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再生康复:物理因子对再生的作用
吴军, 魏亚婷
2024, 40(4): 301-3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29-00278
摘要:
创面再生修复是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治疗与创面再生修复的联系更加紧密,并由此催生出“再生康复”理念。该文对再生康复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现状以及再生康复领域未来的发展和引领价值进行探讨。
光生物调节在创伤修复和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姚敏, 张逸秋
2024, 40(4): 307-31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03-00048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光生物调节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光生物调节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各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热治疗,光生物调节具有疗效好、几乎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临床疗效日益显著。该文就光生物调节的机制及其在创伤修复、医学美容等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论著·创面修复与瘢痕
不同途径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王宏宇, 巴特, 周彪, 闫增强, 王睿甲, 刘玲英
2024, 40(4): 314-32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3-00203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创面局部涂抹、创缘皮下注射和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探究应用hUCMSC外泌体治疗创面的最佳给药途径。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从3名25~35岁于内蒙古包钢医院妇产科正常分娩产妇弃用脐带组织中提取hUCMSC外泌体并成功鉴定。选用120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于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给药处理)、创面局部涂抹组、创缘皮下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每组30只小鼠),分别通过创面局部涂抹、创缘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给予后3组小鼠0.2 mL含200 μg hUCMSC外泌体的磷酸...
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陈祎琦, 周莹芊, 魏茜, 谢晓烨, 刘馨竹, 李大伟, 申传安
2024, 40(4): 323-33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18-00248
摘要:
目的 探究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hUCMSC-sEV)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CMSC-sEV,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及钙联蛋白的表达。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第3、4代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均分为常规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和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hUCMSC-sEV培养的hUCMSC-sEV组,行细胞划痕试验并计算划痕后 6、12、24 h 的细胞迁移率,行细胞...
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索人肠道菌群与增生性瘢痕之间的因果关系
陈文涛, 王小祥, 郑文炼, 张伟强, 毛璐佳, 卓佳楠, 周思彤, 杨荣华
2024, 40(4): 333-34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9-00215
摘要:
目的 探究人肠道菌群与增生性瘢痕(HS)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的研究。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获得人肠道菌群(18 473个样本)和HS(208 248个样本)的数据。提取已知肠道菌群门、纲、目、科和属5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基因,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并进行连锁不平衡(LD)分析。使用PhenoScanner V2数据库进行人类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排除与HS不相关的肠道菌群SNP并分析获得的SNP是否为弱工具变量。采用TSMR分析的4种方法,即逆方差加权(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和加权模式,对肠道菌群SNP与...
论著
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沈阳, 贺钧, 刘竣彰, 张险峰, 谭杰, 唐文军, 杨豪, 陈旭, 罗兴旺
2024, 40(4): 342-34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04-0010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以下称为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1年6月—2022年12月,贵阳钢厂职工医院烧伤科收治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剔除1例随访脱落患儿后,联合治疗组纳入38例患儿[男20例、女18例,年龄26.00(16.75,39.75)个月],泡沫敷料组纳入39例患儿[男21例、女18例,年龄19.00(14.00,31.00)个月]。对联合治疗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面磨痂术,术后用泡沫敷料覆盖创面,7 d更换1次敷料;对泡沫敷料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
早期清创保守去痂后外覆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效果
梁艳, 石文, 邵阳, 刘新庄, 宫红敏, 曹国辉, 高聪, 辛乃军, 宋国栋
2024, 40(4): 348-35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20-0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保守去痂后外覆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即早期手术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7岁住院深度烧伤患儿278例。根据治疗过程不同,将行早期手术+常规换药治疗的134例患儿纳入去痂+换药组[男77例、女57例,年龄1(1,2)岁],将仅行常规换药治疗的144例患儿纳入单纯换药组[男90例、女54例,年龄1(1,2)岁]。将去痂+换药组中无Ⅲ度烧伤的51例患儿纳入去痂+换药1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1(1,2)岁],将该组存在Ⅲ度烧伤的83例患儿中未在早期手术的同期行...
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杨姣, 王玲, 张万福, 陈阳, 官浩
2024, 40(4): 358-36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904-00074
摘要:
目的 探讨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常规胸带的11例患者纳入常规胸带组,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盔甲式胸带的12例患者纳入盔甲式胸带组。成立胸骨裂开修复专项小组,组内责任护士为2组患者指导正确腹式呼吸方法,手术组成员为2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手术并佩戴相应胸带。统计术后第1天腹式呼吸频率、胸式呼吸频率;患者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自评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和伤口愈合时...
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朱婵, 何林, 何亭, 梁英, 张博文, 赵海洋, 官浩, 杨薛康, 胡大海, 韩军涛, 刘佳琦
2024, 40(4): 365-37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20-00057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15年2月—2023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2~55岁),采用皮瓣移植结合肌腱移植或吻合的方法修复创面。根据术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12例。早期康复组患者于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由专科康复医师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康复指导。常规康复组患者于术后第3周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且其康复治疗内容与早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2周开始的康复治疗相同。2组...
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学兰, 刘应平, 刘一伟, 刁杰林, 王丰, 钟方宇, 何家乐, 陈朗
2024, 40(4): 373-37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31-00028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22年1月—2023年2月,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1~6岁学龄前烧伤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调查患儿性别、年龄段、居住地区、主要看护人及其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等一般资料,以及致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等伤情;采用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调查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将患儿按照一般资料和伤情分类,统计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筛选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发生心理应激...
丹参联合罗沙司他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夏如意, 唐棣, 杨斌
2024, 40(4): 380-38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0-00124
摘要:
目的 探究丹参联合罗沙司他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成功制成糖尿病模型后,在其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之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每组5只。伤后即刻,对生理盐水组大鼠予5 mL生理盐水灌胃,对单纯罗沙司他组大鼠予1.5 mg/mL的罗沙司他混悬液按照25 mg/kg灌胃,对单纯丹参组大鼠予18 mg/mL的丹参混悬液按照300 mg/kg灌胃,对罗沙司他+丹参组的大鼠予19.5 mg/mL的罗沙司他和丹参混悬液按照罗沙司他25 mg/kg、丹参300 mg...
综述
有氧糖酵解在皮肤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丽霞, 胡大海
2024, 40(4): 389-3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12-00004
摘要:
皮肤纤维化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系统性硬化病等,其主要病理特点为成纤维细胞过度激活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氧糖酵解与皮肤纤维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以有氧糖酵解为治疗靶点的药物为皮肤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就有氧糖酵解相关酶和产物在皮肤纤维化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有氧糖酵解治疗皮肤纤维化疾病的药物进行综述。
儿童急性皮肤衰竭研究进展
尹希, 常菲, 陈杰, 顾丽娟, 葛燚红, 毛佳敏
2024, 40(4): 395-4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14-00113
摘要:
急性皮肤衰竭(ASF)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低灌注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对于成人ASF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报道,但对儿童ASF鲜有报道。该文从儿童ASF的定义、病理生理学变化、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建议以期为儿童AS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推动对儿童ASF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