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11期

指南与共识
中国烧伤专科手术分级评估方法专家共识(2019版)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
2019, 35(11): 769-77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1
摘要:

2009年初原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38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之后《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于2012年公布实施,但至今尚未看到国家层面的手术分级目录正式出台。因此本共识编写组组织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以原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38条原则的三大要素——风险系数、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为基本准则,通过对手术患者的烧伤指数、手术面积、手术修复方法及麻醉风险4个指标(每个指标分4个等级分值)进行科学评分,累计总分后区分4个级别手术,共同制订了《中国烧伤专科手术分级评估方法专家共识(2019版)》,期望为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或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手术分级目录提供专业的学术参考,为具有国家战略储备意义的烧伤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专家论坛
加强规范化诊治 改善电烧伤预后
张丕红
2019, 35(11): 772-77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2
摘要:

电烧伤因损伤机制复杂、组织损伤隐匿、全身打击严重,目前临床诊治依然面临很多挑战,致死率、致残率仍然很高。笔者着眼于电烧伤的特殊性,针对电烧伤的预后,特别是创面修复质量,在综合归纳目前国内外电烧伤诊治新方法的基础上,从液体复苏、脏器保护和创面修复等方面提出几点个人意见,初步探讨电烧伤的规范化诊治。

论著·电烧伤治疗
濒临截肢四肢高压电烧伤患者的保肢策略
沈余明, 覃凤均, 杜伟力, 王成, 张琮, 陈辉, 马春旭, 胡骁骅
2019, 35(11): 776-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濒临截肢的四肢高压电烧伤患者的保肢策略。 方法 2003年1月—2019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61例濒临截肢的四肢高压电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5~58岁,其中上肢49例、下肢12例,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15 cm×11 cm~35 cm×20 cm。5例患者急诊在焦痂下行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桡动脉;36例患者(其中7例同时进行尺桡动脉重建)在清创后采用各种形式的血流桥接方式重建动脉,其中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桡动脉13例、尺动脉8例、肱动脉8例、股动脉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移植重建桡动脉3例、尺动脉7例,大网膜血管移植重建桡动脉2例;3例患者腕及前臂环状电烧伤采用大隐静脉移植重建回流静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背阔肌肌皮瓣12例、脐旁皮瓣6例、股前外侧皮瓣28例、腹部联合轴型皮瓣10例、大网膜联合皮瓣和/或皮片5例,修复清创后创面,尽量一次覆盖主要创面,部分病例同时用肌肉瓣填充深在缺损,组织瓣面积10 cm×10 cm~38 cm×22 cm。对特别巨大的创面、环状创面更多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脐旁皮瓣、腹部联合轴型皮瓣及大网膜联合皮瓣和/或皮片修复。3例患者供瓣区直接缝合,58例患者供瓣区采用薄中厚断层皮或网状皮修复。记录本组患者术后保肢情况、皮瓣存活情况及随访情况。 结果 61例患者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56例患者保肢成功,其中31例患者创面Ⅰ期术后愈合;20例患者皮瓣下感染、组织坏死,经扩创、皮瓣原位缝合保肢;5例患者发生皮瓣下感染、桡动脉栓塞、手血供危象,经扩创、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桡动脉保肢。5例患者保肢失败,其中3例腕部电烧伤患者移植的血管远端栓塞,没有再吻合条件,手逐渐坏死;1例患者由于皮瓣下尺桡骨远端广泛坏死、感染、手血运存在,虽已保肢,考虑预后功能及经济条件,患者要求截肢;1例患者足虽保肢,但由于皮瓣下足部反复感染、窦道形成、骨广泛坏死,足底感觉迟钝,长期不能行走,患者后期要求截肢。随访6个月~5年,56例患者保肢四肢血运好,皮瓣外形良好,四肢功能有一定恢复。 结论 及时的血管重建,早期的彻底清创,采用血运丰富的大型游离组织瓣、联合组织瓣或血流桥接皮瓣移植是濒临截肢四肢高压电烧伤患者得以较好保肢并恢复一定功能的根本。

136例上肢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修复效果
文一臻, 张丕红, 任利成, 张明华, 曾纪章, 周捷, 梁鹏飞, 黄晓元
2019, 35(11): 784-7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4
摘要:

目的 分析上肢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创面修复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36例上肢电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上肢电烧伤患者占同期电烧伤患者的比例、性别、年龄、入院时间、人群类别、致伤原因、致伤电压,上肢烧伤面积、深度,双上肢同时受伤情况及其早期创面处理措施。分类统计每个患肢的主要修复方法。记录患者总体疗效,包括术后创面并发症、愈合情况等。对行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随访3~6个月,统计皮瓣成活率,评估患肢术后功能,采用疗效评分表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高压电与低压电致伤患者的截肢率、年龄与上肢烧伤面积。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

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上肢电烧伤患者占同期收治的154例电烧伤患者的88.3%,其中男117例、女19例,年龄1岁2个月~72岁[(34±18)]岁,入院时间为伤后1 h~48 d。患者中,电力职业工人51例、农民工32例、学生及学龄前儿童31例、其他类别人员22例,前2类患者以工作不慎受伤为主,后2类患者以触及电源或电源漏电致伤为主。患者中,高压电烧伤75例、低压电烧伤61例;上肢烧伤面积0.2%~16.0%[2%(1%,5%)]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Ⅲ~Ⅳ度创面面积为0.2%~15.0%[2%(1%,5%)]TBSA;双上肢同时受伤者有54例,占39.7%;73个患肢早期行筋膜切开减张术。(2)13个患肢经换药处理;2个患肢清创后直接缝合;56个患肢移植皮片修复;12个患肢移植局部皮瓣修复,45个患肢移植远位带蒂皮瓣修复,22个患肢移植游离皮瓣修复;40个患肢截肢,占21.1%。(3)除1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1例患者移植的腹部皮瓣完全撕脱,换药后移植皮片修复;1例患者移植股前外侧皮瓣后发生坏死,改行腹部皮瓣带蒂移植修复;7例患者移植腹部皮瓣后蒂部或边缘出现少许糜烂,经换药愈合;6例患者移植腹部皮瓣后远端出现局部青紫,经高压氧等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4)远位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7.8%(44/45),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5.5%(21/22),两者相近(

P

>0.05)。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远位带蒂皮瓣移植(

Z

=-3.054,

P

<0.01),但是两者的患者疗效满意度相近(

Z

=-0.474,

P

>0.05)。(5)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截肢率、年龄、上肢烧伤面积均高于或大于低压电烧伤患者(

χ

2=4.743,

Z

=-2.801、-6.469,

P

<0.05或

P

<0.01)。 结论 上肢电烧伤好发于儿童、电力职业工人及农民工,且截肢率高,老师及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并管理好生活电源,工人群体应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电烧伤创面筋膜切开减张术应尽早进行,且早期扩创后移植皮瓣可有效修复创面,其中游离皮瓣移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较好。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分叶移植在四肢电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张伟, 谢卫国, 杨飞, 张卫东, 陈斓
2019, 35(11): 790-7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分叶移植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8月—2019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19例四肢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20~58岁。共37个Ⅳ度创面,面积3.0 cm×2.0 cm~40.0 cm×8.0 cm。设计并切取股前外侧多穿支皮瓣,以旋股外侧动脉各穿支为轴心将皮瓣分叶后移植于扩创后四肢创面,将血管干或分叶后皮瓣穿支血管与受区血管分别吻合。一次手术修复多处创面时,使用各皮瓣分叶分别修复;一次手术修复单个较大不规则创面时,将各皮瓣分叶拼接或错开摆放覆盖创面以适合创面形状。针对伴远端血运障碍患肢,利用皮瓣供血分支重建血运,必要时另取适当长度静脉移植。观察重建血运改善情况;统计手术次数、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数、皮瓣分叶数与面积、每次手术吻合血管数、供瓣区处理情况、每次手术时长、术后皮瓣分叶并发症及存活情况;随访时,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评价上肢功能,按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调查患者对每次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将手术分为一次修复1个创面的单创面组和一次修复2个及以上创面的多创面组,比较2组手术中每次手术吻合血管数、供瓣区处理情况、每次手术时长、术后皮瓣分叶存活情况;另将手术分为伤后7 d内手术的早期组和伤后7 d及以后手术的晚期组,比较2组手术术后皮瓣分叶并发症及存活情况、末次随访时上肢功能评分和患者对每次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

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5例伴手或手指远端血运障碍患者行血管移植后血供恢复或明显改善。19例患者共行21次手术,切取21个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形成46个分叶,每个皮瓣分成(2.2±0.4)叶,皮瓣分叶面积4.0 cm×3.0 cm~24.0 cm×13.0 cm。每次手术吻合动脉2.0(1.5,3.0)条、静脉3.0(2.0,3.0)条。6个供瓣区取刃厚头皮移植修复,15个供瓣区直接缝合。每次手术时长(8.9±1.7)h。术后2个皮瓣分叶发生出血及血肿,5个皮瓣分叶发生局部感染,处理后好转;4个皮瓣分叶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治疗后2叶存活,另2叶坏死改行其他方法修复;其余皮瓣分叶均存活良好。每次术后随访3~60个月,四肢皮瓣覆盖区域均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20个受累上肢功能评分为85(63,90)分,患者对每次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4.4±0.7)分。多创面组14次手术共获得30个皮瓣分叶,分别修复30个创面;单创面组7次手术共获得16个皮瓣分叶,拼接后修复7个较大不规则创面。多创面组与单创面组手术中每次手术动脉或静脉吻合数、每次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0.240、0.081,

t

=0.180,

P

>0.05),供瓣区植皮情况、术后皮瓣分叶存活情况相似(

P

>0.05)。早期组10次手术共获得22个皮瓣分叶,修复18个创面;晚期组11次手术共获得24个皮瓣分叶,修复19个创面。早期组和晚期组手术术后皮瓣分叶血肿、感染、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以及存活情况相似(

P

>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每次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701,

P

>0.05)。早期组手术末次随访时9个上肢功能评分为90(85,97)分,明显高于晚期组11个上肢的80(40,85)分(

Z

=2.431,

P

<0.05)。 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分叶后适合用于四肢多个电烧伤创面的同时修复,以及单个较大不规则创面的修复,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质量好的临床优点;早期皮瓣移植手术有利于改善电烧伤患肢功能。

科技快讯
游离皮瓣在四肢电烧伤早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何志友(译者), 张丕红(审校者)
2019, 35(11): 783-78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101
摘要:
逆行颞肌瓣在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何志友(译者), 张丕红(审校者)
2019, 35(11): 797-79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102
摘要:
论著
烧伤监护室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龚雅利, 刘春江, 罗小强, 刘美希, 张成, 石云龙, 彭毅志
2019, 35(11): 798-8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6
摘要:

目的 研究烧伤监护室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分型。 方法 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以下称笔者科室)2017年1—12月烧伤监护室初次分离的来自22例烧伤患者[男20例、女2例,年龄(42±16)岁]的27株CRKP。菌株鉴定后统计检出月份和来源样本分布。选用15种抗生素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基因分型。 结果 (1)2017年全年中,笔者单位8月(8株)、9月(6株)和10月(5株)CRKP检出数量居多,1、3、6、11、12月没有CRKP检出,其中病床单元的5株CRKP分别在8月检出2株、9月检出1株、10月检出2株。(2)27株CRKP中40.7%(11/27)来自血液样本,18.5%(5/27)来自创面分泌物样本,11.1%(3/27)来自深静脉导管样本,7.4%(2/27)来自痰液样本,3.7%(1/27)来自尿液样本,18.5%(5/27)来自病床单元样本。(3)27株CRKP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厄他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唑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替加环素100.0%敏感,对其余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1.0%。(4)27株CRKP的

bla

CTX-M-10

bla

SHV

bla

TEM

bla

CTX-M-14

bla

ACT

bla

KPC基因的检出率均>92.5%。(5)经PFGE检测,27株CRKP被分为A、A1、A2、B、C和D共6个型别,其中A型检出率为37.0%(10/27),集中在2、5、9月检出;C型检出率为48.1%(13/27),集中在7、8、10月检出;A1型、A2型、B型和D型的检出率均为3.7%(1/27),为散在检出。经MLST检测,27株CRKP共获得6个ST型,其中ST11型检出率最高,为74.1%(20/27),集中在8—10月检出;ST395、ST2230、ST215、ST260和STnew型检出率为3.7%(1/27)~7.4%(2/27),为散在检出。 结论 笔者科室烧伤监护室分离的CRKP以血液来源为主,所有CRKP菌株均显示高耐药率且耐药机制复杂,A型、C型和ST11型CRKP检出率高且在病房中引起了小范围的暴发流行,应引起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的高度重视。

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生活质量与伤残接受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陈柳媚, 李琳, 吴晓蕾, 肖春秀, 陈昭宏
2019, 35(11): 804-8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7例康复治疗阶段烧伤患者[男157例、女50例,年龄(40±13)岁],进行该纵向研究。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简明版烧伤专用健康量表及修订版汉化伤残接受度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进行评分。以截距、斜率、曲线斜率为潜变量,对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分别构建潜变量二次增长曲线模型,采用稳健最大似然估计(MLR)法进行均值、方差及协方差估计,分析出院时水平、增长速度和加速度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伤残接受度、性别、烧伤原因、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付费方式、受教育程度为协变量,对生活质量构建潜变量二次增长曲线模型,采用MLR法就协变量对生活质量出院时水平、增长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进行估计。 结果 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2±36)、(111±36)、(118±37)、(122±37)分,伤残接受度评分分别为(73±17)、(75±17)、(77±17)、(78±18)分。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截距均值估计值分别为101.680、72.993,在出院后1、3、6个月均呈曲线递增趋势(斜率均值估计值=11.024、3.086,

t

=15.376、7.476,

P

<0.01),递增速度(加速度)逐渐减缓(曲线斜率均值估计值=-1.393、-0.426,

t

=-13.339、-4.776,

P

<0.01)。患者生活质量出院时水平和加速度均呈现出明显的个体间差异(截距方差估计值=1 174.527,

t

=9.332;曲线斜率方差估计值=2.379,

t

=6.402;

P

<0.01),患者伤残接受度出院时水平、增长速度及加速度均呈现出明显的个体间差异(截距方差估计值=267.017,

t

=9.262;斜率方差估计值=32.264,

t

=2.356;曲线斜率方差估计值=0.882,

t

=2.939;

P

<0.05或

P

<0.01)。患者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的出院时水平、增长速度及加速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截距与斜率估计值=37.273、-1.457,

t

=0.859、-0.131;截距与曲线斜率估计值=-6.712、-0.573,

t

=-1.089、-0.248;斜率与曲线斜率估计值=-5.494、-5.988,

t

=-0.930、-2.512;

P

>0.05)。时间恒定的协变量中,仅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出院时水平存在显著影响(截距估计值=-10.721、5.522,

t

=-6.229、1.977,

P

<0.05或

P

<0.01)。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对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0.616、0.669、0.681、0.678,

t

=18.874、21.660、22.824、22.123,

P

<0.01)。 结论 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生活质量、伤残接受度初始水平均不高,随时间延长呈曲线递增趋势,且该递增速度逐渐减缓;存在并发症、病情程度重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较差,伤残接受度对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短篇论著
环甲膜与气管前壁穿刺联合气管切开术在烧伤患者喉头水肿急救中的应用
王强, 朱典勇, 于磊, 马科, 胡福兴, 杨学林
2019, 35(11): 811-8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环甲膜与气管前壁穿刺联合气管切开术在烧伤患者喉头水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0年11月—2018年8月,笔者单位抢救急性喉头水肿重度或特重度烧伤患者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17~68岁,合并头面颈部深Ⅱ度以上烧伤、轻度及以上吸入性损伤。2000年11月—2012年10月行单纯紧急气管切开术急救12例患者,2013年5月—2018年8月行环甲膜与气管前壁穿刺联合气管切开术急救10例患者。记录2种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行单纯紧急气管切开术的1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例,气管切开过程中窒息死亡7例;行环甲膜与气管前壁穿刺联合气管切开术的1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9例,因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死亡1例。2种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4例抢救成功的患者中,12例出现失眠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经对症处理14~45 d后缓解,未发生永久性缺氧性脑损害。 结论 在丧失预防性气管切开条件的情况下,烧伤患者急性喉头水肿急救难度较大。环甲膜与气管前壁穿刺联合气管切开术简便快速、成功率高,可使缺氧显著改善,是较为理想的急救方案。

血液循环增强技术在超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秋芳, 牛雪涛, 马彬, 李子标, 张万锋, 马亚军
2019, 35(11): 814-8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09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液循环增强技术在超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7~65岁,电击伤1例、煤火烧伤2例、交通伤3例,累及上肢2例、下肢4例。清创后创面面积26 cm×8 cm~36 cm×15 cm,骨外露面积24 cm×7 cm~35 cm×14 cm。使用超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骨外露创面时应用血液循环增强技术,皮瓣面积为28 cm×10 cm~38 cm×16 cm。供瓣区及原发无骨外露创面取供瓣大腿内侧中厚皮片移植修复。记录术中血管增压方式及术后皮瓣存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3例患者皮瓣移植时采用单纯血管外增压技术,另外3例患者皮瓣移植时采用血管内、外增压联合技术。6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良好,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深浅感觉有不同程度恢复;除1例上肢皮瓣外,其余皮瓣无明显臃肿,无须二次修薄;供区仅有凹陷性瘢痕,皮片修复的无骨外露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无近期或远期并发症。 结论 临床将血液循环增强技术应用于超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皮瓣血供可靠,术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经验交流
应用低温热塑板结合特制腹带固定修复17例患者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
赵海洋, 王洪涛, 周琴, 杨薛康, 朱婵, 党瑞, 梁敏, 齐宗师, 胡大海, 石雪芹
2019, 35(11): 819-82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10
摘要: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后若固定不佳,易出现血运不畅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自行设计、制作个体化低温热塑板结合特制腹带用于固定17例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35岁)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达到预期效果。根据患者侧胸及上臂的1/2围径用低温热塑板设计、塑形,固定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再用特制腹带加固制动腕关节、肘关节。采用该联合方法固定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高,且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技术与方法
自制分指屈指带及其在手背烧伤瘢痕挛缩治疗中的应用
陈佩, 杨水涓, 袁晓晓, 袁林, 雷芳, 王娟, 吴坤平, 谢卫国
2019, 35(11): 821-8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11
摘要:

手背烧伤后瘢痕挛缩易导致手指屈曲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手背部瘢痕挛缩一般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佩戴支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支具会制动正常的手指关节或必须等所有患指愈合后才能佩戴且佩戴操作比较复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分指屈指带,对手背烧伤瘢痕挛缩致屈指受限的患者进行牵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分指屈指带根据测量的手部相应尺寸,裁剪拼接日常常用布料制作而成;采用分指式套筒设计,不会制动正常的手指关节,可提前干预愈合的患指,能更好地固定相应手指,且可以提高治疗舒适度,尤其适用于不配合支具佩戴的患儿。该分指屈指带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

讲座
慢性创面的治疗进展及创面外科整合治疗模式探讨
魏在荣, 黄广涛
2019, 35(11): 824-82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12
摘要: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慢性创面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经济负担之一。根据病因不同,慢性创面的发病机制不一,既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的参与。慢性创面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治疗过程,包含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其适应证及优点和不足,制订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多种方法联合治疗。传统的慢性创面治疗模式为多学科团队(MDT)治疗模式,需要介入科、整形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医师的参与,也是西方国家治疗慢性创面的主流模式。根据国内的医疗情况和笔者科室经验,笔者提出创面外科整合治疗(ISWT)模式,即把创面治疗的多项外科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模式。与传统的MDT治疗模式相比,采用ISWT模式可以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效率,缩短住院周期,同时也能提高团队的诊疗能力。随着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渐增高,ISWT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团队也需要更多专科人员的加入。

综述
调节性T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陈坤威, 童亚林, 姚咏明
2019, 35(11): 828-83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11.013
摘要:

器官损伤后修复策略一直是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损伤修复方案多通过间充质干细胞及各种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但其受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方法。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据显示,免疫系统在组织再生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适应性免疫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有资料提示其参与了多种脏器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过程。本文概要介绍了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脏器损伤中的修复效应及其调控机制新进展,旨在为未来设计出具有良好免疫调控性能的修复材料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