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儿童体表病损修复中的应用
马显杰, 丁健科
2022, 38(4): 301-30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019-00359
摘要: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提供与受区颜色、质地类似的皮肤组织,是体表病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扩张术治疗周期长,在儿童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该术式仍面临很多挑战。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研究进展,对扩张术后的皮肤改变、扩张术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该术式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论著·扩张术与瘢痕整复
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美学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张家平, 袁希, 江旭品, 刘杰, 陈卓, 李娅萍, 王红霞
2022, 38(4): 306-31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130-00401
摘要:
    目的   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为目标,探讨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策略。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4例烧伤后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13例、女21例,年龄12~54岁),其中单纯颏部受累者4例、单纯颈部受累者7例、颏部和颈部均受累者23例。瘢痕面积48~252 cm2。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张皮瓣进行手术治疗,治疗遵循修复皮瓣色泽与厚度匹配(match)、亚单位美学特征重构(reconstruction)、按整形原则设计切口(incision)和预防手术切口瘢痕(scar)的“MRIS”原则。Ⅰ期埋置额定容量为80~400 mL长方形或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规扩张至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5倍。Ⅱ期行瘢痕切除+切取扩张皮瓣修复继发创面,将供瓣区直接缝合。记录扩张器的扩张倍数(计算平均值)、采用皮瓣类型、局部美学形态重构情况、术后切口外观与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观察的供受区情况。    结果   34例患者埋置扩张器的平均扩张倍数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82倍。3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局部带蒂皮瓣、19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10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2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胸廓内动脉第2肋间穿支游离皮瓣。瘢痕切除后,重构下唇形态和颏唇沟者10例、重构下颏突起和延长下颏长度者16例、重构颈颏角和下颌缘轮廓线者28例。手术切口较为隐蔽,多数位于颏部和颈部亚单位自然交界或转折处;颈部垂直方向切口呈Z字形或鱼尾状。34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均成活,其中8例患者扩张皮瓣术后1~3 d出现远端边缘或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扩张皮瓣色泽、厚度与颏颈部皮肤差异小,颏颈部美学形态显著改善,手术切口瘢痕增生较轻。    结论   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血管增压在面颈部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
刘云菡, 黄昕, 李海洲, 高雅姗, 顾舒晨, 邝依敏, 骆申英, 张泽伟, 顾斌, 昝涛
2022, 38(4): 313-32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928-00334
摘要:
  目的  总结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IMAP)皮瓣联合血管增压在面颈部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9月—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1~58岁,均采用扩张的IMAP皮瓣整复。Ⅰ期根据瘢痕部位和范围在前胸置入1个或2个合适额定容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中注意保护IMAP、锁骨上动脉胸支和胸外侧动脉,术后注入生理盐水进行扩张。Ⅱ期行皮瓣转移术,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明确优势IMAP。切除面颈部瘢痕,形成面积为9 cm×7 cm~28 cm×12 cm的创面,术中注意保留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穿支。以优势IMAP为蒂,根据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和位置设计皮瓣:对于中小面积的创面,采用IMAP单蒂皮瓣转移修复;对于缺损面积较大者,利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评价前胸各血管的供血范围,当IMAP不足以供养整块皮瓣时,利用锁骨上动脉胸支或胸外侧动脉进行血管增压,设计双蒂皮瓣。根据供受区间的距离,选择带蒂或游离转移皮瓣。转移皮瓣后再次行ICGA判断皮瓣血供。将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统计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个数、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和扩张周期,优势IMAP位置,采用皮瓣总个数和不同血管蒂类型皮瓣个数、皮瓣面积,Ⅱ期术后皮瓣存活情况、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  结果  共置入25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为200~500 mL,注射生理盐水量855~2 055 mL,扩张周期4~16个月。术前在第2肋间(20侧)或第3肋间(5侧)探及优势IMAP。共切取25个扩张皮瓣,其中2个IMAP带蒂皮瓣、11个IMAP游离皮瓣、4个锁骨上动脉胸支带蒂+IMAP游离皮瓣、8个IMAP+胸外侧动脉游离皮瓣,皮瓣面积10 cm×8 cm~30 cm×14 cm。Ⅱ期术后3例患者出现皮瓣尖端坏死,经常规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IMAP和面动脉吻合处出现血管蒂局部扭转、血栓栓塞,手术探查取出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血供恢复正常。14例患者在Ⅱ期术后1~6个月进行了皮瓣修薄手术。随访4个月~9年,所有患者皮瓣外观良好,面颈部功能改善,供区可见线性瘢痕形成;1例女性患者出现明显乳头移位,双侧乳房不对称。  结论  扩张IMAP皮瓣颜色、质地与面颈部皮肤组织匹配,且切取后对胸部供区的损伤小,联合血管增压可灵活设计双蒂皮瓣,进一步改善血供,扩大皮瓣切取面积,是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整复的良好选择。
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陈斓, 张伟, 谢卫国, 杨飞, 李泽
2022, 38(4): 321-32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210-00021
摘要:
  目的  探讨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7例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65岁,瘢痕面积20 cm×4 cm~34 cm×14 cm。Ⅰ期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埋置额定容量为500~600 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拆线后注射生理盐水扩张以满足修复手术需求。Ⅱ期手术切除瘢痕,矫正畸形,松解粘连及挛缩;取出扩张器后切取扩张髂腹股沟游离皮瓣,需较大皮瓣时联合切取脐旁穿支皮瓣,将皮瓣移植于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观察并记录扩张器埋置个数、注射生理盐水总量、扩张时间,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面积、厚度、吻合血管蒂,采用皮瓣类型,供瓣区修复方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远期修复效果及供区情况,于末次随访时参照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调查患者对每个手术部位的疗效满意度。  结果  7例患者共埋置10个扩张器,其中4例患者各埋置1个,3例患者各埋置2个。注射生理盐水总量为800~1 800(1 342±385)mL,扩张时间为4~24(11±5)个月。1例患者置入扩张器后因感染致扩张器外露,其余患者未发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为10个,面积为22 cm×6 cm~36 cm×16 cm[(326±132)cm2],厚度为0.6~1.1(0.77±0.16)cm。10个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中,5个以旋髂浅动脉为蒂,3个以口径相对较大的腹壁浅动脉为蒂,1个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共干为蒂,1个皮瓣吻合旋髂浅动脉的同时桥接腹壁浅动脉做动脉内增压。4例患者联合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与同侧脐旁穿支皮瓣,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2例患者仅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除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后供瓣区移植自体刃厚头皮修复外,其余患者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尖端坏死,无创面残留。随访3~30(15±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且不臃肿,受区功能、外观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供区外观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手术部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4~5(4.5±0.4)分。  结论  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可获取面积大,具有血运丰富、供区损伤小、位置隐蔽、便于联合脐旁穿支皮瓣切取移植等优势,适合用于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整复治疗。
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整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计鹏, 曹涛, 张智, 张月, 胡世均, 王军昌, 韩超, 王璟, 石继红, 胡大海, 陶克
2022, 38(4): 328-33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1231-00426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整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1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5~46岁,瘢痕挛缩畸形病程5个月~8年,颈部瘢痕挛缩程度为Ⅰ度者1例、Ⅱ度者9例、Ⅲ度者1例。Ⅰ期根据颈部瘢痕大小在背部置入1个额定容量为200~600 mL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12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0~3.5倍。Ⅱ期切取面积为10 cm×7 cm~24 cm×13 cm的扩张胸背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面积为9 cm×6 cm~23 cm×12 cm的创面。将胸背动静脉的主干与面动静脉进行端端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4 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区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瘢痕增生挛缩情况,颈部功能恢复情况,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情况。    结果   术后14 d,10例患者皮瓣成活;1例患者皮瓣中央皮肤出现瘀斑和表皮坏死,经2周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14 d,11例患者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10例患者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1例患者皮瓣轻度臃肿;11例患者皮瓣和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挛缩不明显,颈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采用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整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后,颈部外观、功能恢复良好,且皮瓣供区损伤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论著
D-二聚体对成年烧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张伟, 刘宝辉, 夏成德, 丘宁宁, 娄季鹤, 狄海萍, 薛继东, 李刚
2022, 38(4): 335-34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021-00444
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对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 861例成年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期间是否并发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3 784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D-二聚体水平,入院时有无下肢烧伤、吸入性损伤,住院期间是否并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及有无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外科手术史、输注浓缩红细胞。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选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 861例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预测3 861例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Delong检验对AUC的质量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及住院期间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外科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D-二聚体水平,入院时下肢烧伤情况、吸入性损伤情况,住院期间股静脉留置CVC和输注浓缩红细胞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7,Z值分别为-5.04、-10.83,χ2值分别为21.83、5.37、7.75、4.52,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总面积和D-二聚体水平均是3 861例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5、1.02、1.1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4~1.06、1.00~1.03、1.10~1.20,P<0.05或P<0.01)。年龄、烧伤总面积和D-二聚体水平预测3 861例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的ROC的AUC分别为0.74、0.67、0.8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68~0.80、0.60~0.74、0.83~0.89,P值均<0.01),最佳阈值分别为50.5岁、10.5%体表总面积、1.845 mg/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分别为71.4%、70.1%、87.0%,最佳阈值下的特异度分别为66.8%、67.2%、72.9%。D-二聚体水平的AUC质量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年龄(z=3.29,χ2值分别为284.91、34.25,P<0.01)和烧伤总面积(z=4.98,χ2值分别为326.79,29.88,P<0.01),年龄、烧伤总面积间的AUC质量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相近(P>0.05)。  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是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AUC质量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优于年龄和烧伤总面积,对成年烧伤患者并发下肢DVT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瓣在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马富鑫, 任盼, 曹瑾, 边永钎, 周加华, 赵聪颖
2022, 38(4): 341-34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21-00538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治疗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侵袭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0~65岁,原始病变面积为5 cm×4 cm~15 cm×8 cm。术前根据颅骨CT三维重建结果预估颅骨切除范围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预制钛网。Ⅰ期行肿瘤扩大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18 cm×11 cm,采用预成形钛网修补,并采用面积为10 cm×9 cm~20 cm×13 cm的背阔肌肌瓣覆盖钛网,将胸背动静脉与一侧颞浅动静脉吻合,对供区肌肉断端行拉拢缝合或缝扎处理,将背部皮肤重新覆盖回供区。Ⅰ期术后第10天进行Ⅱ期手术,取患者股前外侧薄中厚皮片覆盖背阔肌肌瓣。统计Ⅰ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观察Ⅰ期术后肌瓣及Ⅱ期术后皮片存活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部外观、肿瘤有无复发。      结果     患者平均Ⅰ期手术时长为12.1 h,且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 200 mL,Ⅰ期术后肌瓣和Ⅱ期术后皮片全部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钛网外露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头顶部受区外观形态良好,无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皮覆盖修复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的创面,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覆盖创面的同时,使受区和供区均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人工真皮及刃厚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
戚建武, 陈邵, 孙斌鸿, 柴益铜, 黄剑, 李一, 杨科跃, 孙赫阳, 陈宏
2022, 38(4): 347-35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21-00145
摘要:
    目的   观察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人工真皮及刃厚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8例下肢脱套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9~75岁,创面面积为25 cm×12 cm~61 cm×34 cm。以携带12~15 cm宽背阔肌、皮瓣面积为20 cm×8 cm~32 cm×8 cm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骨/肌腱外露部位或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余缺损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将供瓣区直接缝合。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取大腿刃厚皮按1∶2~1∶4的比例扩展后移植修复残余创面,对供皮区行换药治疗。观察术后背阔肌肌皮瓣、人工真皮、刃厚皮成活情况,记录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观察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术区外观和功能,于末次门诊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外科手术学》中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评估皮瓣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下肢植皮区和大腿供皮区瘢痕情况,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    结果   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成活;2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出现远侧尖端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待刃厚皮移植时切除后直接植皮修复。8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成活。7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成活;1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部分坏死,予以再次植皮修复。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为15~26(20±5)d。背阔肌肌皮瓣供区术后均愈合,遗留线性瘢痕;大腿皮片供区术后瘢痕愈合。随访6~18(12.5±2.3)个月,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皮肤组织接近,下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背部供区线性瘢痕未见增大,大腿供区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末次门诊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或S3级;皮瓣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4例、可者1例;下肢植皮区VSS评分为4~7(5.2±0.9)分,大腿供皮区VSS评分为1~5(3.4±0.8)分;患者对疗效表示比较满意。    结论   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覆盖骨/肌腱外露或功能区创面,移植人工真皮与扩展后刃厚皮覆盖残余创面的方法,修复下肢脱套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自体皮瓣和皮片面积小,术后功能区恢复效果好,皮片移植区愈合质量佳。
生物强度电场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的调节作用
王文平, 冀然, 张泽, 邬亚婷, 张恒术, 张琼, 江旭品, 滕苗
2022, 38(4): 354-36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112-00017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强度电场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转化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HSF,分为经200 mV/mm电场处理6 h的200 mV/mm电场组和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6 h的模拟电场组,在活细胞工作站中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变化;记录处理0、6 h细胞数,并计算细胞数变化率;观察并计算3 h内细胞运动方向、位移速度、轨迹速度(以上实验模拟电场组样本数为34、200 mV/mm电场组样本数为30);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处理3 h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3)。取HSF分为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3 h的模拟电场组和经相应强度电场处理3 h的100 mV/mm电场组、200 mV/mm电场组、400 mV/mm电场组,另取HSF分为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6 h的模拟电场组和经200 mV/mm电场处理相应时间的电场处理1 h组、电场处理3 h组、电场处理6 h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LSD检验。  结果  处理6 h,与模拟电场组相比,200 mV/mm电场组细胞形态拉长,并产生局部粘连;模拟电场组细胞任意排列,200 mV/mm电场组细胞呈有规律的纵向排列;2组细胞数变化率相近(P>0.05)。处理3 h内,200 mV/mm电场组细胞有明显的向正极运动趋势,模拟电场组细胞绕原点运动;与模拟电场组比较,200 mV/mm电场组细胞位移速度和轨迹速度均明显加快(Z值分别为-5.33、-5.41,P<0.01),方向性显著增强(Z=-4.39,P<0.01)。处理3 h,200 mV/mm电场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较模拟电场组明显增加(t=-9.81,P<0.01)。处理3 h,100 mV/mm电场组、200 mV/mm电场组、400 mV/mm电场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分别为1.195±0.057、1.606±0.041、1.616±0.039,均明显多于模拟电场组的0.649±0.028(P<0.01)。与100 mV/mm电场组比较,200 mV/mm电场组、400 mV/mm电场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电场处理1 h组、电场处理3 h组、电场处理6 h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分别为0.730±0.032、1.561±0.031、1.553±0.045,均明显多于模拟电场组的0.464±0.020(P<0.01);与电场处理1 h组比较,电场处理3 h组、电场处理6 h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处理3 h,与模拟电场组比较,100 mV/mm电场组、200 mV/mm电场组、400 mV/mm电场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100 mV/mm电场组比较,200 mV/mm电场组、400 mV/mm电场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200 mV/mm电场组比较,400 mV/mm电场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拟电场组比较,电场处理1 h组、电场处理3 h组、电场处理6 h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与电场处理1 h组比较,电场处理3 h组、电场处理6 h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电场处理3 h组比较,电场处理6 h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  结论  生物强度电场可诱导HSF迁移、促进Fb向肌Fb转化,且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及电场强度依赖性。
创面修复
En bloc切除清创联合臀大肌肌瓣治疗坐骨结节压疮合并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
刘本全, 董德升, 史明艳, 张伟, 王伟, 陈逸超
2022, 38(4): 363-36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122-0003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en bloc切除清创联合臀大肌肌瓣在坐骨结节压疮合并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0年2月,阜阳民生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坐骨结节压疮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8~69岁;病灶累及单侧者6例、双侧者2例;根据Cierny-Mader骨髓炎解剖部位分型,局灶型者6例(7侧)、弥散型者2例(3侧);入院时创面面积为3 cm×2 cm~12 cm×9 cm。采用en bloc切除清创将压疮和慢性骨髓炎病灶组织彻底清除,一期将慢性感染性病灶转变为无菌切口样的新鲜创面,切取面积为10 cm×6 cm~15 cm×9 cm的臀大肌肌瓣转移填塞无效腔。将5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3例患者创面通过局部皮瓣转移闭合。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观察患者切口愈合及皮瓣存活情况,随访观察患者压疮及骨髓炎复发情况、患部外观、肌瓣供区继发功能障碍和畸形情况。  结果  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0~900(430±150)mL;5例患者进行了术中输血治疗,其中2例患者输入3 U悬浮红细胞、3例患者输入2U悬浮红细胞;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8~29(23.5±2.0)d。7例患者切口愈合;1例患者翻身过程中切口缝线撕脱,进行二次缝合后愈合。3例进行局部皮瓣转移患者术后皮瓣存活良好。随访6~20个月,8例患者压疮和骨髓炎均未复发,患处皮肤质地良好、轻度色素沉着、无窦道形成,供区均未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  结论  应用en bloc切除清创联合臀大肌肌瓣治疗坐骨结节压疮合并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较佳,术后压疮和骨髓炎未复发,患处皮肤质地和外观良好,供区未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
病例报告与文献综述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1例血友病A患者膝关节术后慢性难愈合创面
周日兴, 董永盛, 周旺标
2022, 38(4): 369-37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02-00045
摘要:

2017年12月22日,1例35岁左膝关节术后继发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血友病A男性患者从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转入该院烧伤整形科。体格检查见其左膝关节肿胀,关节外侧有4 cm×4 cm大小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基底有大量暗红色血凝块。予静脉滴注血浆、冷沉淀和人凝血因子Ⅷ控制创面出血,常规清创换药至创面感染控制、坏死组织清除后,左膝关节残留2 cm×2 cm大小、3 cm深的皮下腔隙创面难以愈合。转科19 d后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PRP治疗32 d后左膝关节创面上皮化愈合。该病例提示,对于血友病合并慢性难愈合创面,在无法通过手术修复时,自体PRP治疗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护理专栏
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陈华清, 封秀琴, 徐彩娟, 张玉萍, 曾妃, 钟祖爱, 夏一兰, 韩春茂
2022, 38(4): 373-377.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02-00514
摘要: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进行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年6月13—14日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液化天然气槽罐车爆炸所致重度烧爆复合伤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3~92(66±17)岁。对所有患者从入院48 h后开始进行翻身床治疗,并导入前馈控制理念,包括组建翻身床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团队,明确医护人员在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职责,采取多学科医师配合策略,以“翻身床工作坊”形式对临时组建的护士团队中的80名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制订翻身床治疗核查表、评估单并持续质控。统计患者入院30 d内翻身床翻身频率、翻身操作总次数及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观察治疗过程中因翻身床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呼吸心搏骤停、治疗中断、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片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入院2 d内和入院30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最低值、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数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入院30 d内每日行翻身床翻身2~6次,共进行翻身操作1 320次,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为99.9%(1 319/1 320)。翻身床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入院2 d内PaO2、PaCO2最低值分别为(100±19)、(42±4)mmHg,轻、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10、2、3例,无一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患者入院30 d时PaO2、PaCO2最低值分别为(135±28)、(37±8)mmHg,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3、1例,有11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  结论  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通过提前控制翻身床应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翻身床翻身安全顺利完成,可促进烧伤创面修复和呼吸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救治质量。
综述
胸腺素β4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高仪轩, 王凌峰, 巴特, 曹胜军, 李俊亮, 李芳, 周彪
2022, 38(4): 378-38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21-00059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创面发病率日益增高,同时烧创伤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使得创面修复成为临床日益关注的领域。胸腺素β4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小分子蛋白,其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和细胞内,尤其是血小板中。胸腺素β4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抗炎、抗凋亡及抗纤维化的生物活性,在创面修复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功能。目前已经在烧伤、糖尿病溃疡、压疮等多种创面中观察到胸腺素β4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该文将从胸腺素β4的分子结构、促创面愈合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介绍该因子在创面治疗中的潜力和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A型肉毒毒素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余震, 任盼, 张晗, 陈辉, 马富鑫
2022, 38(4): 385-38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08-00054
摘要:
创面愈合的时间、创缘张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而A型肉毒毒素可在以上多个方面进行调控。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瘢痕防治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就国内外学者对A型肉毒毒素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应用中产生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不良饮食习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的研究进展
徐琦, 刘伟
2022, 38(4): 389-39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01-00112
摘要:
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可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使得内毒素/脂多糖大量生成,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激活大量炎症因子进入门静脉。此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导致氧化应激,在ATP合成过程中产生新的脂肪,从而导致脂肪异位堆积,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引发系统性低度炎症。该综述回顾了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系统性低度炎症的机制、瘢痕疙瘩与系统性低度炎症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展、饮食习惯与瘢痕疙瘩体质的关联性,提出了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瘢痕疙瘩发生与发展的假说。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促进糖尿病溃疡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刘文剑, 刘德伍
2022, 38(4): 393-39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207-00520
摘要:
细胞外囊泡(EV)是大多数真核细胞分泌的纳米级颗粒,在细胞间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炎症、血管生成、抗原呈递、细胞凋亡及分化等生物学过程。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上清液中富含EV,EV可调控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的关键步骤——新血管形成,而糖尿病溃疡迁延不愈与创面血管网络的形成受阻密切相关。该文就MSC来源EV在促进糖尿病溃疡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溃疡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书评
《中华创伤重症医学》丛书书评
夏照帆
2022, 38(4): 400-4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318-0007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