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29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重症烧伤患者能量消耗与需求平衡: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彭曦
2013, 29(4): 331-33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1
摘要: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烧伤临床营养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阐明了烧伤代谢规律,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营养治疗模式,一般烧伤患者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重症烧伤患者的疗效还不甚理想。重症烧伤患者一方面呈现持续的高分解状态,机体消耗增加,急需补给;同时又存在营养物质利用障碍,常规营养治疗难以逆转顽固的高分解代谢,其结果为机体自身消耗、自噬代谢等病理表现依旧。
创伤代谢反应及动力营养支持
石汉平
2013, 29(4): 335-33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2
摘要:
创伤,包括烧伤,是临床常见危重急诊,也是中青年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营养支持是创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创伤代谢反应及营养支持加以叙述。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13, 29(4): 337-337.
摘要:
烧伤代谢与营养
泛醇-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道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王裴, 赵云, 戚华兵, 易东, 王凤君, 汪仕良, 彭曦
2013, 29(4): 338-34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3
摘要:
目的研究泛醇与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道损伤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1)拆方实验。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I组,每组lO只。将各组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4h开始灌胃泛醇和谷氨酰胺,剂量分别为1.00、4,0.50、4,0.25、4,1.00、2,0.50、2,0.25、2,1.00、I,0.50、I,0.25、lg·kg-1·d-1,每日剂量分2次灌胃,连续7d。停药当天采集大鼠血液及肠道组织,观测肠道推进指数、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全血乙酰胆碱含量、肠黏膜蛋白含量,筛选泛醇和谷氨酰胺最佳配比。(2)药效学实验。将7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烧伤组、烧伤+泛醇组、烧伤+谷氨酰胺组、烧伤+低剂量泛醇.谷氨酰胺(简称“泛谷”)组、烧伤+中剂量泛谷组、烧伤+高剂量泛谷组,每组10只。将后6组大鼠按上述模型致伤,伤后4h开始灌胃药物,烧伤+泛醇组给予泛醇1.00g·kg-1·d-1;烧伤+谷氨酰胺组给予谷氨酰胺4g·kg-1·d-1;烧伤+低、中、高剂量泛谷组给予泛醇和谷氨酰胺,剂量分别为0.50、2,1.00、4,2.00、8g·kg-1·d-1,每日剂量分2次灌胃,连续7d。检测指标及时问同拆方实验,另外增加各烧伤组大鼠肠道病理学观察;正常对照组行相同检测。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两比较行LSD检验。结果(1)A、B组大鼠肠道推进指数、肠黏膜蛋白含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显著高于其余7组(P值均小于0.01);A组大鼠乙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余8组(P值均小于0.01);A、D、E组大鼠DAO活性相近(P值均大于0.05),低于其余6组(P值均小于0.01)。泛醇与谷氨酰胺最佳配比剂量为1.00、4g·kg-1·d-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烧伤组大鼠肠道推进指数、乙酰胆碱和肠黏膜蛋白含量明显降低,DAO含量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1);烧伤+泛醇组大鼠肠道推进指数明显降低(P〈0.01);烧伤+谷氨酰胺组大鼠肠道推进指数、乙酰胆碱含量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1);烧伤+低剂量泛谷组大鼠肠道推进指数明显降低(P〈0.01);烧伤+中、高剂量泛谷组大鼠4项指标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值均大于0.05)。与烧伤组[0.50±0.07、(69±10)IXg/mL、(26±l】)汕g/g、(0.672±0.145)U/mL]比较,烧伤+泛醇组大鼠乙酰胆碱和肠黏膜蛋白含量显著升高,DAO活性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1);烧伤+谷氨酰胺组肠黏膜蛋白含量显著升高,DAO活性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1);烧伤+低剂量泛谷组乙酰胆碱、肠黏膜蛋白含量升高(P值均小于0.01);烧伤+中、高剂量泛谷组肠道推进指数、乙酰胆碱和肠黏膜蛋白含量升高,DAO活性降低[0.66±0.07、0.68±0.05,(163±24)、(168±15)μg/mL,(57±7)、(57±7)μg/g,(0.203±0.070)、(0.193±0.068)U/mL,P值均小于0.01]。烧伤+中、高剂量泛谷组4项指标水平相近或相同(P值均大于0.05)。与烧伤组比较,烧伤+泛醇组绒毛排列紊乱鼠数显著减少(P〈0.05);烧伤+谷氨酰胺组绒毛高度下降、排列紊乱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鼠数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烧伤+低剂量泛谷组绒毛高度下降、排列紊乱及细胞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鼠数显著减少(P值均小于0.05);烧伤+中、高剂量泛谷组绒毛高度下降、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及细胞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鼠数显著减少(P值均小于0.05)。烧伤+中、高剂量泛谷组各项指标鼠数接近(P值均大于0.05)。结论联合应用泛醇与谷氨酰胺能明显减轻烧伤大鼠肠黏膜损伤并促进胃肠运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二者最佳配比剂量为1.00、4g·kg-1·d-1。
基于Meta回归算法评估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的异质性
蔡斌, 江华, 杨浩, 孙明伟, 王文渊, 曾俊
2013, 29(4): 344-34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4
摘要:
目的基于Meta回归算法对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研究的异质性进行量化评估。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光盘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ochrane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年以后的文献资料,鉴定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研究。纳入标准包括:研究设计为干预性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烧伤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采用临床营养类干预,制剂包括特殊营养素、途径包括肠内或肠外营养;结局指标为病死率。采用两步法分析系统评价的异质性,(1)定性分析:统计系统评价发表年份以及纳入临床研究外部设计、患者类型、营养素摄人(制剂或途径)、热量摄人、结局的报告情况;(2)定量分析:对系统评价纳入有结局报告的临床试验,建立其研究外部设计、发表时间、营养素摄入(制剂或途径)、热量摄入对病死率的Meta回归方程,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以病死率作为回归结局变量得到各临床试验的预期死亡数,计算实际数/预期数(O/E)比及其95%置信区间鉴定系统评价中临床试验的异质性。结果(1)检索获得6项系统评价研究,时间跨度为10年,其中3项针对成人患者的系统评价报告了营养素摄人(制剂或途径)、热量摄人和结局3项特征指标中的2项。共纳人11项有患者结局报告的临床试验,包括10项RCT、l项病例对照试验。(2)Meta回归分析显示,与另外7项研究不同,4项RCT(5个研究组)存在显著异质性,不是来自于一个总体。对3项全面报告了营养素摄入(制剂或途径)、热量摄入及结局的RCT进行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无异质性。结论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质量不高,所纳人的RCT有显著的异质性;基于Meta回归技术的O/E统计量能有效识别RCT异质性并有助于鉴定异质性来源。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孙勇, 王良喜, 周宜芳, 孙曙光, 毛学飞, 邓向东, 张盼
2013, 29(4): 349-35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5
摘要: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人院且符合人选标准的6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谷氨酰胺组20例、联合用药组20例,另选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烧伤患者于伤后2d起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给予谷氨酰胺组患者的蛋白质中0.3g/kg由谷氨酰胺双肽提供,使用10d;联合用药组患者同谷氨酰胺组处理,另在应用谷氨酰胺双肽的10d中7d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每隔8h注射1次。5组烧伤患者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10d收集24h尿液,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尿液总氮量,计算氮平衡;于该2个时相点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比色法测定D-乳酸含量,ELISA法测定二胺氧化酶(DAO)、TNF-α和IL-6含量,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测定LPS含量。健康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记录3组患者伤后30d创面愈合率、总住院日、脓毒症发生率。计量资料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治疗后10d谷氨酰胺组患者的氮平衡为(-1.35±0.59)g/d,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5.40±1.67)g/d,P〈0.01],血清D哥L酸、DAO、LPS、TNF-α以及IL-6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后10d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氮平衡、D-乳酸和DAO含量与谷氨酰胺组接近(P值均大于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0d血清中LPS、TNF—α和IL-6含量分别为(0.167±0.064)EU/mL、(43±14)pg/mL、(139±23)pg/mL,均低于谷氨酰胺组[(0.240±0.079)EU/mL、(59±8)pg/mL、(195±31)pg/mL,P〈0.05或P〈0.01]。谷氨酰胺组患者伤后30d的创面愈合率、总住院日分别大于或小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小于0.01),但脓毒症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接近(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伤后30d的创面愈合率、总住院日分别为(96±4)%、(4l±4)d,较谷氨酰胺组患者改善[(88±7)%、(49±5)d,P值均小于0.01];脓毒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5%,X2=6.234,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应用,具有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降低血浆炎症介质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和降低脓毒症发生率的作用。
严重烫伤大鼠胰岛β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李大伟, 申传安, 柴家科, 马丽, 尚玉茹, 李龙珠
2013, 29(4): 355-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6
摘要: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大鼠胰岛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探讨与糖代谢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烫伤组和假伤组,每组36只。将烫伤组大鼠背部浸于94℃热水12s、腹部6S,造成50%TBSAⅢ度烫伤;假伤组大鼠背部、腹部浸于37℃温水模拟烫伤。伤后6h及3、7d,各组分别取12只大鼠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检测血糖水平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IPGTT结束后,分离大鼠胰腺组织行胰岛素免疫荧光和细胞核染色,观测胰岛内胰岛素阳性表达面积比、13细胞面积和数量(简称“胰岛内3项指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1)伤后6h和3d,烫伤组大鼠葡萄糖注射前后血糖水平总体及各时相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值分别为79.372、32.962,P值均小于0.001;两两比较,P〈0.05或P〈0.01)。伤后7d,2组大鼠葡萄糖注射前后血糖水平总体及各时相点血糖水平均相近(P值均大于0.05)。(2)烫伤组大鼠血糖AUC总体明显高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F:337.87,P〈0.01)。伤后6h及3d,与假伤组[(1019±32)、(1003±72)mmol·min·L-1]比较,烫伤组大鼠血糖AUC均有显著升高[(1501±163)、(1132±67)mmol·min·L-1,P值均小于0.001]。伤后7d,2组大鼠的血糖AUC相近(P〉0.05)。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血糖AUC均显著低于伤后6h(P值均小于0.001)。(3)烫伤组大鼠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总体均明显低于假伤组(处理因素主效应,值分别为135.17、24.75和39.35,P值均小于0.01)。2组大鼠伤后6h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而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0.47±0.05、0.51±0。07,(0.032±0.008)、(0.037±0.008)mm2,(303±64)、(341±58)个]显著低于假伤组[0。63±0.05、0.64±0.06,(0.043±0.011)、(0.044±0.012)mm2,(398±112)、(387±90)个,P〈0.05或P〈0.01]。烫伤组大鼠伤后3、7d胰岛内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伤后6h(P〈0.05或P〈0.01)。结论大鼠严重烫伤后,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可能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糖代谢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徐庆连, 王帅, 章杰, 蔡晨, 唐益忠
2013, 29(4): 360-36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7
摘要: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患者从入院后第3天起静脉输注100g/Lω-3PUFA,100mL·kg-1·d-1,持续12d;对照组患者不给予ω-3PUFA治疗。2组患者其余治疗方法相同。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呼吸频率、烧伤面积等一般情况水平接近(P值均大于0.05)。于入院时及入院后3(ω-3PUFA治疗前)、7、10、15d,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0I),检测静脉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记录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于相同时相点进行相同检测。对计量资料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入院后第7天起试验组患者0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值为3.47—3.54,P值均小于0.05),血清中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为4.78—4.9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为(10.1±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4.3±3.3)d,F=4.99,P〈0.05]。试验组1例患者并发VAP,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VA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5,P〈0.05)。结论ω-3PUFA可改善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严重烧伤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对烧伤高代谢的影响
陈忠勇, 汪仕良, 彭曦, 王凤君, 赵云, 王裴
2013, 29(4): 362-36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8
摘要:
目的观察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在严重烧伤大鼠高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采用立体定位仪定位第3脑室并置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对照组、烧伤对照组、CRFR2正义寡核苷酸(ODN)组、CRFR2反义寡核苷酸(ASO)组,每组6只。后3组大鼠背部脱毛后用凝固汽油燃烧18s,造成30%TBSAIII度烧伤,随即腹腔注射40mL/kg乳酸林格液抗休克;假伤对照组大鼠仅于37℃温水浴中模拟致伤过程。伤后5、6d在清醒状态下,向2个对照组大鼠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3μL,另外2组大鼠于脑室内分别注入CRFR2ODN10μg、CRFR,ASO1μg。伤后第7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CRFR2表达量,结果以积分吸光度值表示。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弓I用笔者以往研究中对应4组大鼠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值,对CRFR2表达量与REE值行相关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显示,4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1、4.66,P值均小于0.01)。烧伤对照组、CRFR2ODN组、CRFR2ASO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明显高于假伤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与CRFR2ODN组大鼠VMH中CRFR2表达量(分别为29.2±3.2、18.5±2.6)比较,CRFR2ASO组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9.4±2.3、10.1±2.2,P值均小于0.01)。相关分析显示,4组大鼠2种方法测定的VMH中CRFR2表达量与REE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36、0.8921,P值均小于0.01)。结论中枢应用CRFR2ASO可下调大鼠YMH中CRFR2表达,降低烧伤高代谢反应。
科技快讯
烧伤高代谢早期葡萄糖代谢异常
张勇(编译)
2013, 29(4): 354-354.
摘要:
烧伤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糖血症,严重的糖代谢紊乱无疑增加了烧伤临床救治难度,患者并发症增多,预后不良。本研究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正电子成像术(PET)和稳定核素[6,6-2H2]葡萄糖等手段,观察烧伤兔胰岛素抵抗情况、后肢肌肉氧和葡萄糖利用率以及肝脏糖异生情况。结果显示:烧伤组兔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重度烧伤营养治疗意见
张勇(编译)
2013, 29(4): 354-354.
摘要:
营养治疗贯穿重症烧伤救治的整个过程,是烧伤综合治疗措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患者烧伤后内分泌、炎症、代谢和免疫系统均发生明显变化,其营养治疗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项营养干预。本研究通过等级评定分级法对1979--2011年发表的烧伤临床试验进行评估,并根据证据强度将推荐力度分为强烈推荐、一般推荐和建议3个层次,
烧伤后内质网应激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王超(编译)
2013, 29(4): 354-354.
摘要:
炎症和应激是严重烧伤后的主要病理特征。在2型糖尿病中已证实,内质网应激/非折叠蛋白反应与胰岛素抵抗高度相关。为进一步明确烧伤后高糖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否与内质网应激/非折叠蛋白激活后所致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受损有关,该研究对人院466d内的重症烧伤患儿及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临床生物标志物测定、蛋白及基因芯片分析等方法,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小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王超(编译)
2013, 29(4): 408-408.
摘要:
胰岛素抵抗作为烧伤后代谢紊乱的标志,其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胰岛素受体(IR)底物1(IRS-1)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导致的IRS-1功能异常可能是烧伤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阐明烧伤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iNOS的关系,研究采用野生型和iNOS基因敲除小鼠,
论著
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对深Ⅱ度烧伤猪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赵耀华, 杨惠光, 邓海涛, 袁东亮, 徐丽红, 黄伟琪, 沈耀明
2013, 29(4): 365-37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09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对深Ⅱ度烧伤猪植皮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将7只中国家猪脊柱两侧各造成4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将其中6只猪的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50、0.75、1.00mm组,每组12个创面,分别接受相应厚度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削痂前在每个创面中心部位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烧伤组织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削痂后在每个创面中心附近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余1只猪的8个创面设为对照组,不行削痂植皮术,同前取标本后行暴露疗法。伤后即刻到伤后3个月,观察5组创面大体情况。伤后8d,计算0.25、0.50、0.75、1.00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以中位数表示)。记录5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个月,再次获取5组创面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对数据行成组设计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本实验中烧伤组织厚度为(1.120±0.211)mm。0.25、0.50、0.75、1.00mm组创面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分别为(0.830±0.031)、(0.701±0.010)、(0.382±0.031)、(0.141±0.040)mm。伤后8d,0.25、0.50mm组创面所植皮片全部坏死;0.75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坏死;1.00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成活,少部分溶脱;对照组创面逐渐溶痂。伤后15d,0.25、0.50、0.75mm组创面未成活皮片逐渐脱落,表层有渗出物结痂,1.00mm组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渗出结痂面积最大。伤后3个月,0.25、0.50、0.75mm组和对照组愈合创面因瘢痕收缩而缩小,1.00mm组创面未见明显瘢痕。0.25、0.50、0.75、1.00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19.421,P〈0.001)。1.00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最高为70%(60%,80%),0.75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为20%(0,30%),0.25、0.50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均为0(0,0)。5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450,P〈0.001)。0.25、0.50mm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2±1.5)、(18.74-2.3)d,与对照组相近[(18.4±1.7)d,P值均大于0.05];0.75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9±2.6)d,与0.25、0.50mm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1.00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9.5±1.2)d,较另4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值均小于0.01)。削痂前,5组创面真皮深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带;削痂后植皮前,0.25、0.50、0.75、1.00mm组创面断层表面至炎性细胞浸润带厚度各不相同,对照组创面可见较多炎性细胞。伤后3个月透射电镜下观察示,1.00mm组创面真皮内可见较多Fb,其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器结构较完善。结论伤及真皮深层的深Ⅱ度烧伤,保留烧伤变性真皮0.10rnm左右行自体薄皮片移植术,有利于真皮功能重建,减轻瘢痕生长。
经验交流
二甲戊灵燃烧致皮肤烧伤九例
崇恩球, 罗霄, 侯经元, 苏罗珍, 吉家秀
2013, 29(4): 370-37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0
摘要:
二甲戊灵属于二硝基苯胺类,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其剂型为330g/L乳油,外观为橙黄色透明液体,易燃,对酸、碱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常见误用、误食二甲戊灵导致中毒,也有报道二甲戊灵药液沾染皮肤导致的化学烧伤或中毒,但鲜见因二甲戊灵燃烧造成皮肤烧伤的报道。2012年4-6月,笔者单位先后收治9例因意外引燃二甲戊灵导致皮肤烧伤的患者,报告如下。
序贯模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内固定物外露难愈性创面12例
陈忠江, 雷晋, 段鹏, 王建明
2013, 29(4): 391-39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8
摘要:
胫腓骨骨折合并内固定物外露属于复杂难愈性创面,部分创面常经历数次修复,造成局部组织血供不良、炎症反应重、弹性差,修复后皮瓣易回缩,再次造成内固定物外露,单一治疗方法对该类创面常难以取得较好效果。2008年1月-2012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小腿软组织缺损、胫腓骨骨折合并内固定物外露时间超过2个月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例,均按照“外科扩创+超声清创一负压治疗+适时组织修复+术后局部滴注抗生素+负压引流”的模式序贯修复,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开放植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14例
穆世民, 杜志军, 李无阴, 李培峰, 段卫峰, 郭绍勇, 穆岭
2013, 29(4): 393-39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9
摘要: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分为胫骨感染清创后形成缺损或骨及软组织缺损后造成感染2种情况,由于存在感染及骨缺损双重病变,治疗棘手,疗程长。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单位采用开放植骨联合VSD的方法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背阔肌肌皮瓣或肌瓣修复四肢高压电烧伤13例
孙伟晶, 陈向军, 韩德志
2013, 29(4): 395-39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0
摘要: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四肢高压电烧伤男性患者13例,年龄21~55岁。致伤电压:(6~10)kV10例,(10~50)kV3例。烧伤总面积6%~35%,其中Ⅳ度面积2%-8%TBSA。创面分布:上臂及腋部损伤者3例;上臂损伤者4例;上臂及前臂近段损伤者3例,其中1例合并开放性肘关节、腕关节损伤;下肢损伤者3例。2例患者合并肌腱、神经损伤及骨外露。人院时间为伤后1h~12d。
股外侧斧头形筋膜皮瓣修复双侧股骨大转子部压疮11例
李强, 海恒林, 李华涛, 吴胜刚, 王黎丽, 严雷, 周晓英
2013, 29(4): 397-39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1
摘要:
1临床资料; 2004年8月-2011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股骨大转子部压疮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为32~78岁。10例为外伤性椎骨骨折损伤脊髓致瘫痪、1例为脑梗死,患者均有双侧股骨大转子部压疮,压疮近似于圆形,直径为4~12cm,Ⅲ~Ⅳ度。
胫骨滋养动脉穿支薄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1例
赵风林, 赵太荣, 王鑫, 王文德, 韩会峰
2013, 29(4): 399-40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2
摘要: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将游离的胫骨滋养动脉穿支皮瓣修薄后,修复手部创面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0~57岁,平均28.5岁。创面面积3.5cm×2.0cm-13.0cm×10.0cm,创面深度0.3~2.0cm。致伤原因:高压电烧伤5例,机器挤压伤3例,压砸伤3例。均为手部损伤,其中左手4例,右手7例。修复部位:手指背侧1例,手指掌侧3例,手背5例,虎口区2例。
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用于瘢痕患者六例
金英, 肖越英
2013, 29(4): 401-40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3
摘要:
1临床资料; 2009--2010年,笔者单位收治6例男性患者,入院诊断均为“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畸形”。因整形手术前无法寻找血管建立输液通道,选择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美国巴德公司)为患者输液。患者年龄10~38岁,伤后至入院时间1~3年,入院后2~3d内放置输液港。
保湿促脱痂结合大张头皮移植治疗小儿臀部及会阴部深度烧伤七例
刘军, 刘建云, 邓津菊
2013, 29(4): 402-40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4
摘要: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5月,笔者单位采用保湿促脱痂结合大张头皮移植治疗小儿臀部及会阴部1%-5%TBSA深Ⅱ-Ⅲ度烧伤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3岁。患儿均属热源接触烧伤,其中沸水烫伤3例,热金属烫伤2例,木炭烫伤2例。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烧伤后骨外露创面六例
孙建平, 王永军, 张水良, 陈高才
2013, 29(4): 404-4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5
摘要:
胫骨前区、内外踝等区域皮下软组织少,严重烧伤后易出现骨外露,修复难度大。当患者整体情况差、供受区或技术条件等受限,难以实施皮瓣移植时,临床治疗非常棘手。2010年6月~2012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6例大面积烧伤骨外露患者,效果良好。
综述
氢氟酸烧伤治疗研究进展
王新刚, 张元海, 韩春茂
2013, 29(4): 371-37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1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各类化学物质的机会大大增加。在我国,化学烧伤已成为继热力烧伤之后第二大致伤因素,且多数与职业暴露相关。无水状态下的氢氟酸属于强酸,致伤机制类似于盐酸或硫酸。水溶液状态下的氢氟酸是引起化学烧伤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作为广泛用于工业、电子制造业、日常保洁领域的无机酸,对生物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由氢氟酸引发的化学烧伤事故常发生在作业车间外,如不及时或正确处理,
微小RNA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宁璞, 刘德伍
2013, 29(4): 374-37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2
摘要:
由烧(创)伤、冻伤、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原因所导致的创面,常伴有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及部分正常组织丢失,且皮肤的正常功能也受到损害。近期研究显示,微小RNA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庞大家族,不仅参与创面正常愈合的基本过程,还被证明与创面病理性愈合、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微小RNA的起源、作用机制、靶基因预测、在皮肤中的表达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作一综述。
Toll样受体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许翔, 徐靖宏, 王慧明
2013, 29(4): 378-3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3
摘要: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的严重病理性改变,多发生于外伤、手术、感染及深度烧伤后。临床表现为超过损伤界限的持续性瘤样瘢痕增生,易造成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且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头面部的瘢痕疙瘩更是给患者社交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瘢痕疙瘩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确,但作为天然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Toll样受体(TLR)在瘢痕疙瘩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短篇论著
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持续镇静治疗观察
马伟, 冯世海, 李林, 王亚菲, 刘群
2013, 29(4): 382-38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4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治疗烧伤刨面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创面脓毒症息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镇静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例。镇静治疗组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或睡眠障碍以及人机对抗时,先均予吗啡10mg肌内注射镇痛,后给予咪达唑仑0.05—0.10mg/kg静脉缓慢推注超过60s,然后用微量泵以0.03—0.20mg·kg-1·h-1剂量维持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在3—4分,持续24h;对照组患者不予干预或仅在睡前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镇静。于治疗前及治疗8、16、24h记录镇静治疗组患者心率、体温、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Ramsay镇静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4h记录镇静治疗组患者SO2、PaO2、PaCO2水平,测定血浆中IL-1、IL-6、TNF-口水平。对照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24h进行相同检测。评价2组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情况,观察有无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数据行X。检验及t检验。结果治疗前镇静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接近(P值均大于0.05)。镇静治疗组患者治疗各时相点心率、呼吸频率、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治疗24h体温、SO。PaO。PaCO2、血浆中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治疗24h,镇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除血浆中IL-1水平[分别为(6.5±1.5)、(7.3±3.2)pg/mL]、血浆中TNF-α水平[分别为(9±4)、(10±5)pg/mL]、平均动脉压[(93±12)、(93±14)mmHg,1mmHg=0.133kPa]外,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镇静治疗组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情况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发生呼吸抑制及肺部感染。结论持续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能抑制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应激反应失控,减轻其导致的“二次打击”,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
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肖越英
2013, 29(4): 384-3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5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2008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训练组)的临床资料,与2001年4月-2008年4月笔者单位未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关节活动情况,皮下淤血、破溃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训练组18例患者中14例训练状况良好,4例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16例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12例发生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训练组患者皮下淤血、破溃各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和11例(P〈0.05或P〈0.01)。2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不足、并发症(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和离床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特重度烧伤患者皮下淤血及破溃等情况发生,促进其在长期卧床治疗之后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尽早下地行走的目的。
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烧伤患者日常创面处理中的安全性观察
王颖, 马军, 李志清, 王甲汉
2013, 29(4): 387-3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6
摘要: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日常烧伤创面处理中的安全性。方法将笔者单位2011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且符合人选标准的70例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麻醉组患者在氧化亚氮和氧气混合吸入状态下处理非手术创面,对照组患者仅在单纯吸氧状态下处理非手术创面。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接近(P值均大于0.05)。观察创面处理过程中2组患者血压、心率、SO:的变化,以及麻醉组患者创面处理前后该3项生命体征变化,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处理过程中2组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并观察创面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有无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z。检验。结果麻醉组、对照组患者在创面处理过程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分别为(93.9±1.2)次/min、(108.4±0.8)mmHg(1mmHg=0.133kPa)、(86.1±1.2)mmHg、(2.94±0.13)分、(3.60±0.22)分,(127.1±1.3)次/min、(128.4±1.2)mmHg、(92.7±1.4)mmHg、(1.13±0.07)分、(8.37±0.2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2组患者S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患者创面处理前后心率、血压及SO:这3项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2组患者在创面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氧化亚氮吸入在日常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宜于临床推广。
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桥接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
梁钢, 孙建平, 徐宝成
2013, 29(4): 389-39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17
摘要:
目的探讨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11年9月,2家笔者单位共收治4例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患者,应用携带长段胫后血管的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予以桥接修复。创面缺损大小为13.5cm×6.0cm~19.0cm×9.0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7cm~21cm×10cm。供瓣区创面移植大腿、腹部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并顺利成活,切口一次性愈合;术后患肢血供和血液回流良好。3例患者获得2~12个月随访,移植的皮瓣色泽、质地较好,厚薄适中;重建血供后的上肢成活良好;供、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程度能被患者接受。结论对于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的患者,选用携带长段胫后血管的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予以桥接修复,可收到覆盖创面和重建血供的双重效果,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消息
《中华烧伤杂志》被日本重要数据库《JSTChina》收录
2013, 29(4): 386-386.
摘要:
病例报告
包扎过紧致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孟进松, 杨晓东, 林国安, 李文军
2013, 29(4): 406-4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6
摘要:
患者男,31岁,于2011年9月18日被乙醇火焰烧伤全身多处,面积约70%TBSA(深度不详),伤后在某医院包扎、输液。于19日转至当地消防医院救治,9月23日行双上肢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术后2d右足肿胀、青紫,术后4d右足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解除绷带后重新包扎(未更换内层敷料),肿胀及青紫症状好转。10月8日更换供皮区敷料时见备小腿有1处焦痂,之后焦痂脱落其下深部组织坏死,
下肢不同部位烧伤瘢痕先后癌变一例
丁晓斌, 郭力
2013, 29(4): 407-40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7
摘要:
患者男,64岁,14岁时双下肢Ⅲ度烫伤后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创面愈合后逐渐形成瘢痕,高低不平。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瘢痕进一步增长,逐渐挛缩畸形伴功能障碍,且瘙痒明显。2009年5月,患者左膝部瘢痕出现溃疡伴恶臭,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后,无明显好转。
技术与方法
烧伤翻身床托头支撑板的改进
吴巍巍, 吴世峰, 刘红英, 王瑞
2013, 29(4): 409-40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8
摘要: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以使其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防止局部长期受压。近年来,烧伤翻身床由于具备便于翻身并保护创面的特性,也被广泛应用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治疗中。原翻身床托头支撑板为不锈钢板加垫厚海绵,外层用胶皮包裹,下方用固定带固定于翻身床铺板前方。患者应用翻身床采取俯卧时,如果将前额置于托头支撑板上,易出现滑脱现象;如果将鼻面部置于托头支撑板上,
学术信息
第十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莫愚, 王旭
2013, 29(4): 410-41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30
摘要:
2013年6月20—24日,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烧伤分会”)共同主办,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在水仙花之乡——福建省漳州市顺利召开。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全军烧伤中心学术带头人郑庆亦教授主持开幕式,林村河院长致欢迎辞,《中华烧伤杂志》总编辑、烧伤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黄跃生教授致开幕辞。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应邀赴法国参会
谢挺
2013, 29(4): 410-41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29
摘要:
2013年1月20-22日,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ChineseTissueRepairSocie,CTRS)应邀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创面技术学会(AcademyofWoundTechnology,AwT)第五届年会。大会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付小兵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树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温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谢挺主任及吴敏沽医师等CTRS代表作报告。
《中华烧伤杂志》编委换届工作会议纪要
谢秋红, 王旭
2013, 29(4): 412-41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31
摘要:
2013年6月22日,《中华烧伤杂志》工作会议在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兼总编辑百忙之中亲临会场指导,第四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包括顾问、编委、通讯编委、特约通讯员共计200余人参会。会议由本刊编辑部王旭主任主持。
海外发表论文选读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2免疫平衡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谭敏, 朱京慈, 杜江, 张丽梅, 尹华华
2013, 29(4): 413-414.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4.032
摘要: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益生茵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机体免疫及肠道屏障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该文为单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了意向处理分析及符合方案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可信度高。该文发表仅半年被点击阅读就达7363次,被《CritCare))列为重点推荐论文,并被列入2012年F1000推荐论文。该项研究证实,预防性使用益生茵可以纠正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免疫失衡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重症烧伤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反应有一定相似性,该文对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救治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