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2卷  第10期

专家论坛
迁延不愈创面患者的治疗
陆树良
2016, 32(10): 577-5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1
摘要:
科技快讯
一种增生性瘢痕新模型:裸鼠移植人全厚划伤皮肤
李琼(译者), 韩春茂(审校者)
2016, 32(10): 579-5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101
摘要:
瞬时受体电位C3通道通过活化核因子κB介导增生性瘢痕的挛缩
李琼(译者), 韩春茂(审校者)
2016, 32(10): 581-5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102
摘要:
整合素介导的创面功能调控
李琼(译者), 韩春茂(审校者)
2016, 32(10): 605-6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103
摘要:
黏着斑激酶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同时失活能改善增生性瘢痕形成
李琼(译者), 韩春茂(审校者)
2016, 32(10): 612-6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104
摘要:
专家述评
创面愈合依然是"盲人摸象"
韩春茂
2016, 32(10): 580-5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2
摘要:
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
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
陈璐, 王达利, 魏在荣, 王波, 祁建平, 孙广峰
2016, 32(10): 582-58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兔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 方法 取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离ADSC并进行传代培养。取每只兔的第3代ADSC进行以下实验。在每只兔每侧耳腹造成6个直径为6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上皮化情况及局部组织增生情况,记录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和增生性瘢痕形成时间。选择兔左耳创面为ADSC组,右耳创面为对照组,每组36个创面。于创面完全上皮化后(伤后25 d),ADSC组创面注射0.2 mL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的自体ADSC悬液(浓度为5×106个/mL),对照组创面注射等量PBS。每5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后2次注射于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内)。于第3次注射后5 d分别切取2组增生性瘢痕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VG染色观察增生性瘢痕中胶原排列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生性瘢痕中BrdU标记的ADSC分布,ELISA法检测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的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增生性瘢痕中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 结果 (1)兔耳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为伤后(20.0±2.0)d,伤后(35.0±2.2)d增生性瘢痕形成。伤后40 d,对照组增生性瘢痕仍维持较明显的增生状态,ADSC组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变平、质地变软、色泽稍变浅。(2)与对照组比较,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上皮细胞层数增多,可见上皮脚样及真皮乳突样结构形成,真皮层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对照组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紧密,排列较紊乱;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胶原密度较对照组下降,排列较规整。(3)伤后40 d,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仍可见BrdU标记的ADSC。(4)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核心蛋白多糖蛋白含量分别为(1.40±0.04)、(8.18±0.23)μg/L及(25.1±0.7)ng/L、(4.872±0.101)ng/mL,对照组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核心蛋白多糖蛋白含量分别为(2.29±0.05)、(12.20±0.38)μg/L及(37.2±1.1)ng/L、(4.143±0.024)ng/mL。与对照组比较,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t值为-33.66~-22.84,P值均小于0.001),核心蛋白多糖蛋白含量明显增高(t=10.41,P<0.001)。(5)与对照组比较,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t=4.45,P<0.01),核心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t=5.61,P<0.01)。 结论 兔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瘢痕内移植自体ADSC可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ADSC下调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上调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有关。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黄宏, 邱伟, 朱明, 张娅, 崔文慧, 邢伟, 李向云, 安天琛, 陈民佳, 郭韡, 徐祥
2016, 32(10): 588-59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选取7~8周龄SD大鼠7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39只。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快速腹腔注射20 mg/mL链脲佐菌素液(65 mg/kg,采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建立糖尿病模型;非糖尿病组大鼠同法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于注射后1~8周2组每周各取3只大鼠,于背部切取约1.0 cm×1.0 cm的全层皮肤,行HE染色观测表皮厚度。注射后1周,2组各取15只大鼠同前取皮造成全层皮肤缺损,于伤后即刻及1、3、5、7 d每组各取3只大鼠处死,伤后即刻每只大鼠沿创缘切取1块皮肤组织、伤后1~7 d每只大鼠切取创面组织,取一部分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Akt、磷酸化Akt、mTOR、磷酸化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取剩余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磷酸化Akt与波形蛋白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多重t检验。 结果 (1)注射后1、2周,2组大鼠表皮厚度相似(t值分别为0.25、1.33,P值均大于0.05);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注射后3周起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厚度明显变薄(t值为4.44~9.71,P<0.05或P<0.01)。(2)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非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Akt、磷酸化Akt、mTOR(伤后3 d除外)及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值为3.75~21.44,P<0.05或P<0.01。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伤后1 d mTOR除外)无明显变化(t值为0.03~2.32,P值均大于0.05);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伤后1 d除外)、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为3.79~8.11,P<0.05或P<0.01)。伤后即刻,2组大鼠皮肤组织中Akt蛋白表达水平相近(t=0.66,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0.310±0.035)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0.790±0.032,t=6.20,P<0.05)。与非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即刻皮肤组织中m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Akt、磷酸化Akt、m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为3.52~13.44,P<0.05或P<0.01)。(3)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2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波形蛋白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弱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创伤能刺激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上调关键蛋白表达;糖尿病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该信号通路的活性低下可能是导致创面难愈的关键机制。
严重低氧低血清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董叫云, 宋菲, 刘英开, 王西樵
2016, 32(10): 594-59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5
摘要:
目的 模拟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探讨中、重度低氧低血清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Fb(HSF)功能的影响。 方法 常规培养人HSF,取第3~6代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氧气+10.0%小牛血清(FCS)、5.0%氧气+5.0%FCS、0.5%氧气+0.5%FCS组,先用不含FC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后,再采用相应体积分数的氧气和FCS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以实际细胞数表示),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细胞总胶原含量(结果以吸光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GF-β1、B淋巴细胞瘤2(Bcl-2)、P53的蛋白表达(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以上实验每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Dunnett检验。 结果 (1)与10.0%氧气+10.0%FCS组的(11 000±1 306)个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增殖活性较高[(13 290±1 500)个,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增殖活性较低[(6 999±765)个,P<0.05]。(2)与10.0%氧气+10.0%FCS组(0.039 6±0.004 2)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总胶原含量较高(0.051 6±0.005 1, 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总胶原含量较低(0.015 6±0.002 4,P<0.05)。(3)与10.0%氧气+10.0%FCS组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的HIF-1α、VEGF、TGF-β1、Bcl-2蛋白表达量增高(P值均小于0.05),P53的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的HIF-1α、VEGF、TGF-β1、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P值均小于0.05),P53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4)与10.0%氧气+10.0%FCS组[(1.2±0.9)%]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2.6±0.9)%,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13.3±4.1)%,P<0.05]。 结论 重度低氧低血清蛋白可抑制人HSF的增殖活性、总胶原生成,并诱导细胞凋亡。
论著
多中心严重烧伤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汤勇, 王良喜, 陈俊杰, 刘佳琦, 任利成, 刘旭盛, 尹美芳, 张东霞, 黄跃生, 张家平
2016, 32(10): 599-6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6
摘要:
目的 分析3年间我国多个地区严重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儿童烧伤提供依据。 方法 依托"临床多中心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病例数据与生物样本录入系统" ,收录6家笔者单位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岁及以下严重烧伤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将患儿按年龄段分为小于或等于1岁、大于1岁且小于或等于3岁、大于3岁且小于或等于6岁、大于6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大于12岁且小于或等于18岁5类,按居住地分为农村和城市2类,统计分析各年龄段患儿的性别及居住地,各年龄段及各居住地患儿的致伤原因、致伤场所、烧伤总面积、致伤部位、吸入性损伤和复合伤、住院费用来源,本组患儿的治疗结局、住院天数。另统计不同致伤场所中患儿的致伤原因分布。另将患儿分为小于或等于6岁和大于6岁且小于或等于18岁,比较2个年龄段患儿的手足部烧伤发生率。对数据行χ2检验,对年龄和烧伤总面积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本次收录严重烧伤住院患儿440例,占同期录入严重烧伤住院患者总数(1 106例)的39.8%。(1)本组患儿中男童较多(270例,占61.4%),5个年龄段中以大于1岁且小于或等于3岁的患儿最多(222例,占50.5%),居住地为农村与城市的患儿数比例为2.9∶1.0。各年龄段患儿男女构成比和居住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49和9.399,P值均大于0.05)。(2)本组患儿致伤原因以烫伤为主。各年龄段患儿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明显(χ2=136.307,P<0.001)。不同居住地患儿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5)。(3)本组患儿最主要致伤场所为私人住宅。各年龄段患儿致伤场所比较,差异明显(χ2=124.930,P<0.001)。不同居住地患儿致伤场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4,P>0.05)。本组患儿在不同致伤场所致伤原因差异明显(χ2=118.284,P<0.001)。(4)本组患儿烧伤总面积以10%~39%TBSA为主。各年龄段患儿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明显(χ2=103.568,P<0.001)。本组患儿年龄与烧伤总面积之间呈正相关(r=0.177,P<0.001)。不同居住地患儿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χ2=16.213,P>0.05)。(5)本组患儿最常见的致伤部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躯干、下肢、上肢。各年龄段患儿致伤部位比较,差异明显(χ2=45.674,P=0.019)。小于或等于6岁与大于6岁且小于或等于18岁患儿手、足部烧伤发生率均差异明显(χ2值分别为29.188和14.612,P值均小于0.01)。不同居住地患儿致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15,P>0.05)。(6)本组患儿中27例合并吸入性损伤,以大于12岁且小于或等于18岁(8例)患儿为主,以农村患儿居多(18例)。吸入性损伤致伤原因中以火焰烧伤居多(23例)。本组有9例患儿伴复合伤,以大于12岁且小于或等于18岁年龄段最多(5例),以城市患儿居多(5例)。(7)437例患儿中住院费用来源以自费为主。各年龄段患儿的住院费用来源差异明显(χ2=17.917,P=0.001)。不同居住地患儿住院费用来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9,P>0.05)。(8)437例患儿中34例因治疗费用不足放弃治疗出院。78例患儿病情好转,347例患儿治愈;分别各有6例患儿病情恶化或死亡。本组患儿平均住院28.6 d,其中病情恶化和死亡患儿平均住院8.8 d。 结论 儿童是我国目前严重烧伤的主要群体,主要见于6岁及以下儿童,多为男童,致伤原因多为烫伤,多在私人住宅致伤,最常见的致伤部位依次为躯干、下肢、上肢,住院费用以自费为主。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致伤原因、致伤场所、烧伤总面积、致伤部位和住院费用来源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硝酸银和不同粒径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生物分布研究
李婷竹, 巩凡, 张帮勇, 孙晋都, 张婷, 孔璐, 薛玉英, 唐萌
2016, 32(10): 606-6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硝酸银和2种粒径纳米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蓄积靶器官。 方法 选取36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上述4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10 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 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 mg/kg;10 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100 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 mg/kg;1.67 mg/mL硝酸银溶液(葡萄糖溶液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 mg/kg;30 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注射剂量为90 mg/kg。(1)毒性实验。注射后14 d内每日行大体观察,记录注射前分别与注射后1、7、14 d的体质量差值。于注射后1、7、14 d每组各取3只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之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组织,计算各个脏器系数。选取脏器系数变化明显的脏器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2)生物分布实验。选取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各脏器银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s T3检验。 结果 (1)对照组和硝酸银组大鼠注射后大体情况无异常;2个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 d出现状态不佳、眼部有黑色分泌物等现象,注射后3 d起恢复。(2)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4 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1);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该指标则与之接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另3组大鼠注射后1、7 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3)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 d硝酸银组大鼠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下降、肝脏系数明显上升(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 d,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LT含量为(61.0±8.7)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4.6)U/L,P<0.01。与对照组的(126.0±3.5)U/L、4.05±0.23比较,注射后1 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ST含量明显上升[(249.7±107.2)、(237.0±38.3)U/L],肝脏系数(3.50±0.38、3.31±0.07)明显下降,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的(69.2±4.8)U/L、4.32±0.39比较,注射后7 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血清中AST含量[(181.0±51.5)、(167.7±16.5)U/L]亦明显上升,肝脏系数(3.55±0.18、3.62±0.21)亦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4 d另3组大鼠血清中4项肝脏生化指标、各个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4)注射后1 d,硝酸银组大鼠肝脏有轻微变性;注射后7 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轻微变性,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肝细胞重度嗜酸性变。其余时相点各组大鼠的肝脏无明显病理改变。(5)注射后1 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肺脏、肾脏与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脾脏、肾脏及注射后7 d 2个纳米银组大鼠心脏、肾脏的银含量明显少于硝酸银组(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4 d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肝脏、脾脏的银含量明显多于硝酸银组(P值均小于0.05)。与硝酸银组比较,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 d肺脏及注射后7 d肝脏的银含量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4 d各脏器银含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 d心脏、肺脏、肾脏及注射后7 d心脏的银含量明显多于小粒径纳米银组(P值均小于0.05),注射后14 d 2组大鼠各脏器银含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 结论 硝酸银和2种粒径的纳米银对大鼠的肝脏有短暂的急性毒性作用,肝脏对这种毒性作用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纳米银主要蓄积于肝脏,大粒径纳米银在脏器中的分布较小粒径纳米银更广。
微孔多糖对小鼠皮下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异物反应的影响
刘远航, 陈蕾, 吴毅平, 曹玮
2016, 32(10): 613-61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8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微孔多糖对小鼠皮下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后异物反应的影响。 方法 取10只成年C57BL/6J野生型小鼠,于每只小鼠背部两侧各做1个全层皮肤切口。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每只小鼠背部2个切口分为2组,每组10个切口。微孔多糖组切口内置入管状e-PTFE,随后于置入腔内均匀喷撒0.03 g微孔多糖;对照组切口内置入管状e-PTFE,不行其他处理。术后2组切口常规全层缝合。术后14 d,取出2组切口中纤维包膜包裹的e-PTFE,切取纤维包膜组织,HE染色观测纤维包膜厚度,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包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分布以计算胶原纤维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纤维包膜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并计数。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 术后14 d,微孔多糖组切口置入e-PTFE周围纤维包膜厚度为(127±19)μm,明显薄于对照组的(250±35)μm,t=4.13,P<0.05。术后14 d,微孔多糖组切口置入e-PTFE周围纤维包膜组织中胶原纤维指数为0.500±0.0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88±0.004,t=5.00,P<0.05。术后14 d,微孔多糖组切口置入e-PTFE周围纤维包膜组织中新生血管数为每400倍视野下(19±3)根,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每400倍视野下(11±3)根,t=2.05,P<0.05。术后14 d,微孔多糖组切口置入e-PTFE周围纤维包膜组织中巨噬细胞数为每400倍视野下(64±5)个,与对照组的每400倍视野下(66±7)个相近,t=0.78,P>0.05。 结论 局部早期应用微孔多糖可减轻小鼠皮下e-PTFE置入后纤维包膜形成,促进胶原沉积、新生血管形成,但对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影响。
经验交流
利用腹部皮瓣蒂分期修复手部多处高压电烧伤创面12例
关立锋, 马强, 赵翔
2016, 32(10): 618-61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09
摘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前导航指导切取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13例
张子阳, 魏在荣, 张文夺, 唐修俊, 金文虎, 孙广峰
2016, 32(10): 620-62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0
摘要:
治疗复杂头皮撕脱伤六例
徐华, 王涛, 何金光, 董佳生
2016, 32(10): 623-6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1
摘要:
病例报告
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面部真菌性溃疡
崔正军, 黄世磊, 万鼎铭, 郭鹏飞, 邹仕波, 何海燕, 王常印, 史讯, 牛大伟
2016, 32(10): 626-62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2
摘要:
综述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研究进展
陈俏华, 杨薛康, 胡大海
2016, 32(10): 628-6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3
摘要:
纳米银在医学领域中的抗菌应用及毒性
王君君, 薛玉英, 唐萌
2016, 32(10): 631-63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4
摘要:
芦荟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宋信福, 陈晓东
2016, 32(10): 634-6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5
摘要:
胶原蛋白在三维生物打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海航, 罗鹏飞, 盛嘉隽, 刘功成, 朱世辉
2016, 32(10): 638-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0.01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