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3期

院士论坛
因地制宜 形成特色 大力促进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付小兵
2024, 40(3): 201-20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218-00063
摘要:
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提升的过程。由于各地区和各医院的情况不同,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在一段时间以内,各种形式的创面修复专科或专科联盟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建设起到强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介绍近几年出现的几种创面修复专科或区域性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建设模式,他们取得的阶段性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指南与共识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科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创面, 修复专业委员会
2024, 40(3): 206-22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22-00202
摘要: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具有发病率高、愈合缓慢、预后差的特点,如不经规范治疗易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针对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进程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已见诸多报道,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牵头的专家组共同审议并编写了《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科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以文献证据为基础,内容涵盖了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疾病特征、临床诊疗循证证据以及新技术和新治疗方法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工作...
专家论坛
细胞治疗与创面修复
刘琰, 刘欣盈
2024, 40(3): 221-22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08-00009
摘要:
细胞治疗包括以活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手段和以细胞外囊泡及生物活性分子为主的细胞衍生物治疗方法。细胞治疗作为近年研究热点,是解决难愈创面修复这一临床难题的潜在可行策略。材料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拉开了细胞治疗的新序幕,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进一步优化细胞治疗并将其应用于创面修复的新命题。该文回顾了用于创面治疗的细胞类型,汇总了基于细胞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探索,梳理了现有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的困境,并展望了创面修复中细胞治疗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创新性细胞治疗体系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创面临床治疗效果。
论著·细胞治疗与创面修复
单细胞RNA测序解析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CD34 +细胞的类型与功能
何佳, 王婧薷, 甘文军, 李桂强, 信琪, 林泽鹏, 阮树斌, 陈晓东
2024, 40(3): 230-23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30-00217
摘要:
目的 单细胞RNA测序解析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CD34 +细胞的类型与功能。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构建CD34 +细胞谱系追踪小鼠,实现CD34 +细胞在荧光条件下可视化。取6只7~8周龄雄性CD34 +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设为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于小鼠13周龄时在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另取6只13周龄雄性CD34 +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设为对照组),在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4 d,分别收集对照组3只小鼠和糖尿病组2只小鼠创面组织,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法筛选出CD34 +细胞后进行单细胞RNA测序,采用R语言的...
人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
曹涛, 郝彤, 肖丹, 张伟锋, 计鹏, 贾艳慧, 王婧, 王许杰, 官浩, 陶克
2024, 40(3): 240-24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07-00230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神经鞘胚素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人脂肪干细胞(ADSC)外泌体对神经鞘胚素蛋白表达变化的调节作用。 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联合实验研究。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22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PN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32~68岁)作为DPN组,将本院该段时间收治的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非糖尿病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清创或截肢后弃用组织中的趾神经或腓肠神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神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行免疫荧光染色后观察神经组织中S100β、神经鞘胚素...
论著
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回顾分析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琪敏, 汤文彬, 李孝建, 常菲, 尹希, 陈昭宏, 吴国华, 夏成德, 李晓亮, 王德运, 储志刚, 张逸, 王磊, 吴抽浪, 童亚林, 崔培, 郭光华, 朱志豪, 黄圣宇, 常刘, 刘锐, 刘永计, 王玉松, 刘晓彬, 沈拓, 朱峰
2024, 40(3): 249-25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08-00042
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12家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危重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2例、黑龙江省医院5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9例、解放军第924医院12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例、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统计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
小鼠真皮毛乳头细胞外囊泡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运帷, 张浩, 曹鹏, 张万福, 佟琳, 李少珲, 陈阳, 韩超, 官浩
2024, 40(3): 258-26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07-00185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真皮毛乳头细胞外囊泡(DPC-EV)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10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提取触须的原代真皮毛乳头细胞(DPC)并成功鉴定。取第3~5代DPC,于培养24 h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DPC-EV,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样本数为3)。将第3代HSF分为DPC-EV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加入DPC-EV、PBS培养,行细胞划痕试验并计算划痕后24 h细胞迁移率(样本数为5),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0(行饥饿处理12 h后、加入DPC-EV或PBS前)、24...
1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该病快速诊断流程的建立
林伟鹏, 穆旭, 陈胜华, 何春景, 李汉华, 孙传伟, 卞徽宁, 赖文, 黄志锋
2024, 40(3): 266-27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03-00036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享诊疗经验,建立该病的快速诊断流程。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09年1月—2022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间,确诊时间,感染途径,基础疾病,受累肢体,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降钙素原、白蛋白、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钠水平,住院期间的病原菌培养结果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结果及...
保留钛网清创后移植皮瓣/肌皮瓣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何林, 王瑞, 朱婵, 余学元, 何佑成, 周林, 张卓, 舒茂国
2024, 40(3): 273-28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31-00163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保留钛网的情况下,清创后行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2月—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8岁。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抗感染、换药等处理,待创面改善后,行手术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 8.0 cm。根据创面大小、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周围组织情况,选择采用局部皮瓣、扩张皮瓣或者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5 cm×4.0 c...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超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
赵书明, 刘娜, 刘学亮, 冀少林
2024, 40(3): 281-28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12-00111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超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历史对照研究。将2017年2月—2019年10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骨三科(以下简称本科室)收治的20例符合入选标准且采用根据术者临床经验设计、切取的超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5)岁;将2019年11月—2022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21例符合入选标准且采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设计、切取的超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作为超声辅助组,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8±6)岁。清创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范...
论著·护理专栏
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郑欣欣, 孔令爱, 吕让, 徐彩娟
2024, 40(3): 289-29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027-00138
摘要:
目的 探讨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其中男192例、女68例,年龄20~93岁。统计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总发病率、病原菌检出情况、主要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3例)和非感染组(217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会阴部烧伤深度、臀部烧伤深度、烧伤部位等基本...
综述
延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龙露瑶, 陈燕微, 邓如非, 姜臻宇, 张友来
2024, 40(3): 296-3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102-00173
摘要: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创面修复难度大,截肢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属与社会均带来较重负担。研究表明,采用延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可获得较好效果。该文主要从延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现状与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该皮瓣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