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3期

专家论坛
改善脓毒症患者长期预后的康复治疗对策
姚咏明, 张卉
2022, 38(3): 201-20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004-00344
摘要:
脓毒症存活患者出院后仍然面临较高的二次感染和死亡风险,并且长期遗留认知功能、精神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浅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心理干预、早期活动、营养支持和免疫调理等方面阐述有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长期预后的康复治疗对策。
论著·感染及脓毒症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陈潇荣, 蒋丹蔚, 唐亚慧, 徐畅, 支绍册, 洪广亮, 卢中秋, 赵光举
2022, 38(3): 207-21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910-0031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4月—2016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1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62±15)岁。计算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及入院时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及二者的差值ΔSOFA评分,并将患者分为ΔSOFA评分<2分的非进展组(101例)和ΔSOFA评分≥2分的进展组(2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85例)和死亡组(39例)。分别比较非进展组与进展组及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小鼠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沈括, 王许杰, 刘开拓, 李少珲, 李晋, 张锦鑫, 王洪涛, 胡大海
2022, 38(3): 215-22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16-00477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外泌体对小鼠RAW264.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0年6—9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手术的3例女性患者(10~25岁)废弃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ADSC,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使用差速超高速离心法提取人ADSC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和β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将人ADSC外泌体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12 h后,观察RAW264.7细胞对人ADSC外泌体的吞噬...
基于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罗锦花, 詹剑华, 廖文强, 程兴, 黄凯
2022, 38(3): 227-23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923-00421
摘要:
目的 基于16S核糖体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90只6~8个月龄雌雄不限日本大耳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烫伤组、烫伤+低剂量组、烫伤+中剂量组、烫伤+高剂量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兔自由饮食、饮水,单纯烫伤组、烫伤+低剂量组、烫伤+中剂量组、烫伤+高剂量组兔制作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2 g/mL加味四君子汤、1.0 g/mL加味四君子汤、5.0 g/mL加味四君子汤灌胃,持续给药7 d。于分组处理第1、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兔回肠黏膜组...
论著
成人大面积烧伤后急救复苏十倍法补液公式的创建与应用
申传安, 刘馨竹, 李大伟, 刘兆兴, 张博涵
2022, 38(3): 236-241.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109-00383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大面积烧伤后急救复苏十倍法补液公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70例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男135例、女35例,年龄(42±14)岁]的烧伤总面积[30%~100%体表总面积(TBSA)]和体重(45~135 kg)资料。将45~135 kg中的每一体重(编程步长为1 kg)与烧伤总面积为30%~100%TBSA中的每一面积(编程步长为1%TBSA)配对后的6 461对模拟数据,代入4个公认补液公式——Parkland公式、Brooke公式、解放军第三〇四医院公式和第三军医大学公式与2个急...
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刘江, 吴宝林, 朱万招, 刘洁, 王彤, 耿毛毛, 白莉, 刘毅
2022, 38(3): 242-25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112-00471
摘要:
目的 探讨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个临床科室2019年9—12月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2~67岁)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的1株菌进行实验研究。将大肠埃希菌分别与162.96、81.48、40.74、20.37、10.18、5.09、2.55、1.27、0.64、0.32 μg/mL的次氯酸共培养,筛选次氯酸最低杀菌浓度(MBC);将大肠埃希菌与筛选的MBC次氯酸分别作用2、5、10、20、30、60 min,筛选次氯酸的最短杀菌时间。分别于培养6、12、24、4...
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联合头皮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孟艳斌, 雷晋, 张海瑞, 郝振明, 白培懿, 段鹏
2022, 38(3): 251-25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01-00510
摘要:
目的 探讨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后行头皮移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6月—2019年6月,太钢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面部以外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患者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8~50岁,均行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瘢痕削薄面积为90~500 cm2)联合头皮移植术,术后对其受区行负压封闭引流固定。术后7 d,观察受区创面有无血肿及感染,同时观察并计算植皮成活率。术后12个月,观察受区瘢痕平整度及厚度,记录患者痒痛情况。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患者瘢痕进行...
低物质的量浓度过氧化氢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蜀, 郭玲, 米俊伟, 文大林, 孙剑会, 张华才, 杜娟, 崔莉, 蒋建新, 王建民, 黄宏
2022, 38(3): 256-26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15-00529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物质的量浓度过氧化氢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氧化应激性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从2只2周龄雄性BALB/c小鼠中分离培养BMSC,鉴定后取第3~7代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用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的0 μmol/L过氧化氢组(即不加入过氧化氢,下同)、25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100 μmol/L过氧化氢组、150 μmol/L过氧化氢组、200 μmol/L过氧化氢组、25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培养24 h后...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蔡维霞, 沈括, 曹涛, 王璟, 赵明, 王克甲, 张月, 韩军涛, 胡大海, 陶克
2022, 38(3): 266-27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020-00362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来源外泌体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行腹部手术切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0~25岁)遗弃的新鲜脂肪组织进行原代人ADSC的分离培养,于第5天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ADS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SC中CD29、CD34、CD44、CD45、CD73和CD90的表达情况。选取第3~5代ADSC,采用差速超高速离心法获取其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外泌体形状、粒径大小及CD9、CD63、肿瘤易感基因1...
病例报告与文献综述
创伤弧菌原发性脓毒症2例
程大胜, 纪世召, 王光毅, 朱峰, 肖仕初, 朱世辉
2022, 38(3): 276-28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027-00448
摘要:
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创伤弧菌原发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综述最新文献。2019年11月6日收治1例54岁男性患者,其进食淡水水产品后双下肢红肿、疼痛明显,出现瘀斑及血性水疱,入院后3 h急诊行筋膜切开减张术,术后各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24 h放弃治疗。2020年8月12日收治1例73岁男性患者,其进食海鲜后右下肢出现血性水疱,入院时呈休克状态,入院后3 h急诊手术探查并行右大腿截肢,6 d后残端行负压伤口疗法,入院后13 d家属放弃积极治疗,入院后15 d患者死亡。2例患者均未能第一时间诊断,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坏死性筋膜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明确诊断后分别予筋膜...
综述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研究进展
林志琥, 王君, 梁尊鸿, 潘云川
2022, 38(3): 281-28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828-00292
摘要: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是临床棘手问题,由于机体局部组织损毁且再生障碍,通过血管、神经营养修复创面的途径受损,多种细胞因子紊乱等多因素影响,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且具有免疫调节、旁分泌等功能,有助于全方位修复创面,目前在糖尿病足创面中极具应用前景。但由于干细胞治疗相关参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标准化数据。本文综述了近6年来干细胞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对研究中的干细胞类型和来源,供体年龄、性别对干细胞的影响,给药方式,移植存活率,安全性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干细胞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上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提供参考。

音乐疗法及其在烧伤救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修航, 周鑫, 洪雷, 高欣欣, 侯哲宇, 樊兴, 谢春晖, 刘熙, 陈欣欣, 于家傲
2022, 38(3): 287-291.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17-00533
摘要:
异于其他外伤,烧伤创面愈合后所形成的瘢痕及色素沉着不仅有碍美观,而且极易引发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序贯性心理问题。音乐疗法,现今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心理调节等多个领域。然而受医疗资源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烧伤救治工作者对音乐疗法的认知及接纳程度仍旧较低。本文基于烧伤的临床特点将音乐疗法的适用性与之匹配,总结音乐疗法在烧伤救治领域的补充应用,对这门兼具科学与美学的自然科学进行阐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真实世界研究在慢性伤口领域的研究进展
陈泠西, 贾赤宇, 何岩
2022, 38(3): 291-29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121-00031
摘要:
近年来,作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有力补充手段,真实世界研究(RWS)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慢性伤口领域,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复杂,RCT的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缺乏实际应用价值。RWS在临床医疗实践、药物与医疗器械监管和卫生技术评估等方面提供了更接近真实医疗环境的数据,但RWS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诊断标准未统一、研究终点不清等。此外,我国慢性伤口领域的RWS似乎还未真正开始,各级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以推进RWS的发展。
干细胞在汗腺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静娟, 王茂英, 赵洁, 姜笃银
2022, 38(3): 296-30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123-00033
摘要:

汗腺作为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官之一,对体温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维持起重要作用。烧伤后汗腺遭到破坏,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最终遗留排汗障碍问题,而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均无法有效恢复损伤汗腺的功能。因此亟待寻求能够促进汗腺再生并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治疗手段。干细胞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势,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已有多种干细胞被诱导分化为具有一定分泌功能的汗腺样组织,为临床烧伤后汗腺再生提供了治疗方向。本文主要从不同环境中干细胞转化为汗腺细胞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就干细胞在汗腺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