倾向,经支具治疗未复发。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手掌侧皮肤长度分别为(131.8±9.8)、(127.6±7.5)mm,显著长于治疗前的(114.5±2.4)mm(t值分别为10.71、10.39,P值均小于0.001)。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3、6个月瘢痕情况评分分别为(9.8±2.4)、(9.7±1.7)、(9.3±0.8)、(7.7±0.5)分,仅治疗结束后6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28,P<0.01)。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1个月,TAM评定优良比分别为2.6%(1/39)、94.9%(37/39)。治疗前完成手功能测试时间为(13.9±4.1)min,治疗结束后1个月显著缩短为(11.0±2.8)min(t=3.65,P<0.001)。 结论 掌骨指骨牵引单独应用或与瘢痕松解植皮联合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均可使挛缩组织蠕变延长,利于手功能及外形恢复。
加巴喷丁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的临床效果
李峥, 张兵, 李巍, 王强
2015, 31(3): 177-18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5
摘要:
目的 了解加巴喷丁用于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58例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18例、西替利嗪组20例及加巴喷丁组20例。安慰剂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 100 mg,西替利嗪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0 mg,加巴喷丁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300 mg,各组患者均用药2次/d,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28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瘢痕瘙痒程度并记录分值,计算治疗第3、28天瘙痒缓解率,并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对数据行方差分析、q检验、χ2检验。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安慰剂组轻、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未缓解;西替利嗪组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有所缓解,而轻度瘙痒患者未见缓解;加巴喷丁组轻、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获得明显缓解。治疗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相近(F=2.78, P>0.05)。治疗第3、28天,加巴喷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0.8)、(0.6±0.3)分,西替利嗪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4.2±1.7)、(2.8±1.2)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5.7±2.0)、(5.7±1.9)分, q值为6.70~7.75,P值均小于0.05];此外,加巴喷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西替利嗪组(q值分别为6.30、6.90,P值均小于0.05)。加巴喷丁组患者治疗第3、28天的瘙痒缓解率分别为(66±20)%、(91±17)%,均显著高于西替利嗪组[(33±8)%、(56±14)%,q值分别为4.70、3.82,P值均小于0.05]。安慰剂组患者治疗第3、28天的瘙痒缓解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其余2组(q值为3.94~6.76,P值均小于0.05)。治疗期间,加巴喷丁组5例患者出现轻中度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用药1周后症状好转或消失;其余2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加巴喷丁能有效缓解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瘙痒,用药期间安全性较好。
不同手法分区按摩治疗面部瘢痕的效果观察
朱婵, 朱雄翔, 梁艳艳, 石梦娜, 周永博, 党瑞, 齐宗师, 胡大海
2015, 31(3): 181-18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6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手法分区按摩面部瘢痕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42例面部深Ⅱ~Ⅲ度烧伤患者。患者创面愈合15~30 d后,根据其意愿20例患者仅佩戴定制压力面罩,设为常规治疗组;另22例患者行面部分区不同手法按摩并佩戴定制压力面罩,设为按摩治疗组。2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面部瘢痕和张口度情况,分别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和张口度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对数据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按摩治疗组患者的瘢痕情况改善分值为(5.9±1.1)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4.4±0.9)分(t=4.732,P<0.01);按摩治疗组患者的张口度改善分值为(1.0±0.6)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0.2±0.8)分(Z=–2.946,P<0.05)。 结论 根据面部瘢痕特点,分区域采用不同手法按摩并结合压力面罩治疗,可有效减轻瘢痕并改善患者张口度情况。
音乐治疗对烧伤患者疼痛和焦虑干预的研究进展
李瑾怡, 王云贵
2015, 31(3): 183-18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7
摘要:
论著
血管外肺水指数与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烧伤后肺水肿鉴别诊断的意义
李磊, 盛嘉隽, 王光毅, 吕开阳, 秦晶, 刘功成, 马兵, 肖仕初, 朱世辉
2015, 31(3): 186-19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8
摘要:
目的 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对严重烧伤后肺水肿类型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 2011年12月—2014年9月,笔者单位烧伤科ICU收治38例接受机械通气及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伤后1周内并发肺水肿的严重烧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根据肺水肿类型分为肺损伤型组17例和静水压型组21例,比较2组患者EVLWI、PVPI、ITBVI、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分析前4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前3个指标与肺水肿类型的相关性。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准确性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 结果 肺损伤型组患者EVLWI与静水压型组相近,分别为(12.9±3.1)、(12.1±2.1)mL/kg,U=159.5,P>0.05。肺损伤型组患者PVPI为2.6±0.5、肺损伤评分为(2.1±0.6)分,明显高于静水压型组的1.4±0.3、(1.0±0.6)分,U值分别为4.5、36.5,P值均小于0.01。肺损伤型组患者ITBVI、氧合指数分别为(911±197)mL/m2、(136±69)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静水压型组的(1 305±168)mL/m2、(212±60) mmHg,U值分别为21.5、70.5,P值均小于0.01。肺损伤型组患者EVLWI与PVPI、ITBVI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807,P<0.05或P<0.01);氧合指数与EVLWI、PVPI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4、–0.817,P值均小于0.01)。静水压型组患者EVLWI与ITBVI呈明显正相关(r=0.751,P<0.01),与PVPI无明显相关性(r=–0.275,P>0.05);氧合指数与EVLWI、PVPI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7、0.062,P值均大于0.05)。PVPI值对烧伤后肺水肿类型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87(95%置信区间为0.962~1.013,P<0.01),PVPI最佳阈值为1.9时,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5.2%。ITBVI值对烧伤后肺水肿类型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40(95%置信区间为0.860~1.020,P<0.01),ITBVI最佳阈值为1 077.5 mL/m2时,其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88.2%。 结论 EVLWI、ITBVI、PVPI对肺水肿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烧伤后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和准确治疗。
微管解聚对大鼠心肌细胞自主搏动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兰晓东, 党永明, 李凌霏, 张琼, 黄跃生
2015, 31(3): 192-19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09
摘要:
目的 观察微管解聚对大鼠心肌细胞自主搏动频率、动作电位(AP)、耗氧量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 方法 将180只SD大鼠乳鼠分12批处理进行实验,每批取15只大鼠乳鼠处死,剪取心脏组织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分别接种至1个铺有6块圆形盖玻片的12孔板、1个铺有6块方形盖玻片的12孔板、2个细胞培养瓶、2个细胞培养皿。将培养3 d的各容器中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3 mL 37 ℃复温的DMEM/F12培养液,常规培养3 h)和微管解聚组(加入3 mL 37 ℃复温的含终浓度为8 μmol/L秋水仙碱的DMEM/F12培养液,常规培养3 h),每组分别3孔、1瓶、1皿。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管形态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游离态及聚合态α微管蛋白的含量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细胞自主搏动频率。氧微电极监测系统测定含有心肌细胞的DMEM/F12培养液加入秋水仙碱前后的溶解氧浓度,另测定单纯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培养液溶解氧浓度。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细胞AP、延迟整流型钾离子通道电流(IK)和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变化,绘制电流密度–电压(I–V)曲线。对数据行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 (1)正常对照组细胞微管结构完整,围绕核周呈放射状分布,线性管状结构清晰。微管解聚组细胞微管结构破坏,呈现弥散性分布,线性管状结构粗糙而不光滑。(2)微管解聚组细胞游离态α微管蛋白含量为0.61±0.0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46±0.03,t=–6.99,P<0.05;聚合态α微管蛋白含量为0.57±0.0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88±0.04,t=9.09,P<0.05。(3)微管解聚组细胞自主搏动频率为(59±8)次/min,较正常对照组的(41±7)次/min明显增加(t=5.62,P<0.01)。(4)含心肌细胞的培养液溶解氧浓度为(138.4±2.5)μmol/L,秋水仙碱处理后下降为(121.7±3.6)μmol/L,差异明显(t=26.31,P<0.05)。单纯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培养液溶解氧浓度无明显差异(t=0.72,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管解聚组细胞AP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复极化平台期不明显,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缩短。微管解聚组细胞的APD20、APD50、APD90分别为(36.2±3.8)、(73.7±5.7)、(115.1±8.0)ms,较正常对照组的(40.2±2.3)、(121.4±7.0)、(169.4±5.6)ms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2.61、15.88、16.75,P值均小于0.05)。(6)微管解聚组细胞IK的I–V曲线较正常对照组上移,激活后各测试电压(0~40 mV)下微管解聚组IK电流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为2.70~3.76,P值均小于0.05)。(7)2组细胞ICa–L的I–V曲线基本重叠,激活后各测试电压(–30~50 mV)下ICa–L电流密度相近(t值为–1.57~1.66,P值均大于0.05)。 结论 微管解聚后Ik增强,ICa–L变化不明显,使得AP复极化增快,进而缩短APD,加快大鼠心肌细胞自主搏动频率,增加其耗氧量。
过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电损伤坐骨神经的作用
杨晨, 胡大海, 郑朝, 白晓智, 王耀军, 汤朝武
2015, 31(3): 199-20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0
摘要:
目的 观察持续过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大鼠坐骨神经电刺激损伤后肢体运功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 方法 取5只SD大鼠制备过表达GDNF的ADSC。取15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GDNF-ADSC组、ADSC组、GDNF组、生理盐水组5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进行常规饲养;GDNF-ADSC组、ADSC组、GDNF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在右后肢大腿造成坐骨神经电损伤,伤后即刻向损伤神经表面分别局部注射100 μL过表达GDNF的ADSC悬液(细胞浓度1×107个/mL)、ADSC细胞悬液(细胞浓度1×107个/mL)、GDNF溶液(100 mg/L)、生理盐水。伤后第1~8周,每组取6只大鼠进行后肢步幅测量,并观察其伤后第8周的坐骨神经形态;伤后第4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剩余大鼠坐骨神经的GDNF蛋白表达量。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GDNF-ADSC组、ADSC组、GDNF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在伤后各时相点后肢步幅均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GDNF-ADSC组大鼠在伤后第3~8周、ADSC组大鼠在伤后第3、5、7周、GDNF组大鼠在伤后第3、5、7、8周后肢步幅均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4~8周,GDNF-ADSC组大鼠后肢步幅分别为(10.83±0.97)、(13.25±1.40)、(12.86±1.42)、(14.06±1.50)、(15.09±1.17)cm,明显长于ADSC组的(8.90±0.82)、(9.03±0.57)、(9.27±0.36)、(9.86±0.36)、(9.52±0.58)cm,和GDNF组的(8.87±0.69)、(8.51±1.18)、(9.34±0.87)、(9.76±0.67)、(9.50±1.22)cm(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8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明显减少,GDNF-ADSC组、ADSC组、GDN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明显增加;GDNF-ADSC组、ADSC组、GDNF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坐骨神经轴突直径明显缩短,髓鞘厚度明显增加(P值均小于0.05)。GDNF-ADSC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为(31.2±0.8)个,明显多于ADSC组的(23.7±2.7)个、GDNF组的(22.3±2.7)个、生理盐水组的(9.3±2.8)个(P值均小于0.05);轴突直径以上4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GDNF-ADSC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厚度为(3.41±0.34)μm,较ADSC组的(2.64±0.37)μm及GDNF组的(2.41±0.34)μm增加(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4周,生理盐水组、ADSC组、GDNF组、GDNF-ADSC组大鼠坐骨神经GDN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GDNF-ADSC组大鼠GDN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ADSC组、GDNF组(P值均小于0.05)。 结论 过表达GDNF蛋白的ADSC对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神经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烧伤患者中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杨喜丽, 李悦, 詹剑华, 郭菲, 闵定宏, 王年云, 李国辉, 郭光华
2015, 31(3): 205-2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烧伤患者中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鲍氏不动杆菌(AB)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 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集从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痰液、尿液、血液、脓液、引流液中分离的400株AB(经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测定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唑、氨曲南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针对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PCR法及测序检测产碳青霉烯酶AB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的可移动基因元件1类整合子(Intl1)及其保守片段(CS)。针对携带blaVIM–2基因产碳青霉烯酶AB行亚胺培南–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以及亚胺培南–EDTA与头孢他啶–EDTA增效试验验证其产MBL情况,并分析产VIM–2型MBL的AB的耐药情况。对产VIM–2型MBL的AB行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质粒转移情况,PCR法检测外膜蛋白CarO基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携带CarO基因的产VIM–2型MBL的AB菌株的CarO蛋白表达量。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法对产VIM–2型MBL的AB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同源性。 结果 (1)400株AB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低。共筛选出381株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AB,其中240株产碳青霉烯酶。(2)240株产碳青霉烯酶AB中检出18株携带VIM–2酶基因blaVIM–2,占7.5%;133株携带blaTEM–1基因,占55.42%;195株携带blaOXA–23基因,占81.25%;188株携带blaarmA基因,占78.33%。(3)18株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均携带Intl1基因,呈现Intl1–VIM连锁携带型,Intl1可变区CS呈现多样性。(4)经验证,18株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均为产VIM–2型MBL的AB。该18株AB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00%。(5)18株产VIM–2型MBL的AB经多次质粒接合试验均未见耐药基因阳性转移菌株。(6)18株产VIM–2型MBL的AB中9株携带CarO基因,携带CarO基因的产VIM–2型MBL的AB菌株外膜蛋白CarO缺失或表达量减少。(7)18株产VIM–2型MBL的AB ERIC–PCR指纹图谱共分6个谱型,A、B、C、F型菌株分别为6、4、3、1株,D、E型菌株各为2株。 结论 blaTEM–1blaOXA–23blaarmA基因仍是引起AB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产VIM–2型MBL联合外膜蛋白CarO缺失或改变也是导致烧伤患者AB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Intl1基因也可能参与了blaVIM–2基因的传播。
不同胶体复苏对猪重度烧伤休克期氧代谢的影响
施剑武, 黄文祥, 施晓丽, 周建军, 邢楠, 陈炯
2015, 31(3): 211-21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重度烧伤休克期猪应用不同胶体进行液体复苏对其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18只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造成背部约40%TBSAⅢ度烧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异体血浆组,每组6只;伤后2 h开始进行液体复苏,胶体分别使用琥珀酰明胶、60 g/L羟乙基淀粉130/0.4、异体血浆。记录各组猪伤前及伤后第1、2个24 h的血压、尿量、心率、中心静脉压(CVP),伤后第1、2个24 h复苏液体量,测定并计算伤前及伤后4、8、24、48 h的氧摄取量、氧供量、氧摄取率及血液中D–乳酸的含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各组猪各时相点血压、尿量、心率及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异体血浆组猪第1、2个24 h复苏液体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239、2.023,P值分别为0.790、0.167)。伤后48 h琥珀酰明胶组猪氧摄取量为(201±38)L·min–1·m–2,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的(150±37)L·min–1·m–2P<0.05;其余时相点3组猪氧摄取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琥珀酰明胶组猪伤后8 h的氧供量为(484±63)L·min–1·m–2,低于异体血浆组的(652±65)L·min–1·m–2P<0.01;而伤后24、48 h的氧供量分别为(903±132)、(1 028±98)L·min–1·m–2,分别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的(686±72)、(720±75)L·min–1·m–2P值均小于0.01。羟乙基淀粉组猪各时相点氧供量与异体血浆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各时相点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猪氧摄取率与异体血浆组相近(P值均大于0.05)。伤后48 h时琥珀酰明胶组猪血液中D–乳酸含量为(69±9)mmol/L,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的(52±4)mmol/L,P<0.01;3组猪余各时相点D–乳酸含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 结论 猪重度烧伤休克期应用不同胶体复苏对其氧代谢的影响中,天然胶体(异体血浆)优于人工胶体,而人工胶体中的60 g/L羟乙基淀粉130/0.4优于琥珀酰明胶。
短篇论著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与异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比较
夏卫东, 万丽, 杨锐金, 凌翔伟, 林才
2015, 31(3): 216-21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3
摘要:
目的 比较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异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伤后24 h内入院、深Ⅱ度面积为(5±3)%TBSA的烧伤患者58例。根据患者意愿,30例患者每100平方厘米大小深Ⅱ度创面上涂抹10 g rhGM–CSF凝胶(10 μg/g),设为rhGM–CSF组;28例患者深Ⅱ度创面予磨削痂后全厚猪皮覆盖,设为异种皮组。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定2组患者治疗3、7、14、21 d创面换药时疼痛强度,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统计住院治疗费用。对数据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治疗3、7、14、21 d,2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强度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Z值为–1.949~0.205,P值均大于0.05)。rhGM–CSF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5±4)d,较异种皮组的(18±5)d明显缩短,t=2.587,P=0.012。rhGM–CSF组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为(15 475±9 524)元,显著低于异种皮组的(23 487±11 711)元,t=2.867,P=0.006。 结论 早期外用rhGM–CS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较异种皮覆盖能够更快促进创面愈合,对患者而言更经济实惠。
高压电烧伤对大鼠凝血功能的早期影响
刘泽世, 周谨, 刘月彩, 赵帅, 郭映辉, 陈正立, 耿玉兰
2015, 31(3): 218-2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早期影响。 方法 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电伤组,每组60只。2组致伤前15 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电伤组余下50只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造成高压电烧伤(左前肢为电流入口,右后肢为电流出口),假伤组余下50只大鼠接相同装置不通电模拟致伤。伤后5 min和1、2、4、8 h,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各时相点血浆中PT、APTT、TT、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电伤组大鼠的PT伤后5 min~4 h明显短于假伤组(P值均小于0.05);除伤前15 min(P>0.05)外,电伤组大鼠其余各时相点APTT、TT均明显短于假伤组(P值均小于0.0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值均小于0.05)。与组内伤前15 min比较,电伤组大鼠PT除伤后4、8 h(P值均大于0.05)外,其余各时相点均显著缩短(P值均小于0.05);APTT、TT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缩短(P值均小于0.05);纤维蛋白原水平除伤后5 min和1 h(P值均大于0.05)外,其余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5);血小板计数水平伤后各时相点均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5)。电伤组大鼠PT、APTT、TT均在伤后5 min降到最低值,分别为(5.629±0.022)、(26.0±0.9)、(14.43±1.37)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均在伤后8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89±0.09)g/L、(804.2±7.6)×109/L。 结论 高压电烧伤早期,大鼠PT、APTT、TT缩短,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水平持续升高,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纤溶系统活性异常。
经验交流
接力逆行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及供瓣区缺损七例
邓呈亮, 魏在荣, 孙广峰, 金文虎, 聂开瑜, 祁建平, 唐修俊, 王达利
2015, 31(3): 221-22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5
摘要:
高强度聚焦超声致胸部深度烧伤五例
邱广伟, 朱敬民, 孙志刚, 崔永珍
2015, 31(3): 223-22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6
摘要:
早期切削痂联合生物敷料覆盖延期Meek植皮治疗特重度烧伤52例
段鹏, 明志国, 成剑, 王建明, 陈忠江, 魏太平, 郭万里, 马晓明, 雷晋
2015, 31(3): 225-22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7
摘要: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供瓣区20例
唐修俊, 李丰, 魏在荣, 王波, 王达利, 李海, 张子阳
2015, 31(3): 226-22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8
摘要:
聚乙烯醇泡沫材料牵拉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Ⅳ期压疮60例
吴俊, 陈宁, 孙海宁, 杨志华, 田耿家, 吴林军
2015, 31(3): 228-22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19
摘要:
病例报告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皮肤感染性溃疡一例
陈宾, 李叶扬, 梁岷, 胡晓, 李孝建, 乔荣勤
2015, 31(3): 230-2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20
摘要:
小儿特重度烧伤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及严重肝损害一例
郭志谦, 高优, 杨新蕾, 张新合
2015, 31(3): 231-23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21
摘要:
综述
严重烧伤早期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詹日兴, 吴军, 彭毅志, 罗高兴
2015, 31(3): 233-2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22
摘要:
烧伤补液Parkland公式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张东海, 柴家科
2015, 31(3): 235-2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23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朱峰, 郭光华
2015, 31(3): 238-2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5.03.02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