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8期

标准与讨论
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MEEK植皮技术中心协作组
2019, 35(8): 561-56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1
摘要:
中国引进MEEK植皮技术已10余年,在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的大力支持下,该技术在烧伤外科领域的临床救治中得到推广和普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MEEK植皮技术在多次重大烧伤事故的抢救中被普遍采用,效果良好。为更好地掌握MEEK植皮技术,发挥其技术优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MEEK植皮技术中心协作组特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编著《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临床操作规范》,包括MEEK植皮技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注意事项5个部分,以促使MEEK植皮技术临床应用更加规范,临床疗效更为优异。
专家论坛
烧伤后脏器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
罗高兴
2019, 35(8): 565-56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2
摘要:
脏器并发症是引起烧伤及其他重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直接原因,烧伤后2个最重要的始动致病因素是应激与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它们直接决定着烧伤患者脏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脓毒症是烧伤后引起脏器并发症的主要病因,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严重烧伤后脏器并发症还有很多挑战。
论著·烧伤后脏器并发症
柠檬酸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李晓亮, 肖宏涛, 李延仓, 李琰光, 张建, 冯可, 狄海萍, 田社民, 娄季鹤, 夏成德
2019, 35(8): 568-57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3
摘要:
目的 探讨柠檬酸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重症监护病房(ICU)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3例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采用的不同抗凝方法,将患者分为肝素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5.0±2.5)岁]和柠檬酸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7.0±6.6)岁]。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支持治疗,确诊为急性肾损伤后立即行CRRT治疗,肝素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首次按20 U/kg泵入,每小时增加2.5~5.0 U;柠檬酸组患者按150~200 mL/h泵入0....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补液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
李一, 张莉, 刘军, 武岳, 白明明, 余小平, 周军利
2019, 35(8): 574-5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4
摘要:
目的 分析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补液时改善心肌损害的监测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7例患者以传统方法监测液体复苏[传统组,其中男18例、女9例,(43±10)岁],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5例患者以笔者单位引进PiCCO监测设备结合传统方法监测液体复苏[PiCCO组,其中男18例、女7例,(44±10)岁]。统计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补液系数和补液总量,入院即刻及伤后1、2、3、4、5、6、7 ...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白细胞介素8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王艺, 胡迎, 王飞, 刘晟, 王永杰, 陈旭林
2019, 35(8): 580-5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传代,取第2或第3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4孔。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 h;单纯LPS组细胞常规培养1 h后加入1 μg/mL的LPS刺激1 h;单纯LFM-A13组细胞于常规培养液中加入75 μmol/L的LFM-A13处理1 h后更换培养液常规培养1 h;25 μmol/L LFM-A13+LPS组、75 μmol/L ...
科技快讯
单磷酰脂质A改善烧伤绵羊肺炎期间多器官功能障碍
胡建红(译者), 詹日兴(审校者)
2019, 35(8): 579-57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101
摘要:
血液储存时间对大剂量输血烧伤患者的影响
朱伟(译者), 詹日兴(审校者)
2019, 35(8): 603-6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103
摘要:
氧雄龙对烧伤小鼠脏器和炎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薛冬冬(译者), 詹日兴(审校者)
2019, 35(8): 603-6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102
摘要:
论著
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在白色念珠菌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蒙雨丹, 刘爽, 赵军宁, 彭毅志, 苏丹, 金晓君, 李晓鲁
2019, 35(8): 587-5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6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在白色念珠菌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 (1)取1 mL白色念珠菌标准株及阴性对照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光滑念珠菌标准株菌液,使用酵母/细菌基因组试剂盒提取DNA。分析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RPA检测白色念珠菌的特异性。(2)取1株白色念珠菌标准株,以光滑念珠菌为阴性对照菌,复苏摇菌并计数,10倍倍比稀释为1×107 ~1×101集落形成单位(CFU)/mL,同实验(1)提取DNA,分析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RPA检测白色念珠球菌的灵敏性。统计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达到阈值所需循环数...
烧伤幼儿住院期间其父母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曾长娟, 张寅
2019, 35(8): 595-59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7
摘要:
目的 了解烧伤幼儿住院期间其父母的心理体验,为制订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2017年6—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收治的15例烧伤幼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研究对象,于幼儿预计出院的前1 d针对幼儿住院期间其父母的心理体验进行访谈。以面对面、半结构性、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主题。 结果 烧伤幼儿住院期间其父母内心经历5个时期:崩溃期、自责期、担心期、平稳期和生活信仰转变期。 结论 幼儿烧伤后其父母的心理体验是相似的,开始情绪崩溃自责,之后心理波动逐渐趋于平稳。医护人员应...
短篇论著
烧伤并发严重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娄季鹤, 赵孝开, 李树仁, 刘冰, 李延仓, 张建, 王磊, 杨高远, 肖宏涛, 谢江帆, 吕涛, 李晓亮, 夏成德
2019, 35(8): 599-6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并发严重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16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例烧伤并发严重PSH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17个月~39岁,平均(21±16)岁。PSH发生时,常规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并吸氧,中心静脉置管输注电解质溶液,视情况输注血浆,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和苯二氮卓类镇静药,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并针对性建立或维持人工气道及使用呼吸机。采用镇痛镇静为主的综合治疗将成人心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下,儿童心率控制在140次/min以下。应用单一或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甚至较大剂量药物维持患者正...
上臂内侧双叶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黎章灿, 郑大伟, 齐伟亚, 朱辉, 石荣剑, 寿奎水
2019, 35(8): 604-6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09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上臂内侧双叶游离皮瓣修复手部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7例手部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骨、肌腱外露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41岁。每处缺损面积为3.0 cm×1.5 cm~6.0 cm×3.0 cm,采用上臂内侧双叶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单叶面积为4.0 cm×2.0 cm~8.0 cm×3.5 cm,供区均直接缝合。记录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情况,测量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 结果 本组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
人工真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自体刃厚皮整复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陈舜, 郑林文, 刘维, 陈昭宏
2019, 35(8): 608-6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0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及自体刃厚皮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大面积烧伤治愈后瘢痕增生伴关节挛缩畸形患者,其中女5例、男3例;年龄8~45岁,平均23岁。Ⅰ期手术切除挛缩部位的瘢痕组织后,用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并行持续VSD治疗。Ⅰ期手术后10~14 d,类真皮组织形成,行Ⅱ期自体刃厚皮移植手术,并继续行持续VSD治疗。创面愈合后常规行抗瘢痕治疗。记录Ⅱ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随访时所移植刃厚皮色泽、质地,供皮区瘢痕形成情况及术区关节活动情况。 结果 8例患者Ⅱ期手术后10~14 d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
经验交流
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八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腹部带蒂皮瓣术后固定及引流中的应用
袁东亮, 赵耀华, 邓海涛, 徐丽红
2019, 35(8): 611-61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1
摘要:
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48岁。Ⅲ~Ⅳ度创面面积为4.5 cm×2.0 cm~20.0 cm×10.5 cm,清创后用5.0 cm×2.5 cm~22.0 cm×12.0 cm大小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覆盖,供区直接减张缝合。将一次性吸痰管侧方剪孔用作引流管,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包裹引流管剪孔部分后置于腹部皮瓣蒂部与供瓣区的最低位以及患肢与腹壁的间隙中,用松散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团填塞各个指蹼间以及患肢与腹壁的间隙,用透明薄膜敷料封闭术区后接低负压电动吸引器,以-15~-10 kPa负压行持续吸引。每隔4~5天更换一次自制负压...
病例报告
利奈唑胺致严重烧伤患者高乳酸血症一例
肖妍, 王鹏, 李如兵, 田俊英, 付忠华, 毛远桂, 张红艳
2019, 35(8): 614-61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2
摘要:
患者男,27岁,2017年10月3日因热液烫伤躯干、臀部及四肢等多处6 h后收入笔者单位,烧伤总面积约60%体表总面积,深度为深Ⅱ~Ⅲ度。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补液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行2次清创植异种(猪)皮手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入院第12天根据血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8 d后停用利奈唑胺,口服维生素B1 1周后,乳酸水平逐渐降至正常。该病例主要分析利奈唑胺是否直接导致高乳酸血症及其重要机制,目的在于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利奈唑胺时应警惕高乳酸血症的风险,如出现此风险,应立即停用利奈唑胺并口服维生素B1纠正高乳酸值,必要时调整治疗计划。
重度烧伤并发以低血糖为特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一例
屈彩丹, 沈鸣雁, 鲁海飞, 卢福长, 陈国贤
2019, 35(8): 617-61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3
摘要:
2018年2月14日笔者单位收治1例火焰烧伤总面积为20%体表总面积的44岁男性患者。患者入院时腹部CT无明显异常,伤后11 h出现左上腹痛,伴尿量减少,后突发低血糖、低血压,复查腹部CT明确为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抢救血糖恢复缓慢,胰腺炎病情进展迅速,家属放弃治疗,患者自动出院。该病例提示临床医师要关注严重烧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警惕患者并发伤后胰腺炎。
不规范注射胰岛素致严重皮下软组织感染一例
朱志康, 翁婷婷, 王新刚, 智立柱, 余朝恒, 张珍珍, 韩春茂
2019, 35(8): 619-62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4
摘要:
2018年1月1日,笔者单位收治了1例右大腿皮下软组织感染的44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该例患者多次使用同一针头在未经消毒的右大腿皮下注射胰岛素,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劳累后出现严重皮下软组织感染,发病时伴发酮症酸中毒,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约1个月,感染仍持续存在。转至笔者单位后,结合患者之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局部B超检查结果,笔者高度怀疑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建议患者进一步手术治疗,但患者明确拒绝,因此继续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基本痊愈,出院2个月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本病例提示规范注射胰岛素以及早期诊断严重皮下软组织感染的重要性。
技术与方法
基于Excel程序自制的营养计算程序在危重烧伤患者膳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杨林娜, 李峰
2019, 35(8): 622-62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5
摘要:
笔者应用Excel程序编制营养计算程序,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版)》《中国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为数据源,有包装的食品营养成分以包装食品标签上的标识值为数据源,针对危重烧伤患者日常膳食建立营养成分数据库。根据食物净含量比例,采用公式计算危重烧伤患者日常膳食营养成分。采用电子秤对患者经口及胃管摄入的食物称质量,将质量数据输入Excel表格后可以迅速地较准确地自动生成患者膳食所含营养成分的值,且方便水分出入量计算,能较快捷、准确地为危重烧伤患者提供膳食状况评估;其不但可算出能量和水分摄入总量,还可逐日算出蛋白质摄入量、三大营养物...
四肢烧伤小儿换药用移动式安抚屏风的设计及应用
吴巍巍, 程丹, 蔡夺, 贺婷婷, 张红伟
2019, 35(8): 624-62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6
摘要:
小儿烧伤换药时因疼痛、恐惧常出现哭闹、挣扎等不配合行为,从而影响医护人员换药,增加患儿家属及换药人员的心理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团队设计制作小儿换药用移动式安抚屏风,通过屏风的遮挡作用将换药人员隔离在小儿视线之外,平板电脑播放患儿喜爱的节目,转移其注意力,同时利用屏风上的处置窗口完成创面换药,临床应用效果较佳。
一种多功能尿袋的设计
罗旭芳, 袁丽, 雷艳, 赵杜娟, 白亚平, 王博群, 胡雪慧
2019, 35(8): 626-62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7
摘要:
目前已有众多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装置供临床选择,但尿液监测未受到足够重视,传统的手工目视计量、间断测量尿pH值等方法仍在沿用,故笔者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尿袋。该尿袋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设置单位时间内的警报系统并在硬质塑料计量瓶部分设置了尿液pH值检测区,不仅可以精确监测单位时间内尿量,并且有望实现对于单位时间内尿量异常的报警自动化以及尿液pH值的实时动态监测,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精确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自制约束材料在大鼠植皮模型中的应用
周锦烽, 徐艳, 郝超
2019, 35(8): 628-62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8
摘要:
在SD大鼠植皮模型建立过程中,防止大鼠啃咬及挠抓伤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约束材料,由颈部的胶片圈与四肢的敷料组成。它起到了很好地防止大鼠啃咬及挠抓伤口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综述
噬菌体免疫作用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子晨, 袁志强, 彭毅志
2019, 35(8): 630-6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19
摘要:
传统上认为噬菌体只裂解宿主菌,但是新的证据证明噬菌体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对后生宿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针对细菌导致的脓毒症,噬菌体疗法由于兼具裂菌和免疫调节作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中国噬菌体疗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噬菌体治疗的机制、用法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探讨都不充分,亟须深入开展和加强。本文对噬菌体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的总体抗炎作用、对各种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及目前开展的噬菌体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烧伤引起的异位骨化研究进展
胡再昌, 徐刚, 练慧斌, 夏斯展, 金俊俊, 张筱薇, 柴红光, 李平松
2019, 35(8): 634-6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20
摘要:
异位骨化是烧伤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风险因素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烧伤引起的异位骨化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寻找烧伤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了解到烧伤创面大小、深度、愈合时间等与异位骨化有关,非甾体抗炎药、放射治疗及其联合治疗等可以用于异位骨化的预防,手术是治疗异位骨化的有效手段。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创面敷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宿建勇, 刘毅
2019, 35(8): 637-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8.021
摘要:
目前,石墨烯作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被分离制备,成为研究热点被应用到多种行业,其在生物医学中也被应用到药物载体、生物检测、肿瘤治疗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由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拥有独特优良性能,如自身抗菌性及与不同物质结合产生的抗菌性、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等,其在创面敷料中的应用同样具有很大潜力,本文就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创面敷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