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再生康复:物理因子对再生的作用
吴军, 魏亚婷
2024, 40(4): 301-3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29-00278
摘要:
创面再生修复是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治疗与创面再生修复的联系更加紧密,并由此催生出“再生康复”理念。该文对再生康复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现状以及再生康复领域未来的发展和引领价值进行探讨。
光生物调节在创伤修复和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姚敏, 张逸秋
2024, 40(4): 307-31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03-00048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光生物调节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光生物调节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各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热治疗,光生物调节具有疗效好、几乎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临床疗效日益显著。该文就光生物调节的机制及其在创伤修复、医学美容等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论著·创面修复与瘢痕
不同途径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王宏宇, 巴特, 周彪, 闫增强, 王睿甲, 刘玲英
2024, 40(4): 314-32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3-00203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创面局部涂抹、创缘皮下注射和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探究应用hUCMSC外泌体治疗创面的最佳给药途径。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从3名25~35岁于内蒙古包钢医院妇产科正常分娩产妇弃用脐带组织中提取hUCMSC外泌体并成功鉴定。选用120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于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给药处理)、创面局部涂抹组、创缘皮下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每组30只小鼠),分别通过创面局部涂抹、创缘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给予后3组小鼠0.2 mL含200 μg hUCMSC外泌体的磷酸盐缓冲液。伤后7、14、21 d,观察创面的大体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面组织,分别通过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测病理学变化和胶原纤维情况,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新生微血管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各组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10。   结果   伤后7、14、21 d,4组小鼠创面均逐步愈合,其中创缘皮下注射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最佳;3个给药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及尾静脉注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创面局部涂抹组(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尾静脉注射组( P<0.05)。伤后7、14、21 d,与对照组比较,3个给药组小鼠创面组织生长、上皮化的速度显著加快,创面胶原纤维生成数量更多且排列更整齐。伤后7、14、21 d,在每200倍视野下,创面局部涂抹组小鼠创面组织新生微血管数量分别为(24.1±2.5)、(50.7±4.1)、(44.2±2.3)根,创缘皮下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新生微血管数量分别为(32.2±2.9)、(67.5±4.9)、(53.6±3.7)根,尾静脉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新生微血管数量分别为(27.8±2.4)、(59.1±3.7)、(49.6±2.6)根,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0.6±1.7)、(46.7±3.4)、(40.9±2.8)根(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及尾静脉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中新生微血管数量均显著多于创面局部涂抹组(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中新生微血管数量均显著多于尾静脉注射组( P<0.05)。伤后7、14、21 d,3个给药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及尾静脉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少于创面局部涂抹组( P<0.05),创缘皮下注射组小鼠创面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少于尾静脉注射组( P<0.05)。   结论   创面局部涂抹、创缘皮下注射及尾静脉注射hUCMSC外泌体均可通过减轻过度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发挥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其中,创缘皮下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即创缘皮下注射是采用hUCMSC外泌体治疗创面的最佳给药途径。
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陈祎琦, 周莹芊, 魏茜, 谢晓烨, 刘馨竹, 李大伟, 申传安
2024, 40(4): 323-33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18-00248
摘要:
  目的   探究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hUCMSC-sEV)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治疗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CMSC-sEV,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及钙联蛋白的表达。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第3、4代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均分为常规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和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hUCMSC-sEV培养的hUCMSC-sEV组,行细胞划痕试验并计算划痕后 6、12、24 h 的细胞迁移率,行细胞Transwell试验并计算培养12 h细胞迁移数量,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Hoechst染色检测培养24 h增殖细胞比例,样本数均为3。制备单纯GelMA水凝胶及负载hUCMSC-sEV的GelMA水凝胶(以下简称hUCMSC-sEV/GelMA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2种水凝胶微观形貌,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UCMSC-sEV的分布情况,采用蛋白质比色定量法测定并计算hUCMSC-sEV/GelMA水凝胶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0(即刻)、2、4、6、8、10、12 d时hUCMSC-sEV累积释放率(样本数为3)。将24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S组、单纯hUCMSC-sEV组、单纯GelMA水凝胶组和hUCMSC-sEV/GelMA水凝胶组(每组6只),于小鼠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分别行PBS注射、hUCMSC-sEV悬液注射、单纯GelMA水凝胶覆盖、hUCMSC-sEV/GelMA水凝胶覆盖。于伤后0(即刻)、4、8、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统计伤后4、8、12 d创面愈合率,于伤后12 d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创面新生组织结构,样本数均为6。   结果   提取的hUCMSC-sEV呈杯状结构,表达CD9、CD63和TSG101,几乎不表达钙联蛋白。划痕后6、12、24 h,hUCMSC-sEV组HEK( t值分别为25.94、20.98、20.04)、HDF( t值分别为3.18、5.68、4.28)、HUVEC( t值分别为4.32、19.33、4.00)的迁移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培养12 h,hUCMSC-sEV组HEK、HDF及HUVEC迁移数量分别为(550 ± 23)、(235 ± 9)、(856 ± 35)个,均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的(188 ± 14)、(97 ± 6)、(370 ± 32)个( t值分别为22.95、23.13、17.84, P<0.05)。培养24 h,hUCMSC-sEV组HEK、HDF及HUVEC增殖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t值分别为22.00、13.82、32.32, P<0.05)。单纯GelMA水凝胶内部呈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结构且其中未见hUCMSC-sEV,hUCMSC-sEV/GelMA水凝胶具有相同海绵状结构且其中可见hUCMSC-sEV呈团块状均匀分布。hUCMSC-sEV/GelMA水凝胶浸泡2 d后hUCMSC-sEV累积释放率曲线趋于平缓,浸泡12 d时hUCMSC-sEV累积释放率为(59.2 ± 1.8)%。伤后0~12 d,4组小鼠创面均不断缩小。伤后4、8、12 d,hUCMSC-sEV/GelMA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 P<0.05),单纯GelMA水凝胶组、单纯hUCMSC-sEV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PBS组( P<0.05);伤后8、12 d,单纯hUCMSC-sEV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GelMA水凝胶组( P<0.05)。伤后12 d,hUCMSC-sEV/GelMA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上皮化程度最佳,真皮胶原排列松散有序,炎症细胞数量最少;其余3组小鼠创面均可见真皮胶原排列致密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结论   hUCMSC-sEV能够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相关细胞HEK、HDF与HUVEC迁移与增殖,并可在GelMA水凝胶内缓慢释放。hUCMSC-sEV/GelMA水凝胶作为创面敷料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速度。
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索人肠道菌群与增生性瘢痕之间的因果关系
陈文涛, 王小祥, 郑文炼, 张伟强, 毛璐佳, 卓佳楠, 周思彤, 杨荣华
2024, 40(4): 333-34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9-00215
摘要:
  目的   探究人肠道菌群与增生性瘢痕(HS)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的研究。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获得人肠道菌群(18 473个样本)和HS(208 248个样本)的数据。提取已知肠道菌群门、纲、目、科和属5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基因,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并进行连锁不平衡(LD)分析。使用PhenoScanner V2数据库进行人类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排除与HS不相关的肠道菌群SNP并分析获得的SNP是否为弱工具变量。采用TSMR分析的4种方法,即逆方差加权(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和加权模式,对肠道菌群SNP与HS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前述4种分析方法得出重要结果的散布图,分析肠道菌群SNP与HS的相关性。采用IVW检验和MR-Egger回归检验评估肠道菌群SNP的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检验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肠道菌群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敏感性分析确定HS是否由肠道菌群中的单个SNP引起。对HS SNP与肠杆菌属或HS SNP与瘤胃球菌2属分别进行逆向TSMR分析,检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结果   共获得196个已知肠道菌群,属于9门、16纲、20目、32科、119属,从每个菌群中均获得多个SNP作为工具变量。LD分析显示,除rs1000888、rs12566247、rs994794外,其余肠道菌群SNP均符合遗传变异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的假设。人类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显示,经LD分析后获得的SNP均未被排除且均不是弱工具变量。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和加权模式的TSMR分析显示,肠杆菌属及瘤胃球菌2属均与HS存在因果关系。其中,IVW和MR-Egger回归的森林图分析还显示,肠杆菌属的16个SNP(该菌属SNP个数下同)和瘤胃球菌2属的15个SNP(该菌属SNP个数下同)均为HS的保护因素。进一步地,IVW分析显示肠杆菌属SNP(比值比为0.62,95%置信区间为0.41~0.93, P<0.05)和瘤胃球菌2属SNP(比值比为0.62,95%置信区间为0.40~0.97, P<0.05)均与HS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散布图显示,肠杆菌属和瘤胃球菌2属的SNP均是HS的保护因素。IVW检验和MR-Egger回归检验均显示,肠杆菌属SNP( Q值分别为5.73、5.76, P>0.05)和瘤胃球菌2属SNP( Q值分别为13.67、15.61, P>0.05)均无异质性。MR-Egger回归检验显示,肠杆菌属和瘤胃球菌2属的SNP均无水平多效性(截距分别为0.01、0.06, P>0.05);MR-PRESSO离群值检验显示,肠杆菌属和瘤胃球菌2属的SNP均无水平多效性( P>0.05)。留一敏感性分析显示,无单个肠道菌群SNP驱动HS的发生。逆向TSMR分析显示,HS SNP与肠杆菌属之间、HS SNP与瘤胃球菌2属之间均不存在任何反向因果关系(比值比分别为1.01、0.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7~1.06、0.96~1.04, P>0.05)。   结论   人肠道菌群与HS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肠杆菌属及瘤胃球菌2属对抑制HS有一定作用。
论著
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沈阳, 贺钧, 刘竣彰, 张险峰, 谭杰, 唐文军, 杨豪, 陈旭, 罗兴旺
2024, 40(4): 342-34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04-0010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以下称为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1年6月—2022年12月,贵阳钢厂职工医院烧伤科收治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剔除1例随访脱落患儿后,联合治疗组纳入38例患儿[男20例、女18例,年龄26.00(16.75,39.75)个月],泡沫敷料组纳入39例患儿[男21例、女18例,年龄19.00(14.00,31.00)个月]。对联合治疗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面磨痂术,术后用泡沫敷料覆盖创面,7 d更换1次敷料;对泡沫敷料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面消毒后用泡沫敷料覆盖创面,2~3 d更换1次敷料。2组患儿创面愈合后均常规涂抹硅酮凝胶,每天涂抹2次,连续应用3周后佩戴弹力套,每天佩戴18 h以上,连续佩戴6个月以上。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患儿换药时疼痛程度;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创面瘢痕情况。   结果   换药时,联合治疗组患儿疼痛的FLACC评分为3.5(2.0,5.0)分,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的6.0(5.0,8.0)分( Z=-5.40, 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创面水肿、积液或周边皮肤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换药次数为3(3,4)次,明显少于泡沫敷料组的8(7,10)次( Z=-7.58, 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9±5)d,明显短于泡沫敷料组的(25±6)d( t=-4.48, P<0.05)。创面愈合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儿瘢痕的VSS评分为5(2,8)分,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的7(5,10)分( Z=-3.05, P<0.05)。   结论   与单纯使用泡沫敷料相比,早期磨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患儿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合后期抗瘢痕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瘢痕增生。
早期清创保守去痂后外覆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效果
梁艳, 石文, 邵阳, 刘新庄, 宫红敏, 曹国辉, 高聪, 辛乃军, 宋国栋
2024, 40(4): 348-35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20-0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保守去痂后外覆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即早期手术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7岁住院深度烧伤患儿278例。根据治疗过程不同,将行早期手术+常规换药治疗的134例患儿纳入去痂+换药组[男77例、女57例,年龄1(1,2)岁],将仅行常规换药治疗的144例患儿纳入单纯换药组[男90例、女54例,年龄1(1,2)岁]。将去痂+换药组中无Ⅲ度烧伤的51例患儿纳入去痂+换药1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1(1,2)岁],将该组存在Ⅲ度烧伤的83例患儿中未在早期手术的同期行自体皮移植(称为早期植皮)的57例患儿纳入去痂+换药2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1(1,2)岁]。将单纯换药组中无Ⅲ度烧伤的76例患儿纳入单纯换药1组[男51例、女25例,年龄1(1,3)岁],将该组存在Ⅲ度烧伤的68例患儿纳入单纯换药2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1(1,2)岁]。针对去痂+换药组深Ⅱ度和较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以保留薄层变性真皮从而保全创基健康组织为基准进行去痂,去痂后创面均外敷ADM;针对该组较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尤其是位于关节功能部位的创面,则去痂至有生机组织平面并行早期植皮。当患儿较浅创面已愈合或趋于愈合后评估残余创面情况,若其难以在14 d内治愈则行择期自体皮移植。统计去痂+换药组、单纯换药组以及去痂+换药1组、单纯换药1组患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干预愈合时间、手术/换药次数、干预手术/换药次数。末次随访(随访期设为7~12个月)时,统计去痂+换药组54例、单纯换药组48例患儿深Ⅱ度烧伤愈合创面瘢痕增生最严重区域的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mVSS)评分。统计去痂+换药组、单纯换药组患儿全部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及手术/换药次数,以及去痂+换药2组、单纯换药2组患儿Ⅲ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及手术/换药次数。统计去痂+换药组、单纯换药组患儿创面愈合期间创面感染、脓毒症、发热及烧伤5 d后发热发生情况。   结果   与单纯换药组相比,去痂+换药组患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干预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手术/换药次数和干预手术/换药次数均明显减少( Z值分别为-11.00、-11.33、-12.64、-11.65, P<0.05)。与单纯换药1组相比,去痂+换药1组患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干预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手术/换药次数和干预手术/换药次数均明显减少( Z值分别为6.57、6.46、8.04、6.57, P<0.05)。末次随访时,去痂+换药组54例患儿深Ⅱ度烧伤愈合创面瘢痕增生最严重区域的mVSS评分为4.00(3.00,5.00)分,明显低于单纯换药组48例患儿的6.50(5.00,7.00)分( Z=-4.67, P<0.05)。与单纯换药组相比,去痂+换药组患儿全部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换药次数明显减少( Z值分别为-5.20、-6.34, P值均<0.05);与单纯换药2组相比,去痂+换药2组患儿Ⅲ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换药次数明显减少( Z值分别为-5.22、-5.73, P值均<0.05)。创面愈合期间,去痂+换药组患儿发热、烧伤5 d后发热概率均明显低于单纯换药组( χ 2值分别为4.13、3.91, P<0.05),仅单纯换药组1例患儿发生脓毒症,2组患儿创面感染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小儿深度烧伤创面行早期手术并根据需要行早期植皮或择期自体皮移植术,其近远期效果优于不行早期手术。
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杨姣, 王玲, 张万福, 陈阳, 官浩
2024, 40(4): 358-36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904-00074
摘要:
  目的   探讨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常规胸带的11例患者纳入常规胸带组,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盔甲式胸带的12例患者纳入盔甲式胸带组。成立胸骨裂开修复专项小组,组内责任护士为2组患者指导正确腹式呼吸方法,手术组成员为2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手术并佩戴相应胸带。统计术后第1天腹式呼吸频率、胸式呼吸频率;患者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自评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记录术后拆线时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记录术后2周内皮瓣局部有无红肿、渗出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有无伤口裂开或感染等并发症,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价瘢痕情况。   结果   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腹式呼吸频率为(16.3±1.2)次/min,明显高于常规胸带组的(5.3±1.4)次/min( t=20.00, P<0.05);胸式呼吸频率为(1.2±0.8)次/min,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12.4±1.5)次/min( t=22.36, 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 t值分别为15.07、14.70、13.66、11.03, 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常规胸带组( t值分别为5.51、8.90, P<0.05)。术后拆线时,常规胸带组患者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为2.0(0,5.0)mm,明显长于盔甲式胸带组的2.0(1.0,2.0)mm( Z=4.10, 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盔甲式胸带组患者瘢痕评分为(4.1±1.4)分,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5.6±1.4)分( t=2.71, P<0.05)。   结论   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应用盔甲式胸带可提高腹式呼吸频率,减轻伤口切割力,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加快第1次主动咳嗽和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术后瘢痕增生,应用效果较好。
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朱婵, 何林, 何亭, 梁英, 张博文, 赵海洋, 官浩, 杨薛康, 胡大海, 韩军涛, 刘佳琦
2024, 40(4): 365-37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20-00057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15年2月—2023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2~55岁),采用皮瓣移植结合肌腱移植或吻合的方法修复创面。根据术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12例。早期康复组患者于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由专科康复医师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康复指导。常规康复组患者于术后第3周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且其康复治疗内容与早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2周开始的康复治疗相同。2组患者均在院康复治疗至术后6周。观察术后6周内皮瓣血管危象及肌腱断裂发生情况。术后6周,采用徒手肌力测定法测量患手示指和拇指对捏力、侧捏力、三点捏力和握力;采用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患手手指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优良比;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对患手功能进行评分和评级。   结果   术后6周内,仅常规康复组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经二次手术探查及血管吻合后皮瓣成活;2组患者均未发生肌腱断裂。术后6周,2组患者患手示指和拇指对捏力、侧捏力、三点捏力和握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患手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为11/12,高于常规康复组的7/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患手功能评分为(90±6)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3±8)分( t=2.41, 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患手功能评级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 Z=2.04, P<0.05)。   结论   对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损伤患者于修复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可改善患手功能,但不会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学兰, 刘应平, 刘一伟, 刁杰林, 王丰, 钟方宇, 何家乐, 陈朗
2024, 40(4): 373-37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31-00028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22年1月—2023年2月,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1~6岁学龄前烧伤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调查患儿性别、年龄段、居住地区、主要看护人及其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等一般资料,以及致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等伤情;采用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调查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将患儿按照一般资料和伤情分类,统计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筛选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患儿中,男45例、女40例,以1~3岁年龄段患儿居多,农村地区患儿稍多于城市,主要看护人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患儿约各占1/2,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与扩大家庭为主,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该组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为34.12%(29/85)。不同年龄段、致伤原因、烧伤严重程度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值分别为9.18、7.80、25.47, 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区、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类型患儿伤后3 d~1个月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段和烧伤严重程度均为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8.21、33.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7~43.04、5.55~207.93, P<0.05),患儿年龄越大、烧伤严重程度越重,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越高。   结论   学龄前儿童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高,年龄段和烧伤严重程度是该类患儿伤后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丹参联合罗沙司他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夏如意, 唐棣, 杨斌
2024, 40(4): 380-38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0-00124
摘要:
  目的   探究丹参联合罗沙司他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成功制成糖尿病模型后,在其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之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每组5只。伤后即刻,对生理盐水组大鼠予5 mL生理盐水灌胃,对单纯罗沙司他组大鼠予1.5 mg/mL的罗沙司他混悬液按照25 mg/kg灌胃,对单纯丹参组大鼠予18 mg/mL的丹参混悬液按照300 mg/kg灌胃,对罗沙司他+丹参组的大鼠予19.5 mg/mL的罗沙司他和丹参混悬液按照罗沙司他25 mg/kg、丹参300 mg/kg灌胃,均持续给药2周,1次/d。观察伤后0(即刻)、4、8、12 d创面情况,计算伤后4、8、12 d的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5)。伤后14 d,取腹主动脉血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检测(样本数为5);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炎性浸润、皮肤组织结构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行Masson染色后观测胶原纤维占比(样本数为3),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样本数为3),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样本数为3)。   结果   伤后0~12 d,4组大鼠创面面积均逐渐缩小。伤后4 d,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单纯罗沙司他组( P<0.05);伤后8 d,单纯罗沙司他组和单纯丹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 P值均<0.05);伤后12 d,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0.05)。伤后14 d,4组大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4.3±1.2)×10 9/L、(26.3±2.4)×10 9/L、(15.0±0.7)×10 9/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33.8±2.7)×10 9/L(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罗沙司他组和单纯丹参组( P值均<0.05)。伤后14 d,生理盐水组大鼠创面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皮肤组织结构紊乱,新生血管少;其余3组大鼠创面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皮肤组织结构紧密,新生血管丰富。4组大鼠创面的胶原纤维占比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伤后14 d,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D3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罗沙司他组和单纯丹参组( P值均<0.05)。伤后14 d,单纯罗沙司他组、单纯丹参组、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6、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罗沙司他组和单纯丹参组(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丹参组( P<0.05)。伤后14 d,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EGF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 P值均<0.05);单纯罗沙司他组和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0.05),罗沙司他+丹参组大鼠创面组织中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丹参组( P<0.05);4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丹参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再生、降低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综述
有氧糖酵解在皮肤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丽霞, 胡大海
2024, 40(4): 389-3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12-00004
摘要:
皮肤纤维化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系统性硬化病等,其主要病理特点为成纤维细胞过度激活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氧糖酵解与皮肤纤维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以有氧糖酵解为治疗靶点的药物为皮肤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就有氧糖酵解相关酶和产物在皮肤纤维化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有氧糖酵解治疗皮肤纤维化疾病的药物进行综述。
儿童急性皮肤衰竭研究进展
尹希, 常菲, 陈杰, 顾丽娟, 葛燚红, 毛佳敏
2024, 40(4): 395-4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14-00113
摘要:
急性皮肤衰竭(ASF)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低灌注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对于成人ASF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报道,但对儿童ASF鲜有报道。该文从儿童ASF的定义、病理生理学变化、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建议以期为儿童AS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推动对儿童ASF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