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9卷  第7期

院士论坛
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高质量建设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10个问题
付小兵
2023, 39(7): 601-60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620-00222
摘要:
在过去30年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高质量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该文从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和创新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等10个方面发表个人看法,希望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高质量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专家论坛
靶向树突状细胞的脓毒症免疫调理新策略
姚咏明, 张卉, 吴瑶
2023, 39(7): 606-61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321-00087
摘要:
树突状细胞是介导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提呈细胞。脓毒症状态下,树突状细胞数目减少,抗原提呈能力减弱,分泌细胞因子异常,造成T淋巴细胞活化障碍。既往研究提示,树突状细胞数目和功能变化是导致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针对脓毒症时树突状细胞的变化特点,结合其目前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靶向树突状细胞凋亡、分化和功能等方面的免疫调理新策略,以期为严重烧创伤并发脓毒症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
重视精准烧伤医学体系的建设与推广
罗高兴, 孙晓艳, 吴军
2023, 39(7): 612-61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407-00116
摘要:
近年来,精准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观念固化、方法与工具缺乏等原因,精准医学在烧伤外科中的进展与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该文从烧伤创面面积与深度的精准诊断、烧伤创面的精准治疗、烧伤并发症的精准监测与诊治、精准烧伤康复治疗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加强精准烧伤医学体系建设与推广的必要性及可能策略,希望能引起烧伤医务工作者的进一步重视,以快速推动我国精准烧伤医学的发展。
论著·烧创伤感染与免疫
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李琰光, 昌帅磊, 谢江帆, 叶向阳, 王磊, 李延仓, 李允, 李晓亮
2023, 39(7): 618-62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415-00127
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8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61例、女27例,年龄26~74岁。统计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和病原菌检出情况。依据入院后28 d内的生存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3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烧伤总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情况、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以及伤后入院时间等基本资料与伤情,入院后24 h内检测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葡萄糖、肌酐、尿素氮、D-二聚体、半乳甘露聚糖(GM)、1,3-β-D葡聚糖和肌酸激酶等血生化指标水平,治疗过程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手术植皮>2次等有创操作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入院后1、3、7、14 d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乳酸、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感染指标水平,治疗过程中病原菌检出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χ 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创面(67例)和血流(46例),感染的真菌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真菌(58株),病原菌混合感染者共30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合并吸入性损伤和高血压比例均明显升高( t=2.11, χ 2值分别为6.26、9.48, P<0.05),其余基本资料和伤情均无明显变化( 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D-二聚体、GM、1,3-β-D葡聚糖水平均明显升高( t值分别为2.42、2.05、2.21, P<0.05),入院后24 h内其余血生化指标及治疗过程中行各项有创操作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均无明显变化( P>0.05)。2组患者入院后1、3 d的感染指标水平均相近( 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后7 d的降钙素原与入院后14 d的CRP、降钙素原、乳酸、IL-6和TNF-α水平以及病原菌混合感染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t值分别为4.69、3.89、6.70、6.14、4.65、3.26, χ 2=12.67,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吸入性损伤、合并高血压和病原菌混合感染均为影响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5.98、4.67、6.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2~15.39、1.41~25.28、1.86~20.58, P<0.05)。   结论   危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创面和血流,感染的真菌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真菌,病原菌混合感染比例较高;该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吸入性损伤、合并高血压和病原菌混合感染。
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对人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
杨云稀, 黄佳敏, 刘璐, 李林斌, 郑淳方, 周于莹, 孙炳伟
2023, 39(7): 625-63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223-00056
摘要:
  目的   探讨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r-CWS)对人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2022年5―10月招募于苏州市体检中心体检的成年健康志愿者15名(男7名、女8名,年龄24~45岁),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提取中性粒细胞。将细胞分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仅用终质量浓度为60 ng/mL Nr-CWS处理的单纯Nr-CWS组、仅用终质量浓度1 μg/mL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的单纯LPS组、用同前LPS刺激后再用Nr-CWS处理的LPS+Nr-CWS组。培养1 h,采用改良后的琼脂糖趋化模型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距离、趋化细胞百分比、趋化指数、最大趋化速度、趋化功能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生吞噬的细胞占比与荧光强度,活性氧水平,颗粒蛋白CD35、CD66b、CD6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浓度。以上实验各组样本数均为15。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   培养1 h,正常对照组、单纯Nr-CWS组、单纯LPS组、LPS+Nr-CWS组细胞趋化功能评分分别为15.0、(14.5±0.5)、(1.5±0.5)、(12.0±1.5)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与LPS+Nr-CWS组细胞趋化距离、趋化细胞百分比、趋化指数、最大趋化速度与趋化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 t值分别为18.36、18.88、54.28、18.36、46.77,10.58、14.74、6.84、10.58、4.24, P<0.05);与单纯LPS组比较,LPS+Nr-CWS组细胞上述5项趋化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11.47、14.65、11.62、11.47、13.75, P<0.05)。培养1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Nr-CWS组发生吞噬的细胞占比与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6.86、6.73, P<0.05),单纯LPS组( t值分别为7.35、22.72, P<0.05)与LPS+Nr-CWS组( t值分别为21.37、13.10, P<0.05)发生吞噬的细胞占比与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培养1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 t=6.64, P<0.05);与单纯LPS组比较,LPS+Nr-CWS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 t=5.46, P<0.05)。培养1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与LPS+Nr-CWS组细胞CD35、CD66b、CD6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16.75、17.45、10.82,5.70、19.35、15.37, P<0.05);与单纯LPS组比较,LPS+Nr-CWS组细胞CD35、CD66b、CD63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4.92、5.72、3.18, P<0.05)。培养1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6、IL-10、IL-17A、TNF-α、γ干扰素浓度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22.10、9.50、7.21、10.22、24.88、8.43、47.48, P<0.05),LPS+Nr-CW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0、IL-17A、TNF-α、γ干扰素浓度均显著上升( t值分别为4.68、5.12、8.02、5.58、7.13, P<0.05);与单纯LPS组比较,LPS+Nr-CW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6、IL-10、IL-17A、TNF-α、γ干扰素浓度均显著降低( t值分别为5.39、2.83、5.79、2.90、5.87、4.88、39.64, P<0.05)。   结论   Nr-CWS能够提高正常状态下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改善感染状态下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功能及活性氧、脱颗粒蛋白、炎症因子水平,在先天免疫层面通过调控人中性粒细胞生物学行为,提高抗感染能力。
增强创伤后小鼠巨噬细胞的芳香烃受体表达对炎症因子水平和杀菌能力的影响
旷田垠, 殷双琴, 代伟宏, 罗莉, 陈涛, 梁星河, 王日兴, 梁华平, 朱俊宇
2023, 39(7): 633-64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210-00040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规律并分析增强创伤后PM的AhR表达对炎症因子水平和杀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4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小鼠周龄、性别、品系下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对照组、创伤后2 h组、创伤后6 h组、创伤后12 h组,每组10只。将后3组小鼠构建骨折+失血的严重创伤模型,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在未创伤和创伤后2、6、12 h时,提取对照组、创伤后2 h组、创伤后6 h组、创伤后12 h组小鼠原代PM(提取细胞下同),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AhR的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Ah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基因表达。取2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创伤后6 h组,每组10只,提取PM后,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AhR泛素化水平。取12只小鼠,分为单纯二甲基亚砜(DMSO)组、创伤后6 h+DMSO组、单纯MG-132组、创伤后6 h+MG-132组,每组3只,并行相应处理后,提取PM,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hR蛋白的表达。取20只小鼠构建创伤后6 h模型并提取PM,分为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AhR过表达腺病毒(Ad-AhR)组,部分细胞转染相应腺病毒36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hR的蛋白表达;将剩余Ad-NC组细胞分为单纯Ad-NC组、Ad-NC+内毒素/脂多糖(LPS)组,将剩余Ad-AhR组细胞分为单纯Ad-AhR组和Ad-AhR+LPS组,并行相应处理1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样本数为6)。取20只小鼠提取PM并分为对照+Ad-NC组、创伤后6 h+Ad-NC组、对照+Ad-AhR组、创伤后6 h+Ad-AhR组,并行相应处理后,采用平板涂布法检测细胞内载菌量(样本数为6)。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1.16±0.28)比较,创伤后2 h组(0.59±0.14)、创伤后6 h组(0.72±0.16)、创伤后12 h组(0.71±0.17)PM中AhR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创伤后2 h组、创伤后6 h组、创伤后12 h组PM中AhR的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h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包括 AhR、AhR抑制因子、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b1、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 热休克蛋白90、芳香烃受体-相互作用蛋白、热休克蛋白70相互作用蛋白。除创伤后2 h组PM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其他分子的表达水平在创伤后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创伤后6 h组PM中AhR泛素化水平升高。与单纯DMSO组比较,创伤后6 h+DMSO组PM中AhR的蛋白表达量下降,单纯MG-132组PM中AhR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与创伤后6 h+DMSO组比较,创伤后6 h+MG-132组PM中AhR的蛋白表达量上调。转染36 h,与Ad-NC组比较,Ad-AhR组PM中Ah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处理12 h,与Ad-NC+LPS组比较,Ad-AhR+LPS组PM上清液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t值分别为4.80、3.82, P<0.05)。对照+Ad-NC组、创伤后6 h+Ad-NC组、对照+Ad-AhR组、创伤后6 h+Ad-AhR组1×10 6个PM的胞内载菌量分别为(3.0±1.8)、(41.8±10.2)、(1.8±1.2)、(24.2±6.3)集落形成单位。与创伤后6 h+Ad-NC组比较,创伤后6 h+Ad-AhR组PM的胞内载菌量明显减少( t=3.61, P<0.05)。   结论   严重创伤后小鼠PM中AhR发生泛素化降解导致其蛋白表达降低,增强创伤后巨噬细胞AhR的表达可降低LPS诱导的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且提升创伤后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论著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创面的处理策略
储国平, 蒋朝龙, 宣天梵, 周滇, 丁羚涛, 杨敏烈, 赵朋, 朱宇刚, 吕国忠
2023, 39(7): 641-64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122-00501
摘要:
  目的   探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创面的手术处理方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10月—2022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46~78岁。Ⅰ期手术行清创、瘤体切除、动脉缝合/静脉移植修补动脉/动脉结扎,瘤体切除后创面面积4.0 cm×1.5 cm~12.0 cm×6.5 cm。对可缝合的创面行减张缝合及皮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较大无法缝合的创面予持续VSD治疗控制感染。Ⅱ期对可缝合的创面行减张缝合;较大创面采用邻近易位皮瓣(面积9.0 cm×5.0 cm~15.0 cm×7.0 cm)修复,对于裸露股动脉长度≥3.0 cm者,另切取股直肌肌瓣(长度15.0~18.0 cm)修复,供区均直接缝合;对动脉结扎的创面予邮票皮移植+持续VSD治疗。记录入院时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记录Ⅰ期术中出血量、股动脉破口位置、动脉处理及创面修复方式,术后置管灌洗天数、置管引流天数、VSD治疗天数及引流量;Ⅱ期创面修复方式,术后置管引流天数、VSD治疗天数及引流量。观察术后皮瓣/肌瓣/邮票皮成活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出院后随访,评估创面愈合质量、行走功能、搏动性肿物是否消失;复查B超或CT血管造影(CTA),观察有无假性动脉瘤复发、股动脉血流是否通畅。   结果   入院时所有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Ⅰ期术中出血量150~750 mL;术中见动脉破口位于股动脉者8例、髂外动脉者2例、股动静脉瘘者2例;动脉经直接缝合者6例、自体大隐静脉修补者4例、自体大隐静脉桥接者1例、结扎者1例。4例患者创面Ⅰ期缝合,术后置管灌洗3~5 d,置管引流4~6 d,VSD治疗5~7 d,引流量80~450 mL。Ⅱ期手术:3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置管引流2~3 d;1例患者创面取头部邮票皮移植及VSD治疗5 d;2例患者创面采用邻近易位皮瓣修复,置管引流2~3 d;2例患者创面采用股直肌肌瓣加邻近易位皮瓣修复,置管引流3~5 d。Ⅱ期术后引流量为150~400 mL。术后皮瓣/肌瓣/邮票皮均成活,Ⅰ期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5~36 d。出院后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1例股动脉结扎患者,足缺血坏死行小腿截肢,其余患者恢复正常行走功能。所有患者腹股沟区搏动性肿物消失。6例患者复查B超或CTA显示股动脉血流通畅,无假性动脉瘤复发。   结论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创面尽早行清创、瘤体切除、个体化动脉处理,并根据创面状况选择合适引流方式及个体化修复策略,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精准皮瓣外科理念下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前方创面的临床效果
何晓清, 杨曦, 石岩, 段家章, 董凯旋, 徐月仙, 徐永清, 苏踊跃
2023, 39(7): 648-65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020-00461
摘要:
  目的   介绍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下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前方创面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8月—2022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的指导下,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7例患者膝关节前方创面,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36~66岁,清创后创面面积7 cm×5 cm~15 cm×11 cm。所有病例均行术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按照精准皮瓣外科方法评估皮瓣供、受区,选择最佳的皮瓣血管蒂、穿支和旋转点,皮瓣面积为10 cm×6 cm~20 cm×9 cm。将所有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观察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CTA情况是否一致。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皮瓣色泽、外形、质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的血液循环评价指标评估皮瓣血液循环状态,采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   结果   所有皮瓣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CTA情况完全吻合。6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末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所有皮瓣过度充盈,1周后皮瓣色泽逐渐趋于正常。术后随访7~4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色泽、外形、质地良好;1例患者胫骨近端出现局部骨髓炎。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血液循环均为优;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9~91分,评定为优者3例、良者3例、中者1例。   结论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变异大,应用精准皮瓣外科的方法能在术前精准了解变异情况,从而指导皮瓣设计和切取,实现膝关节前方创面的精准修复,且修复效果良好。
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的效果
张韬, 程俊楠, 杨林, 孙丰文, 高钦锋, 黄永涛, 杨成鹏, 曹阳, 柳志锦, 巨积辉
2023, 39(7): 655-66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30-00428
摘要:
  目的   探讨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存在相邻2处创面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51岁。清创后单处创面面积为2.5 cm×2.0 cm~7.5 cm×2.5 cm。创面均采用小腿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双叶皮瓣的单叶面积为3.0 cm×2.0 cm~8.0 cm×3.0 cm。将所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切取皮瓣数量、携带穿支数量和类型,测量穿支和腓浅动脉口径及血管蒂长度。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记录供受区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皮瓣修复效果,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   结果   术中成功切取15个双叶皮瓣,共携带36条腓浅动脉穿支,均为肌间隔穿支,口径为0.2~0.8 mm;携带腓浅动脉口径为0.4~1.1 mm;血管蒂长度为3~8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皮瓣颜色、质地均与手部正常组织接近,其中10例患者皮瓣外观良好;另外5例患者因皮瓣外观较臃肿,于术后6个月行Ⅱ期皮瓣削薄成形术。小腿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供区远端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皮瓣修复效果评定中优者11例、良者4例,皮瓣感觉功能评定均为S 2级。   结论   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肌间隔穿支比例高,血供充足可靠。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供区损伤小,仅需吻合1组血管便可修复2处创面,降低显微操作难度,可获得较佳的皮瓣修复效果及感觉功能。
pH值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王晓琳, 李靖, 边永钎, 李金清, 李学拥
2023, 39(7): 662-67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30-00429
摘要:
  目的   探讨pH值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成管的影响并研究其分子机制,为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4、5代对数生长期HDMEC进行实验,制备pH值分别为6.4、6.6、6.8、7.0、7.2、7.4、7.6、7.8的培养液,用其适应性培养细胞(培养方式下同)24 h后进行后续实验。另培养36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并对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与培养液pH值进行相关分析。另培养1.5、2.5、3.5、4.5、5.5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Oris TM细胞迁移检测试剂盒检测去掉播种塞后0(即刻)、24、48 h细胞迁移剩余面积。进行三维基质胶细胞成管实验,检测另培养48 h细胞成管的管腔直径。另培养48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位点473、308的蛋白表达。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Bonferroni校正。   结果   另培养36 h,与pH值6.4培养液相比,pH值6.8~7.8培养液培养细胞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均显著升高( P<0.05);与pH值6.6~7.0培养液相比,pH值7.4~7.8培养液培养细胞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均显著升高( P<0.05),且pH值6.6培养液培养细胞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明显低于pH值7.0、7.2培养液( P值均<0.05);pH值7.6、7.8培养液培养细胞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均显著高于pH值7.2、7.4培养液( P<0.05)。胞质pH值的相对荧光值与培养液pH值呈显著正相关( r=0.99, P<0.05)。8种pH值培养液另培养1.5 d细胞增殖活性相近( P>0.05)。另培养2.5 d,与pH值7.6培养液相比,pH值6.4~6.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下降( P<0.05)。另培养3.5 d,与pH值6.4~6.8培养液相比,pH值7.0~7.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与pH值7.6培养液相比,pH值7.0~7.4、7.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下降( P<0.05)。另培养4.5、5.5 d,与pH值6.4培养液相比,pH值6.8~7.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与pH值6.6、6.8培养液相比,pH值7.0~7.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另培养4.5 d,pH值7.6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pH值7.0培养液( P<0.05)。另培养5.5 d,与pH值7.0培养液相比,pH值7.2~7.6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与pH值7.2、7.4培养液相比,pH值7.6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 P值均<0.05),pH值7.8培养液培养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 P值均<0.05)。去掉播种塞后0 h,8种pH值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相近( P>0.05)。去掉播种塞后24 h,与pH值6.4培养液相比,pH值6.6~7.8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均显著缩小( P<0.05);与pH值6.6、6.8培养液相比,pH值7.0~7.6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均显著缩小( P<0.05)。去掉播种塞后48 h,与pH值6.4、6.6培养液相比,pH值7.0~7.8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均显著缩小( P<0.05);pH值7.2、7.4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均显著小于pH值6.8、7.0、7.8培养液( P<0.05),均显著大于pH值7.6培养液( P<0.05);pH值7.6培养液培养细胞迁移剩余面积显著小于pH值6.8、7.8培养液( P值均<0.05)。另培养48 h,pH值7.0、7.2、7.4、7.6、7.8培养液培养细胞成管的管腔直径分别为(5.0±0.5)、(7.6±0.9)、(8.5±0.7)、(11.0±0.8)、(5.3±0.8)μm,均显著长于pH值6.4培养液的(2.8±0.8)μm( P<0.05);pH值6.6[(4.2±0.3)μm]、6.8[(4.5±0.6)μm]、7.0、7.8培养液培养细胞成管的管腔直径均显著短于pH值7.6培养液( P<0.05)。另培养48 h,与pH值6.4、6.6培养液相比,pH值6.8~7.8培养液培养细胞中Akt磷酸化位点473、308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 P<0.05),且pH值6.6培养液培养细胞中Akt磷酸化位点30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pH值6.4培养液( P<0.05);与pH值6.8培养液相比,pH值7.0、7.4~7.8培养液培养细胞中Akt磷酸化位点47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 P<0.05);与pH值7.6培养液相比,pH值7.0~7.4、7.8培养液培养细胞中Akt磷酸化位点47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与pH值7.8培养液相比,pH值7.0~7.6培养液培养细胞中Akt磷酸化位点308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 P<0.05)。   结论   pH值可调控HDMEC形成毛细血管的管腔直径,该调控作用与Akt的激活密切相关;7.2~7.6为构建组织工程毛细血管的适宜pH值。
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总结
郭庆娇, 顾颖, 欧阳静, 余丽红, 张艺之, 饶佳琴, 罗沙沙, 徐婉莹
2023, 39(7): 671-67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22-00354
摘要:
  目的   总结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atabas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等中文数据库,以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官方网站,检索截至2022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从中提取证据并进行评价,总结最佳证据。   结果   共检索纳入9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追溯2篇系统评价)、2篇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均较高。从适当的运动预防糖尿病足、运动治疗糖尿病足、运动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建立多学科保肢团队方面总结出33条有关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   结论   从5个方面总结出33条有关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指导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
综述·烧创伤感染与免疫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曾茁, 彭毅志, 袁志强
2023, 39(7): 679-68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320-00086
摘要:
脓毒症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对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被发现,迄今已确定的生物标志物超过250种。脓毒症发生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提高将会导致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涌现。但针对脓毒症,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评估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中的运用无疑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该文综述了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以期加强对目前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认识,为生物标志物运用于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综述
允许性低热量营养在重症烧伤营养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房贺, 夏照帆
2023, 39(7): 685-68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010-00445
摘要:
营养治疗在重症烧伤的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重症烧伤后代谢规律和机体反应认识的不断深入,营养治疗的理念和措施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允许性低热量营养是一种针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方式,一般指能量摄入低于70%能量需求的营养供给方式。该文旨在综述重症烧伤后的代谢特点,以及允许性低热量营养的实施时机、持续时间、目标热量和营养内容等,以期为临床医师的临床决策提供借鉴,提高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烧伤后瘙痒的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陈梦佳, 张元文
2023, 39(7): 690-6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018-00457
摘要:
瘙痒是烧伤后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和生活质量,但其诊治常常被忽视。烧伤后瘙痒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被阐明,目前认为主要由神经病源性因素导致;烧伤后瘙痒的标准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该文就烧伤后瘙痒的病理生理机制、病情评估、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创面修复疗效的研究进展
段育任, 赵雨晨, 宋文禹, 王佳欣, 裴洁, 王小兵
2023, 39(7): 695-7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12-00402
摘要:
如何促进创面高质量愈合是整形外科和烧伤科医师共同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大量动物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创面修复,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细胞治疗剂。如何强化外泌体治疗效力、优化其给药策略、改善其生物性能,是外泌体治疗创面从基础研究推向临床应用所需攻克的难关。该文着重探讨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创面修复潜力的方法,从预处理亲本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生物支架装载外泌体、工程化外泌体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创面修复疗效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