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7卷  第9期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21, 37(9): F01-F01.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21.09.101
摘要:
专家论坛
重症烧伤患者的代谢分期及营养治疗策略
彭曦
2021, 37(9): 805-81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802-00264
摘要:
烧伤代谢的复杂性和对其认识的局限性是导致重症烧伤患者营养疗效不甚理想的核心因素,对烧伤代谢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提升营养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以往基于能量消耗的烧伤代谢分期对物质代谢关注不够,因而难以全面描述烧伤代谢的整体变化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本文通过对烧伤代谢组学、生理组学和临床检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并结合烧伤临床分期的病理生理特征,将重症烧伤患者的代谢过程分为4期,并针对其代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营养治疗策略与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烧伤营养疗效提供依据。
论著·烧伤代谢与营养
重组人肠三叶因子对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吴丹, 王超, 李腾, 王焕, 胡建红, 彭曦
2021, 37(9): 811-82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12-00125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的人肠三叶因子(ITF)重组表达及纯化策略,观察重组人ITF(rhITF)对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新型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和酵母菌X33重组表达ITF,并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蛋白,行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rhITF。rhITF与胃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分别作用0.5、1.0、1.5、2.0 h和1.0、2.0、4.0 h后行非还原SDS-PAGE,分析rhITF的稳定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分为假伤组(30只)、单纯烧伤组(45只)、烧伤+rhITF组(30只)。将单纯烧伤组和烧伤+rhITF组小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假伤组小鼠模拟致假伤,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灌胃1 mg/kg rhITF,其余2组小鼠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24 h,取15只单纯烧伤组小鼠,制备烧伤血清,用于细胞实验。伤后3、5、7 d,每组各取10只小鼠处死后取小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3批人结直肠腺癌HT-29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25 μg/mL rhITF组、50 μg/mL rhITF组(样本数为3),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为3),CK869抑制剂组、CK666抑制剂组和溶剂对照组(样本数为2),分别进行相应处理,Transwell实验观察培养12 h后细胞移行。另取2批HT-29细胞,每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均为6),培养24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Ras相关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Rac1)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亚基1B(ARPC1B)蛋白表达,活化磁珠下拉实验检测细胞Rac1活性。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  结果  每升发酵液获得rhITF 82.35 mg,蛋白纯度高达98%,且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rhITF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中较稳定,与胰蛋白酶溶液作用2.0 h后仍有45%残余,与胃蛋白酶溶液作用4.0 h后仍有90%残余。假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未见充血、水肿,单纯烧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主要病理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 d肠黏膜主要以充血、水肿为主,伤后7 d肠黏膜水肿和充血减轻。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假伤组、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7 d肠组织DAO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培养12 h后,25 μg/mL rhITF组细胞移行数为(58±12)个,显著多于阴性对照组的(16±5)个(P<0.01),显著少于50 μg/mL rhITF组的(123±9)个(P<0.05)。培养12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移行数为(60±13)个,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的(143±11)个和烧伤血清+rhITF组的(138±8)个(P<0.05)。培养12 h后,溶剂对照组细胞移行数为(155±9)个,明显多于CK666抑制剂组的(33±5)个、CK869抑制剂组的(28±5)个(P<0.01)。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AMPK、Rac1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相近(P>0.05),p-AMP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或P<0.01),ARPC1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Rac1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或P<0.01)。  结论  本研究获得的rhITF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超强的稳定性,能耐受极端pH和蛋白酶水解,减轻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rhITF能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维持Rac1-Arp2/3活性,促进肠上皮细胞移行,加速肠黏膜修复。
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代谢和炎症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娄家祺, 厉晔, 崔庆伟, 张盼, 孙晗, 唐浩, 庄梦梦, 孙勇
2021, 37(9): 821-830.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428-00159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代谢、炎症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患者纳入此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每组8例,各组患者性别依次为男5例、女3例,男4例、女4例,男3例、女5例,男4例、女4例;年龄依次为(35±7)、(36±9)、(33±11)、(38±7)岁。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患者在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另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14 d以上;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患者在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基础上另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分别于治疗1、3、7、14 d,检测4组患者血糖、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CRP)。统计4组患者治疗1、3、7 d心脏指数、每搏量指数(S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数据处理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  结果  4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无退出病例。治疗3、7、14 d,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5.9±1.3)、(5.8±0.6)、(5.5±0.5)mmol/L]和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患者血糖[(5.9±1.1)、(5.6±1.1)、(5.2±0.8)mmol/L]均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9.1±0.5)、(8.4±0.9)、(7.4±1.1)mmol/L,P<0.05]。与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比,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患者治疗7、14 d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与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比,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治疗14 d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比,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治疗7、14 d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与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比,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胰岛素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治疗1、7、14 d前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4组患者治疗1、3、7、14 d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RP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胰岛素强化治疗+谷氨酰胺组患者心脏指数、SVI、GEDVI、SVRI明显高于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EVLWI、PVPI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患者严重烧伤后改善体内高代谢,减少内源性营养底物的分解与消耗,同时还有助于心功能恢复、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析
潘艳艳, 徐思达, 范友芬, 屠静, 黄能, 虞耀华, 崔胜勇, 乐欣, 徐沛, 晋国营, 陈粹
2021, 37(9): 831-83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511-00180
摘要: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76例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55例、女21例,年龄(45±11)岁,烧伤总面积62%(52%,82%)体表总面积。根据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与否将患者分为耐受组(47例)和不耐受组(29例),统计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简明烧伤严重指数(ABSI)评分、入院当天是否使用机械通气、休克期度过是否平稳、喂养前是否呕吐。记录不耐受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始发时间、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及2组患者手术次数、住院天数、伤后2周内是否发生脓毒症、转归情况以及伤后第1、5、9、13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数据。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筛选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对前述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耐受组相比,不耐受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ABSI评分、入院当天机械通气百分比、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百分比、喂养前呕吐百分比均明显增加(Z=-4.559、-3.378、-4.067,χ2=18.375、23.319、8.339,P<0.01)。不耐受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不耐受始发时间为伤后第(9±4)天,持续时间为4(2,6)d,共发生46次。与耐受组相比,不耐受组患者伤后2周内发生脓毒症百分比及死亡百分比均显著升高(χ2=16.571、12.665,P<0.01)。2组患者手术次数及住院天数相近(P>0.05);而剔除死亡病例,不耐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多于耐受组(Z=-2.266,P<0.05)。伤后第1天,不耐受组患者空腹血糖、AST水平显著高于耐受组(t=3.070,Z=-3.070,P<0.01);伤后第5天,2组患者hs-CRP、白蛋白、空腹血糖、ALT、AST、γ-GT水平均相近(P>0.05);伤后第9天,不耐受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耐受组(t=2.836,P<0.01),ALT、γ-GT水平则低于耐受组(Z=-3.932、-2.052,P<0.05或P<0.01);伤后第13天,不耐受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耐受组(t=3.794,P<0.01),空腹血糖、ALT、γ-GT水平则低于耐受组(t=-2.176,Z=-2.945、-2.250,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ABSI评分、入院当天行机械通气、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喂养前呕吐和伤后第1天空腹血糖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比值比=1.086、1.052、1.775、9.167、12.797、10.125、1.249,95%置信区间=1.045~1.129、1.019~1.085、1.320~2.387、3.132~26.829、4.199~39.000、2.003~51.172、1.066~1.4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烧伤总面积大、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喂养前呕吐和伤后第1天高空腹血糖是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73、6.390、9.004、1.246,95%置信区间=1.021~1.128、1.527~26.734、1.134~71.496、1.007~1.540,P<0.05或P<0.01)。  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百分比较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烧伤总面积大、喂养前呕吐、休克期度过不平稳以及伤后第1天高空腹血糖是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类患者启动肠内营养前需仔细评估效益与风险,不可盲目追求早期肠内营养。
严重烧伤大鼠骨形成与骨吸收相关指标的变化
龚翔, 叶子青, 余刚, 张伟, 张卫东, 周雪情, 李敏, 谢卫国
2021, 37(9): 839-845.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505-00253
摘要: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大鼠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的变化。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30只6~8周龄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12%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组、24%TBSAⅢ度烧伤组,每组10只。于各组大鼠背部进行相应处理,之后仅烧伤大鼠按Parkland公式经腹腔注射补液,创面外涂20 g/L碘伏,直至创面愈合。伤后28 d,取各组大鼠胫骨组织,分别行Masso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新生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制备血清,分别采用甲基百里酚蓝比色法、磷钼酸法测定骨代谢指标血清钙离子、磷离子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骨形成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水平;取各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护骨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c-Fos、c-Src的mRNA表达水平。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Welch检验、Games-Howell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伤后28 d,与假伤组比较,2个烧伤组大鼠胫骨组织中新生骨组织生成均减少,烧伤面积越大减少越明显;2个烧伤组大鼠胫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相近,均较假伤组明显增多。伤后28 d,3组大鼠血清钙离子浓度、血清中β-CTX水平相近(P>0.05);24%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血清磷离子浓度明显高于12%TBSAⅢ度烧伤组(P<0.05),且2个烧伤组大鼠血清磷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假伤组(P<0.01);24%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血清中P1NP水平明显低于假伤组(P<0.01)。伤后28 d,假伤组、12%TBSAⅢ度烧伤组、24%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中护骨因子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20、1.71±0.83、2.24±0.51,其中24%TBSAⅢ度烧伤组明显高于假伤组(P<0.01);24%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水平为1.31±0.17,明显高于假伤组的1.00±0.14与12%TBSAⅢ度烧伤组的0.97±0.10(P<0.01);12%TBSAⅢ度烧伤组、24%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中TRAF-6、NFATC1(Z=3.141、3.782)、c-Src mRNA表达水平及12%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中c-Fos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或P<0.01);12%TBSAⅢ度烧伤组大鼠第1腰椎组织中c-Fos、c-Src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24%TBSAⅢ度烧伤组(P<0.01)。  结论  严重烧伤可引起大鼠新生骨组织生成减少及破骨细胞数量增多,血清磷离子浓度升高与血清中P1NP水平下降,骨组织中护骨因子、RANKL、TRAF-6、NFATC1、c-Fos、c-Src呈升高趋势,且NFATC1、c-Fos、c-Src随烧伤总面积增加呈下降趋势。
论著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董琛, 余州, 刘维, 刘恒鑫, 唐银科, 马显杰
2021, 37(9): 846-852.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19-00314
摘要:
  目的  构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2 934例,其中男1 867例、女1 067例,中位年龄18岁,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3 053例次,置入扩张器4 266个。以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民族、入院方式、手术指征、患病时间,有无吸烟史、饮酒史、输血史、基础疾病史、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次置入扩张器数量、扩张器额定容积、扩张器首次注水率、扩张器置入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有无术后血肿清除为预测变量,以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为结局指标。对数据采用最小绝对值压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因素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发生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采用自助重采样法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入院方式、手术指征、患病时间、饮酒史、心脏病史、病毒性肝炎史、高血压史、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次置入扩张器数量、扩张器额定容积、扩张器置入部位、术后血肿清除为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回归系数= - 0.005、0.170、0.999、0.054、0.510、 - 0.003、0.395、 - 0.218、0.029、0.848、 - 0.116、0.175、0.085、0.202)。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急诊入院、患病时间≤1年、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扩张器额定容积≥200 ml且<400 mL或≥400 mL、扩张器置入部位为躯干或四肢等是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7、3.21、2.00、2.47、1.70、1.73、1.67、2.16,95%置信区间=1.04~1.82、1.09~8.34、1.38~2.86、1.29~4.41、1.07~2.73、1.02~2.94、1.09~2.58、1.07~4.10,P<0.05或P<0.01)。评价模型区分度的C指数=0.63(95%置信区间=0.59~0.66),评价模型准确度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85。自助重采样法内部验证模型的C指数=0.60。  结论  男性、急诊入院、患病时间≤1年、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扩张器额定容积≥200 mL、扩张器置入部位为躯干或四肢是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构建成功,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组蛋白脱乙酰酶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运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张灿, 张琼, 张均辉, 王凡, 张家平
2021, 37(9): 853-85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519-00274
摘要: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及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阴性对照组加入含终体积分数0.1%二甲基亚砜的DMEM培养液(以下简称完全培养液),其余3组分别加入含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Tubastatin A的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细胞3 h内运动范围,计算细胞曲线运动速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量,并计算p-ERK1/2与ERK1/2比值,以此表示ERK1/2活性。CCK-8法行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样本数为6,其余实验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培养24 h后,CCK-8法和EdU染色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P<0.01)。培养24 h后,CCK-8法显示,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EdU染色显示,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3 h内,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阴性对照组明显缩小。观察3 h内,阴性对照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为(0.780±0.028)μm/min,明显快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的(0.594±0.023)、(0.469±0.028)、(0.391±0.021)μm/min(P<0.01);1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5 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1);5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5)。培养24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5 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5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  结论  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可能通过抑制ERK1/2活性,从而抑制HSF增殖及运动。
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月, 韩飞, 何亭, 计鹏, 张智, 陶克
2021, 37(9): 860-868.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26-0032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修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行腹部抽脂术的1名35岁健康女性术后弃用腹部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呈长梭形的原代ADSC,其第3代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阳性表达ADSC表面标志物CD29、CD90,阴性表达CD34、CD45。取第3代ADSC进行后续实验。采用慢病毒介导的HGF转染ADSC 4 h(获得HGF修饰ADSC)后,常规培养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转染率。取81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每只大鼠背部制作1.5 cm×1.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致伤大鼠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单纯ADSC组、HGF修饰ADSC组,每组27只,均分别于伤后1、3、7 d在创周注射相同体积的相应物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各组9只大鼠,于伤后0(即刻)、3、7、10、14 d(注射日注射后)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伤后3、7、10、14 d创面愈合率。伤后3、7 d行当日注射后分别处死各组剩余大鼠中的9只,取创周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伤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及伤后7 d 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伤后7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伤后3 d核因子κB-p65蛋白表达、伤后7 d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水平。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培养24 h,转染HGF的ADSC形态良好,与未转染ADSC无差异,转染率达90%。伤后3、7、10、14 d,HGF修饰ADSC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1.5±1.0)%、(75.2±2.0)%、(92.2±1.3)%、(99.1±1.8)%,显著高于PBS组的(21.4±1.3)%、(61.4±1.5)%、(80.1±2.1)%、(92.4±1.8)%和单纯ADSC组的(25.1±2.1)%、(67.2±1.3)%、(89.3±1.4)%、(95.1±2.1)%(t=1.452、0.393、0.436、0.211,4.982、3.011、4.211、7.503,P<0.05或P<0.01)。伤后3 d,与PBS组和单纯ADSC组比较,HGF修饰ADSC组大鼠创周皮肤组织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及核因子κB-p65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t=7.281、17.700、9.447,6.231、13.083、7.783,P<0.01),IL-10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t= - 6.644、 - 6.381,P<0.01)。伤后7 d,与PBS组和单纯ADSC组比较,HGF修饰ADSC组大鼠创周皮肤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及VEGF表达水平、Akt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t= - 5.126、 - 4.347、 - 5.058、 - 3.367, - 10.694、 - 19.876、 - 4.890、 - 6.819,P<0.05或P<0.01)   结论  HGF修饰的人ADSC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表达,促进IL-10、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VEGF的表达相关,且可能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促进Akt信号通路有关。
雌激素受体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
郭晓雨, 周雪情, 谢卫国
2021, 37(9): 869-87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20-00352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HUVEC常规培养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下同)培养,单纯高糖组采用仅含25.0 mmol/L D-葡萄糖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高糖+二芳基丙腈(DPN)组采用含25.0 mmol/L D-葡萄糖+10 μmol/L DPN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后24 h 3组细胞迁移率,荧光探针法检测培养5 d 3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红色荧光强度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5 d 3组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蛋白表达。以上每个检测均取细胞同前行相同分组及相应培养,每个指标检测每组细胞样本数均为5。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  结果  划痕后24 h,单纯高糖组细胞迁移率[(36±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DPN组[(76±4)%、(65±5)%,t=14.511、9.603,P<0.01],高糖+DPN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943,P<0.01)。培养5 d,单纯高糖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1.81±0.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DPN组(1.00±0.14、0.91±0.15,t=9.679、10.549,P<0.01),高糖+DPN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近(t=1.031,P>0.05)。培养5 d,单纯高糖组细胞内VEGF和SOD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14.175、13.787,P<0.01)和高糖+DPN组(t=6.321、17.750,P<0.01);高糖+DPN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7.206,P<0.01),SOD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890,P<0.05)。  结论  激活ERβ可通过促进VEGF和SOD2的表达,明显改善高糖对HUVEC迁移的抑制,缓解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创面修复
穿支皮瓣联合足趾移植术修复拇指毁损伴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杨涛, 陈佳, 成贝贝, 汪帅, 江小萌, 宋力, 周明武, 李士民
2021, 37(9): 875-87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27-00360
摘要: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联合足趾移植术修复拇指毁损伴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5月—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收治8例拇指毁损伴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5~46岁;患者拇指毁损分度中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4例,对毁损拇指均行穿支皮瓣联合足趾移植术进行修复。6例患者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2例采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瓣修复;Ⅱ度毁损拇指采用第1足趾移植联合穿支皮瓣修复,Ⅲ或Ⅳ度毁损拇指采用第2足趾移植联合穿支皮瓣修复。术后观察再造拇指及其皮瓣的血运、成活情况及供区的伤口愈合情况。随访10~18个月,观察患指外观、感觉恢复以及足部行走功能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拇指功能再造进行评价。  结果  再造拇指及其皮瓣血运、存活情况均良好。供区伤口愈合良好。随访可见再造拇指及皮瓣外观良好,指腹痛觉、触觉恢复良好;足部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末次随访时,患者拇指再造功能评价为优4例、良3例、可1例。  结论  穿支皮瓣联合足趾移植术的修复方法,可在Ⅰ期完成伴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毁损的针对性修复,最大限度减小足部供区损伤,缩短早期康复病程,是治疗复杂拇指毁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综述·烧伤代谢与营养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罗月, 黎宁
2021, 37(9): 880-88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621-00223
摘要:
严重烧伤会导致持续性的代谢亢进,研究显示尽早开展肠内营养治疗与改善严重烧伤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等存在相关性。本文介绍了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营养益处及非营养益处(维持肠黏膜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及促进创面愈合)、营养治疗介入的时机和途径、能量评估方法及营养监测等,旨在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综述
生物相容性材料在治疗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开拓, 胡大海
2021, 37(9): 885-886.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19-00316
摘要:
目前多种生物相容性材料已经被应用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中,且部分生物相容性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生物相容性材料具有减少创面暴露、创面张力,提供促进细胞增殖、迁移的微环境等优点,但是仍然存在效果不稳定、机制不明确的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近期将生物相容性材料用于治疗糖尿病创面的进展,并讨论了生物相容性材料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胆碱能炎症反射与炎症消退研究进展
陈卓, 何骁, 姚孟维, 李战, 徐祥
2021, 37(9): 885-89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09-00299
摘要:
迷走神经在调节全身的炎症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内的炎症信号经由神经反射传递给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后者产生的信号通过巨噬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各种炎症疾病中发挥抑炎作用。但是炎症的解决不仅仅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的相互角力,更是一个生物合成的主动过程,其中包括各种促分解介质的合成以及它们的生理效用过程。此外,胆碱能炎症反射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回顾并总结了胆碱能炎症反射及其在炎症消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抗阻训练对烧伤患儿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莎, 邱林
2021, 37(9): 895-899.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717-00349
摘要:
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受烧伤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都会大大降低。因此烧伤后的康复运动对烧伤患儿的救治至关重要。抗阻训练是患者进行康复运动的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抗阻训练对烧伤患儿伤后康复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以期提高烧伤患儿的总体预后。
干细胞及组织工程诱导皮肤汗腺再生的研究进展
曾迎楠, 康洋波, 许永安
2021, 37(9): 900-904.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624-00328
摘要:
皮肤作为哺乳动物最大器官,是抵御外界刺激的第1道防护屏障。汗腺是皮肤重要附属器之一,在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体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通常损伤会达真皮深层甚至皮肤全层,损伤汗腺修复困难,甚至无法再生,患者排汗和体温调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如何实现汗腺的功能化成为损伤皮肤再生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干细胞、组织工程等汗腺再生修复的转化应用技术进行阐述,拟为汗腺再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