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0卷  第10期

指南与共识
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预防和创面修复全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
2024, 40(10): 901-91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03-00047
摘要:
颅骨成形术后发生的钛网外露是该术式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多年来临床上逐渐积累了一些针对钛网外露的诊治经验,但由于对其发生机制和并发感染的认识不足,治疗往往欠规范,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为规范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诊治,改善其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基于国内外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文献资料和诊疗现状,在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与诊治策略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以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专家论坛
建议在烧伤休克期不常规预防性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罗高兴, 李海胜, 袁志强, 彭毅志
2024, 40(10): 911-91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809-00300
摘要:
感染是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但烧伤后通常不会迅速引起全身性感染。国内传统上往往在烧伤休克期即常规预防性全身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治烧伤感染的发生发展,但临床证据及国际烧伤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与指南均强烈反对烧伤后立即常规预防性全身使用抗菌药物。笔者单位停止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常规预防性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后,并未观察到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明显增加。故笔者团队建议,除一些特殊患者外,在烧伤休克期不常规预防性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脓毒症分型:精准治疗之基石
姚咏明, 张卉, 董宁
2024, 40(10): 915-91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29-00203
摘要:
脓毒症是异质性较大的临床综合征。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分型,是提高脓毒症临床处置效率的前提,也是实现脓毒症精准治疗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基因组学等数据对患者进行分型。该文简要分析了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几种脓毒症分型方式,以期为构建脓毒症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体系提供新思路。
论著·脓毒症及其机制研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对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内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介导铁死亡的影响
吴梦瑶, 贺鹏翼, 段昱, 郑丽玉, 姚人骐, 周岐原, 陈钰, 董宁, 吴瑶, 姚咏明
2024, 40(10): 920-92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18-00184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对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内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介导铁死亡的影响,为改善由创面感染等因素引发的脓毒症免疫应答失调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0 h(不刺激)组、LPS刺激6 h组、LPS刺激12 h组、LPS刺激18 h组和LPS刺激24 h组,用1 μg/mL LPS(浓度下同)培养相应时间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STING(p-STING)、STING和ACSL4的蛋白表达;将成功转染含STING基因小干扰RNA(下称siSTING)慢病毒的DC2.4分为siSTING+磷酸盐缓冲液(PBS)组、siSTING+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2.4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同前检测细胞中p-STING、STING和ACSL4的蛋白表达,采用脂质过氧化检测试剂盒观察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上细胞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将8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生理盐水组、假手术+C-176组、CLP+C-176组,每组20只。对2个C-176组小鼠先经腹腔注射C-176、2个生理盐水组小鼠先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h后对2个假手术组小鼠行假手术、对2个CLP组小鼠行CLP术构建脓毒症模型。术后24 h,将每组10只小鼠处死后提取脾脏DC,同前行蛋白表达、脂质过氧化程度、凋亡率检测(样本数均为3);另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心、肝、肺、肾病理组织损伤。观察各组剩余10只小鼠术后7 d内存活情况。  结果  LPS刺激24 h组DC2.4中p-STING、STING、ACSL4的蛋白表达及p-STING/STING比值均明显高于LPS刺激0 h组(P<0.05)。培养24 h后,siSTING+LPS组和空载体+PBS组DC2.4中p-STING、STING和ACSL4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空载体+LPS组(P<0.05);siSTING+LPS组和空载体+PBS组DC2.4脂质过氧化程度均弱于空载体+LPS组;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siSTING+PBS组与siSTING+LPS组DC2.4凋亡率分别为(15.7±3.0)%、(37.8±2.9)%、(13.1±2.1)%与(20.6±1.8)%,其中空载体+PBS组、siSTING+LPS组DC2.4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载体+LPS组(P<0.05)。术后24 h,CLP+生理盐水组小鼠脾脏DC中p-STING、ACSL4的蛋白表达及p-STING/STING比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和CLP+C-176组(P<0.05),CLP+生理盐水组小鼠脾脏DC中STING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生理盐水组(P<0.05);CLP+C-176组和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小鼠脾脏DC脂质过氧化程度均弱于CLP+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LP+C-176组小鼠脾脏DC凋亡率均明显低于CLP+生理盐水组(P<0.05),CLP+C-176组小鼠脾脏DC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C-176组(P<0.05);CLP+生理盐水组小鼠心、肝、肺、肾病理组织损伤均较假手术+生理盐水组明显加重,CLP+C-176组小鼠各脏器上述病理组织损伤均较CLP+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CLP+生理盐水组小鼠术后7 d内存活比明显低于假手术+生理盐水组(χ2=8.30,P<0.05)。  结论  脓毒症状态下,小鼠DC内STING显著活化,ACSL4介导的铁死亡增强;抑制STING活化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时小鼠DC内ACSL4介导的铁死亡水平,从而改善脓毒症小鼠存活情况。
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铁死亡的作用
周岐原, 李京宴, 姚咏明, 田英平
2024, 40(10): 930-93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430-00159
摘要: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APE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的作用,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进行研究(样本数均为3),采用1 μg/mL内毒素/脂多糖(LPS,浓度下同)处理DC 0(未处理)、6、12、24、48、72 h构建脓毒症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PE1及抗铁死亡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水平,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短发夹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敲减APE1+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敲减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过表达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过表达APE1+PBS组、过表达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88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玉米油+假伤组、玉米油+盲肠结扎穿孔(CLP)组、抑制剂+假伤组、抑制剂+CLP组,每组22只。对2个抑制剂组小鼠按照40 mg/kg每日灌胃1 mg/mL APE1抑制剂E3330,对2个玉米油组小鼠每日灌胃等量玉米油,2周后对2个CLP组小鼠行CLP术构建脓毒症模型,对2个假伤组小鼠行假手术。从4组小鼠中各选取16只,观察术后7 d内存活情况;术后24 h采用CD11c阳选磁珠提取4组分别剩余的6只小鼠脾脏DC同前行相应检测(样本数均为3)。    结果   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时细胞中AP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及LPS处理24 h时细胞中SLC7A1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培养24 h后,敲减APE1+LPS组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较敲减APE1+PBS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值均<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敲减APE1+PBS组与空载体+LPS组。培养24 h后,过表达APE1+LPS组细胞中APE1、SLC7A11、GPX4蛋白表达均较空载体+LPS组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低于空载体+LPS组。术后24 h,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玉米油+CLP组(P<0.05);玉米油+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2 693±913)显著高于玉米油+假伤组(4 205±805,P<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8 085±223)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4 381±787)和玉米油+CLP组(P值均<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与玉米油+CLP组。术后7 d内,抑制剂+CLP组小鼠存活比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χ2=22.67,P<0.05)。    结论   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DC中APE1表达降低,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增强;敲减APE1会加重DC铁死亡,过表达APE1则有效减轻DC铁死亡;抑制DC中APE1表达与脓毒症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基于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分析烧伤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的特征
史继静, 赵靓, 李晓亮, 张群, 夏成德, 马超
2024, 40(10): 940-94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418-00137
摘要:
  目的  基于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分析烧伤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的特征。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7月—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10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脓毒症患者,其中男68例,年龄57~92岁;女41例,年龄48~83岁。采集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痰液或其他液体标本,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86例患者)和mNGS技术检测(109例患者)。统计采用mNGS技术检测的送检标本类型及检出病原体的情况,同时将患者分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ICU组(78例)和未入住ICU的非ICU组(31例),并对2组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进行分析。另对同时进行mNGS技术检测和微生物培养检测的86例患者标本的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采用mNGS技术检测的109份标本中,血液标本42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7份、痰液标本4份、脑脊液标本6份、脓液标本16份、组织液标本24份;共检测出39种病原体,其中细菌13种、真菌12种、病毒10种、寄生虫2种、支原体2种;检出病原体的总体阳性率为88.99%(97/109)。检出率排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假单胞菌,排前3位的革兰阳性菌依次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检出率排前3位的病毒依次是人类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细环病毒;检出率排前3位的真菌依次是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黄曲霉菌。27例患者感染1种病原体,45例患者感染2种病原体,25例患者感染≥3种病原体。与非ICU组相比,ICU组患者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烟曲霉菌、巨细胞病毒的占比均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8.62、7.93、3.93、5.48、4.28、5.58,P<0.05)。mNGS技术和微生物培养法检出的病原体中,最常见细菌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的真菌是曲霉菌属菌株和念珠菌属菌株。只能通过mNGS技术检测到的病原体有19种,如分枝横梗霉菌、耶氏肺孢子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等;无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测到而采用mNGS技术检测不到的病原体。与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相比,采用mNGS技术检出病原体的总体阳性率、细菌阳性率、真菌阳性率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45.52、5.88、4.94,P<0.05)。采用2种检测方法同时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占27.91%(24/86),采用mNGS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占72.09%(62/86)。2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κ=0.02,P>0.05)。  结论  采用mNGS技术检测标本中病原体的阳性率高于采用常规微生物培养法,且能检测到后者不能检出的病原体,如分枝横梗霉菌、耶氏肺孢子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等。采用mNGS技术检测有助于明确烧伤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的种类,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和指导。
论著
高选择性动脉吲哚菁绿造影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王石, 董帅, 曹阳, 王桂洋, 杨成鹏, 孙丰文, 黄永涛, 郭礼平, 杨亮, 周荣, 巨积辉
2024, 40(10): 948-95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13-00174
摘要:
  目的  介绍高选择性动脉吲哚菁绿造影(以下简称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3年11月—2024年4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和创面修复科共收治2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辅助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16~71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0 cm×4.5 cm~27.0 cm×16.0 cm。术中,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辅助设计皮瓣,观察皮瓣源动脉或穿支的荧光显影范围,根据皮肤的荧光显影情况判断皮瓣源动脉或穿支的供血范围,调整皮瓣的切取位置。皮瓣切取面积为9.0 cm×6.0 cm~29.0 cm×16.0 cm。术中观察并记录行高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次数、行穿刺的穿支源动脉类型、皮瓣切取位置变化。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和皮片成活情况、造影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29例患者32个皮瓣均顺利切取,共行高选择性动脉造影37次,其中行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刺者13例、降支穿刺者6例、斜支与降支双穿刺者8例、其他来源的源动脉穿刺者2例。术中28个皮瓣切取位置未改变,3个皮瓣切取位置向肢体近端移动,1个皮瓣切取位置向肢体远端移动。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未出现皮瓣远近端部分坏死的情况;皮瓣供区创面愈合,皮片均成活;未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  结论  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在术中判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源动脉及穿支供血范围,更加直观、客观地评价皮瓣的血供,用于辅助皮瓣设计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术前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皮瓣部分坏死,且安全可靠。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朱绍般, 李德绘, 刘达恩, 韦俊, 钟朝议, 吴亚军, 农庆文, 邱淑玫, 李顺堂
2024, 40(10): 955-96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8-00143
摘要:
  目的  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013年8月—2023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以下简称本科室)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24~74(56±11)岁。根据肛周感染向下腹部扩散的路径,将患者分为肛周-腹股沟-下腹壁组(12例)和肛周-盆腔-腹膜后组(8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转入本科室时的血糖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转入本科室时及14 d的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LRINEC)评分;转入本科室时感染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乳酸水平;临床结局相关指标,包括发病到明确感染范围的时间、手术次数、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情况、住院时长、治疗结局及随访时坏死性筋膜炎复发情况;转入本科室时创面坏死组织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细菌耐药情况。  结果  与肛周-腹股沟-下腹壁组比较,肛周-盆腔-腹膜后组患者转入本科室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水平、转入本科室14 d的LRINEC评分(t值分别为-5.98、-5.01、-2.86,P<0.05)及ICU治疗比例(P<0.05)均明显升高,发病到明确感染范围的时间明显延长(Z=-3.75,P<0.05),手术次数明显增多(Z=2.80,P<0.05)。2组患者其余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18例患者治愈。随访6个月,18例治愈患者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均无复发。2组患者转入本科室时创面坏死组织标本检出的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为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肛周-盆腔-腹膜后组患者转入本科室时创面坏死组织标本细菌多重耐药比例明显高于肛周-腹股沟-下腹壁组(P<0.05)。  结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可通过肛周-腹股沟-下腹壁及肛周-盆腔-腹膜后2种路径向下腹部扩散,后者病情进展较为隐蔽、治疗难度更大。建立多学科团队诊疗机制可实现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目标。
第1跖背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武海波, 金光哲, 李锦, 张岩, 王凯, 王强, 唐晓强, 巨积辉, 侯瑞兴
2024, 40(10): 963-97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26-00271
摘要:
  目的  探讨第1跖背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44例(共55指)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39例(48指)、女5例(7指),年龄18~54岁。清创后单个创面面积为1.5 cm×1.0 cm~3.0 cm×2.0 cm。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位第1跖背动脉及其终末支,根据创面情况,设计第1跖背动脉终末支皮瓣,单块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1.2 cm~3.2 cm×2.2 cm。对皮瓣供区创面移植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片。记录采用的皮瓣类型及术中测量的第1跖背动脉终末支口径,术后1周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2周观察皮瓣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定皮瓣供受区瘢痕情况,对供区趾体行Allen试验判断其血运情况。  结果  31例患者采用单块型皮瓣、 2例患者采用血流桥接型皮瓣修复单个手指创面,8例患者采用2个单块型皮瓣同时修复2个手指创面,3例患者采用一蒂两瓣型皮瓣同时修复2个手指创面。术中测得第1跖背动脉腓侧终末支口径为0.40~1.10 mm,第1跖背动脉胫侧终末支口径为0.70~0.75 mm。术后1周,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2周,皮瓣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末次随访时,48指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为优,7指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为良;8个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2级,47个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4 mm;皮瓣受区VSS评分为3~6分,皮瓣供区VSS评分为4~7分;供区趾体Allen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血运正常。  结论  第1跖背动脉终末支皮瓣具有供区相对隐蔽、解剖层次浅、术中操作简便、皮瓣设计灵活等优点,皮瓣切取不破坏趾体主要供血动脉,在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足趾供区。术后手指外形较佳、质地良好、感觉及活动功能好。
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创面的疗效
陈艳, 谢斌, 刘远俊, 吴健
2024, 40(10): 971-97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02-00224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创面的疗效。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5月—2023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指创面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4~6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1 cm×1.2 cm~5.5 cm×3.5 cm。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切取面积为2.4 cm×1.5 cm~5.5 cm×3.5 cm)修复拇指创面,然后经同一切口切取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2.7 cm×1.6 cm~5.7 cm×3.6 cm)修复示指供区创面,将手背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手背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患者手背供区创面情况,皮瓣颜色、外观、质地,术后并发症情况,恢复工作及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及示指功能。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手背供区创面均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手背供区创面仅遗留线性瘢痕,皮瓣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饱满、质地柔软,无瘢痕触痛或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患者拇指及示指感觉正常,均恢复正常工作,且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末次随访时,拇指及示指功能评定为优者9例、良者5例。  结论  采用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创面,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手背供区创面仅遗留线性瘢痕,皮瓣外观及示指、拇指功能较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
顺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会阴部或腹股沟区创面的临床效果
王韶华, 王顺宾, 许钊荣, 陈昭宏
2024, 40(10): 978-98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18-00064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顺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会阴部或腹股沟区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2年1月—202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会阴部或腹股沟区创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4~7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 cm×6 cm~16 cm×11 cm。术中切取面积为9 cm×7 cm~18 cm×13 cm的顺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创面。将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大腿刃厚皮片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创面愈合及皮片成活情况。随访观察皮瓣质地、色泽、血运情况,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评估患侧下肢肌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患侧下肢肌张力,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情况、创面有无复发和供区瘢痕形成情况。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供区创面均愈合,皮片均成活。随访2~2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相近、血运良好;患侧下肢肌力为4级者2例、5级者5例,肌张力均为0级,运动无异常;创面未复发,供区无明显瘢痕畸形。  结论  顺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移植是修复会阴部和腹股沟区创面的有效方式之一,手术操作简便,术后供受区外观较好,患肢功能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综述
游离皮瓣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欣, 黄广涛, 吴军
2024, 40(10): 985-99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30-00041
摘要: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截肢风险高。目前指南建议,根据DFU中组织坏死程度及血管闭塞平面、患者年龄及全身脏器功能综合评估截肢平面。然而,截肢后的DFU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受到较大影响。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DFU保肢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该团队认为采用游离皮瓣移植进行保肢治疗,对于部分严重DFU患者而言意义重大。此外,该文还重点分析了DFU患者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雪莲, 刘琰
2024, 40(10): 991-99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23-00029
摘要:
持续炎症反应和反复组织损伤形成慢性炎性状态,是慢性难愈合创面的重要病理特征,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致病作用。多种类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可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触发或诱导持续炎症反应,导致组织修复失调。该综述将从产生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角度,概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炎症反应中的已知作用,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作用及其机制的可能研究方向。
指南解读
2023版美国烧伤协会《烧伤休克复苏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孙林利, 刘丽红, 向路艳, 丁莉, 刘文军
2024, 40(10): 996-10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18-00061
摘要:
美国烧伤协会于2023年12月更新并发布了《烧伤休克复苏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是2008年发布的《烧伤休克复苏实践指南》的延伸和细化,主要针对成人烧伤休克的急性液体复苏提供循证推荐意见。为使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2023版指南,该文重点对该指南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