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7卷  第10期

专家论坛
危重烧伤救治的过去与现在和将来
郭光华, 江政英
2021, 37(10): 905-91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09-00055
摘要:
危重烧伤患者病死率极高,临床救治具有一定挑战。本文通过回顾危重烧伤救治沿革,对当今国内外危重烧伤救治中的休克与液体复苏、高代谢与营养治疗、吸入性损伤与呼吸支持、急性肾损伤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创面评估与处理、感染与控制、凝血功能障碍与防治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危重烧伤救治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思考,供同道参考。
论著·烧伤危重症与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和系统综述体外膜肺氧合在烧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李海胜, 袁志强, 宋华培, 罗奇志, 向飞, 马思远, 周俊峄, 谭江琳, 周灵, 彭毅志, 罗高兴
2021, 37(10): 911-92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803-00266
摘要:
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烧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和系统评价研究的方法。2014年3月—2020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收治5例接受ECMO治疗的烧伤合并ARDS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2岁,平均烧伤总面积为58.8%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4例存在重度吸入性损伤。记录患者ECMO开始使用时间、使用模式、持续时长,是否成功脱机及死亡原因等;统计并分析患者ECMO使用前、中、后的氧合和感染指标变化。以“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
急救网络建设在危重氢氟酸烧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张元海, 田鹏飞, 张惟, 叶春江, 毛书雷, 韩春茂, 张建芬, 王新刚
2021, 37(10): 921-92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707-00237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救网络建设在危重氢氟酸烧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 以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的27家氟化工企业,浙江省内有烧伤/整形科或烧伤专业组的包括浙江衢化医院在内的22家医院及省外5家医院为成员单位,进行氢氟酸烧伤急救网络建设,其中浙江衢化医院是急救网络的主体单位,负责急救网络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指导。20家氟化工企业的定点急救医院是浙江衢化医院,7家氟化工企业就近指定1家定点急救医院。收集2006年1月—2021年6月5家急救网络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均为男性)危重氢氟酸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患者所在企业是否纳入急救网络建设,将患者分为急救网络...
不同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及疗效评价
杨萌, 戴小华, 郭光华, 闵定宏, 廖新成, 张红艳, 付忠华, 刘名倬
2021, 37(10): 929-93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08-0011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并进行疗效评价。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其中男150例、女85例,年龄3个月~12岁。入院后计划按照国内小儿烧伤休克补液公式采用电解质、胶体及水分对患儿进行补液,根据患儿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心率、血压、尿量等适当调整补液量及速度。统计所有患儿补液8 h与伤后第1、2个24 h实际输入和计划输入电解质量、胶体量、水分量、液体总量。根据补液8 h尿量情况,将所有患儿分为尿量≥1 mL·kg-1·h-1的尿量维持满意组(119例)和尿...
论著
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朱冬振, 姚斌, 崔晓丽, 黄沙, 付小兵
2021, 37(10): 937-94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810-00374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7~41岁)手术后剩余的正常全层皮肤组织。根据患者年龄,将6例患者[(10.7±1.6)岁]瘢痕组织纳入年轻组,将4例患者[(40.0±2.2)岁]瘢痕组织纳入年长组。对正常皮肤和2组瘢痕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形态、排列并测定胶原含量,冻干及金属镀膜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层胶...
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罗汝斌, 黄曼, 胡行, 张嵘, 韩春茂
2021, 37(10): 946-95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017-00440
摘要:
目的 分析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6月13日—9月1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3例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64±5)岁,烧伤总面积(86±14)%体表总面积。统计入院时,患者的简明烧伤严重指数(ABSI)评分、修订Baux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记录患者入院后≤7 d、8~20 d、21~30 d并发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来源分布情况,统计病...
自体大网膜游离移植在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窦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任盼, 曹瑾, 马富鑫, 周帅, 余震, 赵聪颖
2021, 37(10): 953-95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21-00354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窦道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7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窦道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6~60岁。患者术前行面部CT检查,计算窦道体积;术中对窦道进行充分清创,清创后组织缺损体积为5 cm×3 cm×2 cm~10 cm×5 cm×3 cm。腹腔镜下切取100~300 mL大网膜填充组织缺损区域,保留大网膜右侧动静脉作为供区血管蒂,分别与受区面动脉及颈外静脉进行吻合。术后观察大网膜成活情况、受区再次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0天、1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
不同三维多孔结构对人工真皮血管化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谭荣伟, 刘曦, 陈滢滢, 许孟强, 郭远军, 王丹妍, 梁嘉美, 刘姣, 苑莎莎, 范炜, 王香坤, 佘振定
2021, 37(10): 959-96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15-00347
摘要:
目的 探索定向排列的三维多孔网状(A型)结构和蜂窝煤状垂直贯穿的三维多孔网状(B型)结构对人工真皮血管化速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的人工真皮为硅胶层和支架层双层结构,根据支架层结构不同,分为含A型结构和B型结构的人工真皮(以下分别简称A型真皮、B型真皮),其中的A型结构和B型结构分别采用梯度冷冻干燥技术和物理制孔技术制得。采用扫描电镜观测2种真皮支架的微观形貌。采用比重瓶法测定2种真皮支架的孔隙率。参照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中的方法,于降解4、8、13、24 h测定2种真皮降解液及残留物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反映2种真皮降解率。取L929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型真皮组、B型真皮...
论著·护理专栏
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范围综述
陈丽娟, 刘丽红, 孙林利, 陈娜娜, 孟美芬
2021, 37(10): 970-977.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1027-00447
摘要:
目的 了解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研究趋势及范围。 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以“中心静脉导管、烧伤、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infection、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burn”为检索词进行预检索,在预检索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烧伤患者中心静脉CRBSI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包括第1作...
手部烧伤结局评估工具的汉化和跨文化调试及信效度检验
张娟, 柴雪珺, 关立锋, 马月兰, 张晓雯, 姚苗
2021, 37(10): 978-98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201-00042
摘要:
目的 将手部烧伤结局评估工具(BHOT)引入中国,对其进行汉化、跨文化调试和信效度检验,为手部烧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医疗决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BHOT进行直译、合成、回译和专家审核,形成中文版BHOT(C-BHOT)2。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10名从事烧伤救治工作的专家进行跨文化调试,形成C-BHOT 3。采用偶然抽样法,选择2020年1—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烧伤患者行预测试,完善后形成最终版C-BHOT 4。采用偶然抽样多地点跨区调查法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选择宁夏医科大...
技术与方法
大鼠全层皮肤皮下移植异体全厚皮的制动效果探究
荣向科, 王凯, 王彤, 杨剂忠, 丁健科, 党娟丽, 余州, 易成刚
2021, 37(10): 987-98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801-00365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全层皮肤皮下移植异体全厚皮的制动效果。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近交系雄性6~8周龄Brown-Norway大鼠和Lewis大鼠各10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将受体大鼠项背部全层皮肤皮下游离2.2 cm×2.2 cm区域后,皮下移植取自供体大鼠腹部的2.0 cm×2.0 cm大小全厚皮,供区拉拢缝合。移植术后5~6 d剪除受体大鼠移植的异体皮片上方的自体皮,剪除后7 d拆线。移植术后2个月内观察供受体大鼠进食、活动、存活情况,受体大鼠撕咬、抓挠创面情况,受体大鼠剪除自体皮后创面情况,移植的异体皮片成活及毛发生长情况。 结果 移植术后2个月内,供受体大鼠均正常进食,可自由活动,无...
综述
血小板浓缩制品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羽霖, 陈诺, 谢卫国
2021, 37(10): 990-99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30-00363
摘要:
创面的修复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节,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强效、长效、价格适中的生长因子制剂,而血小板浓缩制品为临床上创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选择。从第1代血小板浓缩制品富血小板血浆开始,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血小板浓缩制品的性能,让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以及更优秀的临床表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应运而生。血小板浓缩制品均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提升创面愈合质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血小板浓缩制品的历史和分类进行综述,对其性质和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自体毛发移植治疗继发性瘢痕性脱发的研究进展
何李润, 缪玉兰, 郑舒芩
2021, 37(10): 996-99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827-00392
摘要:
烧创伤后的继发性瘢痕性脱发(以下简称瘢痕性脱发)影响美观,甚至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及幸福感。自体毛发移植为瘢痕性脱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思路,使移植后的毛发呈现自然的生长状态。本文对瘢痕性脱发与自体毛发移植进行介绍,并对自体毛发移植在瘢痕性脱发治疗中的应用、局限性进行综述。
烧伤后创面皮肤色素沉着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郭晓雨, 谢卫国
2021, 37(10): 1000-100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14-00344
摘要:
烧伤创面愈合后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色素沉着障碍,不仅引起患者的美观和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社交活动,还增加了患处皮肤癌和光老化的风险。正常皮肤色素沉着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障碍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在阐述正常皮肤色素沉着机制的基础上对烧伤后创面皮肤色素沉着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