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9卷  第4期

专家论坛
浅谈烧伤感染的分类与诊断命名
罗高兴, 詹日兴, 袁志强, 彭毅志
2023, 39(4): 301-30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206-00528
摘要:
感染是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感染的发生发展是烧伤治疗的重要任务。临床上对感染尤其是烧伤感染的定义、诊断及救治仍存在较多的争议。该文作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希望能加深读者对烧伤感染的认识。
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模式探讨
魏在荣, 简扬
2023, 39(4): 305-31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213-00044
摘要:
糖尿病足创面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参差不齐,需要探索适宜的糖尿病足创面治疗模式。已有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模式包括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模式、“五合一综合保肢”治疗模式,这2种模式各有优势但均存在一定不便捷性。针对该问题,笔者团队根据多年从事糖尿病足创面修复的经验,提出创面外科整合治疗(WSIT)模式,强调MDT进行围手术期管理,WSIT团队进行局部创面管理,明显提高了对糖尿病足创面患者的诊疗效率。
论著·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管理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曹涛, 计鹏, 张智, 肖丹, 王克甲, 李娜, 李雯, 金广俊, 郝彤, 陶克
2023, 39(4): 311-318.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111-00485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2例),抗生素骨水泥组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8)岁,溃疡面积(41±21)cm 2;磺胺嘧啶银组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62±8)岁,溃疡面积(38±19)cm 2。在确保每例患者膝下主要动脉至少1条通畅的情况下,彻底清创后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3~5 d,此后对抗生素骨水泥组创面采用载庆大霉素骨水泥、磺胺嘧啶银组创面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行换药治疗,换药3周后,均取患侧大腿外侧刃厚皮覆盖创面。清创前与换药3周后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创面组织及足部正常皮肤组织血流强度,计算创面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及血流强度改变率。换药3周后取创缘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与血管形貌,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3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双阳性细胞所围成的血管形态,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细胞增殖活性(以Ki67阳性细胞比表示),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观察植皮后3~5 d皮片存活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2组患者清创前创面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相近( P>0.05);抗生素骨水泥组患者换药3周后创面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及血流强度改变率分别为(44.7±2.0)%、(129±12)%,均显著高于磺胺嘧啶银组的(28.3±1.2)%、(41±8)%( t值分别为24.15、20.97, P<0.05)。换药3周后,与磺胺嘧啶银组比较,抗生素骨水泥组患者创缘组织中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显著增多( t=33.81, P<0.05)且管径更大、排列更有序,CD31与α-SMA双阳性细胞所围成的血管管壁连续性更好,Ki67阳性细胞比、VEGFR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 t值分别为40.97、47.38, P<0.05)。植皮后3~5 d,抗生素骨水泥组所有患者及磺胺嘧啶银组8例患者皮片均存活良好;磺胺嘧啶银组4例患者皮片出现点状/片状坏死,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抗生素骨水泥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47.1±2.9)d,明显短于磺胺嘧啶银组的(58.8±2.3)d( t=10.86, P<0.05)。   结论   相较于磺胺嘧啶银,临床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DFU具有加快创面愈合、更好重建局部血流的特点,这可能与抗生素骨水泥通过增强VEGFR2的表达促进了创面局部血管有效新生密切相关。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组织瓣序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陈伟, 常树森, 周健, 张芳, 杨成兰, 聂开瑜, 邓呈亮, 魏在荣
2023, 39(4): 319-324.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628-00267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组织瓣序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2~65岁,2型糖尿病病史5~19年。患者创面均合并局部骨骼、肌肉或肌腱缺损或外露,创面均于Ⅰ期清创后行抗生素骨水泥覆盖+Ⅱ期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穿支皮瓣+肌瓣)或单纯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拆除骨水泥并清创后的创面面积为9.0 cm×5.0 cm~20.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0.0 cm×5.0 cm~22.0 cm×7.0 cm,肌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8.0 cm×4.0 cm。组织瓣供区均直接缝合。随访时观察供区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织瓣质地、外形,双侧肢体有无新发溃疡,患者行走能力。   结果   Ⅱ期术后随访8~21个月,供区均愈合良好,仅残留线性瘢痕;14例患者组织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在Ⅱ期术后3周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后愈合。末次随访时,组织瓣质地良好、外形佳,患肢及对侧肢体无新发溃疡,患者日常行走功能无明显障碍。   结论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DFU创面,可快速控制感染,术后皮瓣成活率较高,患者日常行走功能无明显障碍。
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足踝部创面的效果
郭晓峰, 邓鑫鑫, 黄治虎, 薛明宇, 卜凡玉
2023, 39(4): 325-32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212-00534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足踝部创面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3月—2021年7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踝部创面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92岁。清创前创面面积为4.0 cm×2.5 cm~16.0 cm×12.5 cm。患者均于Ⅰ期行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塞;Ⅱ期根据创面位置,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3.0 cm~18.5 cm×14.0 cm。4例患者供区直接缝合,8例患者供区取腹股沟全厚皮片覆盖。Ⅱ期术后随访皮瓣和皮片的成活情况,皮瓣供受区瘢痕情况以及皮瓣外观,患肢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足踝部功能恢复情况并评级。   结果   Ⅱ期术后随访4~15个月,皮瓣与皮片均成活,无明显感染复发,皮瓣供受区均遗留线性瘢痕,皮瓣外观良好,患肢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AOFAS评分为79~93分,评级为优者8例、良者4例。   结论   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足踝部创面具有操作简单、可保全踝关节功能、术后感染复发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疼痛状况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倩, 祝红娟, 冯颖, 褚万立, 宋垚垚
2023, 39(4): 330-33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421-00150
摘要:
  目的   调查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疼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且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简明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中最重疼痛、最轻疼痛、平均疼痛、当前疼痛的得分和总得分及疼痛的相关影响中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的影响的得分及总得分。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自理能力、糖尿病病程、创面Wagner分级、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等资料。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分类,统计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总得分。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筛选DFU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5%。DFU患者的最重疼痛、最轻疼痛、平均疼痛、当前疼痛得分分别为5(0,10)、2(0,6)、3(0,8)、2(0,8)分,疼痛程度总得分为11(0,24)分;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的影响得分分别为4(0,10)、4(0,10)、5(0,10)、5(0,10)、3(0,10)、4(0,10)、4(0,10)分,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为30(0,63)分。42例DFU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39~87(67±10)岁,大多数为初中学历,糖尿病病程20年以上者居多,半数患者创面Wagner分级为4级,大多数患者体重指数和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患者自理能力存在部分依赖,绝大多数患者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约半数患者白蛋白水平异常,大多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异常。前述一般资料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05、-2.55, P<0.05);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患者的疼痛的相关影响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66、-2.02、-2.12, P<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是42例DFU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相关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8~11.87、5.67~36.99,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6.17、21.33, P值均<0.05),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是42例DFU患者疼痛的相关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95%置信区间为2.92~39.09,标准化回归系数为21.00, P<0.05)。   结论   DFU患者常伴发疼痛,创面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和白细胞计数是DFU患者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
论著
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形态学研究
黄永涛, 杨林, 曹阳, 刘禹城, 高钦锋, 杨成鹏, 孙丰文, 程俊楠, 张韬, 巨积辉
2023, 39(4): 337-34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727-00315
摘要:
  目的   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总结旋股外侧动脉横支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5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0~72岁。对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前股外侧区的DSA,结合显影标尺观测血管大体情况以及旋股外侧动脉横支的出现情况(计算出现率)、源动脉、发出点位置、走行方向与皮穿支穿出点位置,另进行横支形态学特点分类。   结果   DSA检查显示,62例患者股动脉、股深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均清晰可辨。在59例患者中观察到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其中52例为单横支、7例为双横支,横支的出现率为95.2%(59/62)。共观察到66条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其中3条发自股深动脉、63条发自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6.5~12.7 cm;横支约与身体长轴垂直向外侧发出,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之间走行,沿途发出分支,主干走行至大转子下方;横支皮穿支穿出点距髂前上棘8.0~18.0 cm。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形态学特点分类中,以与1条旋股外侧动脉其他分支共干发出者最为常见,占50.0%(31/62);其次为自旋股外侧动脉(12例)或股深动脉(3例)单干发出者,占24.2%(15/62);特殊类型者占21.0%(13/62),包括双横支者7例、与多条旋股外侧动脉其他分支共干者6例;横支细小/缺如者仅占4.8%(3/62)。在前述双支共干关系中,以横支与升支共干者最为常见,占77.4%(24/31);横支与斜支共干者(5例)、横支与降支共干者(2例)共占22.6%(7/31)。   结论   通过DSA观察到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出现率高,该横支多自旋股外侧动脉约与身体长轴垂直向外侧发出,以与另一条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尤其是升支共干发出为主,该定位分析可为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与切取提供重要参考。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
方军, 赵光宗, 李华壮, 张龙强, 梁志勇, 李雪芹
2023, 39(4): 343-34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930-0043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辅助下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1年8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脊柱创伤骨科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9~55岁,入院时创面面积为4.0 cm×3.0 cm~9.0 cm×8.0 cm。术前采用CT扫描机扫描患者股骨髁上至腓骨中段区域,将获得的数据提取到Mimics16.0软件并进行分析以确定预选穿支,然后对预选穿支侧图像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标记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穿出点在小腿区域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前述检查的基础上,按患者足部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并切取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4.0 cm~10.0 cm×9.0 cm。将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覆盖。观察并比较术前3D-CTA检查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类型、穿支起始处及穿出点管径、穿支穿出点位置与术中情况是否一致。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时记录患者对创面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受区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供区创面愈合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对肢体功能有影响的并发症。对数据行Kappa一致性检验、等效性检验(穿支管径、穿支穿出点位置测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0~0.50 mm、-2.0~2.0 cm)。   结果   术中观察到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类型为Ⅰ型者3例、ⅡA型者6例、ⅡB型者8例、Ⅲ型者1例,与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一致(Kappa=1.00, P<0.05)。术前3D-CTA探测到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起始处血管管径为(1.81±0.39)mm,穿支穿出点血管管径为(0.83±0.21)mm,分别与术中实际测量的(1.83±0.43)、(0.86±0.22)mm相近;等效性检验显示,术前及术中测量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起始处血管管径、穿支穿出点血管管径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8~0.22、-0.08~0.14 mm, P值均<0.05。术前3D-CTA探测到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深筋膜处穿出位置,即其与腘窝褶皱的垂直距离为(12.2±1.4)cm,与后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2.6±0.7)cm,分别与术中实际测量的(12.4±1.4)、(2.6±0.7)cm相近;等效性检验显示,术前及术中测量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穿出点与腘窝褶皱的垂直距离、与后正中线的水平距离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6~1.26、-0.46~0.66 cm, P值均<0.05。术后,18例患者的皮瓣均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1年,患者中对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评价为满意者16例、一般者2例,满意比达16/18;皮瓣区感觉恢复评价为S 3级者11例、S 2级者7例;供区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无挛缩,肢体关节功能未受影响。   结论   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术前应用3D-CTA可实现动脉穿支皮瓣的标准化、系统化和可视化。
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汤文彬, 陈宾, 欧莎莉, 李欣滢, 肖逵, 王思思, 李孝建
2023, 39(4): 350-35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214-00028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结局。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中男168例、女52例,年龄18~84(43±14)岁。按照PICS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ICS组(84例)和非PICS组(136例)。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入院时和入院14 d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比例等一般资料,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48 h内入院比例、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等专科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次数以及死亡情况等结局指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 2检验。对除结局指标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PICS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比例均明显高于非PICS组( t=6.78, Z=-4.75, χ 2=4.74, P<0.05);2组患者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ICS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均明显大于非PICS组( t=6.29, Z=-7.25, Z=-8.73, P<0.05),其中PICS组、非PICS组患者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分别为25%(15%,35%)体表总面积(TBSA)、8%(0,13%)TBSA;但伤后48 h内入院比例明显低于非PICS组( χ 2=6.13, P<0.05)。PICS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次数均明显多于非PICS组( Z值分别为-7.12、-8.48、-6.87, P<0.05),但2组患者死亡情况相近( P>0.0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均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5、1.0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6~1.25、1.05~1.10, P<0.05)。   结论   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继发PICS的患者预后良好,但手术干预和住院天数更多、住院总费用更高。
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研究现状与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马琪敏, 王玉松, 侯文佳, 刘晓彬, 沈拓, 朱峰
2023, 39(4): 356-36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616-00237
摘要:
  目的   对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内外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演进过程、热点主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50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发文量分析。同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采用CiteSpace5.8.R3软件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文献共被引分析。   结果   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检索到501、235篇文献。国内外分别于1975、1950年开始出现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随后相关文献逐渐增加。《中国知网》数据库235篇文献中烧伤、凝血功能、血小板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340篇文献中burn、coagulation、deep vein thrombosis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突现强度排前6的关键词为烧伤患者、临床意义、烧伤面积、凝血功能、预后、血小板,且前3个关键词为早期突现关键词;《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突现强度排前列的关键词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pulmonary embolism为早期突现关键词。《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是#0烧伤、#1休克、#2并发症等,《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是#0 risk、#1 surgical patient、#2 sepsis等。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早期研究更关注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存在本身,而后期研究更关注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与炎症、免疫、凝血全貌、创面的关系。2010年及以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出现了较多核心被引文献,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是近年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的优化和标准化以及对其整体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结论   国内外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凝血与炎症、免疫等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的优化和标准化以及对其整体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论著·护理专栏
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横断面调查
王淑君, 李方容, 鲁虹言, 陈媛媛, 刘馨竹, 陈丽华, 王彦华, 闫子卿, 冯苹, 吴英, 张燕, 申传安
2023, 39(4): 364-37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613-00231
摘要:
  目的   调查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22年1—3月按照六大战略区域及其他地区的划分对我国39个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中心的2021年1—12月所属医院等级及其所处的区域、烧伤中心及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数量、开放床位数,护士年龄、烧伤专科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人事聘用、离职情况及新入职护士培训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该调查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回收39份调查表,均为有效调查表。39个烧伤中心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38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26个烧伤中心位于战略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低。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其他区域的烧伤中心均设置了BICU。39个烧伤中心护士年龄25~34岁占比[51.21%(738/1 441)]、烧伤专科工作年限<5年占比[31.16%(449/1 441)]、本科学历的占比[69.74%(1 005/1 441)]、护师职称的占比[44.14%(636/1 441)]最高。各区域烧伤中心护士人事聘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烧伤中心在编护士的占比高达82.48%(113/137),而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在编护士仅占9.42%(34/361);护士离职率为9.03%(143/1 584),其中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护士离职率达18.14%(80/441)。39个烧伤中心新入职护士培训以高年资护师带教和岗前教育+专科培训为主。   结论   我国各战略区域烧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专科培训不规范,特别是BICU护理人力亟待配备和补充。
创面修复
足底刃厚皮修复背臀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黄书润, 苏惠强, 王一勇, 刘江涛, 张勇, 周博, 庄美平
2023, 39(4): 371-37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426-00158
摘要:
  目的   探讨足底刃厚皮修复背臀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1年1月—2022年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9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64例、女34例,年龄17~78岁,烧伤总面积35%~95%体表总面积(TBSA)。背臀部Ⅲ度烧伤面积为5%~17%TBSA,创面仅采用双足底邮票状刃厚皮修复或联合其他部位Meek微型皮片或邮票状皮片修复。根据双足底取皮次数将患者分为取1次皮组(29例)、取2次皮组(38例)、取3次皮组(21例)、取4次皮组(10例)。统计98例患者双足底每次取皮面积、每次取皮后供区愈合时间及每次取皮后7 d足底皮受区皮片成活率,69例2次及以上取足底皮患者相邻2次取皮间隔时间,4组患者双足底末次取皮后供区愈合时间和受区皮片成活率。随访观察患者足底皮受区外观、质地和瘢痕情况及双足底供区瘢痕和功能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 χ 2检验。   结果   98例患者双足底每次取皮面积为2.0%~4.5%[(3.4±0.6)%]TBSA、每次取皮后供区愈合时间为7~10(7.8±1.1)d、每次取皮后7 d足底皮受区皮片成活率为93%(92%,95%)。69例患者足底相邻2次取皮间隔时间为7~38(11.2±0.5)d。4组患者双足底末次取皮后供区愈合时间和受区皮片成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88例患者随访3个月~5年,足底皮受区外观平整、质地硬实、瘢痕增生轻、抗压耐磨;其中85例患者足底供区恢复好、瘢痕不明显,仅3例患者足底非负重区遗留小片状瘢痕,但不影响行走和穿鞋袜。10例患者出院后失访。   结论   双足底可反复提供邮票状刃厚皮修复背臀部深度烧伤创面,皮片成活率高,可减轻其他部位供区压力,且抗压耐磨,术后不影响行走。
综述·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管理
游离皮瓣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简扬, 魏在荣, 陈伟, 张演基, 唐铭远, 钟云雪, 刘陈肖笑
2023, 39(4): 376-38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216-00539
摘要:
游离皮瓣已被成功用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修复,可降低截肢率,维持患者正常步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采用游离皮瓣修复DFU仍面临许多挑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总结了游离皮瓣修复DFU的患者选择、术前注意事项、皮瓣类型、血管吻合方式、临床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综述
生物材料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陈良龙, 于盛祥, 马军, 高艳彬, 杨磊
2023, 39(4): 381-38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626-00261
摘要:
快速、良好的促血管化目前仍然是创面修复生物材料研发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研究表明创面血管化与生物材料的孔隙、成分、通道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虽然新型医用功能材料的研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在重建皮肤屏障功能、调控创面微环境、抗菌消炎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但仍未解决创面快速血管化难题。该文介绍了创面血管化进程、生物材料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策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构建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生物材料、纳米技术对创面血管化的影响,以期为未来快速血管化创面修复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启示。
壳聚糖基创面敷料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胡宗浩, 阿依谢姆·玉苏甫, 曲悦, 谢金洪, 殷丽华
2023, 39(4): 386-39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506-00172
摘要:
皮肤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抵御外环境有害因素的第1道屏障,且易因外界各种因素受到损伤。当全层皮肤缺损达到一定程度时,皮肤很难进行自我修复,需要创面敷料来促进创面愈合。长期以来,寻找一种能促进创面愈合的理想敷料一直是研究热点。壳聚糖是一种独特的生物多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抗菌活性及热稳定性等,在创面敷料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该文在介绍壳聚糖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壳聚糖基创面敷料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从壳聚糖的止血作用、抗菌作用、递送作用和促组织再生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未来新型壳聚糖基创面敷料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严重烧伤感染与细胞因子风暴的研究进展
陈仲毅, 胡时强, 刘德伍, 张红艳, 郭光华, 毛远桂
2023, 39(4): 391-39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412-00134
摘要:
严重烧伤的致死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大量研究表明,严重烧伤患者快速出现感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与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临床实践中对细胞因子风暴的监测预警及对症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该文就细胞因子风暴及关联的细胞因子、烧伤感染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预警及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减轻严重烧伤患者感染程度、降低病死概率提供临床参考建议。
补体系统激活在烧伤后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黄圣宇, 朱峰, 郭光华
2023, 39(4): 396-4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0726-00313
摘要:
免疫激活是烧伤后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抗感染过程中主要的机体反应。补体系统作为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在烧伤后诱导免疫细胞激活,促进炎症与介导免疫屏障的破坏,甚至与凝血级联发生复杂交联。该文从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以及补体系统与凝血级联交联的角度,综述补体系统激活在烧伤后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中转化的可能性。