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7卷  第2期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21, 37(2): F01-F0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2.000
摘要:
指南与共识
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操作和管理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2021, 37(2): 101-11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22-00487
摘要:

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是预防烧伤休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虽然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为更科学、规范地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本共识编写组组织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为主的国内烧伤界专家,主要从深静脉导管类型及置管部位的选择、置管操作方法、导管维护、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本共识,以期为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

瘢痕早期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
2021, 37(2): 113-12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09-00300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伤口愈合后对瘢痕尽早干预,可以缩短瘢痕的未成熟期,改善瘢痕的最终转归,有效防控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目前可用于瘢痕早期管理的治疗方法众多、质量不一,瘢痕早期管理的专家共识意见也较为缺乏。在此背景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40余位专家,基于各干预方法的现有临床证据及自身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就瘢痕早期的定义、治疗原则、管理手段等方面达成共识,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专家论坛
烧伤应激反应及其调控策略
刘琰, 王际壮
2021, 37(2): 126-13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25-00499
摘要:

严重烧伤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参与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和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发展。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是抑制严重烧伤早期应激反应的主要手段,可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减少烧伤脓毒症风险。此外,良好的创面处理、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功能保护、睡眠管理等综合手段均有助于减轻烧伤后应激反应。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机体多种应激和内分泌激素及免疫格局改变,探索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机制和调控手段,针对严重烧伤后镇静镇痛策略以及应激和高代谢管理等达成共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率。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与评价
王光毅
2021, 37(2): 131-13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16-00413
摘要: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呈现内在的、持续动态的变化规律,由休克早期的"低排高阻"逐渐过渡到回吸收期的"高排低阻",并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正常值不是烧伤休克复苏的终点,追求休克期血流动力学的正常化将导致过度复苏。每小时尿量仍然是指导烧伤休克复苏的"金标准"。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可以辅助临床治疗,在休克复苏不良、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和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具有更大的作用。

科技快讯
院前转运时间超20分钟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生存率与血浆输注的关系:一项关于院前航空医疗运输血浆和创伤后严重出血控制临床试验的回顾性分析
刘丹(译者), 刘琰(审校者)
2021, 37(2): 135-135.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2.101
摘要:
创伤治疗与康复的潜在治疗药物:脱氢表雄酮
刘丹(译者), 刘琰(审校者)
2021, 37(2): 149-149.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2.102
摘要:
门静脉导管祖细胞增殖促使创伤后持续性代谢亢进
陆骋豪(译者), 刘琰(审校者)
2021, 37(2): 156-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2.104
摘要:
跨膜蛋白173驱动脓毒症致死性血栓形成
刘丹(译者), 刘琰(审校者)
2021, 37(2): 156-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2.103
摘要:
论著·烧伤休克复苏与脏器损伤诊治
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余惠, 朱飘飘, 陈丽映, 祝芳芳, 胡蓉丽, 李孝建
2021, 37(2): 136-14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08-00403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3例严重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监测方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3±13)岁]与常规监测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9±9)岁]。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常规监测组通过监测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PiCCO监测组患者行PiCCO监测,在常规监测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综合患者情况及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追求参数达到正常水平)指导液体复苏。统计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胶体系数与电解质系数[同时将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电解质系数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0.75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比较]、总补液系数、尿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 h乳酸、碱剩余水平及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病死比例;统计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24、48、72 h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水平以及这些指标异常的病例数。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或单样本

t

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 结果 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的胶体系数为(0.69±0.15)mL·kg-1·%TBSA-1,明显少于常规监测组的(0.85±0.16)mL·kg-1·%TBSA-1(

t

=-2.612,

P

<0.05);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比较,仅常规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明显增多(

t

=2.847,

P

<0.05)。2组患者伤后第2个24 h胶体系数及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总补液系数、尿量相近(

t

=0.579,-0.011、0.417,-1.321、-0.137,0.031、1.348,

P

>0.05)。2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后48 h乳酸水平、碱剩余水平、氧合指数及入院后24 h氧合指数相近(

t

=-1.837、0.620、0.292,-1.792、1.912、-0.167,1.695,

P

>0.05)。PiCCO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分别为(4.8±1.4)、(1.2±5.5)mmol/L,明显优于常规监测组的(7.0±1.5)、(-2.8±3.0)mmol/L(

t

=-3.904、2.562,

P

<0.05或

P

<0.01)。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近(

t

=-0.699、-0.697,

P

>0.05),病死比例相近(

P

>0.05)。PiCCO监测组患者GEDVI和ITBVI在伤后24、48 h低于正常值低值,在伤后72 h处于正常值范围;心脏指数逐渐升高,于伤后48 h恢复正常;SVRI在伤后24 h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至正常;EVLWI均数在伤后各时间点均<10 mL/kg。伤后24 h,PiCCO监测组≥8/15的患者大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之后异常比例有所下降。 结论 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结合患者综合情况,不以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为目标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可减少胶体的使用量,更好地改善组织灌注,复苏效果优于常规监测。

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李晓亮, 叶向阳, 李琰光, 肖宏涛, 赵孝开, 张建, 冯可, 田社民, 娄季鹤, 夏成德
2021, 37(2): 143-14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15-00411
摘要:

目的 探讨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75(35±3)岁,按伤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3例及非AKI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统计伤后12、24、48 h补液量和血清肌酐及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尿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

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

χ

2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KI发生的自变量,绘制预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相近(

χ

2=1.98,

t

=1.98、1.99、1.99、1.99,

P

>0.05)。AKI组患者伤后24、48 h补液量明显少于非AKI组(

t

=15.37、6.51,

P

<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 h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AKI组(

Z

=2.16、5.62、6.72,

P

<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AFR明显低于非AKI组(

t

=16.14、35.35、19.60、20.47、30.20、20.17,

P

<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HSP70为(6.89±0.87)、(6.42±0.73)、(5.81±0.72)、(5.17±0.56)、(4.63±0.51)、(3.89±0.51)μg/L,明显高于非AKI组的(3.89±0.75)、(3.57±0.63)、(2.66±0.41)、(1.83±0.35)、(1.48±0.19)、(1.28±0.19)μg/L,

t

=12.00、13.61、17.39、22.98、26.34、21.59,

P

<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TIMP-2×IGFBP-7、NGAL明显高于非AKI组(

t

=26.94、101.11、35.50、66.89、17.34、14.30,14.00、13.78、12.32、14.80、21.36、22.62,

P

<0.01)。将伤后12 h尿HSP70和血清AFR,伤后24 h尿TIMP-2×IGFBP-7、NGA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2.42、3.47、7.52、5.61,95%置信区间=1.99~2.95、1.86~3.92、2.87~9.68、2.14~14.69,

P

<0.01)。对43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伤后12 h血清AFR预测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为0.739(95%置信区间=0.576~0.903),最佳阈值为9.90,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0%;伤后12 h尿HSP70 AUC为0.990(95%置信区间=0.920~1.000),最佳阈值为1.40 μg/L,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6%;伤后24 h尿TIMP-2×IGFBP-7 AUC为0.715(95%置信区间=0.512~0.890),最佳阈值为114.20 μg2/L2,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5%;伤后24 h尿NGAL AUC为0.972(95%置信区间=0.860~1.000),最佳阈值为78 μg/L,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6%。 结论 尿HSP70、NGAL对烧伤延迟复苏导致的AK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休克期凝血特征及其预警价值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马琪敏, 刘晓彬, 伍国胜, 侯文佳, 范晓明, 沈拓, 王康安, 朱峰
2021, 37(2): 150-15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07-00402
摘要:

目的 研究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休克期凝血特征及其预警价值。 方法 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依据伤后60 d内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41(31,51)岁]和死亡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50(43,58)岁]。统计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休克期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BP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α入选=0.05、α排除=0.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出风险因素。根据最佳阈值将所有患者再次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 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烧伤总面积明显大于存活组(

Z

=2.980,

P

<0.01),其余基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死亡组患者的PT [18.70(16.30,22.70)s]、APTT [46.45(41.00,57.10)s]和INR[1.55(1.30,1.96)]均明显高于存活组[16.10(14.30,16.90)s、40.80(36.20,42.80)s、1.30(1.10,1.40),

Z

=2.540、2.330、2.300,

P

<0.05],其余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总面积、PT、APTT为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伤后60 d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比值比=1.190、1.214、1.109,95%置信区间=1.053~1.346、1.008~1.461、1.012~1.215,

P

<0.05或

P

<0.01),FDP与INR为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伤后60 d内死亡的潜在相关因素(比值比=1.040、4.559,95%置信区间=0.998~1.083、0.918~22.641,

P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aptt+fdp+烧伤总面积模型、aptt+fdp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fdp+烧伤总面积模型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95%置信区间=0.873~1.000),高于aptt+fdp模型评分的auc -0.879="">-0.879 4)生存比明显低于低评分组(最佳阈值<-0.879 4),

χ

2=27.090,

P

<0.01。>-0.879 4的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论著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对临床结核性创面石蜡组织中泡沫细胞及结核分枝杆菌显示效果的比较分析
王鹏, 尹斌, 贾赤宇, 鲍武, 苏映军, 洪超
2021, 37(2): 157-16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525-00285
摘要:

目的 观察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对临床结核性创面石蜡组织中泡沫细胞及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显示效果,并与3种常规染色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2019年4月—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结核性创面患者(男女各5例,年龄28~77岁),取其扩大清创术中切取并于该院病理科保存的创面石蜡组织进行研究。将每例患者创面石蜡组织制成40张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每种方法10张。计算4种染色方法切片剔除率;观察4种染色方法的创面肉芽肿组织识别检出情况并计数,观察4种染色方法的创面组织泡沫细胞识别检出情况;比较4种染色方法的创面肉芽肿组织及非肉芽肿组织中MTB检出情况;比较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的创面肉芽肿组织及非肉芽肿组织中泡沫细胞的亚型分型及其分布、MTB检出率,创面组织中泡沫细胞形态清晰度以及MTB与泡沫细胞的非特异性着色率和阳性反应丢失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切片剔除率分别为3%(3/100)、1%(1/100)、6%(6/100)、2%(2/100),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6)。4种染色方法均能识别创面肉芽肿组织,肉芽肿结构数相近(

F

=1.284,

P

=0.28)。4种染色方法均能识别创面组织泡沫细胞,每张切片均检出。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创面肉芽肿组织与非肉芽肿组织中均未见MTB;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均显示MTB在创面肉芽肿组织及非肉芽肿组织中均有分布,多数MTB分布于创面肉芽肿组织中。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不能区分泡沫细胞是否吞噬MTB;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显示吞噬了MTB的泡沫细胞多分布在创面肉芽肿组织中,未吞噬MTB的泡沫细胞多分布在创面非肉芽肿组织中。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的创面肉芽肿组织及非肉芽肿组织MTB检出率分别为(89.00±0.08)%、(82.67±0.05)%,明显高于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54.56±0.14)%、(44.44±0.13)%(

t

=-12.495、-7.961,

P

<0.01)。相较于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的创面组织泡沫细胞清晰度更佳(

Z

=-3.162,

P

<0.01)。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的创面组织MTB与泡沫细胞非特异性着色率和阳性反应丢失率分别为(9.11±0.07)%、(9.22±0.07)%,明显低于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20.67±0.06)%、(44.00±0.12)%(

t

=4.569、15.519,

P

<0.01)。 结论 相较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呈现图像清晰直观、操作简便,能够精确实现MTB与泡沫细胞在临床结核性创面石蜡组织中的共定位显像。

硫氢化钠对经烧伤大鼠血清干预的大鼠表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洪瑾, 冯艳萍, 赵丽东, 梁琰, 李毅
2021, 37(2): 164-171.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17-00063
摘要:

目的 探讨硫氢化钠对经烧伤大鼠血清(下称烧伤血清)干预的大鼠表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10只8个月龄雄性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下称正常血清),取30只8个月龄雄性SD大鼠制成Ⅲ度烧伤后制备烧伤血清,取分离自10只1 d龄SD大鼠的表皮细胞(第3代)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用正常血清处理的正常血清组和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组,分别于培养1、2、4、6、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烧伤血清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仅用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硫氢化钠处理的50、100、150、200、250 μmol/L硫氢化钠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0 min,同前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硫氢化钠干预浓度。将细胞分为仅用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硫氢化钠组、单纯格列本脲组、硫氢化钠+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5、10、15 min,同前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格列本脲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硫氢化钠组、单纯格列本脲组、硫氢化钠+格列本脲组,按相应试剂处理时间培养结束,提取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除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检测样本数为3外,其余指标样本数均为10。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

t

检验、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与正常血清组比较,烧伤血清组仅培养4、6 h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t

=4.02、6.42,

P

<0.05);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组内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9.74、4.48,

P

<0.05或

P

<0.01)。选取培养4 h作为后续烧伤血清干预时间。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0 min,与烧伤血清对照组比较,仅150、200、250 μmol/L硫氢化钠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

P

<0.01)。选取150 μmol/L作为后续硫氢化钠干预浓度。与烧伤血清对照组比较,单纯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5、15 min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P

<0.05),单纯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10 min及单纯硫氢化钠组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硫氢化钠+格列本脲组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单纯硫氢化钠组(

P

<0.05)。仅单纯格列本脲组组内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1.81,

P

<0.01)。选取培养5 min作为后续格列本脲干预时间。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5 min,与烧伤血清对照组的(1.62±0.08)nmol·min-1·mg-1、0.682±0.063比较,单纯硫氢化钠组细胞CCO活性[(1.99±0.09)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932±0.014)明显升高(

P

<0.01),单纯格列本脲组细胞CCO活性[(1.44±0.09)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600±0.012)明显降低(

P

<0.01);硫氢化钠+格列本脲组细胞CCO活性[(1.79±0.06)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744±0.071)明显低于单纯硫氢化钠组(

P

<0.05或

P

<0.01)。 结论 硫氢化钠能够提高经烧伤血清干预的大鼠表皮细胞的存活率,与减轻表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并且由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介导。

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中弗氏完全佐剂对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
周克强, 苏映军, 贾赤宇
2021, 37(2): 172-17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06-00046
摘要:

目的 在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中探讨弗氏完全佐剂对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第1批取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臀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致敏,3周后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皮下注射牛分枝杆菌减毒株(BCG)感染,成功建立结核性创面大鼠模型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感染8 d组、感染15 d组、感染32 d组、感染43 d组,每组3只,继续正常喂养至感染后相应天数。第2批取23只6周龄雄性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3只(正常喂养未行任何处理)、单纯BCG组5只、BCG+雷帕霉素组6只、BCG+3-甲基腺嘌呤组6只、BCG+饥饿组3只。后4组大鼠同前致敏,1周后同前感染。单纯BCG组大鼠感染后正常喂养未行任何处理;BCG+雷帕霉素组大鼠感染后腹腔注射雷帕霉素隔日1次,正常喂养;BCG+3-甲基腺嘌呤组大鼠感染后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隔日1次,正常喂养;BCG+饥饿组大鼠感染后饥饿48 h后正常喂养。将第1批4组所有大鼠分别于感染后相应天数处死,取臀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处的组织;将第2批单纯BCG组、BCG+雷帕霉素组、BCG+3-甲基腺嘌呤组、BCG+饥饿组大鼠于感染后7 d同前取材,空白对照组所有大鼠于相同时间点取相同部位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取材部位组织细胞结构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取材部位组织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蛋白表达情况。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感染8 d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感染15 d组可见肉芽肿形成,感染32 d组、感染43 d组可见部分组织细胞坏死,感染43 d组细胞坏死较感染32 d组加重。感染后7 d,单纯BCG组、BCG+雷帕霉素组、BCG+3-甲基腺嘌呤组、BCG+饥饿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细胞排列规整且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感染8 d组、感染15 d组、感染32 d组、感染43 d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Beclin-1、LC3B蛋白表达,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1.923、5.821,

P

>0.05)。感染后7 d,空白对照组、单纯BCG组、BCG+雷帕霉素组、BCG+3-甲基腺嘌呤组、BCG+饥饿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分别为0.325%(0.250%,0.360%)、3.225%(1.340%,3.987%)、4.823%(2.630%,6.559%)、4.216%(1.790%,5.969%)、1.765%(0.865%,2.649%)和0.301%(0.264%,0.516%)、2.865%(1.455%,5.768%)、1.033%(0.398%,1.873%)、1.168%(0.429%,1.907%)、0.655%(0.283%,1.652%),其中BCG+雷帕霉素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Z

=4.796,

P

<0.05),单纯BCG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部位组织LC3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Z

=4.953,

P

<0.05)。 结论 结核性创面大鼠模型中弗氏完全佐剂可以增强局部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

微小RNA-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
郭冰玉, 姜栋文, 回蔷, 柴筠, 陶凯
2021, 37(2): 180-18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19-00071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5(miR-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1例、女5例,年龄(36±7)岁]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同时期于同单位就诊的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外伤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8±9)岁]行皮瓣移植手术后剩余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miR-205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mRNA表达情况。取增生性瘢痕组织,培养第3~5代成纤维细胞(Fb),用于后续实验。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成TSP-1+miR-205对照组、TSP-1+miR-205模拟物组和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48 h,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和肾荧光素酶的表达,并计算两者比值,以此表示TSP-1的活性。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为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抑制物组及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模拟物+TSP-1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0(即刻)、12、24、36、48 h,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力。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同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进行分组及处理,转染后24 h,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皱缩情况,以此反映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t

检验及

χ

2检验。 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iR-205的mRNA表达量为0.54±0.05,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1.26±0.07(

t

=8.213,

P

<0.01)。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SP-1的mRNA表达量为1.46±0.0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0.68±0.11(

t

=6.031,

P

<0.01)。转染后48 h,TSP-1+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表示TSP-1活性的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532±0.028,明显低于TSP-1+miR-205对照组的0.998±0.012(

t

=26.500,

P

<0.01);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963±0.012,与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的0.976±0.010相近(

t

=0.816,

P

>0.05)。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

t

=6.169、12.670、27.130、12.670,

P

<0.05或

P

<0.01);转染后0、12、24、36、48 h,miR-205抑制物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iR-205对照组(

t

=6.169、7.221、7.787、7.835、13.030,

P

<0.05或

P

<0.01)。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

t

=8.118、26.970、39.550、42.490,14.570、12.240、36.830、45.220,

P

<0.05或

P

<0.01)。转染后24 h,与miR-205对照组相比,miR-205模拟物组细胞凋亡增加,miR-205抑制物组细胞凋亡减少。转染后24 h,与miR-205模拟物组相比,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细胞凋亡减少。 结论 miR-205可以通过抑制TSP-1的表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促进Fb的凋亡,可能成为增生性瘢痕潜在的治疗靶点。

短篇论著
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朱海涛, 曹玉珏, 屠海霞, 余斌, 姜九龙, 陈帆
2021, 37(2): 187-19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108-0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9例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此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6~65岁。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 cm×5 cm~18 cm×10 cm,均应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9 cm×6 cm~20 cm×12 cm。2例患者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7例患者供瓣区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 结果 术后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创面封闭;1例患者出现皮肤缺血坏死,经3周换药痊愈。7例患者供瓣区移植皮片均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5年随访,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皮瓣感觉正常;除1例患者患膝恢复欠佳外,其余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佳等优点,是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综述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慢性创面治疗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唐黎珺, 张筱薇, 金俊俊, 李笑眉, 徐刚
2021, 37(2): 191-19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220-00076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膜性小囊泡,由细胞内多囊泡出芽形成,可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至细胞外基质中。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是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通过旁分泌外泌体的作用转运活性物质,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以及血管的生成等,从而增强创面修复能力,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形成。慢性创面是指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病程超过4周的创面。当前针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ADSC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伦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外泌体可避开这个问题。本文就ADSC外泌体治疗慢性创面进行综述。

指南解读
《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
韩春茂, 王新刚
2021, 37(2): 196-20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191129-00447
摘要:

国际烧伤协会于2018年在《Burns》杂志上发布了《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第2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烧伤急救、局部外用药物、烧伤感染、动静脉置管管理、代谢管理、运动与功能训练、疼痛管理、镇静、输血、深静脉血栓、精神障碍及门诊和出院患者管理。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