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9卷  第6期

专家论坛
瘢痕光电治疗之我见
章一新, 李洁
2023, 39(6): 501-50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21-00353
摘要:
瘢痕是皮肤真皮深层损伤后不可避免发展出的问题。对不同阶段瘢痕选择合适的光电治疗手段是瘢痕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缩短急性炎症期,加快瘢痕成熟及消退,改善瘢痕外观及功能,并减轻相关不适症状。该文基于本团队的实践经验及目前文献,提供在创面愈合、瘢痕早期、增生性瘢痕及挛缩性瘢痕阶段针对性的光电管理方案,以期为瘢痕的标准化光电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菁英述评
游离颞浅筋膜瓣/股前外侧筋膜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四肢特殊部位深度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
杨薛康, 张栋梁, 何亭, 张月, 徐志刚, 魏婧韬, 李军, 刘梦栋
2023, 39(6): 507-51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15-00407
摘要:
四肢的深度组织缺损易造成肌腱、血管、神经及骨质外露,临床常采用游离皮瓣修复。但对于手指、足趾、踝后、胫前、足背等特殊部位,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后外观通常会显得臃肿,后期需行多次去脂手术,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筋膜瓣柔软、纤薄,且具有血运好、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利用游离筋膜瓣移植联合皮片移植在此类创面的修复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手术难度大,术后血运不易观察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笔者团队在游离颞浅筋膜瓣/股前外侧筋膜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四肢特殊部位深度组织缺损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主要从临床角度介绍游离颞浅筋膜瓣/股前外侧筋膜瓣的解剖和切取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优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
论著·瘢痕诊断与治疗
2 940 nm点阵铒激光联合点阵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郭琪格, 王棽, 严敏, 董继英, 姚敏
2023, 39(6): 512-51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116-00018
摘要:
  目的   比较2 940 nm点阵铒激光联合点阵微等离子体射频(FMR)疗法与2 940 nm点阵铒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瘢痕激光门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100例(男38例、女62例,年龄18~37岁),随机分为铒激光+FMR组及单纯铒激光组,每组50例。单纯铒激光组患者面部痤疮瘢痕采用2 940 nm点阵铒激光进行治疗,铒激光+FMR组患者面部痤疮瘢痕除同前采用铒激光治疗外,还对U、M型瘢痕予FMR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3次。首次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进行瘢痕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末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5级分类法评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情况并计算满意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 χ 2检验。   结果   最终8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铒激光+FMR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26±5)岁]、单纯铒激光组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27±6)岁]。2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及第1次治疗后3个月ECCA评分均相近( P>0.05)。铒激光+FMR组患者第2、3次治疗后3个月ECCA评分分别为(72±23)、(61±18)分,均明显低于单纯铒激光组的(85±26)、(76±25)分, t值分别为-2.45、-3.26, P<0.05。铒激光+FMR组和单纯铒激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91%(11/46)、16.28%(7/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铒激光+FMR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为78.26%(36/46),明显高于单纯铒激光组的53.49%(23/43), χ 2=6.10 ,P<0.05。   结论   2 940 nm点阵铒激光联合FMR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2 940 nm点阵铒激光,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推荐疗法应用于临床。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基因的泛癌分析及其在瘢痕溃疡癌变中的表达
章思语, 阮晶晶, 金冬梅, 陈诺, 谢卫国, 阮琼芳
2023, 39(6): 518-52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421-00137
摘要: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在瘢痕溃疡癌变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取USP7在肿瘤和/或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RNA表达谱数据,并将RNA测序数据进行log 2转化。通过多维度癌症基因集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 USP7基因变异情况,并分析其突变位点。通过TIMER 2.0数据库中“差异表达”模块获得TCGA数据库中肿瘤、癌旁正常组织USP7 mRNA表达情况。使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2(GEPIA2)数据库分析皮肤黑色素瘤(SKCM)、宫颈鳞状细胞癌(CESC)、肺鳞状细胞癌(LUSC)和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中高表达USP7患者与低表达USP7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利用Sangerbox数据库分析USP7在泛癌中的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肿瘤突变负担(TMB)的相关性。通过GEPIA2数据库中“相关性分析”模块,评估USP7在泛癌中的表达与5种DNA错配修复基因( MLH1MSH2MSH6PMS2EPCAM)表达水平和3种必需DNA甲基转移酶(DNMT)——DNMT1、DNMT3A、DNMT3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通过TIMER 2.0数据库中“免疫-基因”模块分析USP7在CESC、HNSC、LUSC和SKCM中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B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利用GEPIA2数据库的“相似基因检测”模块获得与USP7表达模式相似且排名前100的蛋白集。将前述蛋白集与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的与USP7有直接物理结合作用且排名前50的蛋白集进行交集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上述2个蛋白集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病理科有相应临床病理特征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溃疡、瘢痕癌的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USP7表达情况,样本数为6。对数据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   结果   在泛癌中, USP7的主要基因变异类型为突变和扩增,变异频率(>6%)居前3位的肿瘤依次为膀胱尿路上皮癌、SKCM和子宫内膜癌。 USP7基因在泛癌中的主要突变为错义突变。在突变频率最高的SKCM中,主要突变类型是USP7_ICP0_bdg结构域的错义突变。USP7 mRNA在乳腺浸润癌、胆管癌、结肠癌、食管癌、HNSC、肾嫌色细胞癌、肝细胞肝癌、肺腺癌、LUSC、前列腺癌和胃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 P<0.05),在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和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 P<0.05);此外,USP7 mRNA在SKCM转移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其原发肿瘤组织( P<0.05)。生存曲线显示,在CESC、HNSC、LUSC和SKCM中,高表达USP7患者与低表达USP7患者的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风险比分别为1.00、0.99、1.00、1.30)。USP7在结肠癌、结直肠癌、胸腺癌、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均与TMB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19、-0.19和-0.11, P<0.05);USP7在神经胶质瘤、CESC、肺腺癌、混合肾癌、LUSC中的表达均与MSI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14、0.15、0.08和0.14, P<0.05),在结肠癌、结直肠癌、乳腺浸润癌、前列腺癌、HNSC、甲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均与MSI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7、-0.13、-0.19、-0.16、-0.18和-0.53, P<0.05)。USP7在CESC中的表达与MSH2和MSH6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44, P<0.05),在HNSC中的表达与EPCAM、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14、0.49、0.54和0.41, P<0.05),在LUSC中的表达与EPCAM、MSH2、MSH6和PMS2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36、0.40和0.34, P<0.05),在SKCM中的表达与EPCAM、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33、0.42、0.55和0.34, P<0.05);USP7在CESC、HNSC、LUSC和SKCM中的表达与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34和0.22,0.45、0.52和0.22,0.36、0.36和0.22,0.38、0.46和0.21, P<0.05)。USP7在CESC、HNSC、LUSC和SKCM中的表达仅与CD4 +T细胞浸润呈显著正相关(Partial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2、0.13、0.16, P<0.05)。与USP7表达模式相似且排名前100的蛋白集中,排名前5的蛋白依次是C16orf72、BCLAF1、UBN、GSPT1、ERI2(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74、0.73、0.73和0.72, P值均<0.05)。与USP7有直接物理结合作用且排名前50的蛋白集与前述蛋白集的交集仅有1个蛋白,即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2。KEGG富集分析显示,USP7相关基因涉及细胞周期、剪接体、细胞衰老和p53信号通路等。GO富集分析显示,USP7相关基因涉及转录调控、蛋白质泛素化、DNA修复和细胞质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等。临床样本分析显示,USP7在增生性瘢痕(0.35±0.05)、瘢痕溃疡(0.43±0.04)和瘢痕癌(0.61±0.03)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0.18±0.04), P<0.05。   结论   USP7可能为临床瘢痕溃疡癌变恶化的生物标志物。
论著
巨大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杜伟力, 沈余明, 胡骁骅, 覃凤均, 程琳
2023, 39(6): 527-53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719-00296
摘要:
  目的   探讨巨大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9月—2021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13例腕部环状高压(10~100 kV)电烧伤男性患者(年龄20~43岁)。伤后早期,对患者腕部行切开减张术、清创术,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7 cm×16 cm~32 cm×19 cm;对12例血管存在损伤者,采用长度15~25 cm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桡动脉或尺动脉;采用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皮瓣(若创面巨大,须携带其他穿支的下腹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腕部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19 cm~35 cm×20 cm。供瓣区采用直接拉拢缝合+皮片移植修复或接力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观察受区皮瓣成活情况、供瓣区皮片或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时,观察受区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情况、供瓣区愈合及是否发生腹壁疝与移植皮片区瘢痕等情况。   结果   术后,13例患者脐旁穿支皮瓣均成活,其中3例患者腕侧皮瓣远端皮下脂肪坏死,创面存在轻度感染,经再次扩创+换药后愈合;10例患者供瓣区移植皮片全部成活,3例患者供瓣区接力皮瓣存活良好。随访6个月~3年,受区皮瓣外形良好,手功能部分恢复者8例,手指屈曲功能丧失者5例;腹部供瓣区愈合良好,无腹壁疝发生,其中移植皮片区无明显瘢痕增生且质地柔软。   结论   伤后早期行血管重建+巨大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腕部环状高压电烧伤创面,效果良好。
颞浅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颞区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廖晓霜, 陈伟, 蒋海芳, 周健, 魏在荣, 常树森, 张芳, 聂开瑜
2023, 39(6): 534-53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16-0034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颞浅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颞区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3月—2022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颞区皮肤肿瘤患者10例,其中女6例、男4例,年龄42~87岁,鳞状细胞癌者3例、基底细胞癌者7例,病程为6个月~5年。对所有颞区肿瘤均行扩大切除,肿瘤切除后遗留创面面积为5.4 cm×4.2 cm~7.0 cm×4.0 cm。设计颞浅动脉额支皮瓣(面积为5.5 cm×1.2 cm~7.0 cm×1.5 cm)、颞浅动脉下行支皮瓣(面积为4.2 cm×3.5 cm~5.0 cm×4.0 cm)及颞浅动脉顶支皮瓣(面积为4.2 cm×1.0 cm~5.0 cm×1.0 cm)修复创面并重建发际线。将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3~5 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5~7 d拆线时观察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患侧颞区外观、瘢痕增生情况、发际线重建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   结果   术后3~5 d所有皮瓣存活良好。术后5~7 d所有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时,术区切口隐蔽,皮瓣不臃肿且色泽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患侧重建发际线与健侧无明显差异,局部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   针对颞区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颞浅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可在分区修复创面的同时Ⅰ期缝合供区,手术操作简便,术后面部外观符合美学要求,局部肿瘤均无复发,修复效果良好。本术式特别适合老年患者颞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黄宇, 黄波, 刘安铭, 唐林, 周鑫, 王韶亮, 邹永根
2023, 39(6): 540-54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31-00373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2月—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收治因外伤所致或肿瘤/瘢痕切除后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5~58岁,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4.0 cm×8.0 cm~32.0 cm×18.0 cm。以腹部为供区,设计并切取腹壁联体皮瓣——携带两侧腹壁下动脉主干的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面积为15.0 cm×9.0 cm~32.0 cm×20.0 cm)修复创面。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评估疗效,末次随访时分别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与下肢功能量表评估膝关节和小腿功能。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1例患者术后皮瓣边缘部分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16例患者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16~28个月显示,受区外形较好,质地柔软,未出现明显外观臃肿、色素明显沉着或异常毛发生长等;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未出现腹壁疝或瘢痕增生等并发症;膝关节及小腿功能重建较好,未见肿瘤复发。末次随访时,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估中,优者3例、良者1例;12例小腿损伤患者小腿功能评估中,优者9例、良者3例。   结论   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隐蔽、组织量丰富、切取面积大,用其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佳的近期外观与功能恢复效果。
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热压伤创面的效果
程贺云, 巨积辉, 赵强, 刘胜哲, 张广亮, 张韬, 王本元, 郭全伟, 刘爽
2023, 39(6): 546-55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623-00256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热压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8月—2021年12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中小面积热压伤患者(19处创面),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0~54岁。创面面积为2.5 cm×2.0 cm~14.0 cm×3.5 cm,均采用一侧小腿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包括于同一供区切取的单块皮瓣、多块皮瓣、一蒂多瓣)修复,皮瓣面积为3.5 cm×3.0 cm~16.0 cm×4.0 cm。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是否出现血管危象、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观测皮瓣修复处质地、外形、色泽、有无色素沉着、感觉、两点辨别觉,供受区瘢痕有无增生、疼痛。于末次随访时,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价皮瓣修复疗效,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保留指体关节伸屈功能。   结果   1块皮瓣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经及时探查后成活,其余18块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4~24个月显示,皮瓣修复处质地、外形良好,色泽接近受区周围正常皮肤,无色素沉着,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但无两点辨别觉;供受区瘢痕无明显增生、疼痛。末次随访时,皮瓣修复疗效评定:优者3块、良者16块;保留指体关节伸屈功能评定:优者8指、良者9指、可者2指。   结论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充足可靠,可于1个供区切取多块该类皮瓣或一蒂多瓣。采用该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热压伤创面,供区损伤小,术后皮瓣外形、质地好。
基于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蝶形皮瓣与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创面疗效的对比研究
孙旭, 殷宗琦, 郑捷新, 窦懿, 张勤, 付强, 张文龙, 易磊
2023, 39(6): 552-55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714-00294
摘要:
  目的   对比基于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蝶形皮瓣(以下简称蝶形皮瓣)与基于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螺旋桨皮瓣(以下简称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创面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8年8月—2022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16例、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掌侧创面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5~64岁,清创或皮肤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面积为0.5 cm×0.5 cm~1.5 cm×1.5 cm。按照创面修复时皮瓣蒂部旋转轴向,将患者分为蝶形皮瓣组(8例)和螺旋桨皮瓣组(15例),分别采用蝶形皮瓣(面积为0.5 cm×0.5 cm~1.5 cm×1.3 cm)和螺旋桨皮瓣(面积为0.7 cm×0.5 cm~1.5 cm×1.5 cm)修复创面。螺旋桨皮瓣组供区创面取手腕掌侧或腹股沟处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皮瓣成活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蝶形皮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43±9)min、(13.1±0.8)d]均明显短于螺旋桨皮瓣组[(87±16)min、(16.7±4.6)d, t值分别为-7.03、-2.86, P<0.05]。2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并发症情况均相近( P>0.05)。   结论   对于手指掌侧创面的修复,蝶形皮瓣与传统螺旋桨皮瓣相比更具优势;蝶形皮瓣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
潘选良, 朱志康, 沈涛, 金方, 王新刚, 殷骏, 韩春茂
2023, 39(6): 558-56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06-00336
摘要: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100例、女35例,年龄18~84岁。统计所有患者脓毒症发病率与确诊时间、血液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以下简称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以及血培养阳性患者脓毒症发病率、感染病原菌情况(行 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8例)和非脓毒症组(77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烧伤部位、烧伤类型、烧伤总面积、复合伤情况。根据转归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98例),比较2组患者前述根据脓毒症分组的资料以及休克期度过平稳情况、合并脓毒症情况。对前述2组间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单因素分析,选取 P<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中脓毒症发病率为42.96%(58/135),脓毒症确诊时间为伤后14(7,24)d,血培养阳性率达62.22%(84/135),病死率为27.41%(37/135)。血培养阳性患者脓毒症发病率为69.05%(58/84)。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检出率居前5的病原菌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其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比例明显高于血培养阳性的非脓毒症患者( χ 2=7.49, P<0.05)。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比例、会阴烧伤比例、烧伤总面积均明显增大( χ 2值分别为11.08、17.47, Z=5.68, 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总面积≥80%体表总面积(TBSA)、会阴烧伤均为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15、7.24、3.2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7~9.29、1.79~29.34、1.21~8.68, 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比例、会阴烧伤比例、合并脓毒症比例( χ 2值分别为6.55、11.64、22.26, P值均<0.05)以及烧伤总面积( Z=4.25, P<0.05)与休克期度过不平稳比例( P<0.05)均明显增大,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期度过不平稳与合并脓毒症均为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87、3.4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1~19.57、1.28~9.33, P<0.05)。   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脓毒症发病高峰期为伤后2周,感染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为突出。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总面积≥80%TBSA和会阴烧伤是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脓毒症和休克期度过不平稳是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牵张力对三维打印组织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
顾诚, 曹高标, 张志强, 乐颖影, 巨积辉, 张广亮, 俞程浩, 左睿, 徐驰, 侯瑞兴
2023, 39(6): 565-57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03-00377
摘要:
  目的   探讨牵张力对三维打印组织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于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妇产科生产的3名健康产妇(年龄22~35岁)弃用的脐带组织,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于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行创面修复术的10例男性患者(年龄20~45岁)的废弃正常皮肤组织,提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鉴定2种细胞后取第4~6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以HUVEC、HSF为种子细胞,以聚己内酯、明胶、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原为支架材料,借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三维打印血管化组织。将间距6、10 mm的聚己内酯支架及无聚己内酯支架的打印组织分别设为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无聚己内酯组。培养4 d,取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培养14 d,取3组打印组织,肉眼观察组织形变情况;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中纤丝状肌动蛋白排列,观测组织血管管腔直径、总长度与分支数。设计并打印另带有微弹簧结构的上述3组组织,培养9 d,根据力-位移曲线测量打印组织所受牵张力。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   结果   培养4 d,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细胞存活率为(91.3±2.2)%。培养14 d,无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形变不明显,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发生明显形变。培养14 d,无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纤丝状肌动蛋白的排列无特定方向,而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中纤丝状肌动蛋白的排列具有方向性。培养14 d,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管腔直径分别为(6.0±1.3)、(10.8±1.3)μm,均明显大于无聚己内酯组的0 μm( P<0.05),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管腔直径明显大于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 P<0.05);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总长度、分支数均明显短/少于无聚己内酯组( P<0.05),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血管总长度、分支数均明显短/少于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 P<0.05)。培养9 d,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和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受到的牵张力分别为(2 340±59)、(4 284±538)μN,均明显大于无聚己内酯组的0 μN( P<0.05);10 mm间距聚己内酯组打印组织受到的牵张力明显大于6 mm间距聚己内酯组( P<0.05)。   结论   三维打印支架结构能对打印组织施加不同大小的牵张力,可通过调控牵张力大小调控打印组织的血管管腔直径。
论著·护理专栏
严重烧伤患者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的最佳证据总结
王宗华, 范姜珊, 米元元, 陈陵, 解浪浪, 黎宁
2023, 39(6): 573-58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25-00363
摘要:
  目的   总结严重烧伤患者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最佳证据。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ata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严重烧伤患者PiCCO监测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原始研究。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从中提取证据并进行评价分级,总结最佳证据。   结果   共检索纳入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追溯2篇系统评价)、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队列研究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质量均较高。从操作前评估、置管操作、建立监测系统、管路维护、监管与教育方面总结出37条有关严重烧伤患者PiCCO监测的最佳证据。   结论   从5个方面总结出37条有关严重烧伤患者PiCCO监测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科学、规范的PiCCO监测与护理管理提供了依据。
综述
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郑欣欣, 史平, 冯华丽, 吕让, 徐彩娟, 陈子雯
2023, 39(6): 581-58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04-00378
摘要: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医院感染之一,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该文主要对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导电水凝胶及其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吕洋, 褚万立, 陈煜, 李玉婧, 马西兰
2023, 39(6): 586-59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29-00425
摘要:
导电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创面敷料,因具有适宜的电导率、良好的保湿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介导细胞迁移和增殖、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沉积等生物学作用,在创面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结合临床上的电刺激疗法,导电水凝胶初步体现出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再上皮化和创面愈合的疗效,为糖尿病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该文基于不同的导电机制,总结了近年来电子导电型水凝胶和离子导电型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同时特别介绍了导电水凝胶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导电水凝胶创面敷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负载纳米酶的组织工程支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与进展
郝瑞南, 叶熙林, 徐柏龙, 孙芸, 刘惠玉, 饶烽, 薛佳佳
2023, 39(6): 591-59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806-00337
摘要:
有效重建受损皮肤组织并恢复其完整性和功能性仍是当前创伤修复领域面临的重要医学问题。近年来,纳米酶和组织工程支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开发新型皮肤创伤修复材料成为可能。该综述立足于皮肤创伤修复与再生过程,简述了纳米酶及其催化机制,同时介绍了常见的负载纳米酶的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造策略,总结了负载纳米酶的组织工程支架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抗菌、抗炎等阶段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金属微电池敷料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陈锦苗, 陈萌, 任晓川, 陈为超, 王娜, 李纪伟
2023, 39(6): 596-6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26-00416
摘要:
开发既能抑制细菌感染又能主动促愈合的敷料,对修复创面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刺激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引导细胞迁移、促再上皮化以及促细胞增殖等多重作用。金属微电池可在无须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电刺激能量来源。因此金属微电池与医用敷料的一体化集成,为电刺激在创面修复领域的无线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文在介绍电刺激对创面愈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制备、抗菌、促愈合等角度综述了金属微电池敷料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当前不同类型金属微电池敷料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