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6卷  第5期

专家论坛
肠上皮通透性变化及其在烧伤休克发病中的作用
赵克森
2010, 26(5): 327-33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1
摘要:
肠上皮通透性,关系到正常状态下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病理情况下肠道有害物质的入血,因此研究其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烧伤后肠道紧密连接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
王凤君
2010, 26(5): 331-33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2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的观点以来,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与烧伤其他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相关防治策略与措施等备受关注,尤其是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屏障功能研究取得新进展.笔者结合近年来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专家述评
烧伤后肠上皮通透性变化机制和对策
汪仕良
2010, 26(5): 334-3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3
摘要:
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经跨细胞或旁细胞途径.物质通过肠细胞膜的方式有主动转运(载体介导)、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滤过)和入、出胞.正常情况下,肠道上皮屏障吸收营养物质,而将有害物质隔离在体外(肠腔).细胞间连接通常分为封闭连接(也称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锚定连接(肌动蛋白纤维介导的黏合带、黏着斑,中间纤维介导的桥粒、半桥粒)及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3类.
肠道通透性与营养
烫伤血清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骨架的影响
童庭辉, 王春艳, 郭力, 熊爱兵, 吴国平, 李越钢, 廖毅, 何晓川
2010, 26(5): 336-33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4
摘要:
目的 了解烫伤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骨架的影响,初步探讨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可能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健康成年Wistar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另取2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其中1只不致伤,另一只致深Ⅱ度烫伤,采集2只大鼠血液分离血清,用培养液配成体积分数20%的烫伤血清和体积分数20%的正常血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平滑肌细胞分为烫伤血清组和正常血清组,分别用2种血清培养.于处理1、3、6、12 h时(每组每时相点样本数均为10),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微管蛋白的相对含量.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 (1)烫伤血清组细胞处理1、3、6、12 h时,肌动蛋白荧光强度分别为59±4、26±6、39±6、42±6,正常血清组分别为95±10、91±10、102±9、97±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28、18.069、18.748、16.647,P<0.05或P<0.01);烫伤血清组组内比较,处理3 h时降至最低点,6、12 h持续回升.(2)烫伤血清组处理1、3、6、12 h时,β微管蛋白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4.44±0.26、8.61±0.19、11.76±0.31、12.13±0.29;正常血清组分别为22.37±1.15、21.87±1.79、23.24±1.55、21.99±2.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6、23.365、23.000、15.273,P值均小于0.01);烫伤血清组组内比较,处理3 h时达最低,6、12 h有所回升但势头缓慢.结论 烫伤血清作用初始阶段,可使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道平滑肌细胞骨架含量减少,随后细胞骨架含量呈回升趋势,这可能与平滑肌细胞对烫伤血清刺激的耐受、适应和自我修复有关.
谷氨酰胺维护肠黏膜屏障机制的再认识
彭曦, 汪仕良
2010, 26(5): 340-34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5
摘要:
烧伤后肠黏膜屏障受损已被公认,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维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也得到广泛认同,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本文拟进一步探讨Gln维护肠黏膜屏障的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Gln提供理论依据.
烧伤后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研究进展
张家平, 黄跃生, 汪仕良
2010, 26(5): 343-34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6
摘要:
血管通透性增高是引发烧伤后早期循环紊乱和休克的主要原因.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对其发生过程已有基本了解:炎性介质是主要诱发因素,微小静脉是主要发生部位,内皮屏障受损是主要病理基础,内皮旁途径是血管内液外渗的主要通道.但上述认识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临床防治措施.近年来,研究更加关注内皮屏障功能障碍在烧伤后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防治思路,本文对此作一回顾和展望.
肠黏膜屏障功能评估方法概述
王裴, 王凤君
2010, 26(5): 347-35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7
摘要:
肠黏膜上皮屏障是体内重要的生物防御屏障,在抵御肠腔内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义的肠黏膜屏障包括主要由肠上皮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组成的机械屏障,主要由肠腔内常驻微生物群组成的生物屏障,主要由免疫活性细胞及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等组成的免疫屏障,以及主要由消化液、消化酶、分泌性蛋白等组成的化学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与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刘行, 王凤君
2010, 26(5): 351-35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8
摘要: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维护肠道屏障功能的主要因素.严重烧伤后多种原因可破坏肠上皮紧密连接,引起肠道屏障功能损害,细菌和(或)内毒素入血,引发肠源性感染、全身性炎症反应、MODS或MOF等.了解紧密连接在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可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
肠道通透性与营养进展链接
出血性休克后肠道细胞骨架降解早于紧密连接破坏
刘行(编译)
2010, 26(5): 339-339.
摘要:
出血性休克引起肠道屏障破坏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通过细胞骨架的纤维状肌动蛋白锚定于细胞内。研究者假设,出血性休克引起血流灌注不足,通过激活肌动蛋白解聚因子/cofilin(胞黄磷蛋白,A/C)使纤维状肌动蛋白丧失并导致紧密连接破坏。
烧伤成人和儿童的营养治疗
卢鸿瑞(编译)
2010, 26(5): 339-339.
摘要:
烧伤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包括内源性儿茶酚胺、皮质醇和其他糖皮质激素增加,其中女童儿茶酚胺的分泌少于男童。烧伤后高代谢反应主要来自于下丘脑对炎症的直接反应,其次是烧伤热量损失对机体的刺激,此反应至少持续9~12个月,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睾酮和心得安可以抵制高代谢反应。儿童因自身的高基础代谢率加之真皮层薄,体表面积比例大于成人,烧伤后能量损失更多,更容易出现低体温症。肌肉功能的减退在出院和伤口愈合后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患者严重烧伤后9个月还可以观察到该现象。对严重烧伤儿童,氧甲氢龙、促合成激素制剂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
己酮可可碱通过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调控烧伤后肠道紧密连接信号
卢鸿瑞(编译), 王裴(编译)
2010, 26(5): 346-346.
摘要:
烧伤能引起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MOF。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参与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激活后能增加肠上皮通透性。研究者推测,己酮可可碱(PTX)可通过减轻MLCK活化而降低严重烧伤后肠道通透性。他们利用BALB/c雄性小鼠制作30%TBSA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和PTX(12.5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
神经节苷脂在肠道中的保护作用
卢鸿瑞(编译)
2010, 26(5): 346-346.
摘要:
采用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喂养组和对照组。喂养组持续给予含神经节苷脂(GGs)饲料2周,向大鼠腹腔注射LPS(大肠杆菌,O111:B4株),注射后6h采样待测;对照组除给予无GGs饲料外操作同上。
维生素(E、C)及锌补充剂减弱烧伤患儿氧化应激的临床研究
卢鸿瑞(编译)
2010, 26(5): 346-346.
摘要:
研究选择烧伤后48h内、致伤面积大于10%TBSA包括1个以上Ⅱ度烧伤部位的32例患儿,随机分为无抗氧化剂补充的对照组(15例)及抗氧化剂补充组(17例),于后组患儿入院第2天给予抗氧化剂,包括标准摄入量1.5倍的维生素C、1.35倍的维生素E、2倍的锌。
Toll样受体4介导严重烧伤后肠道屏障破坏
刘行(编译)
2010, 26(5): 383-383.
摘要:
无菌损伤后Toll样受体4(TLR-4)激活能引起远隔脏器功能障碍。研究者假设,烧伤后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屏障损害为TLR-4依赖性,敲除TLR-4基因可能对烧伤后肠道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2010, 26(5): 386-386.
摘要:
严重烧伤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以致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和远隔脏器损伤。肠屏障完整性的部分机制是由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调控的。过去的细胞实验表明,p38MAPK活化在肠屏障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者假设严重烧伤可上调p38MAPK活性,通过增加MLCK表达导致肠通透性增加;抑制p38MAPK可防止烧伤引起的MLCK表达增加,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2010, 26(5): 350-350.
摘要:
本刊对大家较熟悉的以下常用词汇,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按英文首字母排序),即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可不标注中文。
本刊“疑难病例析评”栏目征稿
2010, 26(5): 359-359.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已开辟“疑难病例析评”栏目,结构分“病历摘要”和“分析与讨论”两部分。(1)作者在文题下署名,而非仅在文末注明由何人整理,作者拥有论文的著作权。(2)“分析与讨论”部分不采用依次发言的形式,而由作者系统归纳,形成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分析得当、科学性强的原创性临床论文。论文性质等同于本刊“论著”。(3)所分析的病例不一定都具备病理检查结果,但必须经科学手段确诊。
关于向本刊编辑部投稿需附中文摘要的说明
2010, 26(5): 402-402.
摘要:
敬告广大读者、作者朋友:; 今后凡是投送给本刊编辑部的稿件,无论是用于杂志还是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无论是论著类、短篇报道类、综述类,还是其他形式的文章,请务必附带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的中文摘要,便于专家审稿及后期制作。
论著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的临床意义
卓超, 王露霞, 肖书念, 李红玉, 邱桂霞, 钟南山
2010, 26(5): 354-35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09
摘要: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的毒力基因exo U、exo S的临床意义.方法 来自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89株,采用PCR调查毒力基因exo U、exo S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发生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MIC;对携带exo U+/exo S-型或exo U-/exo S+型细菌(从痰液分离)的60例阳性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情况.对数据进行x2检验. 结果 PCR检测显示,161株携带TTSS,其中120株exo U-/exo S+,31株exo U+/exo S-,3株exo U+/exo S+,7株exo U-/exo S-;剩余28株为TTSS阴性.痰液标本和血液标本均以exo U-/exo S+表型最常见,分别占其TTSS阳性菌株的72.0%(72/100)和81.5%(44/54).药物敏感试验分析,TTSS阴性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性均高于TTSS阳性菌株(x2值分别为10.1、16.1、9.3、33.8,P值均小于0.01).exo U+/exo S-菌株和exo U-/exo S+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相似(x2值为0.08~2.04,P值均大于0.05).回顾性分析表明,exo U+/exo S-型患者临床特征是多有气管插管史、ICU住院史、抗感染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居多;exo U-/exo S+的临床特征是多存在肺部基础疾病,预后好于前者,以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居多. 结论 TTSS存在于大多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检查痰液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exo U或exo S基因,对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有一定指导意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吸入性损伤家兔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
朱峰, 郭光华, 陈雯, 彭燕, 邢娟娟, 王年云
2010, 26(5): 360-36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0
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兔外周血主要炎症因子和肺水质量分数以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方法 取1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制成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致伤组和MSC移植组(各8只).单纯致伤组伤后立即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MSC移植组伤后立即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内含兔第3代MSC(分离自健康幼龄新西兰大耳白兔)1×107个.另取8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致伤,仅经耳缘静脉注入10 mL PBS.单纯致伤组和MSC移植组分别于致伤后2、4、6 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IL-10含量;伤后24 h,取兔肺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左下肺),取右肺中叶组织计算肺水质量分数.正常对照组同法抽血并取肺组织进行检测.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 (1)两致伤组家兔各时相点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3~9.57,P<0.05或P<0.01).单纯致伤组各时相点血清IL-1β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8.49~19.80,P值均小于0.01);MSC移植组各时相点IL-1β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接近(t=0.11~0.92,P值均大于0.05),IL-6含量伤后2 h与正常对照组接近(t=2.12,P>0.05),4、6 h显著升高(t值均为2.83,P值均小于0.05).MSC移植组家兔各时相点血清TNF-α、IL-1β、IL-6明显低于单纯致伤组(t=2.35~12.45,P<0.05或P<0.01).(2)MSC移植组伤后2、4、6 h血清IL-10含量分别为(13.0±3.6)、(11.6±8.5)、(15.2±4.4)pg/mL,与单纯致伤组各对应时相点的含量[分别为(5.5±3.4)、(5.0±1.7)、(7.9±3.5)pg/mL]相比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4.28、2.15、3.67,P值均小于0.01).两致伤组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6~8.14,P<0.05或P<0.01).(3)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见,MSC移植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单纯致伤组明显改善.(4)伤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肺水质量分数(48±3)%相比,两致伤组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6.93、7.22,P值均小于0.01).MSC移植组肺水质量分数为(69±7)%,较单纯致伤组(87±6)%明显降低(t=5.49,P<0.01). 结论 MSC移植能降低烟雾吸入性损伤兔外周血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降低肺水质量分数,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对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黄芪对家兔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其Smad 3信号途径的影响
张艳, 邱林, 李明勇
2010, 26(5): 366-370.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1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芪对家兔增生性瘢痕TGF-β1及其Smad 3信号表达的影响,分析它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在每只兔单耳腹侧致伤4处形成瘢痕组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0.50、0.25 g/mL黄芪治疗组(于伤后21、25、32、36 d分别注射黄芪0.2 mL),生理盐水组(同上时相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每组32个瘢痕部位.另选4只大耳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方法 观察瘢痕组织结构变化;彩色超声诊断仪、瘢痕硬度精密测定仪分别测定伤后32、43 d瘢痕厚度和硬度;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瘢痕组织中TGF-βt、Smad 3 mRNA水平和蛋白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伤后32、43 d各黄芪治疗组兔耳瘢痕真皮层均较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变薄,其中伤后43 dFb、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黄芪治疗组瘢痕组织的厚度、硬度,TGF-β1、Smad 3 mRNA和蛋白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伤后32 d 1.00 g/mL黄芪治疗组TGF-β1、Smad 3 mRNA水平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的73.9%、71.8%;蛋白水平分别为3.15±0.80、4.72±1.06,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6.06±0.85、8.04±0.63,F值分别为27.230、33.525,P<0.05或P<0.01).各黄苠治疗组除TGF-β1、Smad 3 mRNA外,其他指标在伤后32、43 d 2个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93~4.814(厚度)、4.051~5.811(硬度)、2.976~5.986(TGF-βt蛋白水平)、2.742~4.630(Smad 3蛋白水平),P<0.05或P<0.01]. 结论 黄芪注射液通过抑制瘢痕组织中Fb增殖,减少TGF-β1、Smad 3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合成,从而抑制兔耳瘢痕组织增生,其抑制作用与用药浓度、时间呈剂量效应关系,可能成为今后治疗增生性瘢痕选择方法 之一.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与血钠变化观察
张洪辉, 李跃军, 李学拥, 陈绍宗, 吕小星, 冯剑, 李靖, 蒋立
2010, 26(5): 371-37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2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电解质与胶体混合液体复苏量、电解质与胶体比值及血钠的改变. 方法 选择2004年3月-2009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70%,且Ⅲ度面积大于或等于50%TBSA的67例行液体复苏患者.回顾性总结患者伤后24、48、72 h电解质、胶体和水分的输入量及尿量,同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血钠变化与补液情况.数据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7例患者中,9例早期出现低钠血症、5例出现高钠血症、53例血钠正常.患者伤后72 h内尿量均在70 mL/h以上.患者实际补充的电解质和胶体总量(mL)=烧伤总面积(%TBSA)×体质量(kg)×K,上述公式中的K值在伤后第1个24 h约为1.7,电解质与胶体比值约为1.4;伤后第2个24 h的K值为1.3,电解质与胶体比值为1.6;伤后第3个24 h的K值为0.9,比值为2.0. 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实际液体复苏量略大于传统公式计算量(K值为1.5).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电解质量以及电解质与胶体比值会影响患者血钠水平.
消息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暨烧伤创面覆盖高峰论坛在长春召开
2010, 26(5): 359-359.
摘要:
由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暨烧伤创面覆盖高峰论坛”于2010年8月6-7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100余名烧伤临床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王凌峰等喜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 26(5): 370-370.
摘要:
包头市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王凌峰等的基金资助项目“联合用药对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内蒙古包头医药卫生基金(2006-49)],获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疑难病例析评
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失败后的救治
宁方刚, 张国安
2010, 26(5): 374-3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3
摘要:
《中华烧伤杂志》开辟"疑难病例析评"栏目,目的在于通过对烧伤救治中出现的疑难病例诊疗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寻求有益启示、减少工作失误.希望广大烧伤医务工作者对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认真加以总结并积极投稿,使读者从中受益.
国外见闻
访问韩国烧伤中心有感
王旭
2010, 26(5): 376-37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4
摘要:
应韩国翰林大学汉江圣心医院院长张浩根博士之邀,我和《中华烧伤杂志》总编辑黄跃生教授、副总编辑黄晓元教授一行,于2010年6月底赴韩国烧伤整形医院参观访问.
短篇论著
冷疗加壳聚糖喷膜对烫伤大鼠疼痛行为和脊髓P物质的影响
黄惠民, 王甲汉, 潘云川
2010, 26(5): 377-37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5
摘要:
P物质被认为是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物质,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早期采用不同止痛方法处理创面,通过比较行为学评分和脊髓后角P物质含量的变化,综合评价烧伤后早期创面应用冷疗加喷膜疗法的镇痛效果.
高能X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龚震宇, 童亚林, 万友华, 杨润生, 苏晓玲
2010, 26(5): 379-3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6
摘要:
高能X射线照射是治疗鼻咽癌及其他肿瘤的重要手段,应用过程中常引起皮肤损伤,严重者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深部组织变性、瘢痕化乃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为此,笔者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高能X射线照射大鼠局部皮肤组织,观察照射后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程度,以寻找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案,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经验交流
低温热塑板固定小儿腹部带蒂皮瓣11例
唐有玲, 谢卫国, 张瑛, 黄文卫
2010, 26(5): 381-38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7
摘要:
1 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09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11例电击伤患儿,均为男孩,年龄1~7岁.致伤电压:220 V 9例、380 V1例、10 kV 1例.烧伤总面积0.5%~8.O%TBSA,Ⅲ~Ⅳ度,均伴手部Ⅳ度烧伤.
膝关节开放性电烧伤八例
李小毅, 王浩, 程君涛, 黄书润
2010, 26(5): 382-383.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8
摘要:
1 临床资料; 1992年3月-2009年8月,笔者单位共收治8例男性电烧伤患者,年龄12~52(31±12)岁.入院时间:伤后5 h内入院6例,伤后第4周入院2例.烧伤总面积(17±6)%,其中Ⅲ、Ⅳ度(11±4)%TBSA.除膝关节开放性烧伤外,患者均有其他部位不同程度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复合皮移植中的应用
孙敬恩, 李叶扬, 林伟华, 李罡, 米兰
2010, 26(5): 384-38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19
摘要:
瘢痕切除复合植皮术主要应用于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患者.为提高复合皮片成活率,我们采用VSD+复合植皮的方法治疗瘢痕增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自体微粒皮加近亲微粒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14例
沈江涌, 吴银生, 李津宁, 姚明, 赵翔, 关立峰, 孙涛, 马少军, 吴学军
2010, 26(5): 385-38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0
摘要:
2008年3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用自体微粒皮+近亲微粒皮移植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4例,取得满意效果,为微粒皮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病例报告
儿童严重烧伤并发颅内细菌真菌混合感染一例
杨仁刚, 谢卫国, 刘杰锋, 王德运, 黄文卫
2010, 26(5): 387-388.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1
摘要:
患儿女,6岁,因烤火燃着棉衣裤而致全身多处大面积火焰烧伤,伤后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面、颈、躯干、臀部、会阴、四肢火焰烧伤70%TBSA,深Ⅱ~Ⅲ度(其中Ⅲ度面积60%TBSA).
Ⅳ度热压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及血气胸一例
张元海, 倪良方, 叶春江, 刘利平, 蒋瑞明
2010, 26(5): 388-38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2
摘要:
患者男,52岁.因高温石灰石窑坍塌致热压伤,当时意识丧失,约6 min后获救,伤后2 h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7.2 ℃、脉搏10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尿液呈酱油色,右侧胸部大片皮下气肿,挤压胸廓有疼痛感,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清晰.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四肢,共46%TBSA,均为坚硬焦痂(图1a,b).
产品信息
磺胺嘧啶银乳膏及聚乙烯醇凝胶
2010, 26(5): 389-389.
摘要:
新乡市华信药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9月,致力于创面外用药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主要产品有:磺胺嘧啶银乳膏、凯新银锌霜、银锌霜抗菌巾。原料药:磺胺嘧啶铈(发明专利)、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凯新银锌粉等。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坚持“产、学、研、用”四结合的科研方针,先后与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横向协作关系,聘请20多名专家作技术顾问,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峰实基础。
海肤康人工皮膜
2010, 26(5): 389-389.
摘要:
海肤康人工皮膜是以甲壳胺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烧伤创呵覆盖材料。透气、透湿,结构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用方法简单,不需更换,创面愈合后自行脱落。愈合创面平整,少留瘢痕,无过敏和排斥反应。适应证:(1)供皮区创面;(2)浅Ⅱ度烧伤创面;(3)深Ⅱ度脱痂或削痂创面;(4)网状植皮和小皮片(或条状)植皮创面;
标准与讨论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建议
韩春茂, 孙华凤, 姜丽萍, 涂倩, 董超群, 付小兵
2010, 26(5): 390-402.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3
摘要:
目前由于引起慢性伤口的原因不同、对照研究难度较大、各地条件不一,其经验总结和指南也各有差异.为了规范慢性伤口诊疗,笔者在复习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以下慢性伤口诊疗指导建议,供大家在实践中应用并逐渐完善.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专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要点
2010, 26(5): 402-402.
摘要:
综述
皮肤圆锥体结构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性研究进展
宋维永, 梁智
2010, 26(5): 403-40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4
摘要: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或烧伤创面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组织学特点为大量Fb增生,ECM中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过量沉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尽管人们对增生性瘢痕形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原因尚不清楚.Matsumura等[1]观察到,皮肤有圆锥体结构的部位就会发生增生性瘢痕,无此结构的部位不发生.
臀骶部褥疮皮瓣修复进展
于冶, 贾立平
2010, 26(5): 405-40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5.025
摘要:
褥疮常见于截瘫、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骨隆起处皮肤、血管、神经因长时间过度受压,局部血运障碍导致皮肤全层坏死.最常见的部位是骶尾、股骨大粗隆、坐骨结节、髂后上棘等.臀骶部褥疮常常深达骨质且合并感染,多需要手术治疗.修复臀尾部褥疮方法有随意皮瓣、肌皮瓣和筋膜皮瓣等,各有特点.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