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1卷  第3期

专家论坛
建议应用自来水冲洗代替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创面
罗高兴, 詹日兴, 袁志强, 宋华培, 向飞, 马思远, 李海胜, 钱卫, 谭江琳, 彭毅志
2025, 41(3): 201-20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50108-00015
摘要:
创面清洗是皮肤创面治疗的基本环节,可起到去除创面坏死组织碎屑与异物、减少创面微生物负荷及阻止细菌生物膜形成等作用,进而达到防止创面感染和优化创面愈合环境的目的。既往大量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均得出一致结论,即应用自来水冲洗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洁皮肤创面对创面感染发生率、愈合率等的影响均无明显差异。结合目前国内医护收费政策的现实要求,笔者团队提出应用自来水冲洗代替生理盐水等医用清洗液清洁皮肤创面的建议。
基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的脓毒症治疗新策略
姚咏明, 张卉, 董宁
2025, 41(3): 206-21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1122-00458
摘要: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纳米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给脓毒症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该文从抗菌、抗炎、靶向调控免疫细胞功能、多靶向联合调控等方面论述了纳米生物材料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力,为未来开发基于纳米生物材料的脓毒症治疗策略开辟新方向。
论著·脓毒症及其机制研究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对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铁死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岐原, 李京宴, 曹彦敏, 李伟玲, 董宁, 吴瑶, 田英平, 姚咏明
2025, 41(3): 212-22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1118-00451
摘要: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对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6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对其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分别于CLP术后0(即刻)、6、12、24、48、72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小鼠,采用CD11c阳选磁珠提取小鼠脾脏DC,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XNRD1及抗铁死亡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
菲尼克斯评分体系与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在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预测中的比较
王浩楠, 何颖朗, 谭睿, 李涵, 李娴, 侯楠, 吉晨, 李哲, 王越, 彭霜双, 经乐, 顾丽烨, 赵俊杰, 缪红军
2025, 41(3): 222-23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613-00229
摘要:
目的 探讨包括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SS)和菲尼克斯-8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以下简称Phoenix-8)在内的菲尼克斯评分体系与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在传统标准,即2005年国际儿童脓毒症共识会议诊断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中的差异。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2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收治20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儿。根据《2024年国际儿童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定义共识》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进一步地根据转归情况将脓毒症组患儿分为死亡亚组与存活亚组。收集并比较患儿年龄,住院费用,病死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等疾病转归...
论著
臀上动脉穿支组织瓣在骶尾部Ⅳ期压疮修复中的应用策略及临床效果
邓如非, 范宝文, 宋松华, 龙露瑶, 陈燕微, 陈嘉欣, 纪如晨, 张永宏, 胡翔天, 黄国能, 姜臻宇, 江澜, 邹立津, 辛国华, 曾元临, 张友来
2025, 41(3): 232-24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804-00294
摘要:
目的 探讨臀上动脉穿支组织瓣在骶尾部Ⅳ期压疮修复中的应用策略及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7月—2024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8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21~84岁。共89处骶尾部压疮,清创后创面面积为5.0 cm×4.0 cm~21.0 cm×21.0 cm。根据清创后创面形状、大小及深度,结合创周皮肤弹性与质地情况,以供区损伤最小化为原则,按以下3种情况切取相应形式的臀上动脉穿支组织瓣进行创面修复。(1)创面形状为圆形、面积为5.0 cm×5.0 cm~21.0 cm×21.0 cm、深度为1.0~3.5 cm者...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联合骨搬运序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赵海磊, 孙志刚, 赵晓慧, 杨彬, 史明, 沈余明
2025, 41(3): 242-25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926-00350
摘要: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联合骨搬运序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4月—2024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58岁。清创后,小腿创面面积为17 cm×8 cm~30 cm×12 cm,胫骨缺损长度为9~12 cm。行Ⅰ期手术: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对遗留创面,采用大腿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待创面愈合后行Ⅱ期手术:拆除外固定支架并换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延长架(以下简称外固定延长架)搬运...
分叶外增压带蒂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巨大胸壁创面的临床效果
张鑫山, 于峻懿, 李赞, 宋达疆
2025, 41(3): 251-25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09-0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叶外增压带蒂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巨大胸壁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月—2023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行肿瘤扩大根治术或肿瘤扩大切除术或病损切除术后遗留巨大胸壁创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1~59岁,应用分叶外增压带蒂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巨大胸壁创面。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9 cm×15 cm~25 cm×21 cm,肌皮瓣切取面积为25.0 cm×7.5 cm~32.0 cm×13.0 cm,将腹部供区使用聚丙烯网片修补腹直肌及其前鞘缺损后,直接缝合切口。观察术中肌皮瓣血运情况、外增压受区血管选择情况,术后肌皮瓣成活情...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冯俊云, 费潇, 方邵一涵, 安靖雯, 施彦, 刘德伍
2025, 41(3): 258-26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120-00025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MSC)来源细胞外囊泡(EV),即hADMSC-EV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改善糖尿病创面中血管功能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收集2023年6—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完成正常阴道分娩的5名25~40岁产妇的脐带,分离HUVEC并成功鉴定;取同期于该院整形外科行腹部抽脂术的6名25~35岁健康女性的脂肪组织,分离hADMSC后提取hADMSC-EV并成功鉴定。将用含物质的量浓度为33 mmol/L葡萄糖的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的第4代HUVEC,分为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培养的PBS组、加入hADMS...
二甲双胍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谢文博, 胡晓龙, 魏双, 石继红
2025, 41(3): 268-27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1220-00259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Fb)增殖及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行HS切除术的5例HS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1~36岁)的HS组织,分离、培养Fb并取第5~7代Fb进行实验。取Fb,分别在其培养基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终物质的量浓度为5、10、20、40 mmol/L的二甲双胍培养,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羟脯氨酸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蛋...
黄芩苷对高糖处理的小鼠成纤维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龚政, 张筱薇, 李笑眉, 殷志敏, 白丽民, 汪佳希, 韩雨佳, 徐双依, 俞璐, 徐刚
2025, 41(3): 277-28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425-00151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高糖处理的小鼠成纤维细胞(Fb)铁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糖尿病创面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小鼠Fb,分为常规培养的对照组、用终物质的量浓度30.0 mmol/L葡萄糖处理的高糖组及分别用终物质的量浓度5、10 μmol/L的黄芩苷预处理后再同高糖组处理的低黄芩苷组、高黄芩苷组。培养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存活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使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谷胱甘肽、亚铁离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质、细胞核中核转录因子红系2...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皮肤类器官条件培养基对高糖诱导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刘志欣, 仇恺真, 何佳, 王婧薷, 刘必来, 信琪, 李桂强, 陈晓东
2025, 41(3): 286-29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1020-0040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皮肤类器官条件培养基(SO-CM)对高糖诱导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功能的影响,为糖尿病创面提供治疗思路。 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人iPSC诱导成皮肤类器官 将人iPSC来源的皮肤类器官、人真皮Fb分别接种至皮肤类器官培养基(SOM)培养3 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作为SO-CM和Fb条件培养基(Fb-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OM、Fb-CM和SO-C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8、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L-2)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综述
水凝胶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石傲, 王运帷, 康宇晨, 王刚, 刘毅
2025, 41(3): 295-3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40521-00193
摘要:
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病理因素,创面有效血管化一直是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挑战。基于水凝胶的可注射技术与三维生物打印技术,通过生物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的协同创新,能够精确构建仿生组织结构,为功能性器官替代奠定基础。该综述重点讨论了可注射水凝胶与三维生物打印水凝胶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协同策略、目前亟待发展的术中生物打印及其协同血管化策略的临床转化,有望为糖尿病创面修复提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