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11期

专家论坛
吸入性损伤再认识
郭光华, 黄圣宇
2024, 40(11): 1001-10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616-00234
摘要:
吸入性损伤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和较高的致死率,历来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近年来,尽管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仍不可忽视,其诊断和治疗仍有上升空间。随着对吸入性损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有关肺损伤的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可能给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该文从吸入性损伤病理生理学分子机制、诊断评估和治疗的角度,针对其中部分进展和理念进行了阐述,供广大同仁参考。
儿童吸入性损伤的诊疗策略
于家傲, 张修航
2024, 40(11): 1007-101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816-00310
摘要:
在烧伤医学的浩渺疆域中,吸入性损伤作为其中一项错综复杂且极富挑战性的议题,始终受到烧伤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对吸入性损伤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当聚焦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上时,其病情发展的盘根错节和治疗理念的别具一格更显得独出机杼。该文旨在深入探讨儿童吸入性损伤的复杂成因,并特别关注儿童吸入性损伤的独特表现,细致阐释其病理生理的微妙转变机制。并基于此,进一步探索与讨论针对此类损伤的精准诊断方法和高效治疗方案,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和临床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该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
烧伤相关肺损伤的呼吸治疗任重道远
朱峰, 郭光华
2024, 40(11): 1016-102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802-00291
摘要:
烧伤后常伴有呼吸道损伤和肺损伤,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效果。呼吸治疗指在专业医师指导、协作下,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患者给予预防、评价、诊断、治疗、管理和照顾,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应用于烧伤相关肺损伤。呼吸治疗涵盖了疾病的防与治,与烧伤创面修复、整体康复互作,需要从业者更多地关注、研究和实践。该文在国内外呼吸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和烧伤相关肺损伤研究与实践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试图从多层面阐述和分析实施烧伤相关肺损伤呼吸治疗的意义、具体措施和不足之处,旨在鼓励更多从业者深入学习和参与,通过积累和总结,达到科学、规范实施烧伤相关肺损伤呼吸治疗的目的。
论著·烧创伤相关肺损伤
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输液率对预后的影响及输液率的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黄圣宇, 马琪敏, 王玉松, 汤文彬, 褚志刚, 辛海明, 常刘, 李晓亮, 郭光华, 朱峰
2024, 40(11): 1024-103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409-00130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输液率对预后的影响及输液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国7个烧伤救治中心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13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6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73例、解放军第924医院21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30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7例。患者中男163例、女57例,年龄为18~91岁。根据患者伤后28 d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2组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体温等)、伤情(烧伤总面积、伤后入院时间等)、基础疾病情况、伤后液体复苏情况(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输注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比值等)、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pH值、碱剩余、血乳酸、氧合指数等)、治疗情况(吸入氧体积分数、住院天数、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情况等)。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调整协变量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绘制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预测死亡风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最大约登指数。按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的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预测死亡风险的界值[2.03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风险。分析前述临床资料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自变量后,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均明显增大(Z值分别为12.08、23.71,P<0.05),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吸入氧体积分数与入院时血尿素氮、血肌酐、血乳酸(Z值分别为7.99、4.01、11.76、23.24、5.97,P<0.05)及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比例(P<0.05)均明显升高,入院时白蛋白、pH值、碱剩余均明显降低(t=2.72,Z值分别为8.18、9.70,P<0.05),住院天数明显减少(Z=85.47,P<0.05)。调整协变量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风险比为1.69,95%置信区间为1.21~2.37,P<0.05)。输液率≥2.03 mL·kg-1·%TBSA-1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高于输液率<2.03 mL·kg-1·%TBSA-1组(风险比为3.47,95%置信区间为1.48~8.13,P<0.05)。烧伤总面积、体重、吸入氧体积分数、体温、伤后入院时间、伤后第1个24 h输注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比值、入院时氧合指数<300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2、-0.215、0.137、-0.162、-0.252、0.314,Z=4.48,P<0.05)。筛选自变量后,烧伤总面积、体重、伤后入院时间和入院时氧合指数<300均是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β值分别为-0.22、-0.22、-0.19、0.4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4~0.09、-0.34~0.10、-0.32~0.06、0.22~0.71,P<0.05)。  结论  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2.03 mL·kg-1·%TBSA-1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烧伤总面积、体重、伤后入院时间和入院时氧合指数<300是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铁死亡在大鼠烧冲复合伤合并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浩, 官浩, 汪宇航, 张万福, 田林强, 任文杰
2024, 40(11): 1034-104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28-00199
摘要:
  目的  探讨铁死亡在大鼠烧冲复合伤合并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对实验组大鼠在麻醉后进行爆炸处理以制作烧冲复合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行模拟致假伤处理。伤后24 h,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肺组织的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气分析仪检测腹主动脉血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称重肺组织并计算其湿干重比,采用二喹啉甲酸法测定BALF中的总蛋白浓度,基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肺损伤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大鼠肺组织匀浆液中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氧、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亚铁离子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铁死亡相关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脂质过氧化相关分子4-羟基壬烯醛(4-HNE)及DNA氧化损伤相关分子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表达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形态。样本数均为6。  结果  伤后24 h,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清晰完整,肺泡壁正常;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水肿明显,肺泡壁变厚、结构不清晰。伤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BALF的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96、9.84、10.60,P<0.05);实验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损伤评分以及BALF中总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91、6.64、10.04,P<0.05),腹主动脉血的PaO2明显下降(t=8.85,P<0.05)而PaCO2未见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匀浆液中SOD及谷胱甘肽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36和8.56,P<0.05),活性氧、丙二醛和亚铁离子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1.55、9.78、14.77,P<0.05)。伤后24 h,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GPX4的表达量分别为0.245±0.024、0.786±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305、1.000±0.200(t值分别为6.05和2.60,P<0.05);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4-HNE的表达量分别为5.93±1.05、2.21±0.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29、1.00±0.23(t值分别为11.13和9.16,P<0.05);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8-OHdG的表达量分别为2.08±0.40、1.61±0.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40、1.00±0.26(t值分别为4.72和3.87,P<0.05)。伤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细胞中线粒体的双层膜密度增加、外膜破裂、嵴减少。  结论  在烧冲复合伤合并急性肺损伤大鼠中,肺组织细胞存在DNA氧化损伤,肺组织中抗氧化体系失衡、抗铁死亡的关键分子GPX4表达下降,提示铁死亡参与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代站站, 朱沁, 佟希睿, 马兵, 夏照帆, 房贺
2024, 40(11): 1043-105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429-00155
摘要:
  目的  探究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研究。以吸入性损伤为暴露因素、循环炎症蛋白为结局,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中获得吸入性损伤(216 993个样本)和91种循环炎症蛋白(14 824个样本)的数据,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连锁不平衡分析获得与吸入性损伤显著相关的独立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将其作为工具变量,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进行吸入性损伤与91种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进一步使用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MR-Egger法和简单模式法进行验证。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针对符合假设的吸入性损伤SNP,进行Cochran Q检验评估异质性,进行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水平多效性,进行留一法分析评估可靠性。  结果  筛选出6个达到显著阈值(P<5×10-5)的SNP作为代表吸入性损伤的工具变量,其F值均>10,提示均为强相关工具变量。基于6个吸入性损伤SNP,IVW法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20(IL-20)、IL-20受体亚基α(IL-20RA)、IL-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NFRSF9)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比值比分别为1.01、1.01、1.02、1.0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2、1.00~1.03、1.01~1.03、1.00~1.03,P<0.05)。经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5(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TNFRSF9(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经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P值均>0.05),仍需以IVW法结果为准。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Cochran Q检验评估显示,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6个吸入性损伤SNP均不存在显著异质性(Q值分别为2.67、5.00、5.17、5.29,P>0.05);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显示,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6个吸入性损伤SNP均不存在显著水平多效性(截距分别为0.01、<0.01、-0.02、-0.03,RSSobs值分别为3.33、9.00、7.88、7.26,P>0.05);留一法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之间的显著因果关系在逐个剔除6个吸入性损伤SNP后结果稳定可靠。  结论  通过双样本MR分析,明确吸入性损伤与4种循环炎症蛋白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提示发生吸入性损伤后以上4种循环炎症蛋白的生成呈增多趋势。
论著
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分指及指蹼成形术序贯治疗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的效果
尹善青, 竺枫, 黄耀鹏, 潘佳栋, 肖栋超, 刘林海, 李学渊, 王欣
2024, 40(11): 1052-105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723-00275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分指及指蹼成形术序贯治疗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2年1月—2023年1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7~75岁,创面均合并骨骼或肌腱外露。Ⅰ期皮瓣移植术前均急诊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1.0 cm×3.0 cm~23.0 cm×13.5 cm。设计并切取一侧或双侧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为12.5 cm×5.0 cm~25.0 cm×15.5 cm),并对皮瓣进行修薄处理后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对侧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根据需要,于Ⅰ期术后每隔约3个月行1次或多次分指+指蹼成形术,对皮瓣进行整复。Ⅰ期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发生情况,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测皮瓣外观、两点辨别觉距离及手部功能等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手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Ⅰ期术后,15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皮瓣出现动脉危象,经探查并重新吻合血管后完全成活;供区创面全部愈合。Ⅰ期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稍臃肿,有少许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1 mm;手指可完成屈、伸、捏、握等基本生活动作。末次随访时,患手功能评定为优者3例、良者9例、可者3例。  结论  针对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Ⅰ期采用游离移植一侧或双侧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后期采用分指+指蹼成形术对皮瓣进行整复,可基本恢复患手生活所需的捏握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体内液态塑料和液态金属异物烧冲复合伤患者的比较研究
柯家祥, 于风格, 李宁, 边曦, 邓若梅子, 李蓓
2024, 40(11): 1059-106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327-00107
摘要:
  目的  比较体内液态塑料和液态金属异物烧冲复合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案、治疗策略等。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009年1月—2019年7月,康复大学青岛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热溶液爆炸导致的烧冲复合伤患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伤后入院时间、烧冲复合伤发生部位、体内异物类型。根据体内异物类型将患者分为液态塑料组(30例)和液态金属组(11例)。统计2组患者临床特点(受伤部位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发热情况、脓肿形成情况、损伤深度、异物活动度、异物剥离难易程度)、影像学检查(超声、计算机X线摄影、CT、磁共振成像检查)情况、治疗情况(修复时期、修复方式)及出院后随访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中男33例、女8例,年龄18~65岁,烧伤总面积为1%~78%体表总面积,伤后入院时间为2 h~7 d,烧冲复合伤主要发生在四肢及躯干,体内异物为液态塑料(聚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液态金属(液态铁和铝)。液态塑料组患者受伤部位肿胀、损伤深及骨、异物活动度差、异物剥离困难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液态金属组(P<0.05)。液态金属组患者通过计算机X线摄影、CT检查明确体内异物的比例分别为7/7、8/8,均明显高于液态塑料组的1/5、3/20(P<0.05);液态金属组患者通过超声检查明确体内异物的比例为11/11,与液态塑料组的24/26相近(P>0.05);液态金属组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明确体内异物的比例为2/2,与液态塑料组的4/4相同。液态塑料组患者行创面Ⅰ期修复、直接缝合的比例均明显低于液态金属组(P<0.05),行创面延期修复、皮片移植与皮瓣移植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液态金属组(P<0.05)。2组患者出院后随访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烧冲复合伤患者因体内异物类型、存在部位不同,受损严重程度也不同。计算机X线摄影和CT检查可用于诊断体内金属类异物,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可用于诊断体内塑料类异物。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是救治该类患者的重要手段
肥胖患者减重成功后其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魏志茹, 董炎, 乔改红, 刘林嶓, 李广帅
2024, 40(11): 1066-107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05-00225
摘要:
  目的  探索肥胖患者减重成功后其脂肪干细胞(ASC)的生物学特性变化,为该类ASC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肥胖减重成功后行腹壁皮肤松弛矫正术的患者纳入减重组[女8例、男4例,年龄为(50±9)岁],将该单位同期收治的行腹部抽脂后面部填充术的12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女10例、男2例,年龄为(50±9)岁]。收集减重组患者与健康组志愿者的脂肪组织并提取ASC,取第4、5代ASC进行实验。于培养0(即刻)、24、48、72 h,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行细胞划痕试验,计算划痕后12、24 h细胞迁移率。行细胞Transwell试验,培养24 h后计数迁移细胞。行成脂诱导、成骨诱导实验,分别于诱导18、21 d后观测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脂蛋白脂肪酶(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碱性磷酸酶(AL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各实验样本数均为12。  结果  培养0 h,减重组患者与健康组志愿者细胞增殖水平分别为1.022±0.056、1.000±0.1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 h,减重组患者细胞增殖水平分别为1.366±0.030、1.353±0.012、1.390±0.016,明显低于健康组志愿者的1.755±0.077、1.737±0.014、1.700±0.023(t值分别为16.27、71.35、38.56,P值均<0.05)。细胞划痕试验中,划痕后12、24 h,减重组患者细胞迁移率均低于健康组志愿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Transwell试验中,培养24 h后,健康组志愿者和减重组患者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诱导18 d后,减重组患者细胞成脂分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志愿者(t=27.81,P<0.05);成骨诱导21 d后,减重组患者细胞成骨分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志愿者(t=14.85,P<0.05)。与健康组志愿者比较,减重组患者细胞中LPL、PPARγ、TGF-β和Runx2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9.48、146.10、46.10、3.13,P<0.05),而骨桥蛋白、ALP和MMP-9的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相对于健康志愿者,肥胖患者减重成功后其ASC的增殖功能明显减弱,分化功能相对较弱,与成脂、成骨分化对应的部分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会影响用这些ASC治疗由烧伤、糖尿病和放射性损伤等导致的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故在临床应用时,需要考虑ASC的供体差异。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烫伤大鼠切痂植皮创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王迪, 豆舒乾, 武孔佳, 张高飞, 娄涵潇, 张晨颖, 杨国勋, 金成博, 阙渟, 刘文军
2024, 40(11): 1075-108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01-00223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在烫伤大鼠切痂植皮创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12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固定+异体皮组、自体皮+异体皮组、异体皮组,每组3只。4组大鼠背部均造成烫伤创面并切痂,联合治疗组大鼠创面经金属圈固定(固定方法下同)并移植自体皮和异体皮,其他3组大鼠进行组名对应的固定和/或皮片移植。术后14、21、28 d,测量4组大鼠创面愈合面积。另取15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不进行处理的正常组及高外泌体组、低外泌体组、上清液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3只。后4组大鼠同前述联合治疗组处理后,分别于术后0(即刻)、7、14、21 d沿创周注射200 μL含100 μg hUCMSC-ex的PBS、含50 μg hUCMSC-ex的PBS、去除hUCMSC-ex的上清液、PBS,并于术后14、21、28 d测量4组大鼠创面愈合面积。取高外泌体组、PBS组大鼠术后28 d创面新生上皮组织及正常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正常皮肤组织,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蛋白;选择高外泌体组和PBS组组间比较差异倍数第1、2大的2个上调差异表达蛋白IgG1重链恒定区(IGHG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CST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量。所有实验样本数均为3。  结果  术后14、21、28 d,联合治疗组、自体皮+异体皮组、异体皮组大鼠创面愈合面积均明显大于固定+异体皮组(P<0.05);自体皮+异体皮组大鼠术后21 d及异体皮组大鼠术后14、21 d创面愈合面积均明显大于联合治疗组(P<0.05);异体皮组大鼠术后14 d创面愈合面积明显大于自体皮+异体皮组(P<0.05)。高外泌体组和低外泌体组大鼠术后14、21、28 d及上清液组大鼠术后14、28 d创面愈合面积均明显大于PBS组(P<0.05);高外泌体组大鼠术后14、21 d创面愈合面积均明显大于上清液组(P<0.05),术后14 d创面愈合面积明显大于低外泌体组(P<0.05);低外泌体组大鼠术后14 d创面愈合面积明显大于上清液组(P<0.05)。相较于PBS组,高外泌体组大鼠术后28 d创面新生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为332个(P<0.05),其中IGHG1和CSTA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差异倍数分别为12.60、2.27,P<0.05)。相较于正常组大鼠正常皮肤组织,高外泌体组、PBS组大鼠术后28 d创面新生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数分别为1 400、1 057个。高外泌体组大鼠术后28 d创面新生上皮组织中IGHG1、CSTA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正常皮肤组织(P<0.05)及PBS组(P<0.05)。  结论  hUCMSC-ex可能通过调控IGHG1、CSTA的蛋白表达,加速烫伤大鼠切痂植皮创面的修复进程,并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黄芩素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施彦, 易亮, 张伟强, 刘妮可, 文辉才, 杨荣华
2024, 40(11): 1085-10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04-00179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从5只8~12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中分离单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高糖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分为采用1 μg/mL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黄芩素处理的0 μmol/L黄芩素组(不加黄芩素)、5 μmol/L黄芩素组、15 μmol/L黄芩素组、25 μmol/L黄芩素组、50 μmol/L黄芩素组、75 μmol/L黄芩素组,处理48 h后,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高糖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分为采用1 μg/mL LPS处理的LPS组和用50 μmol/L黄芩素+1 μg/mL LPS处理的LPS+黄芩素组,处理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CD80双阳性细胞百分比、精氨酸酶1(Arg1)与CD206双阳性细胞百分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23、IL-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核因子2表达。细胞实验样本数均为3。取24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于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将其分为黄芩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小鼠),伤后3 d分别向小鼠创面注射50 μmol/L黄芩素和生理盐水。于伤后4、8、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残余创面面积百分比;取伤后8 d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表皮新生情况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31的蛋白表达,采用酶标仪检测活性氧表达。动物实验样本数均为6。  结果  处理48 h后,仅50 μmol/L黄芩素组巨噬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0 μmol/L黄芩素组(P<0.05)。处理48 h后,LPS+黄芩素组巨噬细胞中iNOS与CD80双阳性细胞百分比[(21.0±2.4)%]明显低于LPS组[(66.6±4.5)%,t=15.63,P<0.05],LPS+黄芩素组巨噬细胞中Arg1与CD206双阳性细胞百分比[(59.1±2.1)%]明显高于LPS组[(18.6±1.7)%,t=25.38,P<0.05];与LPS组比较,LPS+黄芩素组巨噬细胞的IL-1β、IL-6和IL-23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6、15.95、12.23,P<0.05),IL-10、IGF和TGF-β1分泌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8.49、11.98、13.84,P<0.05);LPS+黄芩素组巨噬细胞中活性氧表达较LPS组明显降低(t=5.54,P<0.05);与LPS组相比,LPS+黄芩素组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核因子κB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36.22,P<0.05),细胞质中核因子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14.47,P<0.05),细胞核内核因子2表达增多。伤后4、8 d,黄芩素组小鼠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且黄芩素组小鼠创面于伤后12 d完全愈合。伤后4、8、12 d,黄芩素组小鼠残余创面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t值分别为13.29、10.08、11.72,P<0.05)。伤后8 d,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黄芩素组小鼠创面组织再上皮化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减少,CD3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t=17.23,P<0.05),活性氧表达明显降低(t=5.78,P<0.05)。  结论  黄芩素通过降低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推动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减轻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综述
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佳琦, 韩宜格, 李学拥, 马显杰
2024, 40(11): 1095-11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7-00208
摘要:
理想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对研究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者们已尝试在多种动物身上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是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而近年新提出的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模型和乙醇诱导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等在继承传统模型优点的基础上又简化了模型制造方法,具有较大研究潜力。该文简要综述裸鼠、小鼠、大鼠、兔、猪、豚鼠及犬等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模型、改进现有的动物模型及开发新的动物模型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